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画白描艺术的形式与内涵
1
作者 叶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1期4-8,F0002,F0004,共7页
白描作为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形式,通过墨线勾勒物象而不着色,形成了线的艺术,包含对客观形象的把握、物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线本身的表现与变化及其组合关系等。这种线的艺术具有程式化、构成美和韵律感的平面空间特征。线作为视觉符号,是... 白描作为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形式,通过墨线勾勒物象而不着色,形成了线的艺术,包含对客观形象的把握、物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线本身的表现与变化及其组合关系等。这种线的艺术具有程式化、构成美和韵律感的平面空间特征。线作为视觉符号,是基于人类视觉经验转化形成的一种概念和抽象,并不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的艺术 白描艺术 形式与内涵 中国画 平面空间 视觉符号 韵律感 人类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鸟画寓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刘思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12-14,共3页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以来,入画的花鸟通常具备“可观赏性”与“寓兴”两个特质。寓兴体现了花鸟画的内涵,尤其是在花鸟画盛行的北宋时期。从古代的工笔细描到现代的多元表现,花鸟画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更蕴含...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以来,入画的花鸟通常具备“可观赏性”与“寓兴”两个特质。寓兴体现了花鸟画的内涵,尤其是在花鸟画盛行的北宋时期。从古代的工笔细描到现代的多元表现,花鸟画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鸟画 寓兴 植物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画的造型与造境
3
作者 寇馨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2期18-19,共2页
中国画非常关注艺术意境的营造,讲求“计白当黑”,重视画面中的留白,注重画面“无形”处的经营,注重“空”处与“笔未到”处的价值。中国艺术追求“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主张在“无形”与“白”处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象外之境... 中国画非常关注艺术意境的营造,讲求“计白当黑”,重视画面中的留白,注重画面“无形”处的经营,注重“空”处与“笔未到”处的价值。中国艺术追求“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主张在“无形”与“白”处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象外之境。探索中国画的造型与造境,对于当代中国画创新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造型 造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墨人物画笔法探究
4
作者 文嘉欣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可忽略。从水墨人物画用笔的演变过程、笔法的继承以及当代水墨人物画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具有书写性的用笔与写意性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墨人物画 笔法 写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画派乡土题材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发展
5
作者 李姝雨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3期49-54,共6页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出发,从黄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黄土画派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黄土画派人物画的艺术价值三个维度系统呈现黄土画派乡土题材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发展历程。研究发现,黄土画派在技法与表现中呈现出传统技法的继承与...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出发,从黄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黄土画派人物画的技法与表现、黄土画派人物画的艺术价值三个维度系统呈现黄土画派乡土题材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发展历程。研究发现,黄土画派在技法与表现中呈现出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了地域特色的彰显与提升,实现了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黄土画派的艺术价值,一方面在记录历史与传承文化中呈现出社会性与历史性;另一方面在激发情感与塑造价值中凸显其情感性与价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画派 乡土题材 中国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水墨人物画的技法表现与主题发展
6
作者 程明婧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2期69-71,共3页
对西部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阐述其对水墨人物画创作在技法运用与主题表达上的深远影响,旨在揭示西部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创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地域文化 水墨人物画 技法 主题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语言逻辑研究——以刘文西作品为例
7
作者 程明婧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4期70-72,共3页
以刘文西的绘画艺术为切入点,探讨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语言在西北国画语言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分析刘文西绘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语言特征及其对与西部地区陕西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揭示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语言对西北... 以刘文西的绘画艺术为切入点,探讨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语言在西北国画语言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分析刘文西绘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语言特征及其对与西部地区陕西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揭示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语言对西北国画语言形态形成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绘画艺术语言 刘文西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与水墨雪景山水画
