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相控阵检测声场的有限元仿真建模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振华 黄智刚 +2 位作者 王婵 郑志远 卢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55,共8页
超声相控阵技术复杂的叠加声场及其影响因素限制了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工程应用,建立检测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于分析和理解检测过程具有积极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超声相控阵检测过程,分析建模参数的影响及其优化方法,基于优化后的有限元... 超声相控阵技术复杂的叠加声场及其影响因素限制了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工程应用,建立检测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于分析和理解检测过程具有积极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超声相控阵检测过程,分析建模参数的影响及其优化方法,基于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开展检测声场分析及试验验证工作。研究结果显示,调整网格尺寸、模拟载荷采样率、载荷子步可获得结果准确且计算效率高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声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指导换能器参数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有限元模拟 声场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裂纹的自动仿形涡流检测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凯 王冲 +3 位作者 张丽攀 王婵 李轶名 赵志忠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9期45-49,57,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快速检测难题,研制了机械自补偿差动式涡流探头,开发了专用五轴联动自动仿形扫查系统,开展了涡轮叶片自动涡流检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研制的探头配合自动扫查系统可以消除提离信号,减小抖动干扰,显著...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快速检测难题,研制了机械自补偿差动式涡流探头,开发了专用五轴联动自动仿形扫查系统,开展了涡轮叶片自动涡流检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研制的探头配合自动扫查系统可以消除提离信号,减小抖动干扰,显著提高裂纹缺陷的检测信噪比,可望应用于涡轮叶片类复杂曲面构件的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涡流检测 裂纹 自动检测 仿形扫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实验方法对机床立柱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延忠 孙红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38,共4页
以立式加工中心立柱动力学性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模型的实验方法,以立柱具有的物理现象为研究内容,推导立柱相似模型遵守的相似法则,确定相似模型研究的各物理量的相似比,完成相似模型的结构设计,进行原模型的模态性能预测,实验结果... 以立式加工中心立柱动力学性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模型的实验方法,以立柱具有的物理现象为研究内容,推导立柱相似模型遵守的相似法则,确定相似模型研究的各物理量的相似比,完成相似模型的结构设计,进行原模型的模态性能预测,实验结果显示误差小于10%的有70%,误差小于5%的有50%。结果表明大型复杂设备在设计阶段采用相似模型设计方法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型 相似法则 相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材料高速高效加工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薇 赵赟 +2 位作者 张新冬 马辉 江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8-71,共4页
高速高效加工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已广泛应用于飞机与航空发动机等复杂整体结构零件的加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阐述了典型航空材料的高速高效加工方法及航空产品加工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高速高效加工... 高速高效加工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已广泛应用于飞机与航空发动机等复杂整体结构零件的加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阐述了典型航空材料的高速高效加工方法及航空产品加工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高速高效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材料 高速加工 高效加工 特种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喷丸强化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彩珍 杨健 +3 位作者 魏磊 李跃辉 吕建勋 陈林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的研究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残余应力场,掌握叶片喷丸后和使用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评估叶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为预测叶片剩余寿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试并研究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风扇叶片和压气机叶片喷... 目的研究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残余应力场,掌握叶片喷丸后和使用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评估叶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为预测叶片剩余寿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试并研究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风扇叶片和压气机叶片喷丸后表面残余应力场、喷丸后残余应力沿层深的分布规律和使用后的残余应力衰减规律。结果喷丸后风扇叶片残余应力的90%分布在-600^-800 MPa,其残余应力均值为-682 MPa;压气机叶片残余应力的90%分布在-500^-700 MPa,其残余应力均值为-603 MPa。喷丸后风扇叶片和压气机叶片的表面残余应力约为-610 MPa,在次表面层11μm和13μm处存在一个最大残余压应力,分别为-739 MPa和-683 MPa,随后残余压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风扇叶片使用300 h后应力分布在-460^-720 MPa,使用600 h后应力分布在-430^-700MPa;压气机叶片使用300 h后应力分布在-470^-670 MPa,使用600 h后应力分布在-360^-620 MPa。结论喷丸后钛合金叶片表面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且分布较为均匀;喷丸后钛合金叶片残余压应力随层深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残余应力场深度约为50μm;使用后的钛合金叶片残余应力有衰减趋势,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残余压应力衰减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风扇叶片 压气机叶片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分析 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机匣焊缝数控砂带磨削技术及装备研制
