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佳玲 秦博宇 +2 位作者 蔡其聪 丁涛 李恒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作为现代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呈现高增速、大规模发展趋势,但面临能耗高、效益低和灵活性不足等多方面挑战,其用能模式低碳高效转型需求迫切。针对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提出一种储能... 作为现代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呈现高增速、大规模发展趋势,但面临能耗高、效益低和灵活性不足等多方面挑战,其用能模式低碳高效转型需求迫切。针对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提出一种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组分运行模式与负荷特性,建立系统能量交互机制。其次,建立规划-运行两阶段优化模型,旨在实现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下系统经济、碳排综合成本最小化。然后,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迭代求解储能容量配置策略。最后,结合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储能 可再生能源 容量配置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氧化铋基多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皓杰 高占尧 +2 位作者 郭雅妮 徐甜甜 巩雪松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68,共6页
溴氧化铋(BiOBr)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因具有诸多优点在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BiOBr基多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改性复合制备的BiOBr基复合... 溴氧化铋(BiOBr)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因具有诸多优点在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BiOBr基多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改性复合制备的BiOBr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从催化机理方面探讨了不同材料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指出具有较宽可见光响应范围且光吸收性能较佳的Bi/BiOBr可以作为进一步提升BiOBr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基体材料,将基体材料与磁性材料复合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氧化铋 元素掺杂 半导体复合 应用改性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废液化学沉淀-物理吸附协同除垢技术及全流程管理研究
3
作者 王腾炜 赛云秀 +1 位作者 张乐 屈撑囤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9-1402,1408,共5页
基于延长油田某区块压裂废液集输系统结垢沉积严重的问题,采用废液水质分析、垢样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压裂废液结垢成分,并对其结垢沉积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化学预结垢和吸附材料结合方法实现地面诱导除垢,NaOH/Na_(2)CO_(3)复配混合物作... 基于延长油田某区块压裂废液集输系统结垢沉积严重的问题,采用废液水质分析、垢样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压裂废液结垢成分,并对其结垢沉积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化学预结垢和吸附材料结合方法实现地面诱导除垢,NaOH/Na_(2)CO_(3)复配混合物作为沉淀剂与水中Ca^(2+)、Mg^(2+)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结合纤维棉吸附聚结材料进行吸附沉积,流体在特定装置中的定点集结聚垢、快速除垢;制定详细监测和全流程防垢管理策略,实现压裂废液回注应用。结果表明,当NaOH/Na_(2)CO_(3)复配混比为5∶4时,流体流量为100 L/h,纤维棉接触时间为16 h时吸附率能达到92.8%以上,处理后废水钙离子降低至410 mg/L以下,与地层水钙离子含量相当,配伍性较好,实现回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废液 结垢 吸附除垢 沉淀剂 全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放射性废树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甜甜 张倩 +2 位作者 李洁 刘海华 李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如直接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缩、焚烧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对有机物处理迅速彻底且能高效减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超临界水的... 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如直接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缩、焚烧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对有机物处理迅速彻底且能高效减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超临界水的基本特性出发,综述了温度、压力、氧化系数、停留时间及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对放射性废树脂有机物去除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优缺点;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展望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处理放射性废树脂过程中仍面临的问题,以期为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树脂 超临界水氧化 水泥固化 热态超级压缩 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思 张乐 +2 位作者 沈哲 方向青 王健龙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2,共6页
普鲁士蓝及其衍生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金属有机骨架和多孔开放通道的优势,在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其仍存在pH值适用范围受限、难回收利用及金属离子浸出的潜在风险。文中围绕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能关系综... 普鲁士蓝及其衍生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金属有机骨架和多孔开放通道的优势,在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其仍存在pH值适用范围受限、难回收利用及金属离子浸出的潜在风险。文中围绕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能关系综述这一类材料近年来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在不同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并结合当前这一类材料作为水处理环境材料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未来开发高效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多孔开放框架 离子交换 类芬顿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钒酸盐材料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靳亚斌 徐甜甜 +2 位作者 周亮 万振杰 张高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8,41,共8页
