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研究
1
作者 周扬 陈运星 吴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提高车辆切入测试场景中交通车的交互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可扩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培训学校(SMARTS)仿真平台构建仿真环境;然后,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训练智能... 为提高车辆切入测试场景中交通车的交互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车辆危险切入策略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可扩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培训学校(SMARTS)仿真平台构建仿真环境;然后,采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训练智能体危险切入随机选定的目标车辆,将该算法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进行对比,在7种不同车辆密度的场景中测试训练后的模型;最后,构建多智能体测试环境,将所训练模型用于智能驾驶策略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训练中的危险切入成功率达80.35%,优于2种对比方法;在模型测试中,除2700辆/h测试场景外,该模型在另外3个未在训练中使用的测试场景均达到80%以上的危险切入成功率,显示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同时,切入时刻与目标车的碰撞时间值显示95%集中在0~6 s,取值在(0,2]、(2,4]和(4,6]s的占比分别为60%、30%和5%,可覆盖具有不同碰撞风险的测试工况。在智能驾驶策略验证中,采用所训练模型控制的交通车能主动切入至待测车辆前方,使待测车辆面临追尾风险,有助于发现智能驾驶策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辆危险切入 虚拟测试 危险场景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前置级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刘欣 李祥阳 程冬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0,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机轮刹车系统中电液压力伺服阀内部流场的流动机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的影响,运用CFD流体仿真技术对机轮刹车系统中双喷嘴挡板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前置放大级进行三维流场仿真研究。分析其内... 为了深入了解机轮刹车系统中电液压力伺服阀内部流场的流动机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的影响,运用CFD流体仿真技术对机轮刹车系统中双喷嘴挡板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前置放大级进行三维流场仿真研究。分析其内部流场变化情况及压力、速度分布,探讨不同伺服阀喷嘴直径、节流口直径下的压力增益与压力特性变化规律,提出同工况下提高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与压力灵敏度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喷嘴直径越小,其压力特性曲线的线性度越好,平均压力增益越大,压力灵敏度越高,静态性能较好;随着节流口直径逐渐变大,其平均压力增益变小,但是过大的节流口直径对伺服阀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节流口直径在设计范围内取值居中时伺服阀工作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 前置级 数值模拟 压力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覆盖与服务享受——基于31个省(市、区)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子越 高宏鑫 杨翠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4,共12页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地域覆盖与人人享有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基于我国31个省(市、区)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参照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目标和建设要求,考察了农村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设...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地域覆盖与人人享有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基于我国31个省(市、区)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参照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目标和建设要求,考察了农村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的设施覆盖与服务享受状况。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度和服务享受度已分别达到62.6%和77.8%,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期设定的阶段性目标,但与“十四五”规划期设定的全覆盖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还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政策试点地区发展不平衡、老年人个体福利不均等、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向薄弱地区倾斜政策和资金;统筹养老服务政策,推进全覆盖;注重高质量型养老设施建设与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养老需要;基于多维特征,实现全体老人精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社区居家养老 设施覆盖 服务享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车辆侧倾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永辉 姜高松 +1 位作者 张耀虎 宋义彤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40-47,共8页
考虑轮胎的非线性,建立了9自由度动力学车辆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针对车身侧倾角及其角速度难以测量的问题,以侧向加速度、4个车轮的垂直加速度、4个轮胎的变形、4个悬架动挠度和横摆角速度等14个状态量作为量测... 考虑轮胎的非线性,建立了9自由度动力学车辆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针对车身侧倾角及其角速度难以测量的问题,以侧向加速度、4个车轮的垂直加速度、4个轮胎的变形、4个悬架动挠度和横摆角速度等14个状态量作为量测变量,运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运动学关系相结合的车身侧倾角及其角速度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车身侧倾角及其角速度的理论值和估计值较为吻合。针对车辆转向侧倾过大的问题,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车身侧倾角及其角速度估计值,设计了主动侧倾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主动侧倾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侧倾角 侧倾角速度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机械零件识别研究
5
