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电力系统混合仿真接口技术综述 被引量:25
1
作者 熊家祚 张能 +3 位作者 翟党国 李媛媛 刘争艳 魏建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161,共10页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为更好地满足对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的复杂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需求,采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结合的混合仿真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仿真规模、速度和精确性的问题。论述了机电-电磁暂态混...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为更好地满足对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后的复杂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需求,采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结合的混合仿真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仿真规模、速度和精确性的问题。论述了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现今国内外采用的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就混合仿真接口技术的关键问题从等值形式、数据转换、接口位置选择和交互时序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述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难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混合仿真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混合仿真 接口技术 等值模型 数据转换 交互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距免疫算法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元社 张建平 +1 位作者 王晶 张凡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将基于矢量距理论的免疫算法应用于最优潮流计算,并在计算中引进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根据抗体个体的适应度大小来动态调整交叉率和变异率,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每代中的较优个体。根据最优潮流中控制变量的特点,运用浮点数编码方法,无需解... 将基于矢量距理论的免疫算法应用于最优潮流计算,并在计算中引进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根据抗体个体的适应度大小来动态调整交叉率和变异率,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每代中的较优个体。根据最优潮流中控制变量的特点,运用浮点数编码方法,无需解码,计算简单;通过用IEEE 30节点标准测试系统计算多次,燃料耗费显著改善,表明了所用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免疫算法 矢量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塔寄生参数和子模块等效阻抗对预充电MMC均压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振 郑润民 +7 位作者 肖凯 许琳浩 蔡志宏 牛戈钊 张梦楠 刘梦琦 刘琦 徐海博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185,共10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预充电过程中,子模块电容电压均压效果劣化问题,基于换流器不控整流充电过程中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均衡特性,建立了包含子模块取能电源等效阻抗、阀塔寄生电容和水路电阻的子模块级精细化阀塔仿真模型。计算了不...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预充电过程中,子模块电容电压均压效果劣化问题,基于换流器不控整流充电过程中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均衡特性,建立了包含子模块取能电源等效阻抗、阀塔寄生电容和水路电阻的子模块级精细化阀塔仿真模型。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子模块的不均压度,分析了取能电源功率分散性、均压电阻精度、水路电导率对子模块均压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子模块的参数差异性导致的充电电流不同和阀塔寄生参数导致的对地电流,是造成预充电时子模块均压效果劣化的主要因素,均压电阻可为电荷提供泄放路径,使得电荷从电压较高的子模块向电压较低的子模块转移,有助于平衡各子模块的电容电压。研究成果可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均压电阻的运行工况、性能指标优化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不控整流充电 子模块均压劣化 阀塔寄生参数 子模块等效阻抗 均压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树楠 任军辉 +2 位作者 宋志顺 李万杰 王彤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209,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城市电网和海上风电送出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文中对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对柔...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城市电网和海上风电送出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文中对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对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结构和M3C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启动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全桥子模块特点为M3C设计合理的充电策略,并以双端M3C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为对象设计合理的启动逻辑,确保启动过程中低频断路器无冲击合闸并实现站间无扰动连接,同时在M3C解锁及低频电压建立过程中降低电流冲击。最后通过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启动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中所提启动控制策略安全、可靠且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启动控制策略 无冲击合闸 无扰动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高功率试验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行鹏 程琼 +3 位作者 李侠 胡宇 段朝辉 刘冬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6,共5页
