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保存角膜穿透移植实验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廷钺 于纯智 +1 位作者 马吉献 彭秀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17,F004,共3页
一般认为.干燥保存角膜是无活性的组织。仅限于板层角膜移植应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干燥保存角膜有可用于穿透角膜移植的苗头。为探讨干燥保存角膜可否作为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材料应用。我们进行了系列的动物实验。临床上。我们有选... 一般认为.干燥保存角膜是无活性的组织。仅限于板层角膜移植应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干燥保存角膜有可用于穿透角膜移植的苗头。为探讨干燥保存角膜可否作为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材料应用。我们进行了系列的动物实验。临床上。我们有选择的将干燥保存角膜。作为挽救眼球的穿透角膜移植材料使用。其综合结果报告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干燥 保存 移植术 实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保存角膜行部分穿透角膜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廷钺 于纯智 +2 位作者 马吉献 彭秀军 梁厚成 《眼科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前角膜移植材料的主要保存方法有:1.短期保存法(4℃冰箱内湿房保存法),MK液保存法;2.中期保存即器官培养法,KSol液保存法;3.长期保存法,为脱水或冻干保存法(用于板层角膜移植)和超低温冷藏保存法。上述保存法各有利弊。为找出方便易... 目前角膜移植材料的主要保存方法有:1.短期保存法(4℃冰箱内湿房保存法),MK液保存法;2.中期保存即器官培养法,KSol液保存法;3.长期保存法,为脱水或冻干保存法(用于板层角膜移植)和超低温冷藏保存法。上述保存法各有利弊。为找出方便易行、既适于板层角膜移植又可行穿透角膜移植的角膜材料保存法,我们在应用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 保存方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5-Fu、三尖杉酯碱及去炎松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抑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兆艳 惠延年 胡明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霉素,5-氟尿嘧啶(5-Fu)、三尖杉酯碱及去炎松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阿霉素在2~32ng/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8... 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霉素,5-氟尿嘧啶(5-Fu)、三尖杉酯碱及去炎松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阿霉素在2~32ng/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85~77.2%,ID50为12ng/ml;5-Fu在0.2~3.2μg/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14.5~81.7%,ID50为0.6μg/ml;三尖杉酯碱在2.5~40ng/ml时,抑制率为18.5~94.1%,ID50为4.5ng/ml;去炎松在200~350μg/ml时对RPE细胞抑制率为37.9~53.5%,ID50为340μg/ml。结论:阿霉素、5-Fu、三尖杉酯碱及去炎松能有效地抑制RPE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细胞 阿霉素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Toll样受体在炎症性和缺血性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文芹 王雨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Toll样受体家族(TLRs)是天然免疫模式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自身细胞损伤后释放的分子。TLRs可在视网膜的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小胶质细胞、Miiller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感光细胞... Toll样受体家族(TLRs)是天然免疫模式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自身细胞损伤后释放的分子。TLRs可在视网膜的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小胶质细胞、Miiller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感光细胞等,与相关配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并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发挥抗感染作用。此外,这些激活的炎性因子还可以通过调节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水平,影响视网膜的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在复杂的视网膜细胞系统中,小胶质细胞是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能够发挥免疫监视及修复等作用。TLRs是小胶质细胞识别受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类,在调节小胶质细胞参与视网膜感染和炎症反应以及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等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中TLRs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0u样受体 视网膜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b-FGF.IL-1.IL-2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癌基因c-fos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明 惠延年 +1 位作者 郝燕生 胡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EGF.b-FGF.IL-1.IL-2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癌基因c-fos表达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胡明,惠延年,郝燕生,胡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在维持视感受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GF.b-FGF.IL-1.IL-2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癌基因c-fos表达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胡明,惠延年,郝燕生,胡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在维持视感受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视网膜前膜的细胞成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肿瘤 色素上皮细胞癌 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对兔眼视网膜电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健 惠延年 郭守一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92-94,共3页
