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口腔科患儿家长对儿童牙齿排列与咬合关注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颍凤 王小竞 +1 位作者 关口浩 药师寺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对子女牙齿排列与咬合情况,即儿童早期错畸形的关注现状。方法:采用填写问卷方法对2007-03~09期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83份。... 目的:了解目前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对子女牙齿排列与咬合情况,即儿童早期错畸形的关注现状。方法:采用填写问卷方法对2007-03~09期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83份。结果:783例患儿中,因龋病及其并发症就诊者占51.3%,以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为主诉就诊患儿占35.0%。注意到孩子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家长有510名,其中希望治疗者474名,不希望治疗者36名;从未关注过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者273名。对上前牙和下前牙排列不齐的关注率分别为56.6%和47.4%,注意到前牙咬合异常者占50.5%。有71.5%的家长是通过自己注意的途径得知子女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48.7%的家长填写了个人资料,其中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3.9%。结论: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到自己孩子的牙齿排列与咬合状况,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及家长相关知识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排列 咬合异常 儿童口腔临床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数牙先天缺失可能与MSX1上的3个SNPs相关 被引量:11
2
作者 袁林天 文玲英 +3 位作者 陈金武 吴礼安 杨富生 王小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数牙先天缺失患者的MSX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从4个多数牙先天缺失患者与家庭部分成员、1个唇腭裂并发少数牙先天缺失的患者、1个牙列完整的对照儿童共14人的静脉血中提取DNA,在MSX1基因内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MSX1基因... 目的:探讨多数牙先天缺失患者的MSX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从4个多数牙先天缺失患者与家庭部分成员、1个唇腭裂并发少数牙先天缺失的患者、1个牙列完整的对照儿童共14人的静脉血中提取DNA,在MSX1基因内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MSX1基因外显子1、2的编码区,而后对外显子1、2的PCR纯化产物测序,结合系谱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发现3个可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这3个SNPs均位于外显子1中,且来自不同家系的3个患者在这3个位点上同时出现杂合突变。其中,311位点由G变A,对应的密码子由编码甘氨酸的GGC变为编码天门冬氨酸的GAC,发生了错义突变;402位点由C变A,对应的密码子由CCC变为CCA,但仍编码脯氨酸,属同义突变;458位点由C变T,对应的密码子由编码丙氨酸的GCC变为编码缬氨酸的GTC,发生了错义突变。结论:多数牙先天缺失可能与MSX1基因上该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牙先天缺失 MSX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3、bmp4、bmp7在犬牙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轩昆 杨富生 +2 位作者 文玲英 金岩 樊淑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bmp3、bmp4、bmp7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观测犬恒牙牙根发育各阶段标本中bmp3、bmp4、bmp7mRNA的定位表达。结果:bmp3的表达始于牙根发育早期的牙囊组织,之后转移到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 目的:探讨bmp3、bmp4、bmp7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观测犬恒牙牙根发育各阶段标本中bmp3、bmp4、bmp7mRNA的定位表达。结果:bmp3的表达始于牙根发育早期的牙囊组织,之后转移到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中;bmp4阳性信号在发育过程中主要位于成牙本质细胞层中;bmp7在牙根发育早期的颈环处上皮根鞘细胞有表达,而后还在分泌期的成牙骨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结论:bmp3、bmp4、bmp7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提示它们参与调控牙根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3 BMP4 BMP7 牙根发育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llory’s三色法对牙胚矿化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林天 文玲英 +2 位作者 蒋维中 杨富生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观察牙釉质和牙本质基质矿化过程的动态变化 ,为进一步阐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 1和 3 2周自然流产的胎儿 2例。分离含有牙胚的上、下颌骨 ,固定脱钙 ,2 5 g/L火棉胶、石蜡双重包埋 ,常规组织学切片 ,分别... 目的 :观察牙釉质和牙本质基质矿化过程的动态变化 ,为进一步阐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 1和 3 2周自然流产的胎儿 2例。分离含有牙胚的上、下颌骨 ,固定脱钙 ,2 5 g/L火棉胶、石蜡双重包埋 ,常规组织学切片 ,分别用改良Mallory’s三色和HE染色 ,镜下观察。 结果 :在牙胚矿化过程中 ,不同时期、不同矿化层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结论 :改良Mallory’s三色法较HE染色更为清楚的观察到牙胚发育中组织矿化过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色法 牙胚 发育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素制剂促进离体乳牙再矿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礼安 杨富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比较 3种常见氟素制剂对乳牙体外矿化的促进作用 ,评估其防龋效果。