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测试和考核是保证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以及故障条件下能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而不损坏和影响系统的运行。笔者介绍了一种用于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的高功率试验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组成和试验能力。根据... 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测试和考核是保证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以及故障条件下能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而不损坏和影响系统的运行。笔者介绍了一种用于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的高功率试验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组成和试验能力。根据该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系统的功能需求,高功率试验系统将划分为三个功能试验区即功补试验区、变频试验区、整流试验区。各功能试验区将能够满足各类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该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系统将具有硬件结构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试验系统 功补试验 变频试验 整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装置的短路电流试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行鹏 胡宇 +4 位作者 陈明涛 靳駪 胡申 韩鹏 田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1-225,共5页
通过研究国内外换流阀短路电流试验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装置的短路电流试验系统建设方案,并且通过建模仿真、参数计算、等价性论述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该短路... 通过研究国内外换流阀短路电流试验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装置的短路电流试验系统建设方案,并且通过建模仿真、参数计算、等价性论述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该短路电流试验系统方案输出的短路电流波形满足标准要求,幅度满足工程需求。该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装置短路电流试验系统方案的提出为后续短路电流试验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该短路电流试验系统方案也可作为其他电力电子装置短路电流试验系统建设的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力电子装置 短路电流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C换流阀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方法研究
7
作者 冯健 屈鲁 +4 位作者 余占清 王宗泽 刘长兵 汤雪腾 王江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18-4429,I0025,共13页
基于全控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器件的混合换相换流阀(hybrid commutation converter valve,HCC),关断反向恢复速度快、可实现主动关断,具备百分之百抑制和抵御阀交流侧扰动引起的换相失败能力。为了有效验证HCC阀恢复期耐受各种电... 基于全控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器件的混合换相换流阀(hybrid commutation converter valve,HCC),关断反向恢复速度快、可实现主动关断,具备百分之百抑制和抵御阀交流侧扰动引起的换相失败能力。为了有效验证HCC阀恢复期耐受各种电压电流应力的能力,开展HCC换流阀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方法研究和试验验证,对阀的研制及后续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展HCC阀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等效试验要求分析,并对试验方法及可行性开展研究;基于合成试验回路平台,开展HCC阀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应力演变机理分析,提出一种新的HCC阀恢复期暂态正向电压试验方法,通过理论研究、电磁暂态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证明所提出试验方法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能有效实现HCC阀恢复期内/外暂态正向电压应力考核。文中研究成果可作为HCC换流阀试验标准制定及后续工程应用阀试验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混合换相换流阀 恢复期 等效试验 暂态正向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的MMC子模块箝位电路损耗计算方法
8
作者 娄彦涛 刘琦 +1 位作者 徐海博 季一鸣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7-202,共6页
箝位电路损耗计算是IGCT-MMC换流阀电气设计、运行损耗评估,以及阀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在分析IGCT-MMC子模块箝位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IGCT关断电流及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函数模型,建立了子模块换流暂态过程箝位电路的等效模... 箝位电路损耗计算是IGCT-MMC换流阀电气设计、运行损耗评估,以及阀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在分析IGCT-MMC子模块箝位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IGCT关断电流及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函数模型,建立了子模块换流暂态过程箝位电路的等效模型,提出了子模块箝位电路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对比试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损耗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T MMC 箝位电路 损耗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525 kV海缆过电压特性研究
9
作者 刘航 高仞 +4 位作者 任鑫芳 张婵 彭光强 刘大鹏 冯文昕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178,共8页
海上风电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之一,而柔性直流送出是远海风电最主要的直流送出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较低电压等级的海缆输送容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远海风能的输送需求。在整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中,直流... 海上风电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之一,而柔性直流送出是远海风电最主要的直流送出方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较低电压等级的海缆输送容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远海风能的输送需求。在整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中,直流海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对于海缆过电压特性进行全面、详实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分析直流海缆的过电压特性,依托于某±525 kV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两端柔性直流输电(MMC-HVDC)仿真模型,以直流海缆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多种故障工况下的过电压研究。最终给出了直流海缆的绝缘水平和电压—时间包络线,包括不同波前时间的缓波前过电压水平以及反极性过电压水平,研究结果为柔性直流海缆的选型、试验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海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绝缘水平 电压—时间包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分布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秉岗 王晨星 +4 位作者 张朝辉 梁家豪 刘学忠 赵瑞雪 焦秀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63,共9页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却系统的冷却结构具有多种类型,但均不能规避针形均压电极的表面结垢问题。现场测量和统计了四重阀塔螺旋型主水路、二重阀塔S型主水路、并联型阀组件内水路等典型结构阀内冷水路中的均压电极结垢厚度分布,统计...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却系统的冷却结构具有多种类型,但均不能规避针形均压电极的表面结垢问题。现场测量和统计了四重阀塔螺旋型主水路、二重阀塔S型主水路、并联型阀组件内水路等典型结构阀内冷水路中的均压电极结垢厚度分布,统计分析了电场和流体场等环境因素对电极结垢分布情况的影响,计算了内冷水路不同位置均压电极的电流大小及其表面电场分布情况,仿真分析验证了电极电压极性和电流对结垢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压电极的相对电压极性是影响其结垢程度的主要因素,阀塔和阀组件中高电位处正极电极表面更易形成结垢,结垢厚度与电极表面阳极方向电流直流分量的大小呈正相关,电极表面结垢形态与电极电流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阀 内冷却系统 均压电极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换流阀内冷却系统水路环形均压电极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朝辉 王行飞 +5 位作者 王晨星 梁家豪 王晨涛 赵瑞雪 刘学忠 焦秀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3,共8页