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便捷、适应性强等技术优势,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光催化降解技术角度出发,全面回顾了钒酸盐复合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降解有害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详细介绍了钒酸盐复合材料的常... 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便捷、适应性强等技术优势,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光催化降解技术角度出发,全面回顾了钒酸盐复合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降解有害污染物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详细介绍了钒酸盐复合材料的常用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法、凝胶溶胶法、原子层沉积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等;其次,深入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钒酸盐、g-C_(3)N_(4)/钒酸盐和金属掺杂型钒酸盐复合催化剂在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应用和机理。通过系统地综合分析和总结当前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钒酸盐复合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潜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钒酸盐材料 光催化效率 废水处理 污染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靳亚斌 徐甜甜 +3 位作者 赵德中 张乐 万振杰 张高明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共12页
光催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极大潜力,开发在可见光下高效的光催化剂成为了目前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Bi_(2)O_(3)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使其在光催化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Bi_(2)O_(3)基催化剂光... 光催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极大潜力,开发在可见光下高效的光催化剂成为了目前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Bi_(2)O_(3)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使其在光催化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Bi_(2)O_(3)基催化剂光催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Bi_(2)O_(3)的多种改性策略,包括掺杂、负载、表面修饰和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等,同时详细总结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对Bi_(2)O_(3)基复合光催化剂在有机物降解、重金属离子去除和抑制有害微生物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Bi_(2)O_(3)基复合光催化剂重复回收利用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对Bi_(2)O_(3)基复合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开发高效、稳定和廉价的Bi_(2)O_(3)基复合光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O_(3) 光催化 改性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UV/混凝多重协同臭氧氧化处理航空工业荧光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哲 陈玮 +1 位作者 吴奇 陈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731,共5页
航空工业荧光废水采用US/UV/混凝多重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固定紫外强度为110 W,考察了超声强度、臭氧流量、氧化时间、废水pH值、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反应选择Al 2Cl n(OH)6-n作... 航空工业荧光废水采用US/UV/混凝多重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固定紫外强度为110 W,考察了超声强度、臭氧流量、氧化时间、废水pH值、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反应选择Al 2Cl n(OH)6-n作为絮凝剂,投加量为6 mL/L,pH值为7,静置时间为40 min;超声氧化选择超声强度为320 W,臭氧流量为50 mg/min,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pH为7。经过超声臭氧氧化-絮凝联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的质量浓度为403.2 mg/L,去除率达到85.6%,悬浮物浓度为7.12 mg/L,色度为20倍,pH值为7,出水水质达到2016年8月1日实施的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废水 超声波 臭氧氧化 协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汪丽 张军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6,共5页
针对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以提高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精度为目标,设计了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建筑基坑施工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然后采用... 针对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以提高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精度为目标,设计了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建筑基坑施工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然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基坑施工点数据进行收集,得到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最后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去噪操作,并进行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匹配实现建筑基坑施工优化,并采用具体建筑基坑施工优化实验对本文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建筑基坑施工优化精度,克服当前建筑基坑施工优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技术 建筑施工 优化研究 点云数据 去噪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波除冰的吸波骨料选择及路面吸波功能层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静 王选仓 +3 位作者 辛磊 宋子豪 任俊儒 杨朝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9,共8页