作者 尹晨旭 周扬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为了实现零件的准确高效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机械零件识别方法。通过复用ImageNet预训练的ResNet50模型参数,结合残差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与抗梯度消失优势,保留其底层卷积层参数并替换全连接层,在自建包含55类零件的44208张图... 为了实现零件的准确高效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机械零件识别方法。通过复用ImageNet预训练的ResNet50模型参数,结合残差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与抗梯度消失优势,保留其底层卷积层参数并替换全连接层,在自建包含55类零件的44208张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试集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9.85%,验证了迁移学习在小样本场景下的有效性。同时,开发了网页端的智能识别系统交互界面,实现了零件的拍照和识别等人机交互功能。为基于图像的零件自动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识别 图像 迁移学习 ResNet50 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C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
6
作者 张一西 陈巍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改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行驶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ISMC)的双层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以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控制参考模型并考虑路面附着条件限制,解析控制目标期望值;以跟踪期望值... 为改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行驶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ISMC)的双层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以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控制参考模型并考虑路面附着条件限制,解析控制目标期望值;以跟踪期望值为目标,基于ISMC得到维持车辆稳定行驶所需附加横摆力矩,并采用PID控制得到总需求纵向力矩;下层控制器在满足附加横摆力矩和总需求纵向力矩的前提下,基于轴载比例分配对四轮转矩进行合理分配。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针对高、低路面附着情况开展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跟踪期望值,低附着路面横摆角速度跟踪均方根误差为0.65 deg/s,有效提高了极限行驶工况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提取技术的车辆行车视距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亭 赖延年 +2 位作者 方腾源 袁天宇 刘永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弯道行车视距检测的有效性,采用中值滤波及Sobel算子对道路图像进行车道线边缘提取,接着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基于车道标识线固有特征对车道标识线进行筛选并提取计算行车视距所需要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建立... 为了提高弯道行车视距检测的有效性,采用中值滤波及Sobel算子对道路图像进行车道线边缘提取,接着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基于车道标识线固有特征对车道标识线进行筛选并提取计算行车视距所需要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建立驾驶员行车视距测距模型。为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设计并实施了道路图像行车视距离线测算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所提出的行车视距检测模型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3m,相对误差平均值为5.3%,能够较好地为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行车视距功能开发提供算法支撑,提高车辆弯道行车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 标识线筛选 特征点提取 行车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车辆安全距离自主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娅 雷蕾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由于传统系统存在不能实时采集车辆之间的距离、机动车驾驶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机动车驾驶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车辆安全距离自主预警系统。根据不同驾驶者的驾驶特征,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将激光传感器中的数据... 由于传统系统存在不能实时采集车辆之间的距离、机动车驾驶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机动车驾驶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车辆安全距离自主预警系统。根据不同驾驶者的驾驶特征,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将激光传感器中的数据图像处理芯片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设计了相应的速度采集模块、语音报警模块,利用CCS对系统进行编程。系统的软件部分以ARM芯片作为核心单元,对天气状况以及道路状况进行实时采集。利用GPS获取驾驶车辆的位置信息,通过GPRS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系统服务中心。利用系统的服务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并将车辆所对应的相关道路信息发送至车载主控制器。系统中的主控制器对采集模块采集到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处理结果对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针对不同的情况发出不同的预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大程度地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车辆安全距离 自主预警系统 图像处理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垂向振动系统优化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晋伟 胡晓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2,共8页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簧下质量增加导致车辆垂向振动特性发生改变,同时路面激励引起的电机定转子间不平衡径向力使垂向性能进一步恶化,提出了一种带有轮内减振机构的纯电动车振动系统优化及控制方法。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的四分之一轮毂电机...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簧下质量增加导致车辆垂向振动特性发生改变,同时路面激励引起的电机定转子间不平衡径向力使垂向性能进一步恶化,提出了一种带有轮内减振机构的纯电动车振动系统优化及控制方法。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的四分之一轮毂电机悬架模型及开关磁阻电机不平衡径向力模型。考虑典型路面激励对垂向性能及电机气隙的影响,基于布谷优化提出了一种动力吸振器与悬架参数的优化匹配方法。在优化匹配的基础上将悬架和吸振器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实现轮毂电机悬架系统的混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及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车辆舒适性和操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车辆悬架 参数优化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宇豪 李文真 +2 位作者 肖海峰 贺昱曜 康雪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为降低准Z源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误差,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方法。首先,在充分分析电压矢量对被控量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各被控量的电压矢量组合方式。然后,利用电流对称控制思想保证电感电流关于其参考指令... 为降低准Z源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误差,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方法。首先,在充分分析电压矢量对被控量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各被控量的电压矢量组合方式。然后,利用电流对称控制思想保证电感电流关于其参考指令对称。最后,采用电压矢量抵消原理使输出电流幅值逼近其目标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大幅降低电感电流脉动和输出电流谐波含量;证明了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准Z源逆变器的控制精度,简化了对权重系数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准Z源逆变器 电感电流脉动 输出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优化
