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两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谢拓
沈宝莲
滑生荣
张海社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39,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工委"两课"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陕教工宣[2003]36号)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两课”可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应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
“两课”教育教学
政治理论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
现代化建设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客观要求
时代发展
大学生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构建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路
被引量:9
- 2
-
-
作者
韩荣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67-168,172,共3页
-
文摘
构建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明确师生角色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分级分班教学与英语基础知识的训练;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art academies and schools
teaching mode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写实油画中抽象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洋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艺术科技》
2015年第4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油画艺术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手段,写实性质的油画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再现,但是其中也离不开抽象因素的组成,油画中的抽象结构是根据油画的写实风格来说的,通过分析研究抽象因素介入写实油画创作的作用以及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解读画家的精神内涵,其中抽象因素的出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审美,是写实油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关键词
写实油画
抽象因素
艺术审美
-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
-
题名话剧《平凡的世界》的审美表现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丽娥
刘玉青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
-
出处
《影剧新作》
2021年第1期70-77,共8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陕西省大学生审美素养评价及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GH20Y133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话剧《平凡的世界》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剧作以独特的舞台艺术将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域之美再现于当代大众视野中,并通过几组主要人物情感命运的演绎,诠释了爱情与担当、人生与奋斗的深刻命题,以一场平凡人的英雄赞歌,再现了文学经典的强大生命力,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精神价值。
-
关键词
舞台艺术
地域特征
时代价值
-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析毛姆《患难之交》的人物塑造与文学特色
- 5
-
-
作者
韩荣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Z期35-36,共2页
-
文摘
毛姆的《患难之交》鲜活地刻画了以作者"我"、爱德华、伦尼为代表的三类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崇尚的"金钱"价值观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小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真实、客观的写照,极具典型性,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物化和异化。本文拟从社会历史背景、文本特色和人物刻画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患难之交》
叙事方式
反讽
人物刻画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浅析写实油画中的色彩表现
- 6
-
-
作者
杨洋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1期24-24,共1页
-
文摘
写实油画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写实油画色彩的变化是紧随中国时代潮流发展的。通过对写实油画不同历史时期色彩的研究不难发现,它记录着中国不断进取的脚步,它用丰富的色彩真切地反映和续写了中国大众平凡但不平庸的生活,展现了新时期现代人们积极的生活状态。写实油画用它迥异的色彩展现着自身的魅力。
-
关键词
写实油画
色彩
表现
-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
-
题名庄子哲学在古典文艺创作中的具象呈现与美育启示
- 7
-
-
作者
张丽娥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
基金
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20XK006)。
-
文摘
美育以促进人的精神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这是一种具有感性意味的精神活动。庄子哲学强调精神之美胜过形体之美,倡导个体生命价值,关怀个人形体,以自由真实、自然和谐为美感特征。古典文学艺术创作与庄子哲学精神融合共生,在艺术旨趣上达到了美善合一、至真至诚的理想境界。这对于以培养美的辨别能力、感知能力,进而实现美化人生的审美教育而言具有重要启示。
-
关键词
庄子哲学
文艺创作
美育
-
Keywords
Chuang tzu’s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education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