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1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阶段发动机导管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郭威帅 郭锐 +1 位作者 孙宏浩 安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3,共5页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个参数表示导管相似度,通过实验证明了参数设置的正确性,确定了导管二次设计方法流程。然后,建立了导管二次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选用NSGA-Ⅱ求解模型的Pareto解。最后,用某导管的模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求得的Pareto前沿上的每个解都小于CAD系统中手动寻优的最好解,证明了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多目标优化的应用提高了该方法的准确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导管 相似度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导管余量协调数字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郭威帅 郭锐 +1 位作者 孙宏浩 杨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261,267,共5页
针对发动机导管在装配阶段需要人工比对费时费力寻找导管余量切割位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化虚拟空间利用寻优算法自动寻找最佳切割位置的方法。首先,对SolidWorks二次开发搭建虚拟装配空间,利用发动机上的接口位置与导管管型的实... 针对发动机导管在装配阶段需要人工比对费时费力寻找导管余量切割位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化虚拟空间利用寻优算法自动寻找最佳切割位置的方法。首先,对SolidWorks二次开发搭建虚拟装配空间,利用发动机上的接口位置与导管管型的实测数据驱动SolidWorks软件自动创建欠定义装配体模型。然后,设计导管余量切割位置寻优算法,在理论切割长度值附近寻找导管两端马蹄值最小时的切割位置。最后,创建切割装配体,获取并输出机械手标定点坐标,引导生产线中的机械手夹持导管至切割设备处进行自动切割。该方法实现了导管余量切割位置寻找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发动机装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导管 余量协调 虚拟装配 SOLIDWORK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U形环密封界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伟旋 岳婷 +4 位作者 林起崟 党琰 周意葱 闫嘉霖 洪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U形密封环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常用的一种密封结构,其密封性能是决定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U形环的密封机制,改善其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构建U形环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常温预紧工况和低温工作工况下密封环的密封性能。... U形密封环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常用的一种密封结构,其密封性能是决定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U形环的密封机制,改善其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构建U形环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常温预紧工况和低温工作工况下密封环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20℃)预紧工况,低温(-183℃)工作工况下U形环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和接触应力更大,但仍存在密封面接触不充分的问题。采用密封界面形貌的优化设计方法对U形环密封界面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U形环密封面从平坦形貌变为非平坦的非线性形貌,低温工作工况下U形环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增加了138%,接触应力分布均匀程度提升了99%,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大幅增加,接触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大幅改善,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密封环 密封性能 优化设计 接触宽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高温合金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凯 王东方 +2 位作者 刘友强 杨卫鹏 张鹏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变形高温合金以其良好的耐高温、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和较好的冷、热加工性,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涡轮壳体、涡轮转子等热端部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变形高温合金及热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液体火箭发... 变形高温合金以其良好的耐高温、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和较好的冷、热加工性,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涡轮壳体、涡轮转子等热端部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变形高温合金及热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液体火箭发动机热端构件对高温合金性能需求、变形高温合金在国内外著名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可回收、高性能、轻量化、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变形高温合金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研发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服役工况的高温合金材料、改进热加工工艺,从而提升高温合金性能、降低高温合金构件制造成本;研发和推广耐高温轻质金属间化合物、降低热端构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高温合金 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室 涡轮盘 热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武昆 谭永华 +2 位作者 高玉闪 杨欢庆 赵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9,共16页
针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应用成果和研究现状,分别综述了增材制造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和流程、制造工艺标准以及在发动机推力室、涡轮泵、阀门、总装及其他组件和整机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液体发动... 针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应用成果和研究现状,分别综述了增材制造在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和流程、制造工艺标准以及在发动机推力室、涡轮泵、阀门、总装及其他组件和整机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液体发动机中的发展方向,指出在液体发动机领域,增材制造应该在应用广度和深度、结合增材制造特点的发动机结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和工艺标准、新材料和材料性能数据库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应对未来航天领域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增材制造 制造技术 制造工艺 金属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铝基发动机气门座圈的激光熔覆铜基合金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伊 白瑞兴 +1 位作者 李长久 李成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7-409,共13页
