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GC智能共创模式对水墨动画美学的集成与创新
1
作者 黄巧子 叶佑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共8页
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生成类动画影像的探索始终处于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该领域艺术理论梳理的文献较多,针对实际创作的应用性美学研究与技术探索模型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民族特点鲜明的水墨动画美学为例,探索人工智... 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生成类动画影像的探索始终处于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该领域艺术理论梳理的文献较多,针对实际创作的应用性美学研究与技术探索模型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民族特点鲜明的水墨动画美学为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民族性美学影像创作的设计模式与创作路径。通过人智共创模式创新性分析与重构水墨动画创作流程,该模式显著增加智能生成过程中的可控性与艺术性,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未来动画制作领域将更加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针对性探索人工智能在民族性美学艺术创作领域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人智共创模式 水墨动画 民族性美学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影视教育与科技前沿融合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阿利 刘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1-15,共5页
新文科背景下,技术变革与产业革命促进了影视教育科研创新,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时代影视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路径,探索影视教育与科技前沿融合的途径、方... 新文科背景下,技术变革与产业革命促进了影视教育科研创新,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时代影视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路径,探索影视教育与科技前沿融合的途径、方法与可能,对人工智能技术展开相关探究,分析新需求导向下影视专业的科学素养培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影视校企合作共建展开探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科技前沿 融合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纪录片发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69,共3页
近两年,中国视频网站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影视纪录片也成为这场战役中重要的战场之一。当今,纪录片在新媒体领域迅速发展。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情况,既要个案研究,又要宏观分析。首先,从个体形式出发,阐述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 近两年,中国视频网站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影视纪录片也成为这场战役中重要的战场之一。当今,纪录片在新媒体领域迅速发展。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情况,既要个案研究,又要宏观分析。首先,从个体形式出发,阐述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产品样式;其次,从制作和传播出发,阐述新媒体对纪录片产业链带来的改变;最后,从对未来的展望出发,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一、多种新媒体样式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发展研究 个案研究 网络电视台 网站定位 腾讯 优酷 社区网站 宏观分析 手机客户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验动画运动的后现代转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3-88,共6页
追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动画发展脉络,能够明显观察到主流商业动画与实验艺术动画的对立分野,这种二元结构的发展范式源自西方现代性内部的分歧:主流商业动画更多反映出启蒙现代性驱动下的世俗感性;而实验艺术动画则秉承了审美现代性对于... 追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动画发展脉络,能够明显观察到主流商业动画与实验艺术动画的对立分野,这种二元结构的发展范式源自西方现代性内部的分歧:主流商业动画更多反映出启蒙现代性驱动下的世俗感性;而实验艺术动画则秉承了审美现代性对于艺术纯粹性的价值坚持。主流商业动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大众品味与欣然接受的消费立场,使其天然接受了后现代文化的主要质性,伴随着数字技术应用顺利完成了更新式的后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动画 实验动画 艺术动画 后现代转向 启蒙现代性 后现代文化 数字技术应用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观、兴味与定意:中国西部电影慢美学阐释
5
作者 刘森 仝广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中国西部电影慢美学以时间-影像的姿态,谋划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化变革的艺术思考,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体系和审美特征。通过对万玛才旦等中国西部电影作者所创作的慢电影的阐释,可以发现:让观众在静观中触摸时间晶... 中国西部电影慢美学以时间-影像的姿态,谋划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化变革的艺术思考,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体系和审美特征。通过对万玛才旦等中国西部电影作者所创作的慢电影的阐释,可以发现:让观众在静观中触摸时间晶体并感知时间,是中国西部电影慢美学的语用出发点;以镜语承载中国西部文化守成、现实记忆与现代变革,是中国西部电影的兴味方式;而提供积极时间体验、让观众体验生命的本真况味,则是中国西部电影的艺术定意。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电影慢美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电影 慢美学 静观 兴味 定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像方远心连续变焦投影镜头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强 李升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209,共8页