相比传统除冰方式,微波可穿透冰层并选择性加热路面,进而破坏冰对路面的粘附性。针对现有吸波混凝土应用于整个面层,进而导致吸波骨料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层的路面结构。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三种吸波骨料与石... 相比传统除冰方式,微波可穿透冰层并选择性加热路面,进而破坏冰对路面的粘附性。针对现有吸波混凝土应用于整个面层,进而导致吸波骨料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层的路面结构。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三种吸波骨料与石灰岩的微波升温特性、微波耐久性、骨料与水泥石粘附性以及经济性能,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吸波骨料;然后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吸波骨料的升温速率和替代石灰岩后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厚度的吸波混凝土上、下表面温度及上下表面温度差变化规律,推荐了最佳的吸波骨料替换粒径及功能层厚度;最后研究了石墨掺量对微波均匀性及力学强度的影响,推荐了最佳石墨掺量。结果表明:在四种骨料中,磁铁矿的综合性能较好;磁铁矿的粒径为16~19 mm时升温速率最快,且其替换相应粒径的石灰岩所制备的吸波混凝土结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50%,吸波混凝土功能层设计厚度为5 cm可保证材料的最优利用率。同时,3%的石墨掺量可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并满足力学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微波除冰应用于道路及机场路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除冰 水泥混凝土路面 吸波功能层 升温性能 加热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三桥镇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11
作者 吴奇 屈原原 方向青 《农业工程》 2019年第8期85-87,共3页
对西安市三桥镇周边进行了现场调研,根据采样布点规范进行了采样布点。采集样本点土样,对土壤进行烘干研磨处理,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等污染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桥镇区域周围土壤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Cd和Hg的污染程度最大,... 对西安市三桥镇周边进行了现场调研,根据采样布点规范进行了采样布点。采集样本点土样,对土壤进行烘干研磨处理,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等污染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桥镇区域周围土壤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Cd和Hg的污染程度最大,其他4种元素污染程度轻微。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污染元素进行了评价,环境潜在危害性依次为Cd、Cu、Hg、As、Pb和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潜在风险指数 工业园 布点图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柱分离型水锤新空腔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莉 范闯 +3 位作者 申虎贲 颜建国 杨玉思 王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1,53,共6页
为深入探讨液柱分离型水锤的模拟计算,通过改进离散空腔模型,提出了新空腔模型。新空腔模型考虑空腔处非满流的流态,根据前后管段的水流状态,将计算管段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建立计算模块对空腔处管段进行分类计算,使其更为准确地计算空... 为深入探讨液柱分离型水锤的模拟计算,通过改进离散空腔模型,提出了新空腔模型。新空腔模型考虑空腔处非满流的流态,根据前后管段的水流状态,将计算管段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建立计算模块对空腔处管段进行分类计算,使其更为准确地计算空腔处的流量同时模拟空腔处的瞬变过程,并基于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试验对新空腔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与DVCM相比,新空腔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瞬变过程中的压力波动和空腔形态、位置及空腔体积的变化,对水柱弥合过程的压力波动峰值的模拟更接近实测数据,有助于指导实际工程中的水锤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液柱分离水锤 离散空腔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废弃油基钻井泥浆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柯 高树生 +4 位作者 吴赵平 张乐 屈撑囤 鱼涛 马岚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7-1601,共5页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8.5%以上,可用于油田工作液的再配制;底泥中的含油率为4.56%,经固化处理后,抗压强度可达15.977 MPa,可用于油气田现场铺设井场或道路,固化体浸出液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脱水 透光率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破乳/超声协同处理气田废弃油基泥浆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树生 吴赵平 +4 位作者 张文柯 张乐 屈撑囤 鱼涛 马岚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4,共6页
气田废弃油基泥浆是气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乳状液体系,组成复杂且性质稳定、处理难度大,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危害大。采用化学破乳-超声-离心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化学破乳段的体系pH值为5—6,温度为60℃,200 r... 气田废弃油基泥浆是气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乳状液体系,组成复杂且性质稳定、处理难度大,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危害大。采用化学破乳-超声-离心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化学破乳段的体系pH值为5—6,温度为60℃,200 r/min下搅拌时间40 min,AR36型破乳剂的加量8 mg/L;超声强化段的频率25 kHz,功率30 W,超声时间11 min;混凝及离心处理段的阳离子PAM加量60 mg/L,混凝后搅拌时间15 min,离心机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20 min时,油回收率和减量化率均达到94%以上,回收油中含水率降低至0.5%以下,底泥中含油率降低至5%以下。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破乳剂/超声的协同作用下,油水固稳定的乳化状态可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超声 混凝剂 泥浆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CM-41分子筛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向青 李雅 +1 位作者 张瑛 陈红丽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2,共6页
