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良CBCT测量方法评估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条件下行即刻种植的位点保存效果
1
作者 郭祥 张建英 +5 位作者 王一名 马振 薛洋 周宏志 胡开进 邓天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9,共8页
目的:应用改良牙槽骨CBCT测量方法评价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拔牙位点行即刻种植的保存效果。方法:该研究对80例(颗)拔牙患者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n=20);试验组A(唇颊骨壁厚度<1 mm)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过量植骨;试验组B(唇颊骨壁厚度... 目的:应用改良牙槽骨CBCT测量方法评价不同唇颊骨壁厚度拔牙位点行即刻种植的保存效果。方法:该研究对80例(颗)拔牙患者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n=20);试验组A(唇颊骨壁厚度<1 mm)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过量植骨;试验组B(唇颊骨壁厚度≥1 mm且<2 mm)和C(唇颊骨壁厚度≥2 mm)不翻瓣不植骨即刻种植,仅当跳跃间隙>2 mm植入CGF;对照组牙槽窝自然愈合。术前及术后即刻和6个月拍摄CBCT评价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唇颊骨厚度和跳跃间隙变化。结果:试验组A、B、C和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吸收量分别为(0.41±0.13、0.94±0.18、0.59±0.12、1.31±0.19)mm;牙槽骨宽度吸收量分别为(0.93±0.10,1.48±0.21,1.12±0.17,1.66±0.16)mm,4组之间比较显示,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吸收量均有统计学差异(F=177.0,P<0.001;F=125.3,P<0.001)。试验组A、B、C术前及术后6个月唇颊骨厚度分别为(0.98±0.25,2.39±0.28)mm、(1.43±0.52,2.10±0.33)mm、(2.17±0.41,2.79±0.27)mm,每组两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16.45,P<0.001;t=7.357,P<0.001;t=5.488,P<0.001)。所有试验组中跳跃间隙>2 mm和跳跃间隙≤2 mm患者唇颊侧骨厚度吸收量分别为(0.78±0.18,0.88±0.17)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7.18,P=0.018)。结论:唇颊骨壁<1 mm翻瓣即刻种植联合过量植骨能获得较好的位点保存效果;唇颊骨壁≥1 mm不翻瓣即刻种植就能较好地保存软硬组织;跳跃间隙>2 mm即刻种植轴向偏腭侧对软硬组织的保存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CBCT 影像学测量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位点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骼瑞)修复动物骨缺损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越 田智泉 +4 位作者 王亮 姚阳 杨鹭 黄文涛 黄馨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煅烧牛骨(骼瑞)修复动物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分别建立犬牙槽骨缺损修复模型、SD大鼠和新西兰白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对照组骨缺损不植入修复材料,实验组骨缺损中植入骼瑞,每个组取材6只动物。术后用HE染色、Micro CT、Masson... 目的:观察煅烧牛骨(骼瑞)修复动物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分别建立犬牙槽骨缺损修复模型、SD大鼠和新西兰白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对照组骨缺损不植入修复材料,实验组骨缺损中植入骼瑞,每个组取材6只动物。术后用HE染色、Micro CT、Masson三色染色等方法观察缺损修复效果。结果:犬牙槽骨缺损修复8周后牙槽骨缺损修复良好。兔的颅骨修复实验中,实验组术后6周,煅烧骨颗粒周围有大量新骨形成。术后12周,骨缺损区新骨部分连接成片,已改建成板层骨,煅烧骨颗粒大多被新生骨包围。术后24周,新生骨成熟度进一步提高。SD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实验,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域愈合,且填充修复区域的骨密度几乎接近于正常骨的骨密度。3种动物实验中,实验组骨缺损修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骼瑞材料对于骨缺损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牛骨(骼瑞) 牙槽骨缺损修复 颅骨极限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的C57BL小鼠视网膜变性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宝英 胡成虎 俞小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的C57BL小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30 mg·kg^(-1)、45 mg·kg^(...