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研究综述
1
作者 包艳艳 王宝妮 《电子产品世界》 2024年第10期55-58,共4页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的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并且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从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翻译技术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翻译技术,人工智能翻译技术通过不断的改进,已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实现了较高的准确...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的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并且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从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翻译技术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翻译技术,人工智能翻译技术通过不断的改进,已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实现了较高的准确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将软硬件相结合并参考ChatGPT的文本翻译,将更好地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实现更高效的翻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 生成式大模型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bor算法的遮挡人脸智能识别方法
2
作者 王潇 梁瑞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683-689,共7页
为提高有遮挡人脸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改进Gabor算法的遮挡人脸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并选择反锐化掩模滤波算法展开图像增强处理;其次,利用Gabor滤波器对信息保留较完整、亮度较高的半边脸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提... 为提高有遮挡人脸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改进Gabor算法的遮挡人脸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并选择反锐化掩模滤波算法展开图像增强处理;其次,利用Gabor滤波器对信息保留较完整、亮度较高的半边脸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提取到的Gabor特征输入到极限学习机中完成遮挡人脸的智能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处理遮挡人脸图像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其对人脸图像识别具有精准度高、识别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 算法 反锐化掩模滤波算法 特征提取 极限学习机 遮挡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弱有效解集的上半收敛性
3
作者 周婉娜 霍永亮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问题的弱有效解与精确的弱有效解之间的逼近收敛性,针对上、下层都带有约束条件的一类多目标二层随机规划的逼近问题,构建了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问题的弱有效解集的上半收敛性理论框架。即在假设下层反... 为研究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问题的弱有效解与精确的弱有效解之间的逼近收敛性,针对上、下层都带有约束条件的一类多目标二层随机规划的逼近问题,构建了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问题的弱有效解集的上半收敛性理论框架。即在假设下层反馈到上层的最优解集函数为凸函数的前提下,借助严格凸函数的性质,利用多目标随机规划的弱有效解可以表示成相应的单目标随机规划最优解集交集的结构特征,建立了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逼近弱有效解集的上半收敛性,提供了逼近方法求解二层多目标随机规划弱有效解集可以近似替代精确的弱有效解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标随机规划 多目标随机规划 弱有效解集 严格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曲线y^(2)=x^(3)+2021x-4050的整数点
4
作者 高丽 李改利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50-454,共5页
运用同余法、Pell方程解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讨论了椭圆曲线y^(2)=x^(3)+2021x-4050的整数点的问题,证明了椭圆曲线其仅有整数点(x,y)=(2,0)。
关键词 椭圆曲线 整数点 PELL方程 解的性质 同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在地球物理中的一些研究和应用
5
作者 法林 杨慧婷 +8 位作者 孟爽爽 房向荣 范瑾 张凯强 徐渝林 邹骁 崔新豪 史贵全 赵梅山 《测井技术》 2024年第6期755-771,共17页
通过对地声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的回顾,对一些新发现的物理现象进行了探索、分析和讨论,涉及到声波在各向异性岩石界面和液-固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压电换能器电-声/声-电转换特性、内在噪声的产生,声波在粘性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机理,一... 通过对地声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的回顾,对一些新发现的物理现象进行了探索、分析和讨论,涉及到声波在各向异性岩石界面和液-固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压电换能器电-声/声-电转换特性、内在噪声的产生,声波在粘性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机理,一些新的物理模型和算法的建立以及一些新的理论公式的推导。首先对各向异性岩石界面存在异常入射角的可能性、声衰减和声学Goos-H?nchen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介绍了考虑岩石各向异性和地层倾角的情况下用测井数据和地震勘探数据联合反演地层反射系数的方法;其次对新发现的粘性固体介质中产生的内在噪声的物理机理和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压电换能器电-声/声-电转换特性的并行传输网络,以及描述了新建立的一种声学测量过程的并/串联集总质点振动传输网路模型;最后介绍了Kaiser效应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入射角 反射/折射 各向异性 Goos-H?nchen效应 KAIS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园网教学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小琦 王丽霞 王艳丽 《电子科技》 2010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如何挖掘校园网资源潜力、开发网上教学系统进行探讨。对建立网上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网上教学系统的形式内容进行了分析说明。提出了包括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网上课堂、网上实验等网上教学方式。构成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完整教... 如何挖掘校园网资源潜力、开发网上教学系统进行探讨。对建立网上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网上教学系统的形式内容进行了分析说明。提出了包括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网上课堂、网上实验等网上教学方式。构成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完整教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教学 虚拟实验室 网上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ndows平台的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亚红 《电子科技》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通过介绍基于Windows的实时扩展子系统RTX,提出了解决Windows下分布式仿真的两种方案:基于RTX的反射内存网分布式仿真和基于以太网的令牌环分布式仿真架构。并比较了两种架构与传统Windows方案在实时性能上的差别。两种方案在满足分布... 通过介绍基于Windows的实时扩展子系统RTX,提出了解决Windows下分布式仿真的两种方案:基于RTX的反射内存网分布式仿真和基于以太网的令牌环分布式仿真架构。并比较了两种架构与传统Windows方案在实时性能上的差别。两种方案在满足分布式仿真系统实时性要求的基础上,能为不同要求的仿真提供灵活可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X 反射内存网 令牌环网 实时 分布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皮革材料缺陷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彦 王卫斌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2期55-58,64,共5页