对19只兔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动态观察了术后28天内ERGb波的变化和28天时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玻璃体切除后1、4天ERGb波明显降低(P<0.01),第7天较1.4天回升(P<0.05),14~28天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8天时光镜及电... 对19只兔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动态观察了术后28天内ERGb波的变化和28天时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玻璃体切除后1、4天ERGb波明显降低(P<0.01),第7天较1.4天回升(P<0.05),14~28天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8天时光镜及电镜检查视网膜无明显结构损害。此结果为判断玻璃体手术后疗效、评价玻璃体手术后应用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电图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氟丙烷对兔眼视觉电生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泉洪 惠延年 郭守一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中过氟丙烷气体对兔眼电生理和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8只兔眼玻璃体内注入C3F80.3ml,观察了术后d3和d7ERG-b波和视觉层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的振幅以...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中过氟丙烷气体对兔眼电生理和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8只兔眼玻璃体内注入C3F80.3ml,观察了术后d3和d7ERG-b波和视觉层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的振幅以及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在注气后d3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b波明显降低(P<0.05),d7恢复正常(P>0.05),VEP振幅无明显变化(P>0.05),在d4气体可达到最大膨胀体积,膨胀的气体形成一个占据80%以上玻璃体腔的空腔,玻璃体被压缩成一薄层附于视网膜表面,2只眼晶体轻度混浊,视网膜无明显结构损害。结论玻璃体内注入C3F8可形成一个较大的空腔,为进行玻璃体内药物灌注和玻璃体大量积血等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视觉皮层诱发电位 玻璃体 过氟丙烷 视网膜脱离 超微结构 视觉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对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金鑫 杨炳建 +3 位作者 姚毅 王志军 张卯年 惠延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 (TA)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2 4例患者的 (2 5只眼 )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 1ml(4mg)治疗 ,治疗前后检查项...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 (TA)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2 4例患者的 (2 5只眼 )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 1ml(4mg)治疗 ,治疗前后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和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测量。随访期 3~ 6个月 ,平均 4 5个月。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为0 12± 0 0 7,治疗后为 0 3± 0 16 (P<0 0 1) ,2 2只眼的视力得到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 4 71 76± 191 30 μm ,治疗后为 193 88± 5 3 2 2 μm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距黄斑中心凹 10 0 0 μ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治疗前为 4 6 2 72±12 3 76 μm ,治疗后为 2 78 36± 5 7 6 1μm(P <0 0 1)。结论 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后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消退明显 ,患者视力得到提高 ;OCT能从黄斑部视网膜形态的改变上客观、精确、有效地评判这一方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 玻璃体腔内注射 曲安耐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化生症一例
9
作者 牛建军 孙时英 +1 位作者 邹赛英 马吉献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4,共1页
患者,女,5岁.因左眼球渐进性突出3年于1998年12月15日就诊.1995年家长发现患儿左眼黑眼珠中央长一约麦粒大小白色肿物,左眼球呈渐进性向外突出且视力丧失.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无光感.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见大量新... 患者,女,5岁.因左眼球渐进性突出3年于1998年12月15日就诊.1995年家长发现患儿左眼黑眼珠中央长一约麦粒大小白色肿物,左眼球呈渐进性向外突出且视力丧失.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无光感.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见大量新生血管生长,自角膜缘平面向前呈球形突出约0.8cm,角膜知觉丧失,球内结构不清.B超示:左眼玻璃体腔内见片状、条索状中强回声区,眼环弧度扭曲变形.X光片示:左眼眶内软组织肿物.以左眼前节葡萄肿收住院.12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角膜表层细胞有角化,明显出现了角化层,表层下有毛细血管、脂肪及纤维组织,睫状体冠状部见大部分血管充血及纤维素样渗出,视网膜组织结构尚正常.病理诊断为:左眼角膜化生症、左眼球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化生症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视网膜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蕴秀 于纯智 +1 位作者 许志超 肖云皋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正常兔眼、置入铅块及置入玻璃块兔眼视网膜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置入铅块眼2周后不饱和脂肪酸C18:1开始升高,8周时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C20:4显著升高,而饱和脂肪酸C16:0,C1...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正常兔眼、置入铅块及置入玻璃块兔眼视网膜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置入铅块眼2周后不饱和脂肪酸C18:1开始升高,8周时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C20:4显著升高,而饱和脂肪酸C16:0,C18:0明显降低。置入玻璃块眼与正常眼基本一致。上述结果揭示铅干扰了视网膜脂肪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视网膜 眼内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