高压换流阀内冷水路中安装铂制针形均压电极是限制水路与散热器之间泄漏电流的主要措施,但存在电极表面结垢且易脱落而引发水路堵塞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环形电极替代针形电极的解决方案,在实验室进行了环形电极与针形电极的模拟结... 高压换流阀内冷水路中安装铂制针形均压电极是限制水路与散热器之间泄漏电流的主要措施,但存在电极表面结垢且易脱落而引发水路堵塞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环形电极替代针形电极的解决方案,在实验室进行了环形电极与针形电极的模拟结垢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均压电极上结垢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设计的环形电极表面结垢速率降至针形电极的十分之一,且结垢物不易因过厚而发生脱落;同时,环形电极能够完全消除支流管水路两端电位差,从而大大抑制了因水路泄漏电流而导致的金属散热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换流阀 内冷却系统 均压电极 结垢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的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秉岗 王晨星 +4 位作者 张朝辉 梁家豪 刘学忠 赵瑞雪 焦秀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的均压电极结垢现象威胁着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了单、双和三电极3种典型结构电极系统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带电粒子由向电极聚集直至在电极表面沉积的两阶段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流速冷却水及...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的均压电极结垢现象威胁着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了单、双和三电极3种典型结构电极系统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带电粒子由向电极聚集直至在电极表面沉积的两阶段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流速冷却水及电极电流下均压电极周围带电粒子的分布特性,运用电泳沉积仿真原理计算了带电粒子在各电极体系表面沉积的过程,结果表明循环流动冷却水中电极对带电粒子的捕获存在电流阈值,工程实际条件下单、双和三电极的捕获率分别约为12.6%、33.3%和33.9%,运用电泳沉积仿真原理计算得到的结垢在形态和生长特征上与工程实际具有极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阀内冷系统 均压电极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阀内水冷系统泄漏电流对散热器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学忠 王晨星 +1 位作者 刘宁 焦秀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81-1790,共10页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散热器的腐蚀会导致均压电极结垢并引发漏水和散热失灵等事故,严重威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研究水路泄漏电流对铝散热器腐蚀的影响,搭建了由实际散热器组成的模拟阀冷平台,并模拟现场条件进行了运... 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散热器的腐蚀会导致均压电极结垢并引发漏水和散热失灵等事故,严重威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研究水路泄漏电流对铝散热器腐蚀的影响,搭建了由实际散热器组成的模拟阀冷平台,并模拟现场条件进行了运行试验;然后在隔离水箱中进行了铝片试样的电解腐蚀试验,利用失重法和显微观测等手段分析了阴、阳极试样的腐蚀量和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冷却水路泄漏电流是导致或加剧散热器腐蚀的主导因素,且引起的腐蚀量在散热器腐蚀总量所占比重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加。泄漏电流对同一阀段中不同电位处散热器腐蚀的影响机理存在差异:阀段高电位处散热器只受到阳极泄漏电流的影响,发生具有点蚀形貌特征的杂散电流腐蚀;而低电位处散热器则在阴极泄漏电流作用下,发生具有均匀腐蚀形貌特征的碱性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阀冷系统 泄漏电流 散热器 铝合金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换流阀内冷却系统散热器杂散电流腐蚀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焦秀英 王晨星 +3 位作者 刘学忠 刘宁 刘磊 王仙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71,80,共8页
国内数座换流站的运行经验表明,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铝制散热器的腐蚀是导致均压电极结垢和水路阻塞、泄漏等问题的根源。为了研究散热器在内冷水中电解电流作用下发生杂散电流腐蚀的问题,文中搭建了典型结构的换流阀内冷却系统模拟试验... 国内数座换流站的运行经验表明,换流阀内冷却系统中铝制散热器的腐蚀是导致均压电极结垢和水路阻塞、泄漏等问题的根源。为了研究散热器在内冷水中电解电流作用下发生杂散电流腐蚀的问题,文中搭建了典型结构的换流阀内冷却系统模拟试验平台,在模拟换流阀实际运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模拟试验检测了各支流管电流的变化,利用软件仿真明确了散热器内部电解电流的分布,结合相关理论计算了散热器的杂散电流腐蚀量和非电腐蚀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换流阀各阀段中只有中间电位以上电位处的散热器能够用发生杂散电流腐蚀;从散热器内表面与塑料接头衔接处起向内延伸约3.7 mm的铝制内表面是发生杂散电流腐蚀的主要区域;在内冷水电导率维持在0.5μS/cm以下的现场运行环境中,杂散电流腐蚀并不是散热器发生腐蚀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换流阀 内冷却系统 铝制散热器 杂散电流腐蚀 模拟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应于两级直流配电系统的光伏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郝利东 潘尚智 +4 位作者 蒋建波 宫金武 罗海云 康鹏举 王文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80,共10页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直流配电系统,分析确定光伏直流变换器的各系统参数要求,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转换效率、系统配电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构架方案,实现易扩展、可配置、易故障隔离,具备...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直流配电系统,分析确定光伏直流变换器的各系统参数要求,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转换效率、系统配电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构架方案,实现易扩展、可配置、易故障隔离,具备宽特性分布式接入能力,适用于不同的功率等级和应用场景;以LVDC为变换器前后级的功率解耦总线,提出离并网条件下光伏端、储能端和输出端的多端口功率协调控制技术及LVDC和MVDC两级直流母线的能量控制策略,对光伏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光伏 直流配电 接入能力 协调控制 能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环境下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系统中晶闸管的可靠性寿命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娄彦涛 马元社 +5 位作者 李强 王江平 姚舒 苏春强 王丰 许子怡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39,共7页