由于原材料的特殊性,皮革材料在进行深度加工以前都需要对材料表面的缺陷,如虫蛀、裂痕等进行筛查。基于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对皮革材料缺陷的可视化检测进行分析,对皮革材料缺陷图像采集与处理、图像缺陷特征分析与提取、缺... 由于原材料的特殊性,皮革材料在进行深度加工以前都需要对材料表面的缺陷,如虫蛀、裂痕等进行筛查。基于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对皮革材料缺陷的可视化检测进行分析,对皮革材料缺陷图像采集与处理、图像缺陷特征分析与提取、缺陷检测分类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本文认为,对于皮革产业材料缺陷检测工艺而言,机器视觉能够大幅提升相关领域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有利于皮革产业实现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材料 计算机视觉 数字图像处理 图像采集 缺陷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振辉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8期77-78,86,共3页
为满足高校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展示和开发的需要,对精品课程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改进。采用JSP技术并结合MVC开发模式,构建了B/S三层结构,开发了精品课程管理网站。该管理平台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三类用户,... 为满足高校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展示和开发的需要,对精品课程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改进。采用JSP技术并结合MVC开发模式,构建了B/S三层结构,开发了精品课程管理网站。该管理平台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三类用户,相比传统精品课程网站扩充了使用范围,将单独展示平台扩充为二次开发与资源共享平台。该方案的跨平台特性,进一步提高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范围。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使管理平台成为集网络教学与资源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管理平台 网络教学 M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Web数据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振辉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0期89-90,94,共3页
为了实现Web应用程序数据的共享问题,提出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JDOM实现XML文件的存取,采用JDBC实现数据源的访问,采用XSLT实现数据的表示。同时结合MVC模式和B/S三层结构构建数据交换系统框架,用Servlet设计XML转换器... 为了实现Web应用程序数据的共享问题,提出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JDOM实现XML文件的存取,采用JDBC实现数据源的访问,采用XSLT实现数据的表示。同时结合MVC模式和B/S三层结构构建数据交换系统框架,用Servlet设计XML转换器和DB转换器,用于XML与关系型数据的相互转化。为提高应用程序检索速度,设计查询翻译器,实现了XML查询到SQL查询的转换。该方法实现了应用不同DBMS的Web应用数据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换 XML RDBMS XSLT 查询翻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Linux用户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艳丽 《电子科技》 2010年第5期122-123,126,共3页
L 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由于它稳定、可靠,且系统内核代码的开源性,使得L inux被广泛用于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服务器,因多用户和用户组的访问,用户管理尤为重要。文中对在L inux环境下如何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和... L 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由于它稳定、可靠,且系统内核代码的开源性,使得L inux被广泛用于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服务器,因多用户和用户组的访问,用户管理尤为重要。文中对在L inux环境下如何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和用户组,限制用户使用磁盘空间和为普通用户设置特殊权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 磁盘限额 特殊用户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明巧英 《电子科技》 2010年第8期125-126,共2页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多样的理论、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 科室配合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课后辅导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映射的空域彩色图像复合加密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1026-1032,共7页
针对彩色图像安全性差、加密效率缓慢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空域彩色图像复合加密算法。构建深度残差网络,在残差单元块内添加跳跃连接,创建含噪图像的非线性映射,将激活函数移动到卷积层,加快网络收敛速率的同时实现图像去噪目... 针对彩色图像安全性差、加密效率缓慢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空域彩色图像复合加密算法。构建深度残差网络,在残差单元块内添加跳跃连接,创建含噪图像的非线性映射,将激活函数移动到卷积层,加快网络收敛速率的同时实现图像去噪目标;对图像采取小波变换操作,分析图像空域特征,利用多普勒波对图像的高、低频系数进行像素置乱,利用扩散操作计算图像对称点近邻区域,将待扩散像素点根据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分数排列组合,令混沌序列与图像具备充足耦合关联,强化图像安全性能;在Logistic混沌映射中引入映射参数,调节映射变量随机值,计算混沌系统序列概率分布函数,完成彩色图像复合加密。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彩色图像像素特征信息,加密效果良好,可行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映射 复合加密 图像去噪 小波分析 置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页设计》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霞 《电子科技》 2010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结合《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将技能认证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网站设计人才。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网页设计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课程教学研究
