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唇封结构优化方法
1
作者 纪佳馨 颜伟 +3 位作者 刘丽丽 王文韬 项冲 郭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旋转唇形密封广泛用于机械行业,其密封圈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密封性能。采用有限元仿真、数值仿真等技术,研究唇口各个关键参数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利用Pytorch框架搭建出唇封性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拟合出唇... 旋转唇形密封广泛用于机械行业,其密封圈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密封性能。采用有限元仿真、数值仿真等技术,研究唇口各个关键参数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利用Pytorch框架搭建出唇封性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拟合出唇封各相关结构参数和其密封性能(泄漏率、摩擦力)之间的影响规律;利用建立的模型在参数空间中找到密封性能最优的一组参数值,通过经典唇封数值仿真技术验证该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提高了唇封结构优化设计效率。结果表明,基于Pytorch框架所搭建的非线性人工神经网络可建立精度较高的唇封结构参数和密封性能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找到优化程度更高的唇封结构参数,提高了唇封结构优化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密封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结构优化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唇往复滑环式组合密封数值模拟与分析
2
作者 王跃明 刘丽丽 +3 位作者 吕晓仁 项冲 黄乐 郭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构建一种适用于多唇往复滑环式组合密封的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中包含固体力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接触力学分析、流固耦合分析。以含有3段密封唇的PS封为例,基于数值模型求解得到密封面油膜厚度分布、油膜压力分布、粗糙峰接触压力分布,... 构建一种适用于多唇往复滑环式组合密封的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中包含固体力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接触力学分析、流固耦合分析。以含有3段密封唇的PS封为例,基于数值模型求解得到密封面油膜厚度分布、油膜压力分布、粗糙峰接触压力分布,以及内外行程的流量和密封界面的摩擦力。该数值计算方法解决了多唇密封中边界条件难确定的问题,通过迭代计算可得到稳态运行时各密封唇的边界条件。明确多唇PS封的密封机制,分析不同往复速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唇PS封内外行程中各唇边界条件差异较大,外行程中,两唇之间的空隙处存在一定压力,内行程中空隙压力为0;外行程的密封面接触压力要小于内行程;增大往复速度会使多唇PS封净泄漏增加,摩擦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密封 泄漏率 多唇密封 往复式密封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法研究——以西咸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钠 周典 孙宏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1,36,共6页
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人口集聚,产生了城市热平衡失调、通风不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城市新区规划中布局城市通风廊道,优化空间布局,既能够有效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结... 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人口集聚,产生了城市热平衡失调、通风不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城市新区规划中布局城市通风廊道,优化空间布局,既能够有效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结合城市风的空气流动运动规律和城市下垫面特点,从空间形态中观层面,以西成新区为例,针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城市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运用CFD模拟方法,确定城市通风廊道的位置、数量等主要控制要素,提出廊道周边地块建设控制要求和建筑迎风面密度控制要求,为今后规划建设具有良好气候环境的城市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通风廊道 规划方法 西咸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爆炸特性及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宁 杜忠 +4 位作者 刘英 李文海 徐森 刘彦 李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6-34,共9页
为研究目前火箭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两种典型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爆炸危险性,开展单推-3(DT-3)及无水肼爆炸效应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在获取DT-3及无水肼冲击波感度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样品的起爆方式,并在到爆心不同距离的点上测量... 为研究目前火箭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两种典型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爆炸危险性,开展单推-3(DT-3)及无水肼爆炸效应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在获取DT-3及无水肼冲击波感度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样品的起爆方式,并在到爆心不同距离的点上测量了冲击波压力曲线,分别得到5 L、10 L推进剂样品在不同位置处的峰值压力和衰减规律。结合单组元液体推进剂自身特点和量纲分析法对其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进行初步探讨,并对5 L和10 L小药量的DT-3和无水肼开展爆炸冲击波当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抛洒爆炸条件下,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爆炸冲击波超压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双峰结构;以冲击波梯恩梯(TNT)当量作为爆炸效应威力的评估指标时,随着距离的增大,两种液体推进剂样品的超压TNT当量单调减小;冲击波超压在近区并不严格符合爆炸相似律,在评估其爆炸冲击波当量时需引入等效反应质量等概念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 爆炸特性 爆炸冲击波 传播规律 冲击波TNT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态二氧化碳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丽丽 代威 +1 位作者 杨智 廖传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5,共6页
采用恒温恒压(NPT)系综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预测了超临界态区间内(温度600—900 K,压力30—100 MPa)CO_(2)流体的热力学特性(密度和比定压热容),同时对比研究了4种典型的半经验型力场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4种力场在超临界态热力区... 采用恒温恒压(NPT)系综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预测了超临界态区间内(温度600—900 K,压力30—100 MPa)CO_(2)流体的热力学特性(密度和比定压热容),同时对比研究了4种典型的半经验型力场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4种力场在超临界态热力区间内对CO_(2)流体的密度和比定压热容特性均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其中密度的预测偏差在3%以内,而比定压热容的预测偏差在1%以内。相比单点粗粒化SAFT-γ力场,具有更多参数自由度的全原子力场对超临界区间内流体热物性的预测并不具有显著优势,这表明其力场参数对于超临界态物性的预测而言并非最优解。EPM2和Zhang力场对CO_(2)流体密度和比定压热容的预测偏差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明此两种力场可用于更高温度工况下热力学特性的模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超临界态 密度 比定压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代威 刘丽丽 +2 位作者 杨智 廖传军 陆浩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49,共8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流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壁面热流密度对其在水平管内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给定入口质量流量,纳米颗粒的掺杂会增大流体密度,入口流速因此而减小,不利于传热;但纳米颗粒的掺杂使得...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流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壁面热流密度对其在水平管内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给定入口质量流量,纳米颗粒的掺杂会增大流体密度,入口流速因此而减小,不利于传热;但纳米颗粒的掺杂使得纳米流体热导率显著增大,这有助于提升壁面热流向体相空间的传输速率。因此纳米粒子体积分数越大,其体相流体温度在沿程方向上升温速率也越快。当壁面热流密度q=30 kW·m^(-2)时,纳米流体在沿程方向上均具有传热强化效果;在更高热流密度时,纳米流体仅在流动充分发展初期具有强化传热效果,在换热管末端其传热效果随体积分数增加显著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超临界二氧化碳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