为了满足基于TIR棱镜的高分辨率工程投影机对高分辨率、高照度均匀性、长后工作距离及连续变焦投影的工作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TIR棱镜的高分辨率像方远心连续变焦投影镜头。该镜头焦距为25~32 mm,F#为2.4,工作在可见光波段。该投影镜头... 为了满足基于TIR棱镜的高分辨率工程投影机对高分辨率、高照度均匀性、长后工作距离及连续变焦投影的工作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TIR棱镜的高分辨率像方远心连续变焦投影镜头。该镜头焦距为25~32 mm,F#为2.4,工作在可见光波段。该投影镜头具有靶面大、分辨率高、后工作距离长及照度均匀性高的设计难点,通过选择反远距的双高斯结构,控制像方远心度,通过采用不同材料搭配,并借助CODE V的玻璃专家优化功能,反复迭代优化,最终,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连续变焦投影镜头。结果表明:该镜头在连续变焦过程中各视场MTF值在72 lp/mm处不低于0.4,各视场RMS弥散斑直径小于8.5μm,畸变小于2%,短焦边缘视场照度均匀性大于95%。该连续变焦投影镜头采用全球面设计,结构紧凑,成像质量好,畸变、垂轴色差和照度均匀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分辨率工程投影机的投影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镜头 连续变焦 像方远心 垂轴色差 照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好,李焕英》:喜剧电影的个体空间与历史表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3,共4页
截至2021年2月25日,被称为"电影春节档最大黑马"的《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的总票房已超过44亿元,片中女主角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一夜爆红",不同类型的媒体纷纷从自身角度展开了财经、教育、科普、娱乐等方面... 截至2021年2月25日,被称为"电影春节档最大黑马"的《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的总票房已超过44亿元,片中女主角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一夜爆红",不同类型的媒体纷纷从自身角度展开了财经、教育、科普、娱乐等方面的解读……这部贾玲执导的处女作以良好的口碑与多代观众的共鸣在大片如云、营销手段花样百出的春节档,一枝独秀成功刷新了中国观众对喜剧电影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总票房 春节档 个体空间 历史表述 营销手段 扮演者 贾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春刀Ⅱ:修罗战场》:末路英雄的时代觉醒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树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2-53,共2页
7月19日,《绣春刀II:修罗战场》(以下简称《绣春刀II》)上映,作为2014年的高口碑电影《绣春刀》的前传,该片一上映便备受关注,上映后口碑与票房皆持续稳健,上映8天后票房突破2亿,交出了一个不错的续集答卷。续集难拍,不但是因为故事... 7月19日,《绣春刀II:修罗战场》(以下简称《绣春刀II》)上映,作为2014年的高口碑电影《绣春刀》的前传,该片一上映便备受关注,上映后口碑与票房皆持续稳健,上映8天后票房突破2亿,交出了一个不错的续集答卷。续集难拍,不但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难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突破也有更高的要求。《绣春刀》系列电影中以张震饰演的锦衣卫沈炼为核心人物,并不断加入新人物以丰富影片的整体架构,《绣春刀II》加入了陆文昭、裴纶、北斋、丁门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罗 北斋 系列电影 人物形象 陆文 虚无感 活出自己 东厂 大明王朝 东林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坏的武林”:徐浩峰作品改编武侠片的反武林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树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0,共4页
徐浩峰,197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导演、编剧、武侠小说家。早在着手进行电影创作之前,徐浩峰便以纪实文学小说《逝去的武林》在当代中国的武侠文化圈内小有名气。但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还是他担任编剧的《一代宗... 徐浩峰,197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导演、编剧、武侠小说家。早在着手进行电影创作之前,徐浩峰便以纪实文学小说《逝去的武林》在当代中国的武侠文化圈内小有名气。但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还是他担任编剧的《一代宗师》以及其自编自导的《师父》。《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师父》入围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徐浩峰的影片最广为人们称道的便是其冷静、颇具距离感的影像风格和贴近于功夫实战的动作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 徐浩峰 香港电影 金像奖 金马奖 作品改编 武侠文化 台湾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逢山开路:《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创作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6-149,共4页
《雄狮少年》是一部国产商业动画中较为少见的现实主义动画作品,突破了“国漫崛起”浪潮中国产商业动画徘徊于传统文化视域的创作惯例。本文以《雄狮少年》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为线索,展开对动画中角色身份塑造、平民喜剧建构以及拟真动... 《雄狮少年》是一部国产商业动画中较为少见的现实主义动画作品,突破了“国漫崛起”浪潮中国产商业动画徘徊于传统文化视域的创作惯例。本文以《雄狮少年》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为线索,展开对动画中角色身份塑造、平民喜剧建构以及拟真动画突破三个实践维度的具体梳理,辨析现实主义动画创作理念的独特践行策略,探讨《雄狮少年》之于当代中国动画创作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狮少年》 现实主义动画 国漫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三万里》:主体身份与数字长安空间的缝隙与弥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向东 杨乔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3-87,共5页
自追光动画创作《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电影以来,一直延续着对传统神话空间和历史场域的重述。2023年7月,由追光动画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影片中超真实的虚拟长安空间是主体人物共同的理想之地,... 自追光动画创作《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电影以来,一直延续着对传统神话空间和历史场域的重述。2023年7月,由追光动画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影片中超真实的虚拟长安空间是主体人物共同的理想之地,同时伴随着人物理想与境遇的差异,人物多地辗转,命运跌宕起伏,但是长安城始终作为主人公心中的永恒之地而存在。影片随着人物身份经历变化与空间转化,人物重新在长安空间中凝视自身并重构认知,以达到人物的理想与境遇缝隙的真正弥合。《长安三万里》让观者在“拟像空间”[1]的搭建中获得“由数字技术建构的崇高体验”[2],以及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身份 人物身份 姜子牙 超真实 动画制作 崇高体验 缝隙 技术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作品中的镜头美学与都市群像
