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被引量:
7
1
作者
熊巍
邱建华
+1 位作者
乔莉
刘顺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血栓组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溶栓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经颈外...
目的探讨建立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血栓组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溶栓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经颈外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解血栓;对照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BF),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值,血栓组及溶栓组AIC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血栓形态。结果血栓组、溶栓组和对照组实验后ABRⅢ波反应阈均比实验前有明显提高,正常组和手术组实验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变化。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30%,溶栓组在用UK后,CoBF恢复到诱导前大约70%。AICA切片HE染色,可见血栓组AICA有明显白色血栓形成,成分为纤维素、血小板及红细胞。溶栓组可见血栓模糊不清,形态较血栓组稀薄。结论应用FeCl3诱导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并用尿激酶溶解的方法,可以制备内耳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临床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耳蜗
动脉血栓
三氯化铁
耳蜗血流量
缺血/再灌注
实验动物模型
溶解血栓
溶栓方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钰
马宏敏
+4 位作者
孙景豫
盛宏申
刘顺利
黄维国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三天,绿脓杆菌感染组及金葡菌感染组基底膜、血管纹均可见细胞损伤、细胞器变性,绿脓杆菌感染组内耳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重于金葡菌感染组。结论急性中耳炎早期即可有内耳的形态学改变,绿脓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严重感音神经性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耳炎
内耳损伤
细菌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绿脓杆菌感染
金葡菌感染
扫描电镜观察
感音神经性聋
形态学改变
结构损伤
正常对照
常规处理
细胞损伤
超微结构
麻醉后
无菌条
基底膜
血管纹
细胞器
菌液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被引量:
7
1
作者
熊巍
邱建华
乔莉
刘顺利
机构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耳鼻咽喉专科中心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39200133)
文摘
目的探讨建立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血栓组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溶栓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经颈外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解血栓;对照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BF),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值,血栓组及溶栓组AIC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血栓形态。结果血栓组、溶栓组和对照组实验后ABRⅢ波反应阈均比实验前有明显提高,正常组和手术组实验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变化。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30%,溶栓组在用UK后,CoBF恢复到诱导前大约70%。AICA切片HE染色,可见血栓组AICA有明显白色血栓形成,成分为纤维素、血小板及红细胞。溶栓组可见血栓模糊不清,形态较血栓组稀薄。结论应用FeCl3诱导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并用尿激酶溶解的方法,可以制备内耳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临床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耳蜗
动脉血栓
三氯化铁
耳蜗血流量
缺血/再灌注
实验动物模型
溶解血栓
溶栓方法
制备
Keywords
Animal model
Cochlea
Arterial thrombus
Ferric chloride
Cochlear blood flow(CoBF)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钰
马宏敏
孙景豫
盛宏申
刘顺利
黄维国
邱建华
机构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耳鼻咽喉专科中心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528)
文摘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三天,绿脓杆菌感染组及金葡菌感染组基底膜、血管纹均可见细胞损伤、细胞器变性,绿脓杆菌感染组内耳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重于金葡菌感染组。结论急性中耳炎早期即可有内耳的形态学改变,绿脓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严重感音神经性聋。
关键词
急性中耳炎
内耳损伤
细菌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绿脓杆菌感染
金葡菌感染
扫描电镜观察
感音神经性聋
形态学改变
结构损伤
正常对照
常规处理
细胞损伤
超微结构
麻醉后
无菌条
基底膜
血管纹
细胞器
菌液
注射
Keywords
Inner ear
Ultrastructure
Bacteria
Otitis media
分类号
R764.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764.8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熊巍
邱建华
乔莉
刘顺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
苏钰
马宏敏
孙景豫
盛宏申
刘顺利
黄维国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