目的为了提升发动机气门座圈耐磨耐冲蚀性能,延长发动机寿命。方法针对铝基发动机气门座圈,采用激光熔覆制备铜基合金覆层,对激光熔覆工艺与熔覆层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稀释率、覆层接触角为衡量标准优化参数,研究激光扫描速度、... 目的为了提升发动机气门座圈耐磨耐冲蚀性能,延长发动机寿命。方法针对铝基发动机气门座圈,采用激光熔覆制备铜基合金覆层,对激光熔覆工艺与熔覆层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稀释率、覆层接触角为衡量标准优化参数,研究激光扫描速度、送粉率、激光重熔参数与熔覆层组织形貌的关系。结果熔覆层的表层组织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细化,同时,熔覆层的稀释率和覆层接触角均增大,而熔覆层的稀释率和覆层接触角随送粉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通过改变激光重熔参数,可改变强化相在熔覆层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改变熔覆层硬度。通过对剪切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界面的剪切强度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扫描速度为8 mm/s时,剪切强度最大,为142.31 MPa。在最优参数下,熔覆层的平均硬度为392HV0.05,相当于ZL104铝合金基体硬度(约85HV0.05)的4.6倍。结论熔覆层冲蚀磨损和销盘磨损试验表明,铜基涂层具有最低的摩擦因数和最低的冲蚀质量损失,印证了铜基覆层可以提升发动机气门原材料的耐磨耐冲蚀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发动机缸体寿命,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汽车发动机 ZL104铝合金 铜基合金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静环热压工艺及故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魏芳胜 庄宿国 +2 位作者 王磊 张亚 张强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5期83-89,共7页
静环是端面密封的主要组成部分,石墨环热压环节是整个静环生产的核心,热压成品率直接关系端面密封的质量可靠性。结合生产工艺过程,深入分析了热压工艺机理,建立了静环热压的数学模型,明确了镶嵌应力、过盈量校核等一系列参数。在此基础... 静环是端面密封的主要组成部分,石墨环热压环节是整个静环生产的核心,热压成品率直接关系端面密封的质量可靠性。结合生产工艺过程,深入分析了热压工艺机理,建立了静环热压的数学模型,明确了镶嵌应力、过盈量校核等一系列参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热压工艺方法。结合某型号试车端面密封故障问题,对静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热反浸过程端面密封受到高温作用,由于石墨材料线性膨胀系数发生变化,导致石墨环和静环座间的过盈量减小,过盈连接部位局部存在微缝隙,石墨环受高压介质挤压不均匀脱出,石墨环脱出不均匀导致石墨端面变形,产生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环 热压工艺 故障分析 仿真计算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电解扩孔加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长进 刘嘉 +2 位作者 王文昭 谢和瑞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内腔采用台阶式深长孔结构,需将长度424 mm的深孔直径由φ71.8 mm扩孔至φ89 mm,采用常规机械加工,存在刀具易振颤、散热条件差等难题,加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提出一种工件旋转、阴极可调整式随动进给电解... 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内腔采用台阶式深长孔结构,需将长度424 mm的深孔直径由φ71.8 mm扩孔至φ89 mm,采用常规机械加工,存在刀具易振颤、散热条件差等难题,加工难度极大,成本高昂。提出一种工件旋转、阴极可调整式随动进给电解加工方法解决大深径比深孔扩孔难题,借助流场电场仿真技术手段,完成了内喷式工具阴极刃的刃口优化设计、长阴极刃的电解液喷口结构设计与优化、过渡圆弧的阴极轮廓设计与优化;并完成了加工装置的适应性改制,进行了电解扩孔技术的电解加工参数优选。在电解液浓度20%(硝酸钠溶液)、电解液温度29~33℃、电解液入口压力0.3 MPa、电压20 V、阴极进给速度0.02 mm/min、电机转速8 r/min的加工条件下,借助超声波测厚仪在机检测剩余壁厚,对阴极进行动态调整,加工出圆度及同轴度优于φ0.02 mm、直径精度优于0.2 mm的轴深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孔 电解加工 阴极设计 电解液流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应用述评 被引量:22
10
作者 左蔚 宋梦华 +1 位作者 杨欢庆 陈新红 《火箭推进》 CAS 2018年第2期55-65,共11页
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NAS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蓝色起源公司、Rocket Lab公司、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及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其产品、成形工艺、技术... 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NAS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蓝色起源公司、Rocket Lab公司、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及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其产品、成形工艺、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分析了国外增材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工程应用和发展思路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液体火箭发动机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多余物自动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书锋 张国悦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4期69-73,共5页
多余物的控制是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多余物检查及排除是保证火箭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后不能进行多余物检测的问题,采用机械转台将被检查产品进行滚动,使存在于发动机内腔的金属多余... 多余物的控制是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多余物检查及排除是保证火箭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后不能进行多余物检测的问题,采用机械转台将被检查产品进行滚动,使存在于发动机内腔的金属多余物与其内壁发生碰撞和滑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产品外壁,通过声发射传感器监测该信号,并转化成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给出多余物有无的判定信息和存在位置的参考信息。通过对发动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浮动环及电磁干扰噪声的屏蔽,以及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发动机滚动的转速、传感器的阈值以及触发信号同步接收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研究,得到了发动机多余物检测的最佳工艺参数,实现了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多余物 自动检测 声发射 传感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辐射冷却身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凯 张鹏 +2 位作者 杨卫鹏 张维明 李广阔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1期12-20,共9页