12
作者 张舒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26,共4页
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导演娄烨暌违银幕四年之久的回归之作,讲述了在南方潮湿小城中,在城中村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一桩命案,所引起的两代人之间的纠葛。娄烨依然保持了手持镜头的特色,在晃动的镜头中注重人物情绪的捕捉与情感的传递... 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导演娄烨暌违银幕四年之久的回归之作,讲述了在南方潮湿小城中,在城中村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一桩命案,所引起的两代人之间的纠葛。娄烨依然保持了手持镜头的特色,在晃动的镜头中注重人物情绪的捕捉与情感的传递。从《苏州河》《春风沉醉的夜晚》《颐和园》到《推拿》,娄烨始终关注身体本身,关注身体的欲望与诉求,从而形成影片独特的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烨 镜头 群像 都市 美学 作品 《颐和园》 《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家卫电影之“时空拓展性”与“均质化比喻”
13
作者 张舒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0-53,共4页
时空关系、时间记忆与怀旧的纠缠,是王家卫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对电影艺术而言,当某种美学装置在影片视觉设计和叙事中反复凸显时,便会构成电影形式体系的一部分,以塑造电影的身份认同。而这些美学装置在关键作品中的不断重复,反过... 时空关系、时间记忆与怀旧的纠缠,是王家卫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对电影艺术而言,当某种美学装置在影片视觉设计和叙事中反复凸显时,便会构成电影形式体系的一部分,以塑造电影的身份认同。而这些美学装置在关键作品中的不断重复,反过来亦会被认为是作者的印记。以王家卫来说,独特的时空观便是其导演艺术的风格标记。从《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到《花样年华》和《2046》,通过对时间、空间、记忆的不断反思和对话,王家卫创造了一个整体几乎一致的风格调色板,它们成了王家卫作为导演的招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样年华》 王家卫 导演艺术 视觉设计 均质化 时空关系 时空观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姐姐》:家庭伦理叙事与女性困境书写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树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3-46,共4页
由“国民妹妹”张子枫领衔主演的剧情电影《我的姐姐》成为2021年清明档的一匹黑马,10天票房突破6亿元。作为一部刻画女性成长历程的非商业电影,《我的姐姐》以性别议题作为叙事切入点,在现实社会环境背景下,以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现... 由“国民妹妹”张子枫领衔主演的剧情电影《我的姐姐》成为2021年清明档的一匹黑马,10天票房突破6亿元。作为一部刻画女性成长历程的非商业电影,《我的姐姐》以性别议题作为叙事切入点,在现实社会环境背景下,以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现实的复杂、命运的无奈、自我的抗争与亲情的修复等议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共情性,对“文艺片如何深入大众”这一话题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范例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衔主演 家庭伦理叙事 文艺片 环境背景 女性困境 性别议题 票房 叙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战陕北
15
作者 陈宝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60-170,共11页
序幕 黄土高原,山峦起伏连绵. 一位体魄魁伟,身材高大的人,披着灰色大衣,头戴土呢子八角帽,站在崖畔上凝视着前方… 一个十五六岁的警卫员拉马默望,铁青马昂首,一声长啸. 字幕(旁白):"1947年春,蒋介石纠集其在西北的主力悍然向陕甘... 序幕 黄土高原,山峦起伏连绵. 一位体魄魁伟,身材高大的人,披着灰色大衣,头戴土呢子八角帽,站在崖畔上凝视着前方… 一个十五六岁的警卫员拉马默望,铁青马昂首,一声长啸. 字幕(旁白):"1947年春,蒋介石纠集其在西北的主力悍然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陕甘宁边区 黄土高原 警卫员 蒋介石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州红日
16
作者 陈宝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2-171,共10页
序幕一轮红日,红霞霭霭。云山逶迤,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山路,红旗猎猎,行进着我陕北各路红军战士的队伍。头上扎着柳条圈的战士队伍蜿蜒曲折望不到头。旁白(字幕叠印):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 序幕一轮红日,红霞霭霭。云山逶迤,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山路,红旗猎猎,行进着我陕北各路红军战士的队伍。头上扎着柳条圈的战士队伍蜿蜒曲折望不到头。旁白(字幕叠印):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对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战士 中央红军 蒋介石 党中央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电影影像的艺术构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3-45,共3页
新时期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凭借自身粗犷和质朴的影像诉说着民族文化,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瞩目的风景。纵观中国西部电影影像的艺术构成,不难发现西部电影中影像构成主要有“神”与“形”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西部电影通过色彩... 新时期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凭借自身粗犷和质朴的影像诉说着民族文化,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瞩目的风景。纵观中国西部电影影像的艺术构成,不难发现西部电影中影像构成主要有“神”与“形”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西部电影通过色彩语言的要素和特征建构了西部电影话语空间,并在西部电影色彩语言的作用下,凸显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意义与价值,将西部电影影像中特有的艺术性展现出来,流露出民族性和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电影 色彩语言 艺术构成 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