方法 :36个乳牙 ,随机分为 4组 ,开窗 ,酸蚀。 1、2、3组分别涂布 10 0 g/L (NH4 ) 2 MoO2 F4 、380 g/LAg(NH3 ) 2 F、APF LaCl3 3min ,第 4组作对照 ,随后置入 ... 目的 :比较 3种常见氟素制剂对乳牙体外矿化的促进作用 ,评估其防龋效果。方法 :36个乳牙 ,随机分为 4组 ,开窗 ,酸蚀。 1、2、3组分别涂布 10 0 g/L (NH4 ) 2 MoO2 F4 、380 g/LAg(NH3 ) 2 F、APF LaCl3 3min ,第 4组作对照 ,随后置入 5ml矿化液中。 4d后检测矿化液中Ca2 + 浓度 ,计算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3种氟素制剂处理组再矿化液中Ca2 + 均显著减少 ,其中以APF LaCl3 组和 380 g/LAg(NH3 ) 2 F组减少最多 ,两组间无差异 ,但同 10 0g/L(NH4 ) 2 MoO2 F4 组差别显著。结论 :3种氟素制剂都可有效的促进乳牙体外再矿化 ,其中APF LaCl3 和 380 g/LAg (NH3 ) 2 F效果最佳 ,优于 10 0 g/L(NH4 ) 2 MoO2 F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素制剂 离体乳牙 体外矿化 龋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切牙颈环结构成牙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军 文玲英 +3 位作者 金岩 刘晓辉 陈小红 轩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切牙颈环结构种植于鼠肾被膜下形成牙齿样结构的能力。方法:取出生后3~4d的SD仔鼠切牙,将切取的颈环结构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建立组织工程牙齿的体内培养模型。2~4周后取材,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结果:下切牙颈... 目的:观察大鼠切牙颈环结构种植于鼠肾被膜下形成牙齿样结构的能力。方法:取出生后3~4d的SD仔鼠切牙,将切取的颈环结构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建立组织工程牙齿的体内培养模型。2~4周后取材,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结果:下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形成了包含釉质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纤齿样结构,上切牙颈环结构仅形成了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结论:大鼠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能够形成纤齿样结构,其中颈环中的上皮干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鼠肾被膜下种植可以做为体内组织工程化牙齿样结构构建的立体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切牙 颈环结构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远缘链球菌 被引量:4
7
作者 邢向辉 杨富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远缘链球菌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远缘链球菌葡聚糖酶基因 (dexA)的特异片断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对 12种变形链球菌群中包含a~h 8种血清型的细菌及 2 3种常见的口腔菌中进行PCR扩增 ,扩...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远缘链球菌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远缘链球菌葡聚糖酶基因 (dexA)的特异片断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对 12种变形链球菌群中包含a~h 8种血清型的细菌及 2 3种常见的口腔菌中进行PCR扩增 ,扩增产物电泳鉴定 ,并对特异片断进行回收 ,测序。结果 :变形链球菌群标准菌株中 ,只有远缘链球菌 (血清d、g型 )产生特异的扩增片断 ,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文献结果完全一致 ,且显示了极高的灵敏性 ,≥ 2× 10 2 个细胞均可以用该方法检出。结论 :PCR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灵敏的检测远缘链球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 远缘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恒牙牙髓尖周病的治疗药物——氢氧化钙盖髓剂、诱导剂和根管消毒剂 被引量:24
8
作者 文玲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80,共3页
关键词 根管消毒剂 治疗药物 氢氧化钙 牙髓尖周病 年轻恒牙 盖髓剂 诱导剂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 Ca(OH)2 根管消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恒牙牙髓尖周病的治疗药物——氢氧化钙盖髓剂、诱导剂和根管消毒剂 被引量:13
9
作者 文玲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1-434,共4页
关键词 牙髓尖周病 年轻恒牙 根管消毒剂 氢氧化钙 治疗药物 盖髓剂 诱导剂 恒牙萌出 牙髓病治疗 尖周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发育相关基因adam2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征 文玲英 +2 位作者 金岩 杨曦 轩东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制备及鉴定抗ADAM28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adam28基因的蛋白编码区序列,克隆到中间载体pMD18-T Vector中,再经双酶切得到adam28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adam28... 目的制备及鉴定抗ADAM28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adam28基因的蛋白编码区序列,克隆到中间载体pMD18-T Vector中,再经双酶切得到adam28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adam28,在大肠杆菌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得到GST-ADAM28融合蛋白,经过初步纯化及SDS-PAGE电泳,在35300的新蛋白带处直接割胶,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取抗体。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X-4T-adam28,得到初步纯化的GST-ADAM28融合蛋白,免疫兔子1个月后,获得免疫血清,盐析法纯化得到多克隆抗体。