以发烟硅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Si)∶n(Ti)的Ti-MCM-41分子筛,采用XRD、UV-Vis、BET及ICP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MCM-41分子... 以发烟硅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Si)∶n(Ti)的Ti-MCM-41分子筛,采用XRD、UV-Vis、BET及ICP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MCM-41分子筛保持了MCM-41的介孔结构,但随着Ti含量的增加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均降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Ti-MCM-41分子筛(投料n(Si)∶n(Ti)为40)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23 K、溶液pH为6的条件下,Cr(Ⅵ)吸附率可达96.3%;Ti-MCM-41分子筛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i-MCM-41分子筛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CM-41 分子筛 介孔 CR(VI)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对零价铁修复重金属铅污染水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雅 方向青 +2 位作者 金文 吴奇 段跟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54-56,共3页
研究了阳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对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镁离子都可以抑制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其中镁离子抑制作用更强,且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反应液pH值升高。钙离子、镁离子存在时,零价... 研究了阳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对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镁离子都可以抑制零价铁去除水体中铅污染,其中镁离子抑制作用更强,且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反应液pH值升高。钙离子、镁离子存在时,零价铁对铅的去除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的大小与离子种类及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阳离子 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TS-1分子筛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向青 李雅 张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NH_4F为氟源、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后处理过程成功制备了含氟TS-1(F-TS-1)分子筛,通过XRD、UV-Vis、ICP、SEM、XPS、FTIR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正己烯环氧化反应为探针反... 以NH_4F为氟源、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后处理过程成功制备了含氟TS-1(F-TS-1)分子筛,通过XRD、UV-Vis、ICP、SEM、XPS、FTIR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正己烯环氧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后处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将氟植入TS-1分子筛骨架,Si/F比为41;F-TS-1分子筛具有典型的MFI拓扑结构,粒径约为300nm,其中的钛均以四配位骨架钛(Ⅳ)形式存在,疏水性显著提升;F-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优于常规TS-1分子筛,正己烯和H_2O_2的转化率分别为28.1%和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TS-1分子筛 后处理 四配位骨架钛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地裂缝扩展的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丽 李新生 李同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412-420,共9页
隐伏构造地裂缝具有潜在的灾害效应和扩展的随机性,地表水是诱发隐伏地裂缝扩展的因素之一。文章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定性分析了地表水对隐伏地裂缝扩展效应的水压作用及黄土湿陷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安曲江新区隐伏地裂缝黄土场地... 隐伏构造地裂缝具有潜在的灾害效应和扩展的随机性,地表水是诱发隐伏地裂缝扩展的因素之一。文章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定性分析了地表水对隐伏地裂缝扩展效应的水压作用及黄土湿陷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安曲江新区隐伏地裂缝黄土场地开展了大型原位现场浸水模拟试验。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水压作用是诱发隐伏裂缝扩展的辅助因素,因黄土湿陷作用在裂缝两侧形成的差异沉降是主要诱因,靠近隐伏地裂缝的区域沉降量最大,距离裂缝越远沉降量越小,整体呈现抛物线形的沉降模式,验证了地表水诱发浅表层黄土隐伏裂缝扩展的作用机理。相关认识对于研究隐伏构造地裂缝的扩展机理以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表水 隐伏构造 扩展机理 浸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
19
作者 方向青 《河北农机》 2017年第3期47-48,共2页
在处理电镀废水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多硫化钙处理法等。本文根据这几种不同沉淀的方法的具体做法以及缺点和优点分别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出现处理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处理 中和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多硫化钙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处理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哲 李丛妮 +1 位作者 何文博 李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9-1483,1490,共6页
采用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技术处理陕北特低渗透油田某油区采出水,并研究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臭氧浓度、紫外灯功率与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具有正相关关系,pH、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入口压力对氧化反应速率... 采用涡流多相协同臭氧气浮技术处理陕北特低渗透油田某油区采出水,并研究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臭氧浓度、紫外灯功率与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具有正相关关系,pH、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入口压力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具有最佳值。最佳条件:臭氧质量浓度为55 mg/L,pH为8.0,紫外灯功率为110 W,入口压力为0.3 MPa,PAC投加量为30 mg/L。(2)该技术处理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的反应过程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基于该技术设计了多功能一体化中试装置并进行现场运行,处理后含油量、COD、悬浮物、细菌含量、平均腐蚀率、硫化物、总铁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田 涡流 臭氧气浮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