6
作者 刘智武 刘秀梅 +2 位作者 黄云 肖贵坚 杨俊锋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77,共5页
针对先前航空机匣焊缝加工难以获得较好加工效果的问题,根据浮动限位砂带磨削加工原理,结合四轴联动以及SIMOTION数控系统,设计了机匣焊缝数控砂带磨床,实现了机匣焊缝的自动化磨削加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焊缝磨削的最优工艺,同时... 针对先前航空机匣焊缝加工难以获得较好加工效果的问题,根据浮动限位砂带磨削加工原理,结合四轴联动以及SIMOTION数控系统,设计了机匣焊缝数控砂带磨床,实现了机匣焊缝的自动化磨削加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焊缝磨削的最优工艺,同时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焊缝磨削量的影响,为机匣焊缝的磨削加工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匣焊缝 数控砂带磨削 浮动限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分析及保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清理 孙敏 +1 位作者 陈虹 王兆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针对在外场使用和台架试车中多次出现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结合高压止推轴承腔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密封结构和装配工艺特点,对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篦齿和涨圈滑油密封尺寸、量化密封剂稀释... 针对在外场使用和台架试车中多次出现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结合高压止推轴承腔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密封结构和装配工艺特点,对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篦齿和涨圈滑油密封尺寸、量化密封剂稀释配比、明确密封剂涂覆和紧固件拧紧要求、加强装配难点部位控制,可提高高压止推轴承腔的密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止推轴承腔 密封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缺陷形成原因分析及检验方法
8
作者 刘丽玉 高翔宇 +1 位作者 刘荣 孟庆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对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低倍缺陷进行了形貌观察,对微区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的来源以及其对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叶盘叶片的低倍腐蚀缺陷为非正常的组织缺陷。这类组织缺陷的产生是由于钛... 对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低倍缺陷进行了形貌观察,对微区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的来源以及其对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叶盘叶片的低倍腐蚀缺陷为非正常的组织缺陷。这类组织缺陷的产生是由于钛合金叶盘在铸锭生产过程中,误用YG8刀头对铸锭进行平头,出现粘刀现象导致钨钢刀头嵌入铸锭头部平头处,引入W合金夹杂。W合金夹杂的存在导致缺陷区组织出现细晶以及隐针马氏体等异常组织,硬度急剧升高,同时与基体产生相当大的组织过渡区。由于此类W合金夹杂以颗粒状或几十微米的团聚状存在,并沿锻造流线弥散分布,无法通过X射线和超声等无损检测方法将夹杂缺陷检出,可通过常规钛合金低倍腐蚀或金相法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腐蚀 硬质夹杂 组织 影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叶片榫齿高效深切成型磨削 被引量:12
9
作者 傅玉灿 张志伟 +6 位作者 徐九华 赵正彩 平波 何坚 刘智武 王艳 余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针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125叶片榫齿,采用电镀成型CBN砂轮对其进行了高效深切磨削(High efficieney deep grinding,HEDG)试验,对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持速比(Us/‰)不变时,提高磨削速度饥... 针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125叶片榫齿,采用电镀成型CBN砂轮对其进行了高效深切磨削(High efficieney deep grinding,HEDG)试验,对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持速比(Us/‰)不变时,提高磨削速度饥可有效降低磨削比能,提高平均材料去除率。磨削比能表现出“尺寸效应”,其值最终稳定在40~60J/mm^3之间;在相同的平均材料去除率下,磨削比能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而上升;在相同的单颗磨粒切厚下,磨削深度的差异对磨削比能的影响较小。对试验中最大平均材料去除率下获得的工件表面质量进行分析发现,已加工工件表面不同区域磨削纹理均很清晰,无皱叠及犁沟两侧翻起等现象;表层金相显微组织基本无变化,未发现相变、撕裂及晶粒扭曲现象;工件表层加工硬化程度为7.7%~19%,深度为40μm。结果显示了HEDG在高效磨削DZ125叶片榫齿中推广应用的潜力,并为其实际生产中磨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深切磨削 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 磨削比能 单颗磨粒切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完整性对C250型超高强度钢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欣 滕佰秋 +2 位作者 曾惠元 江志华 汤智慧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4,共6页
