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不同穴组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及AQP3、AQP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渊 王强 +4 位作者 刘思洋 周锋 牛文民 刘智斌 刘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组治疗功能性便秘(FC)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FC动物模型采用0℃0.9%氯化钠溶液对SD大鼠灌胃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组(EAⅠ组)、电针2组(EAⅡ组)和电针3组(EAⅢ组),正常组采用SD大鼠。EAⅠ组取天枢、大肠俞(双侧)...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组治疗功能性便秘(FC)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FC动物模型采用0℃0.9%氯化钠溶液对SD大鼠灌胃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组(EAⅠ组)、电针2组(EAⅡ组)和电针3组(EAⅢ组),正常组采用SD大鼠。EAⅠ组取天枢、大肠俞(双侧)、EAⅡ组取曲池、上巨虚(双侧)、EAⅢ组取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单侧)进行电针治疗。观测粪便性状和肠道炭末推进率评定大鼠肠动力,透射电镜检测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蛋白表达,qPCR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mRNA表达。结果 EAⅡ组大鼠24h粪便粒数、24h粪便含水量和肠道炭末推进率均显著增加,首次黑便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经EAⅡ干预后显著改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EAⅡ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曲池、上巨虚可能通过降低FC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mRNA表达,减少结肠水分重吸收,增加结肠粪便含水量,调节水分转运,改善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增强肠动力,起到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超微结构 AQP3 AQP8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