8
作者 田智可 《艺术家》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中国山水画有许多绘画题材,其中雪景山水画作为四时题材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雪景山水画并非对自然景色的简单刻画,也不单单是为了营造“空”与“寂”的画面氛围,而是画家通过对雪景的生动再现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中国山水画有许多绘画题材,其中雪景山水画作为四时题材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雪景山水画并非对自然景色的简单刻画,也不单单是为了营造“空”与“寂”的画面氛围,而是画家通过对雪景的生动再现表达对生命的感悟,是对天地万物的关照。王维作为历史记载中第一位画雪景山水的画家,将自身“意在笔先”的诗性精神融入画中,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自然、朴素、淡美的观念与画面进行了深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景山水画 绘画题材 诗性精神 天地万物 中国山水画 意在笔先 美的观念 王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周山水画中的题画诗研究
9
作者 凌月旻 《艺术家》 2025年第2期19-21,共3页
宋代文人画家苏轼曾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理念,认为诗、书与绘画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源自艺术家的精神内省。沈周在其山水画中融入了书法与绘画,同时题诗于画,以诗句表现画意与画外之境,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本文将对沈周山水... 宋代文人画家苏轼曾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理念,认为诗、书与绘画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源自艺术家的精神内省。沈周在其山水画中融入了书法与绘画,同时题诗于画,以诗句表现画意与画外之境,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本文将对沈周山水画中的题画诗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本一律 山水画 沈周 书法 苏轼 题画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四步走
10
作者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2期48-49,共2页
中国绘画的发展重要的是把握文脉的传承。探究中国写意人物画要把握传承的关键性节点及有突破性的画家,这对于研究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四位重要的画... 中国绘画的发展重要的是把握文脉的传承。探究中国写意人物画要把握传承的关键性节点及有突破性的画家,这对于研究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四位重要的画家,既顾恺之、吴道子、梁楷、任伯年。把握住这四步也即把握住了中国写意人物画发展的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写意 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间剪纸的当代美术价值解读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大康 冯默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22-I0022,共1页
从蔡伦造纸术将纸材料推广开来,中国人用纸传承着文化,体现着智慧和创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纸文化,洛阳纸贵等典故,无不诉说着纸中凝结着的独特意趣,追溯中国的纸历史,可知唐宋时期纸已经开始作为家居饰品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剪... 从蔡伦造纸术将纸材料推广开来,中国人用纸传承着文化,体现着智慧和创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纸文化,洛阳纸贵等典故,无不诉说着纸中凝结着的独特意趣,追溯中国的纸历史,可知唐宋时期纸已经开始作为家居饰品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剪纸艺术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的民间艺术,最初是民众用剪刀或刻刀在彩色(以红色为主)的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饰自己的居所,或在庙会等民俗活动上展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美术价值。2009年9月,剪纸艺术成功“申遗”,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美学价值和现代意义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剪纸艺术与工艺》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经典教材之一,图文并茂,内容晓畅,结构清晰,可做摹刻样本,便于初学者和剪纸艺术爱好者自行翻阅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统工艺 剪纸艺术 家居饰品 当代美术 价值解读 民俗活动 美术价值 图文并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绘画的流变论任伯年绘画的艺术高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奕苍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中,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开始勃发,花鸟画自中晚唐兴起,至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而人物画在五代至清这悠长的历史时段中一直备受冷落,直到清朝末年以人物为抒情表意元素的绘画才渐渐兴起。任伯年则是此千...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中,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开始勃发,花鸟画自中晚唐兴起,至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而人物画在五代至清这悠长的历史时段中一直备受冷落,直到清朝末年以人物为抒情表意元素的绘画才渐渐兴起。任伯年则是此千年历史流变中的一位人物画巨匠,又是此后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开山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物画 比较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梁楷写意人物画中的禅宗美学--以《泼墨仙人图》为例
13
作者 景雨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2期49-51,共3页