利用圆磨、一次喷丸和二次喷丸3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在C250型超高强度钢(C250钢)上引入不同的表面完整性状态。研究了不同表面完整性状态下C250钢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参数并分析了其在室温下的光滑(应... 利用圆磨、一次喷丸和二次喷丸3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在C250型超高强度钢(C250钢)上引入不同的表面完整性状态。研究了不同表面完整性状态下C250钢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参数并分析了其在室温下的光滑(应力集中系数,Kt=1)旋转弯曲疲劳S-N曲线和缺口(Kt=1.7)旋转弯曲疲劳S-N曲线。结果表明:由于表面完整性状态的优化,相比圆磨状态,一次喷丸后C250钢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提高15.4%和18.1%,二次喷丸后分别提高26.2%和20.1%,在C250钢疲劳性能方面二次喷丸增益更大。然而,二次喷丸后C250钢的缺口敏感性较一次喷丸有所增大,原因是二次喷丸带来的表面平滑化和最大残余压应力外移效果对光滑试样疲劳性能影响明显,但对缺口试样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完整性 超高强度钢 喷丸 疲劳极限 缺口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加工工艺引领未来机床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定华 侯永锋 +2 位作者 杨沫 吴宝海 刘智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8,共5页
在高性能、难加工材料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智能加工工艺,对加工系统、时变工况进行在线监测,获取加工过程的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针对实时工况变化采用智能化方法对工艺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及决策控制,实现高品质零件制造过程的... 在高性能、难加工材料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智能加工工艺,对加工系统、时变工况进行在线监测,获取加工过程的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针对实时工况变化采用智能化方法对工艺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及决策控制,实现高品质零件制造过程的智能决策和自主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方法 加工工艺 机床 加工过程 难加工材料 在线监测 状态信息 决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麻花钻变参数螺旋槽的数字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思来 周志雄 +3 位作者 左小陈 孙振梅 汤爱民 蓝仁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55-2559,共5页
以无瞬心包络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深孔麻花钻变参数螺旋槽的数学模型。应用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和UG NX的三维实体建模工具,建立了变参数螺旋槽三维实体的数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给出了精确建立变参数螺旋槽三维实体模型... 以无瞬心包络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深孔麻花钻变参数螺旋槽的数学模型。应用B样条曲面插值算法和UG NX的三维实体建模工具,建立了变参数螺旋槽三维实体的数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给出了精确建立变参数螺旋槽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切削实验证明:在加工深孔过程中,具有变参数螺旋槽的麻花钻可有效降低排屑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麻花钻 变参数螺旋槽 数学模型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影响的7A09铝合金等温压缩流动应力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冬威 李淼泉 +3 位作者 罗皎 于卫新 苏少博 吴娟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4-960,共7页
在Gleeble-1500型热模拟压缩机上研究7A09铝合金在温度为633~733 K、应变速率为0.01~10.0 s-1、最大变形程度为60%条件下的高温流动行为;基于7A09铝合金高温压缩时的流动应力特征,建立反映应变影响的7A09铝合金流动应力模型。结果表明... 在Gleeble-1500型热模拟压缩机上研究7A09铝合金在温度为633~733 K、应变速率为0.01~10.0 s-1、最大变形程度为60%条件下的高温流动行为;基于7A09铝合金高温压缩时的流动应力特征,建立反映应变影响的7A09铝合金流动应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合金的流动应力显著降低;当应变超过一定值后,随着应变的增加,高、低应变速率下合金的流动应力变化趋势不同;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7.77%,平均误差为2.69%;与不考虑应变影响的流动应力模型相比,该模型的拟合精度高,能较好地描述7A09铝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动行为,为铝合金高温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9铝合金 热模拟压缩 流动应力 应变 流动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珩磨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绍武 杨长勇 +4 位作者 徐九华 傅玉灿 周晓卫 闫文 左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227,232,共6页
为探索镍基高温合金的珩磨加工性,进而实现镍基高温合金精密孔的高效加工,进行了GH4169定量进给珩磨试验,并对珩磨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石平均粒径及每往复进给量是影响珩磨表面粗糙度的显著因素(置信水平分别为99.5%... 为探索镍基高温合金的珩磨加工性,进而实现镍基高温合金精密孔的高效加工,进行了GH4169定量进给珩磨试验,并对珩磨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石平均粒径及每往复进给量是影响珩磨表面粗糙度的显著因素(置信水平分别为99.5%及95%),切向珩磨速度、轴向往复速度对珩磨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显著;减小油石平均粒径与每往复进给量后,单颗磨粒的平均切厚、珩磨表面粗糙度和工件表面的划痕沟槽宽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珩磨 粒径 表面粗糙度 正交试验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M法系统设计及铁磁构件应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凯 周松蔚 +1 位作者 王婵 张丽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7-271,共5页
