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在实验性急性肝坏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惠琴 姚志强 +1 位作者 周永兴 苏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实验应用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白鼠急性肝坏死模型,检测了实验动物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tosis,TNF)的含量、转氨酶和肝组织过氧化物水平(LOP);观察了肝坏死的表现及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 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H... 本实验应用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白鼠急性肝坏死模型,检测了实验动物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tosis,TNF)的含量、转氨酶和肝组织过氧化物水平(LOP);观察了肝坏死的表现及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 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HGF)保护组相比较。结果实验肝坏死动物血浆TNF含量和LPO水平明显升高,在用药24~48小时之间达高峰;肝病理为点、片状或亚大块坏死;而HGF保护的大鼠血浆THF含量与LPO显著低于非保护组(P<0.01,P<0.05),肝组织仅见少数肝细胞坏死。因此,肿瘤坏死因子是急性肝坏死的重要介质,而HGF对保护肝细胞,缓解肝坏死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肝坏死 肝细胞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