辐射冷却是上面级和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最常用的冷却形式,近年来在部分大推力、高性能二级火箭发动机喷管中也得到了应用。辐射冷却身部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密度,直接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推重比和可靠性。通过查阅国内... 辐射冷却是上面级和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最常用的冷却形式,近年来在部分大推力、高性能二级火箭发动机喷管中也得到了应用。辐射冷却身部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密度,直接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推重比和可靠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钛合金、高温合金、难熔金属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在国内外液体火箭发动机辐射冷却身部中研究和应用情况,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燃烧室段和喷管段服役工况,对不同材料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标未来高性能、高可靠和低成本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并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铱/铼/碳-碳复合材料、低密度铌合金和3D打印难熔合金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冷却身部 燃烧室 喷管 难熔金属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在发动机变壁厚产品检测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贞 任文坚 +2 位作者 彭东剑 刘国增 王永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88,共4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轮、涡轮静子等厚度变化大的复杂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钢构件在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时,由于胶片的宽容度低造成的检测覆盖率低,存在漏检质量隐患的问题,采用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R)对该类变截面厚度差在5~...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轮、涡轮静子等厚度变化大的复杂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钢构件在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时,由于胶片的宽容度低造成的检测覆盖率低,存在漏检质量隐患的问题,采用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R)对该类变截面厚度差在5~20 mm内的钢构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R检测图像宽容度是胶片照相检测的3倍,检测覆盖率高;以离心轮线状缺陷CR检测为例,且通过CT和理化检测验证证明,CR检测具有与胶片照相检测基本一致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 火箭发动机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钢构件 大厚度差 图像宽容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定制化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婷 李万鹏 党琰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5期93-100,共8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定制化生产的特点,通过构建发动机参数化模型并依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参数化驱动,基于该模型开展以导管端面与其轴线垂直度、导管对接错位值等偏差最小为约束条件的导管虚拟装配和加工余量计算方法研究,确定...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定制化生产的特点,通过构建发动机参数化模型并依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参数化驱动,基于该模型开展以导管端面与其轴线垂直度、导管对接错位值等偏差最小为约束条件的导管虚拟装配和加工余量计算方法研究,确定最优导管加工方案,用虚拟环境中与现场实物状态一致的三维模型进行装配仿真代替目前在物理环境中采用的实物比对确定加工余量的方式,显著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加工效率和一致性。应用该技术生产的导管,单根加工时间不超过15 min,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导管加工 参数化模型 虚拟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涡轮部件富氧燃气通道高温防护涂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国新 王国强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1,共6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富氧燃气通道的传统搪瓷涂层在高温、高压、高速燃气冲刷工作环境下存在的开裂和脱落问题,对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进行了高温氧化防护技术研究。采用喷涂和真空烧结工艺在高温合金基材表面制备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对其组...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富氧燃气通道的传统搪瓷涂层在高温、高压、高速燃气冲刷工作环境下存在的开裂和脱落问题,对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进行了高温氧化防护技术研究。采用喷涂和真空烧结工艺在高温合金基材表面制备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对其组织结构、物理特性和高温抗氧化、热震、抗火焰冲刷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通过真空热扩散形成了多孔组织,在1000℃氧化和冷热交变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能够承受1100℃、1马赫燃气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抗氧化 热震 火焰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和高温拉伸性能
16
作者 王世清 张一 +4 位作者 温国栋 张强 亓钧雷 高旺 强伟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4,54,共9页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物相;同时,通过试验与模拟的焊缝形貌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并结合热循环曲线和相图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电子束流为10 mA时,获得晶粒尺寸较小、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和近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极快,主要由B2相组成,在远热影响区发生了O(α_(2))相向B2相转变.焊接接头的高温拉伸强度约为639 MPa,断后伸长率约为2.5%,均低于母材的拉伸性能,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由解理台阶和河流状花样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合金 电子束焊 热循环曲线 显微组织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式滚磨光整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