大型机械装备关键部件工况恶劣,易产生应力集中并导致发展为宏观缺陷。设计开发一套交变应力测量系统,系统包括测量传感器、DDS信号激励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基于电磁理论设计优化U型磁轭传感器,依据互相关原理设... 大型机械装备关键部件工况恶劣,易产生应力集中并导致发展为宏观缺陷。设计开发一套交变应力测量系统,系统包括测量传感器、DDS信号激励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基于电磁理论设计优化U型磁轭传感器,依据互相关原理设计信号调理模块,并利用该系统对受载Q235钢进行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ΔBx参量随激励电压有显著变化,当激励电压为5 V时,ΔBx变化较小,构件屈服后仅有10 mV变化,激励电压为19 V且载荷为300 MPa时ΔBx达到98 mV。构件在弹性阶段ΔBx与应力呈线性变化,屈服后迅速增大;ΔBz变化较小且规律复杂,不适宜对应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铁磁构件的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应力测量 交变应力测量法 U型磁轭传感器 铁磁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s在油气管道焊缝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晓朦 高炜欣 +1 位作者 袁磊 刘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1,12,共5页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焊管焊缝缺陷识别方法和步骤.对焊缝图像采用了图像增强、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等操作,解决焊缝图像在输入时受到外界干扰带来的图片噪声过多、缺陷边缘模糊和对比度低等问题,便于对焊缝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结合焊...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焊管焊缝缺陷识别方法和步骤.对焊缝图像采用了图像增强、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等操作,解决焊缝图像在输入时受到外界干扰带来的图片噪声过多、缺陷边缘模糊和对比度低等问题,便于对焊缝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结合焊缝缺陷样本多分类的特点,对焊缝图像进行分类时使用SVM"一对一"聚类结构并对样本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识别精度高、速度快、容易实现等优点,适合对焊管焊缝缺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焊缝缺陷 缺陷检测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C4高速切削温度场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喜明 任景刚 周金华 《工具技术》 2012年第10期37-41,共5页
利用专用有限元切削仿真软件,对钛合金TC4高速铣削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切削参数与刀具几何参数对刀具前、后刀面温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在设定的切削条件下,仿真结果表明:前刀面和后刀面随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深的增加... 利用专用有限元切削仿真软件,对钛合金TC4高速铣削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切削参数与刀具几何参数对刀具前、后刀面温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在设定的切削条件下,仿真结果表明:前刀面和后刀面随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深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温升,而轴向切深几乎不对切削温度产生影响;切削温度随刀具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刀具前、后角的增加,切削温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速铣削 切削温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SM法铁磁构件应力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凯 潘继岗 +1 位作者 王婵 张丽攀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1,共5页
应力是造成铁磁构件疲劳、断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精确测量对于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交流场应力测量系统对Q235钢进行单向拉伸测试,研究不同检测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检测信号实部... 应力是造成铁磁构件疲劳、断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精确测量对于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交流场应力测量系统对Q235钢进行单向拉伸测试,研究不同检测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检测信号实部与拉应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此特征量可用于评估铁磁构件的应力大小;此外,通过线性拟合分析比较不同检测参数的相关系数、灵敏度等指标,得到了一组最佳检测参数。该参数下,其相关系数达到0.991,灵敏度为7.318 m V/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应力 铁磁构件 交流场应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绳钢丝扭转试验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博 杨健 孙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针对某企业制绳钢丝扭转试验断后是否合格的判定问题,通过断口宏观形态分析、微观断口特征、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检验标准对比等多种方法,总结归类了几种典型断口形态,分别对典型断口进行研究,探寻扭转断口合格与否的科学依据,并追溯不合... 针对某企业制绳钢丝扭转试验断后是否合格的判定问题,通过断口宏观形态分析、微观断口特征、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检验标准对比等多种方法,总结归类了几种典型断口形态,分别对典型断口进行研究,探寻扭转断口合格与否的科学依据,并追溯不合格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试验 断口形态 显微组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榫齿成型铣削研究
20
作者 赵正彩 傅玉灿 +6 位作者 徐九华 平波 李志强 韩秀全 邵杰 韩晓宁 刘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4,共5页
针对钛合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榫齿加工需求,采用硬质合金成形铣刀进行了钛合金铣削加工试验,通过切削力频域特性分析优化了切削参数,并对精加工条件下工件轮廓精度和表面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切削力频域幅值有显著影响... 针对钛合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榫齿加工需求,采用硬质合金成形铣刀进行了钛合金铣削加工试验,通过切削力频域特性分析优化了切削参数,并对精加工条件下工件轮廓精度和表面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切削力频域幅值有显著影响,结合工件表面形貌和刀具磨损状况优选切削速度范围80-100m/min;成型铣削精加工条件下,工件轮廓精度满足要求,工件表面纹理清晰,表面粗糙度Ra在0.4μm左右,表层存在轻微硬化,未发现明显相变、晶粒粗大和晶粒扭曲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钛合金榫齿成型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榫齿 成型铣削 切削力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