高海拔环境下,空气湿度、温度、压力、大气中子等因素都会对相关的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因此也给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运行带来了困难,特别是换流阀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晶闸管。建立考虑具体工程应用环境条件影响的精确器件寿命模型对提高... 高海拔环境下,空气湿度、温度、压力、大气中子等因素都会对相关的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因此也给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运行带来了困难,特别是换流阀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晶闸管。建立考虑具体工程应用环境条件影响的精确器件寿命模型对提高器件可靠性及其运维方案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现有的加速寿命试验理论,结合大功率晶闸管的工作特性,搭建了高海拔地区的晶闸管寿命实验舱。通过对所有被测试晶闸管进行长期耐压,记录被击穿晶闸管的实际运行时间,最终得到高海拔环境下晶闸管失效率与不同偏置电压两者之间的寿命预测模型。模型和试验结果表明可知晶闸管失效率与所加的偏置电压呈正相关。该试验建立的高海拔地区电压应力下晶闸管的失效率模型,可用于计算晶闸管在高海拔环境下实际工程中不同运行工况下运行时的的失效率,对预测整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寿命及提高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环境 晶闸管 失效率 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的柔直多端系统启动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海云 程晓绚 +2 位作者 林周宏 王清 李颖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用于多端输电方式时,其启动过程中各站间配合是系统稳定并快速达到运行状态的关键。针对三端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启动,设计了"一拖二拟合启动"的方式,即由...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用于多端输电方式时,其启动过程中各站间配合是系统稳定并快速达到运行状态的关键。针对三端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启动,设计了"一拖二拟合启动"的方式,即由一个逆变站带两个整流站启动,启动过程中适时切换控制方式,以获得平稳的启动过程。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该启动方式的可行性。此外,对多端直流启动的特殊工况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多端系统 MMC 启动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结构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孙广星 苟锐锋 孙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7,153,共7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变压器,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且具备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设备之一。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之后分析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几种典型拓扑结构并简要介绍了对应的...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变压器,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且具备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设备之一。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之后分析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几种典型拓扑结构并简要介绍了对应的控制策略。选定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在PSIM软件中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对电力电子变压器变压和电能质量调节这两个主要功能进行了仿真和物理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了所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三相四线制 拓扑结构 控制及调制策略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控保系统接口设计 被引量:21
19
作者 涂小刚 罗海云 +2 位作者 程晓绚 王小强 王晓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128,共5页
介绍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和保护系统分层结构,对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青澳站控制保护系统分层结构和控制保护系统通信接口方案进行了描述。通过对青澳站的无功功率阶跃和稳态时直流侧总谐波进行分析,证明换流器级控制到换流阀级... 介绍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和保护系统分层结构,对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青澳站控制保护系统分层结构和控制保护系统通信接口方案进行了描述。通过对青澳站的无功功率阶跃和稳态时直流侧总谐波进行分析,证明换流器级控制到换流阀级控制接口特性、换流阀级控制到换流阀接口特性均满足系统要求。该方案设计简单可靠、实用易行,已经在南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很好地满足了柔性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快速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控制保护 通信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5 kV/2 GW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海上换流站设备选型探讨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帅 任军辉 +1 位作者 娄彦涛 李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7,共7页
随着海上风电向大容量、远距离的不断发展,送出系统采用柔性直流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案。文中基于荷兰TenneT电网公司IJmuiden Ver±525 kV/2 GW海上风电柔直送出技术咨询项目,结合海上换流站的布局特点、环境条件和运维要求,介绍... 随着海上风电向大容量、远距离的不断发展,送出系统采用柔性直流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案。文中基于荷兰TenneT电网公司IJmuiden Ver±525 kV/2 GW海上风电柔直送出技术咨询项目,结合海上换流站的布局特点、环境条件和运维要求,介绍了海上换流站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及运行方式,并重点分析海上换流站内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方案,对同类型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送出 海上换流站 柔性直流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