15
作者 任华 冯晓兰 《电子科技》 2010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分析了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数据库原理 案例教学 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娜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阐述互联网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探讨通过优化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方式,增强课程学习过程评价层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互联网 学习过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界面模式转换波Ⅰ: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法林 赵琳 +6 位作者 李玉霞 邹骁 胡凯利 李晓 梁计峰 孙豪 赵梅山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40-51,共12页
研究了VTI-TTI介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利用Bond变换,证明了TTI-TTI各向异性介质界面可以用VTI-TTI介质界面的方法处理。给出了在两种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界面上产生的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推导了过第一临界角区... 研究了VTI-TTI介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利用Bond变换,证明了TTI-TTI各向异性介质界面可以用VTI-TTI介质界面的方法处理。给出了在两种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界面上产生的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推导了过第一临界角区域产生的非均匀椭圆极化折射P波的极化系数表达式;依据开尔文-克里斯托费尔方程,建立了求解VTI介质一侧反射角的四次多项式和求解TTI介质一侧折射角的八次多项式,得到了入射波/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系数、界面上的反射/折射系数、界面两侧介质弹性及其各向异性参数、入射角之间的严格理论关系。研究发现,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系数和界面上的反射/折射系数取决于界面两侧介质的密度和弹性参数及其各向异性,并且受入射角的影响。入射波/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系数与界面上的反射/折射系数密切相关,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声学边界条件,可以互相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反射/折射 VTI/TTI介质 极化状态 均匀/非均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极化薄圆片压电换能器的瞬态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法林 刘栋宁 +5 位作者 梁蕊 王宝妮 王艺美 史贵全 李玉霞 赵梅山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7-49,共13页
针对以往声学测量中更多考虑声波传播情况,忽略激励信号与换能器能量转换对测量声信号影响的问题,对不同信号激励下换能器的瞬态响应进行了研究。联立薄圆片压电换能器的运动方程与压电方程,建立了换能器的机-电等效电路。利用留数定理... 针对以往声学测量中更多考虑声波传播情况,忽略激励信号与换能器能量转换对测量声信号影响的问题,对不同信号激励下换能器的瞬态响应进行了研究。联立薄圆片压电换能器的运动方程与压电方程,建立了换能器的机-电等效电路。利用留数定理推导出了厚度极化薄圆片压电换能器的电-声/声-电冲激响应和传输函数。基于傅里叶变换以及叠加定理建立了并行传输网络模型,用于描述换能器的电-声和声-电转换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正弦信号激励下换能器的输出结果为一个静止到稳态正弦振动的子波,门选正弦信号激励下换能器的输出信号呈周期性振荡,换能器的输出信号受激励信号与换能器能量转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圆片压电换能器 并行传输 机电等效 声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介质中声衰减的物理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法林 安衍林 +1 位作者 李莉莉 刘钊瑒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41-51,共11页
经典的声衰减系数的研究只是简单地类比电磁波在非理想介质中产生的传播衰减,未考虑质点阻尼衰减对声波传播的影响。针对该问题,研究了声衰减在固体介质中的物理机理,在长波近似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介质的粘性对声衰减的... 经典的声衰减系数的研究只是简单地类比电磁波在非理想介质中产生的传播衰减,未考虑质点阻尼衰减对声波传播的影响。针对该问题,研究了声衰减在固体介质中的物理机理,在长波近似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介质的粘性对声衰减的影响。将声场中质点的运动方程与纵波弹簧振子模型结合,推导得到新的声衰减系数。另外,利用波的传播衰减和质点振动的阻尼衰减特性,建立了纵波在粘性固体介质中传播时相速度的频散关系。以M砂岩为样本,研究了对应的脉冲响应和系统函数,得到了不同粘度系数下系统幅值与频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当频率确定时,声衰减系数和相速度与粘度系数成正比;粘度系数确定时,声衰减系数和相速度与频率成正比,相位系数与频率成反比;声脉冲响应和质点振动系统函数与粘性固体介质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 声衰减 粘性固体 传播衰减 阻尼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界面模式转换波Ⅱ:仿真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法林 王家乐 +7 位作者 赵琳 李玉霞 邹骁 胡凯利 李晓 张晓琳 法晓雪 赵梅山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7-34,共18页
在论文“各向异性介质界面模式转换波Ⅰ:理论分析”给出的VTI-TTI(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a Vertical Axis of Symmetry-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a Tilted Axis of Symmetry)介质界面上产生的模式转换波极化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和该... 在论文“各向异性介质界面模式转换波Ⅰ:理论分析”给出的VTI-TTI(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a Vertical Axis of Symmetry-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a Tilted Axis of Symmetry)介质界面上产生的模式转换波极化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和该界面反射/折射系数的计算表达式的基础上,选择各向异性页岩-泰勒砂岩界面和各向异性页岩-油质页岩界面作为界面系统,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对各向异性介质界面反射和折射特性、产生的模式转换波的极化状态以及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使用改进后的Daley-Hron各向异性介质界面模型,分析了地层各向异性和折射TTI介质倾斜角对界面第一临界角的影响。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声学边界条件验证了推导出的在各向异性地层界面产生的模式转换波极化系数和该界面反射/折射系数的正确性。发现某些各向异性地层界面似乎存在一个对应折射SV(Shear Vertical)波的入射临界角(第二临界角),但是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的物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度 各向异性地层界面 VTI-TTI介质 极化 反射/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