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阳阳
贾晨
+1 位作者
杨建锋
贾先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共3页
利用自制射流式气固冲蚀磨损实验机研究了耐磨材料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对该材料的组织和冲蚀磨损后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分析了冲蚀角、冲蚀时间和冲蚀石英砂粒径对其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该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
利用自制射流式气固冲蚀磨损实验机研究了耐磨材料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对该材料的组织和冲蚀磨损后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分析了冲蚀角、冲蚀时间和冲蚀石英砂粒径对其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该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60°冲击角作用下,冲蚀磨损最严重。随着冲蚀磨损时间的延长,冲蚀粒径的增大,高铬铸铁的磨损均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冲蚀磨损
显微形貌
磨损机理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因素对液氧泄漏扩散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海帅
蒲亮
+2 位作者
高强
孙若凡
代明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9,共11页
针对低温液氧推进剂在运输、储存、加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的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考虑气液两相间的滑移速度和水蒸气的相变,对液氧泄漏后地面液池、氧气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过程,以及环境温度、大气压力...
针对低温液氧推进剂在运输、储存、加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的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考虑气液两相间的滑移速度和水蒸气的相变,对液氧泄漏后地面液池、氧气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过程,以及环境温度、大气压力、风速等因素对液氧泄漏扩散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氧泄漏约35 s后,流场达到准稳定状态,液池、温度场、浓度场的分布基本不变;环境温度从278 K升高到308 K时,促进了液氧吸热蒸发的过程,地面附近最大氧气体积分数从44.71%升高到47.1%;风速从0 m/s增加到10 m/s时,加快了氧气团稀释扩散的速度,低温伤害范围从175.4 m^(2)缩小到32.81 m^(2),危险浓度区域从257.0 m^(2)缩小到50.70 m^(2);大气压力从0.09 MPa升高到0.1 MPa时,低温伤害范围最远距离从26.5 m缩短到20.05 m,危险浓度区域最远距离从38.81 m缩短到30.82 m;大气相对湿度从20%提高到100%时,抑制了氧气团的稀释扩散,危险浓度区域最远距离从37.67 m增加到39.24 m。此项研究对后续液氧试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液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泄漏
扩散规律
低温推进剂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击压力高速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混平
赵政社
刘军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4期55-59,共5页
水击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计的。阐述了系统设计指标、功能、原理、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转换、瞬态参数信号调节、高速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
水击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计的。阐述了系统设计指标、功能、原理、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转换、瞬态参数信号调节、高速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了多路参数高速、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能快速响应控制信号,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采集
信号调节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油残留量的标记色谱法分析
4
作者
郭治安
赵景婵
+1 位作者
张小辉
田青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标记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煤油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料组成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杰
史雪梅
+7 位作者
崔楼伟
范晓勇
施俊合
徐贤
田佳勇
田育成
郑金欣
李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在330–390°C、8 MPa、加氢时间为1.5 h和剂油比为1∶40的条件下对中低温煤焦油原料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精制原料后再通过热聚合煅烧等过程制得针状焦。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检测方法分析了...
在330–390°C、8 MPa、加氢时间为1.5 h和剂油比为1∶40的条件下对中低温煤焦油原料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精制原料后再通过热聚合煅烧等过程制得针状焦。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检测方法分析了精制原料组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了不同原料所制备出的针状焦结构,研究了加氢温度和精制原料组成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缓和加氢精制温度有利于脱除杂原子(尤其是S),但当加氢温度为390°C时,原料中的芳烃会因为裂解和缩聚而发生两极分化。此外,精制原料中3环和4环芳烃的含量越高,所制备出针状焦石墨化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加氢
精制原料
针状焦
光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涂膜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王鹏飞
闵江
+3 位作者
韦雄雄
郝红
刘明
张青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AA-g-PLLA),通过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涂膜的附着力、黏度和硬度等基本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硬软单体的质量比为55...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AA-g-PLLA),通过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涂膜的附着力、黏度和硬度等基本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硬软单体的质量比为55∶35,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85℃,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乳酸大单体(HEMA-PLLA)与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1∶2,单体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对比聚丙烯酸涂膜和PAA-g-PLLA涂膜的接触角,以及PLLA降解性能看出,PAA-g-PLLA涂膜具有降低表面能和自抛光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污涂料
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
接触角
自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阳阳
贾晨
杨建锋
贾先
机构
西安
思源学院工学院
西安
航天
动力
实验
技术
研究所
西安
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2209)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8JK1107)
文摘