南宋时期,写意人物画发展迅速,其中,梁楷对此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作品《泼墨仙人图》以大写意的形式,推翻了以往精工细作的表现形式,酣畅淋漓的笔墨技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梁楷减笔画风格之溯源、禅宗美学之发展过... 南宋时期,写意人物画发展迅速,其中,梁楷对此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作品《泼墨仙人图》以大写意的形式,推翻了以往精工细作的表现形式,酣畅淋漓的笔墨技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梁楷减笔画风格之溯源、禅宗美学之发展过程、《泼墨仙人图》的构图和用笔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出发,分析梁楷禅宗美学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楷 《泼墨仙人图》 禅宗美学 写意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昕作品
14
作者 胡昕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6期141-14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社会学维度审视当下水墨画的发展状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西洁 《中国美术》 2022年第6期15-16,共2页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国家与民族不仅要面对诸多关乎人类生存的共同问题,还将面临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坚守与变革并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的水墨画将如何发展成为美...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国家与民族不仅要面对诸多关乎人类生存的共同问题,还将面临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坚守与变革并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的水墨画将如何发展成为美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水墨画作为一种独有的民族艺术形式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世界当代艺术也体现出全球性与地域性并存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画 国际文化交流 当代艺术 民族艺术形式 社会学维度 地域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 国家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说大篆
16
作者 王卫民 《书画世界》 2019年第7期24-29,共6页
在说大篆以前,我们首先谈谈文字与书法。文字属于文字学范畴,被称为字体。字体有篆、隶、草、楷四大字体,其发展原动力是速度(提高书写速度),产生与发展阶段自甲骨文始至王羲之终。书法属于艺术范畴,被称为书体,书体共有篆、隶、草、行... 在说大篆以前,我们首先谈谈文字与书法。文字属于文字学范畴,被称为字体。字体有篆、隶、草、楷四大字体,其发展原动力是速度(提高书写速度),产生与发展阶段自甲骨文始至王羲之终。书法属于艺术范畴,被称为书体,书体共有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其发展原动力为时代崇尚(汉人尚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势),其在王羲之以前是和文字发展同步的,而在王羲之以后则单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篆 书写速度 艺术范畴 文字学 王羲之 文字发展 字体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苏仁山《五羊仙迹图》
17
作者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7期50-51,共2页
苏仁山作品强调用笔与气韵,线条飞动,讲究画面的节奏及传统写意画书写趣味,却又不拘泥常法,而有创新面貌。以《五羊仙迹图》为例,从构图、笔墨、形神等方面分析其作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明晰传统笔墨精神的价值,传承创新,由传统向现代审... 苏仁山作品强调用笔与气韵,线条飞动,讲究画面的节奏及传统写意画书写趣味,却又不拘泥常法,而有创新面貌。以《五羊仙迹图》为例,从构图、笔墨、形神等方面分析其作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明晰传统笔墨精神的价值,传承创新,由传统向现代审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山 《五羊仙迹图》 构图 笔墨 形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山水画在当代的转型表现
18
作者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传统山水画在各个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家们不断尝试构建符合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体系,创作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文章通过总结与梳理,对传统山水画在20世纪的发展进行分析,探究传统山水画如何通过观念转变,打破传... 传统山水画在各个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家们不断尝试构建符合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体系,创作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文章通过总结与梳理,对传统山水画在20世纪的发展进行分析,探究传统山水画如何通过观念转变,打破传统表现的枷锁与当下时代语境进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当代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墨语言新视观的境象之维--以水墨拼贴系列作品为例
19
作者 张玮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14-I0015,共2页
水墨语言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殊符号,凝结着中国特有的美学尺度与精神意蕴。伴随西方绘画方法与理念的介入,我国水墨艺术也进入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以符号寄取、意化幻象、拓印拼贴等诸多艺术形式呈现。水墨拼贴系列作品在传统内涵... 水墨语言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殊符号,凝结着中国特有的美学尺度与精神意蕴。伴随西方绘画方法与理念的介入,我国水墨艺术也进入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以符号寄取、意化幻象、拓印拼贴等诸多艺术形式呈现。水墨拼贴系列作品在传统内涵血脉中通过集合能指、思悟以及宁观,为观者带来极简图式与深邃意境的徘徊转换,既引导着心灵驰骋,又拓展着全新视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象 精神意蕴 水墨语言 特殊符号 传统绘画艺术 拼贴 传统内涵 水墨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游春图》的创作背景及其对山水画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牧直 《艺术家》 2020年第12期28-29,共2页
《游春图》作为目前有史可考的第一张中国山水画,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中国山水画的肇始与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虽跨越千年,但《游春图》对于当代中国山水画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展子虔 天人合一 畅神 卧游 澄怀观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