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所得到的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ELISA分析证实其效价可达1∶16000。结论成功制备出高效价的抗ADAM28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28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和表达分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28基因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Kappa B在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锋 吴补领 +1 位作者 余擎 白玉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观察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核转录因子KappaB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齿替换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kB在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表达。结果:NFkB在幼犬替牙期的恒牙胚上方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以及乳牙根面和牙髓腔内的破牙细... 目的:观察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核转录因子KappaB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齿替换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kB在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表达。结果:NFkB在幼犬替牙期的恒牙胚上方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以及乳牙根面和牙髓腔内的破牙细胞中均有阳性信号表达。结论:NFkB可能参与了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牙齿的萌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恒牙替换 核转录因子Kappa B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大鼠牙胚组织中nfic基因多种选择性剪接体的克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向辉 文玲英 +2 位作者 金岩组 轩东英 胡世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研究nfic基因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出生后SD大鼠磨牙牙胚组织总mRNA, 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NCBIGeneBank中nficcDNA序列,分别设计2对PCR引物,进行nfic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扩增产物与T载体进行T/A连接,然后转化高效感受态... 目的:研究nfic基因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出生后SD大鼠磨牙牙胚组织总mRNA, 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NCBIGeneBank中nficcDNA序列,分别设计2对PCR引物,进行nfic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扩增产物与T载体进行T/A连接,然后转化高效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P1、P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可见大小约350bp的特异扩增产物;以P3、P4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可见大小不同的3条特异扩增产物,经克隆后的序列测定,为大鼠nfic基因的3种可变剪接体。结论:nfic基因在大鼠牙齿发育后期、牙根的发育前期有表达,并且存在至少3种大鼠nfic基因选择性剪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ic 牙齿发育 选择性剪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collagenⅠ/Ⅲ的表达分布
13
作者 赵征 文玲英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collagenⅠ、Ⅲ在Balb/c小鼠牙胚发育各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两者在牙齿发育矿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牙胚发育各期collagenⅠ、Ⅲ的表达、分布. 结果:collagenⅢ:出生前E13 d小鼠牙胚蕾状期:口腔上皮细... 目的:探讨collagenⅠ、Ⅲ在Balb/c小鼠牙胚发育各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两者在牙齿发育矿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牙胚发育各期collagenⅠ、Ⅲ的表达、分布. 结果:collagenⅢ:出生前E13 d小鼠牙胚蕾状期:口腔上皮细胞阳性表达(+);E14~17 d帽状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表达弱阳性;E18~19 d和出生后P1 d钟状期与分化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表达阳性(+);出生后P2~10 d牙冠发育成熟期:成釉细胞、釉基质、成牙本质细胞、前期牙本质、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牙髓组织等均表达阳性(+);P10~30 d牙根发育成熟期:除上述细胞成分外,上皮根鞘、根周及根尖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表达强阳性(艹).collagenⅠ:在蕾状期无表达;帽状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表达阳性;钟状期与分化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表达阳性;牙冠和牙根发育期:其分布和表达类似于collagenⅢ.结论:鉴于collagenⅠ、Ⅲ的表达和分布,表明它们均参与了牙胚和牙体硬组织的发育形成,但似乎cllagenⅢ的作用比collagenⅠ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Ⅲ型胶原 牙胚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牙龋病并发尖周炎1例
14
作者 刘晓红 王小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ⅡⅠ结合牙龋病 尖周炎 并发症 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