利用自制射流式气固冲蚀磨损实验机研究了耐磨材料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对该材料的组织和冲蚀磨损后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分析了冲蚀角、冲蚀时间和冲蚀石英砂粒径对其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该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60°冲击角作用下,冲蚀磨损最严重。随着冲蚀磨损时间的延长,冲蚀粒径的增大,高铬铸铁的磨损均加剧。
关键词
高铬铸铁
冲蚀磨损
显微形貌
磨损机理
磨损率
Keywords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erosion wear
microscopic morphology
wear mechanism
wear rate
分类号
TG143.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素对液氧泄漏扩散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海帅
蒲亮
高强
孙若凡
代明昊
机构
西安
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天
低温推进剂
技术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西安
航天
动力
实验
技术
研究所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YFB1506200,2020YFB1506205)。
文摘
针对低温液氧推进剂在运输、储存、加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的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考虑气液两相间的滑移速度和水蒸气的相变,对液氧泄漏后地面液池、氧气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过程,以及环境温度、大气压力、风速等因素对液氧泄漏扩散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氧泄漏约35 s后,流场达到准稳定状态,液池、温度场、浓度场的分布基本不变;环境温度从278 K升高到308 K时,促进了液氧吸热蒸发的过程,地面附近最大氧气体积分数从44.71%升高到47.1%;风速从0 m/s增加到10 m/s时,加快了氧气团稀释扩散的速度,低温伤害范围从175.4 m^(2)缩小到32.81 m^(2),危险浓度区域从257.0 m^(2)缩小到50.70 m^(2);大气压力从0.09 MPa升高到0.1 MPa时,低温伤害范围最远距离从26.5 m缩短到20.05 m,危险浓度区域最远距离从38.81 m缩短到30.82 m;大气相对湿度从20%提高到100%时,抑制了氧气团的稀释扩散,危险浓度区域最远距离从37.67 m增加到39.24 m。此项研究对后续液氧试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液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液氧泄漏
扩散规律
低温推进剂
安全性分析
Keywords
liquid oxygen leakage
diffusion law
cryogenic propellant
safety analysis
分类号
V55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击压力高速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混平
赵政社
刘军
机构
西安
航天
动力
实验
技术
研究所
出处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4期55-59,共5页
文摘
水击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计的。阐述了系统设计指标、功能、原理、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转换、瞬态参数信号调节、高速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了多路参数高速、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能快速响应控制信号,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高速采集
信号调节
软件设计
Keywords
high speed acquisition
singal regulate
software design
分类号
V43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油残留量的标记色谱法分析
4
作者
郭治安
赵景婵
张小辉
田青风
机构
西北大学化学系
西安
航天
动力
实验
技术
研究所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4-564,共1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03JK075).
关键词
标记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煤油
残留量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料组成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杰
史雪梅
崔楼伟
范晓勇
施俊合
徐贤
田佳勇
田育成
郑金欣
李冬
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西安
航天
动力
实验
技术
研究所
西北化工
研究
院有限公司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553,共8页
文摘
在330–390°C、8 MPa、加氢时间为1.5 h和剂油比为1∶40的条件下对中低温煤焦油原料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精制原料后再通过热聚合煅烧等过程制得针状焦。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检测方法分析了精制原料组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了不同原料所制备出的针状焦结构,研究了加氢温度和精制原料组成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缓和加氢精制温度有利于脱除杂原子(尤其是S),但当加氢温度为390°C时,原料中的芳烃会因为裂解和缩聚而发生两极分化。此外,精制原料中3环和4环芳烃的含量越高,所制备出针状焦石墨化程度越高。
关键词
煤焦油加氢
精制原料
针状焦
光学结构
Keywords
coal tar hydrogenation
refined raw materials
needle coke
opt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TQ52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涂膜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王鹏飞
闵江
韦雄雄
郝红
刘明
张青翠
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航天实验技术研究所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基金
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2014K10-03)
西北大学教改研究成果培育与推广计划项目(JX13009)资助
西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文摘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AA-g-PLLA),通过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涂膜的附着力、黏度和硬度等基本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硬软单体的质量比为55∶35,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85℃,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乳酸大单体(HEMA-PLLA)与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1∶2,单体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对比聚丙烯酸涂膜和PAA-g-PLLA涂膜的接触角,以及PLLA降解性能看出,PAA-g-PLLA涂膜具有降低表面能和自抛光的双重特性。
关键词
防污涂料
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
接触角
自抛光
Keywords
antifouling paint
poly(acrylic acid)-poly(L-lactic acid) copolymer
contact angle ~ self-polishing
分类号
TQ325.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王阳阳
贾晨
杨建锋
贾先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因素对液氧泄漏扩散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
余海帅
蒲亮
高强
孙若凡
代明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击压力高速采集系统研制
混平
赵政社
刘军
《火箭推进》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油残留量的标记色谱法分析
郭治安
赵景婵
张小辉
田青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原料组成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
刘杰
史雪梅
崔楼伟
范晓勇
施俊合
徐贤
田佳勇
田育成
郑金欣
李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聚丙烯酸-聚乳酸接枝共聚物涂膜的制备及性能
王鹏飞
闵江
韦雄雄
郝红
刘明
张青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