11
作者 张一西 王博学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0期36-43,47,共9页
针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发动机增设限流阀导致的动力性下降问题,以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搭载的GSX R600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气系统开展优化设计。基于赛事规则和发动机基本参数,确定进气系统布置形式及进气总管、稳压腔、进... 针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发动机增设限流阀导致的动力性下降问题,以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搭载的GSX R600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气系统开展优化设计。基于赛事规则和发动机基本参数,确定进气系统布置形式及进气总管、稳压腔、进气歧管相关参数,并利用CATIA软件建立进气系统三维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针对速度场、压力场、质量流量开展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进气系统性能优于上赛季。为进一步改善进气均匀度、提高充气效率,对进气总管与稳压腔交界面形状进行优化,优化后进气系统质量流量提高了2.6 g/s,4个进气歧管质量流量标准差降低了5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 进气系统 三维建模 流体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认知分心识别随机森林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扬 付锐 +2 位作者 袁伟 王栋 张瑞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识别驾驶人认知分心状态,招募13名驾驶人参与驾驶模拟器试验。通过眼动仪采集被试正常驾驶及认知分心状态下的眼动数据,提取5 s时间窗口内的眼动特征。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认知分心识别模型,应用网格搜索确定最优模型参数,并采用100... 为识别驾驶人认知分心状态,招募13名驾驶人参与驾驶模拟器试验。通过眼动仪采集被试正常驾驶及认知分心状态下的眼动数据,提取5 s时间窗口内的眼动特征。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认知分心识别模型,应用网格搜索确定最优模型参数,并采用100次留出法评估模型性能。根据随机森林模型特征重要性度量结果,进一步分析认知负荷对驾驶人注视及眨眼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决策树数量为125、最大特征数为5时,模型识别平均准确率为83.69%;注视持续时间及噪声持续时间是认知分心识别的2个关键特征,随着认知负荷的提高,驾驶人注视持续时间减少、眨眼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认知分心 眼动特征 随机森林 模拟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EPS助力曲线设计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永辉 王悦 +1 位作者 陈丁跃 申福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33-37,72,共6页
对电动汽车助力转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随方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变化的规律。以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为依据,拟合出高、低速范围内理想转向盘力矩,并分析了低速范围内理想转向盘力矩模型参数及其影响因... 对电动汽车助力转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随方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变化的规律。以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为依据,拟合出高、低速范围内理想转向盘力矩,并分析了低速范围内理想转向盘力矩模型参数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符合转向特性的助力函数形式,设计了电动汽车的助力特性曲线,并阐述了设计原理及过程。在ADAMS/CAR中建立的整车模型与Matlab进行联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助力曲线更符合转向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理想转向盘力矩特性 助力曲线 助力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轩 叶毅铭 +1 位作者 余曼 魏敬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为提高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以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以驱动轮的驱动力为执行力,包括横摆力矩决策层和转矩分配层两部分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其中控制策略的上层运用滑模控制理论,下层采用优化... 为提高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以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以驱动轮的驱动力为执行力,包括横摆力矩决策层和转矩分配层两部分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其中控制策略的上层运用滑模控制理论,下层采用优化控制理论,既能保证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精度,也能保证其响应速度。运用车辆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包括线性车辆参考模型和非线性车辆计算模型的简化车辆动力学模型,搭建了Matlab/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利用蛇形试验工况和双移线试验工况对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利用A&D5435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了纯电动汽车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文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车辆横摆稳定性,同时避免了以制动力作为横摆力矩执行力时因纵向车速降低带来的行驶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鑫 蹇小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28-36,共9页