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的C57BL小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30 mg·kg^(-1)、45 mg·kg^(-1)、60 mg·kg^(-1)、75 mg·kg^(-1)、90 mg·kg^(-1))的MNU腹腔注射给予C57BL小鼠和MNU作用不同时间(1 d、3 d、7 d)后,通过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HE染色检测小鼠视网膜的电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优化建立稳定的RP动物模型的最佳条件;在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经玻璃体内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给予MSCs移植,并应用ERG和HE染色评估MSCs对MNU诱导的RP的治疗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1)、45mg·kg^(-1)剂量的MNU可引起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轻微损伤,而60 mg·kg^(-1)及其以上剂量的MNU可使视网膜ERG波幅明显降低(均为P<0.001),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厚度明显变薄(P<0.001),损伤严重;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1)的MNU作用后1 d和3 d,视网膜ERG波形开始降低,形态结构开始出现ONL厚度变薄的损伤,作用7 d时,ERG波形呈现熄灭型(均为P<0.001),ONL厚度明显变薄(P<0.001),内外核层融合,损伤严重。与MNU单独作用组相比,60 mg·kg^(-1)MNU作用1 d后给予MSCs移植,7 d后MSCs组内ONL厚度增加(P<0.001),视网膜ERG波形趋于恢复(均为P<0.001)。结论MSCs移植对MNU诱导的视网膜退行性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甲基-N-亚硝脲 视网膜色素变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舵 杨永利 +3 位作者 雷婷 陈宝东 张勇杰 明磊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研究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以1.25 g/kg、2.50g/kg、5.00 g/kg、10.00 g/kg对C57/BL6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天,记录急性毒性反应。7天后,观察内脏主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将雌性S... 目的研究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以1.25 g/kg、2.50g/kg、5.00 g/kg、10.00 g/kg对C57/BL6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天,记录急性毒性反应。7天后,观察内脏主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将雌性SD大鼠切除卵巢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用125 mg/kg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溶液连续给药3个月,Micro-CT扫描分析检测,评价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结果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症状,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LD50及MTD>10 g/kg。与切除卵巢模型组大鼠相比,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P>0.05)、骨体积比(P<0.05)、骨小梁厚度(P>0.05)和骨小梁数目(P<0.05)有所增加,骨小梁间隔(P>0.05)和骨表面积比(P>0.05)有所减小,微观结构各项指标都优于模型组。结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毒性极小,能够起到一定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 急性毒性 骨质疏松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舵 董玲娟 +1 位作者 雷婷 明磊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8-922,共5页
目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中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 目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中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LBP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用等渗盐水,其余各组用5 mg/kg博莱霉素注入小鼠气管,制作肺纤维化模型。2 d后开始给药,地塞米松组、LBP高剂量组、LBP中剂量组和LBP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地塞米松5 mg/kg、LBP 0.8g/kg、LBP 0.4 g/kg、LBP 0.2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等渗盐水,1次/d,连续4周。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系数,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和α-SMA的表达。结果给药4周后,LBP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增加明显(P<0.01)。高、中剂量组肺系数[(0.847%±0.220%)、(0.859%±0.180%)]较模型组(0.887%±0.130%)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肺泡炎等级评分(3.09±0.22)较模型组(3.40±0.23)降低(P<0.05),PF等级评分(3.07±0.31)较模型组(3.57±0.27)降低(P<0.01)。高剂量组肺组织HYP含量[(0.786±0.070)μg/mg湿重]较模型组[(0.831±0.050)μg/mg湿重]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LBP中剂量组、LBP高剂量组COL1A1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LBP中剂量组、LBP高剂量组α-SMA表达减少(P<0.05)。结论 LBP可能通过抑制COL1A1和α-SMA等基因的表达,降低肺组织HYP的含量来抑制小鼠PF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羟脯氨酸 I型胶原蛋白 仪.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