17
作者 谭靓 项世乾 +2 位作者 雷其平 侯圣文 姚倡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9-171,共13页
目的 针对齿轮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完整性基础数据缺乏、工艺控制规律不清的问题,探索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预测建模和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方法,对8620RH齿轮钢直齿圆柱齿轮... 目的 针对齿轮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完整性基础数据缺乏、工艺控制规律不清的问题,探索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预测建模和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方法,对8620RH齿轮钢直齿圆柱齿轮进行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试验,测试加工后齿面表面粗糙度、表面几何形貌、残余应力场、显微硬度场和表层微观组织,讨论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表面完整性特征与工艺参数的映射关系模型;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最大灰色关联度为目标优化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后齿面三维表面粗糙度Sa由0.280μm降低至0.089μm,表面几何形貌和表面纹理均匀一致;随着埋入深度、主轴转速和加工时间的增大,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齿高方向残余压应力大于齿宽方向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影响层深度约为40μm;表面显微硬度最大硬化程度约为9.9%,硬化层深度约为40μm,表层微观组织塑性变形层深度约为5μm。表面完整性预测模型的P值小于0.000 1,决定系数R2大于0.94;最佳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组合为埋入深度166 mm、主轴转速130 r/min、加工时间80 min,该工艺参数下模型预测误差在7%以内。结论 主轴式滚磨光整可去除齿轮磨削纹理,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下20μm范围内的残余压应力和显微硬度。获得了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表面完整性特征预测模型,为齿轮高表面完整性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艺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主轴式滚磨光整 表面完整性 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 灰色关联度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剂对A-TIG接头熔深、电弧形貌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刘元昊 任昌敬 +5 位作者 向彦君 岳仕麒 倪昱 张鹏贤 黄勇 黄健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4,共5页
选用10 mm厚1Cr21Ni5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活性剂配比及工艺参数获得具有最大熔深的焊缝,并研究了活性剂对活性剂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A-TIG)电弧形貌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与传统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所得接头相比,A-TIG所... 选用10 mm厚1Cr21Ni5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活性剂配比及工艺参数获得具有最大熔深的焊缝,并研究了活性剂对活性剂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A-TIG)电弧形貌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与传统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所得接头相比,A-TIG所得接头熔深增大了122%,电弧发生明显的收缩,焊缝组织细化,奥氏体含量增多,热影响区明显变窄。采用A-TIG所得接头抗拉强度高达702 MPa,比TIG焊接头强度提高了53.9%,相当于母材的96.8%,其接头断裂在焊缝中心处,主要是氧化物活性剂的加入而形成夹渣所致,断裂模式表现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IG 活性剂 熔深 强度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整体叶盘电解加工阴极设计及流场仿真
19
作者 田梦娟 薛润荣 +2 位作者 张君 薄佑锋 唐霖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针对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阴极型面设计方法,设计了整体叶盘前后缘供液结构,开展了整体叶盘间隙流场仿真及均匀性分析,探究了供液孔位置、进液口压力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进液孔与... 针对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阴极型面设计方法,设计了整体叶盘前后缘供液结构,开展了整体叶盘间隙流场仿真及均匀性分析,探究了供液孔位置、进液口压力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进液孔与叶片中心距离5 mm、进液口压力1.6 MPa时,能很好地改善流场均匀性,在此参数条件下可实现叶片轮廓尺寸精度±0.03 mm、表面粗糙度Ra0.9 μm的整体叶盘稳定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 电解加工 流场均匀性 供液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金属铌-钛焊缝埋深缺陷涡流检测研究
20
作者 吴晨哲 任文坚 +3 位作者 赵本勇 王永红 王荣彪 宋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4,共8页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铌-钛电子束对接焊缝埋深缺陷小、异种金属对接焊缝信号干扰检测、检测空间狭小等难题,研制了一款高灵敏度且检测线圈垂直于焊缝切向放置方式的新型结构涡流探头。通过异种金属焊缝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切面涡流...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铌-钛电子束对接焊缝埋深缺陷小、异种金属对接焊缝信号干扰检测、检测空间狭小等难题,研制了一款高灵敏度且检测线圈垂直于焊缝切向放置方式的新型结构涡流探头。通过异种金属焊缝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切面涡流密度值和电压幅值等仿真数据,为新型探头结构检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行手动扫查路径偏移试验,绘制检测缺陷信号变化趋势图,验证探头灵敏度高、抗干扰信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探头检测5 mm×0.1 mm×0.5 mm(长×宽×深)、埋深0.5 mm的缺陷信噪比可达10:1;偏移焊缝中心4 mm情况下,检测相同尺寸缺陷信噪比仍可达到3∶1。该新型探头结构具备高灵敏度检测能力且抑制异种金属对接焊缝干扰信号,有望应用于其他金属焊缝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异种金属焊缝 扫查偏移 埋深缺陷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