伴随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致使电动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事件也与日俱增。由于我国目前尚无针对电动汽车的统一碰撞安全评价标准,因此无法良好的评估我国市场上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针对该问题,根据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依据... 伴随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致使电动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事件也与日俱增。由于我国目前尚无针对电动汽车的统一碰撞安全评价标准,因此无法良好的评估我国市场上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针对该问题,根据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依据国内外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和碰撞标准,再结合传统燃油车成熟的碰撞安全评价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电动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以后建立相应的电动汽车安全评价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正面碰撞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分布数据的半监督阶段聚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俊溪 吴晓军 蒋江红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3-1009,共7页
半监督聚类是一种用先验信息完善聚类过程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距离变换算法引入到半监督聚类过程中,采用平面距离变换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子类,获得聚类数和约束信息,并作为下一阶段聚类的先验... 半监督聚类是一种用先验信息完善聚类过程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距离变换算法引入到半监督聚类过程中,采用平面距离变换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子类,获得聚类数和约束信息,并作为下一阶段聚类的先验信息。利用半监督K-means聚类算法对第一阶段的聚类结果做进一步划分,可以获得完整的聚类中心和聚类数,并由此提出CA-K-means二阶段聚类算法。采用3组人工数据集和3组标准UCI数据集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将CA-K-means二阶段聚类算法与半监督K-means聚类算法、遗传Kmeans聚类算法和单纯的CA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算法对复杂分布数据的聚类准确率较高,聚类性能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半监督聚类 K-MEANS聚类算法 CA-K-means二阶段聚类 复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车道行驶速度特性及短时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玲 刘建蓓 +2 位作者 单东辉 马小龙 王元庆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5-1044,共10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车道行驶速度特性,采用基于雷达组网技术的实时交通参数获取方法,提取典型特长隧道全路段全样本高精度时序速度数据,在划分隧道入口段、行车段、出口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特长隧道不同路段车道速度分布特性,... 为研究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车道行驶速度特性,采用基于雷达组网技术的实时交通参数获取方法,提取典型特长隧道全路段全样本高精度时序速度数据,在划分隧道入口段、行车段、出口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特长隧道不同路段车道速度分布特性,构建基于时序Transformer框架的特长隧道环境车道行驶速度短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特长隧道入口段速度均值最低,分布最为离散;2)在同一路段,各车道85%分位车速统计值呈现依次递减趋势;3)小客车运行速度整体呈现下降规律,出入口段差值大;4)货车在特长隧道入口段会降低速度,但小客车实际运行速度较主线限速值高;5)所构建的速度预测模型准确率可达97.82%,平均绝对误差为1.67 km/h。上述结果表明:1)暗适应对驾驶人车速控制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2)主线限速标准对于特长隧道环境并不完全适用,应考虑速度顺适过渡关系,针对不同车型、不同车道提前诱导;3)所建立的时序Transformer模型适应于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所有车道短时速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 速度预测 Transformer框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自主寻迹智能车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亭 乔洁 刘永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22,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自主寻迹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使用OV7725摄像头采集道路图像信息,将道路信息传输至MK60FN核心板进行处理,通过直流电机控制车速、舵机控制智能车的转向实现路径自动识别,同时采用测速编码器获得电机...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自主寻迹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使用OV7725摄像头采集道路图像信息,将道路信息传输至MK60FN核心板进行处理,通过直流电机控制车速、舵机控制智能车的转向实现路径自动识别,同时采用测速编码器获得电机转速信号,将该信号实时反馈到核心板,实现车速的闭环控制。另外,为了便于快速有效地调试系统参数,在该系统中加入TFT显示模块和SD卡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车设计方案有效可行,能准确控制寻迹智能车在赛道上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识别 单目视觉 MK60FN单片机 直流电机 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人不同分心类型的分心识别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扬 付锐 刘卓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是实现分心预警的基础。由于视觉分心相比认知分心对行车安全具有更大威胁,本文针对驾驶人不同分心类型的识别展开研究,设计了驾驶人两种分心类型和正常驾驶下的模拟驾驶试验,利用1-back任务和看手机任务分别诱导驾...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是实现分心预警的基础。由于视觉分心相比认知分心对行车安全具有更大威胁,本文针对驾驶人不同分心类型的识别展开研究,设计了驾驶人两种分心类型和正常驾驶下的模拟驾驶试验,利用1-back任务和看手机任务分别诱导驾驶人产生认知分心和视觉分心,采集并提取驾驶绩效、眼动及头动特征,采用序列后向选择算法进行特征优选,运用网格搜索确定分心识别的最佳时间窗口及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所构建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94.07%的宏精准率、93.89%的宏召回率和93.98%的宏F1值,分类表现优于两种比较方法,说明模型能够准确地对驾驶人的3种状态进行分类。根据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以及采用不同类型特征作为输入训练模型的分类结果发现,驾驶人眼动及头动特征对驾驶人分心类型的识别更为重要。本文研究可为分心预警系统根据分心类型判定风险等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分心类型 识别模型 驾驶绩效 眼动及头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燃料纯甲醇发动机冷起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鑫 米国际 刘生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9-1124,共6页
文章针对目前甲醇汽车发动机生产厂家广泛采用的副油箱式辅助冷起动系统的缺陷,根据甲醇发动机的低温起动特性,研制了一种安装在进气总管的新型纯甲醇汽车发动机冷起动装置。该装置通过甲醇发动机进气预热冷起动技术,使得甲醇发动机低... 文章针对目前甲醇汽车发动机生产厂家广泛采用的副油箱式辅助冷起动系统的缺陷,根据甲醇发动机的低温起动特性,研制了一种安装在进气总管的新型纯甲醇汽车发动机冷起动装置。该装置通过甲醇发动机进气预热冷起动技术,使得甲醇发动机低温起动时,甲醇燃料的蒸汽浓度能够达到着火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冷起动技术后,甲醇发动机在环境温度为-10℃时可以实现冷起动,从而为单燃料纯甲醇发动机冷起动技术的应用与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料 发动机 低温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