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薛小临 舒娟 +1 位作者 黄荫薇 王育本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通过自身对照开放试验和随机单盲试验观察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结果显示非洛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0%~100%。副作用轻而少,服用方便,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关键词 非洛地平 原发性 高血压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双双 王燕妮 +1 位作者 牛建生 马爱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03-504,512,共3页
对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绝对厚度≥13mm为诊断可靠标准,IVS/LVPW≥1.8+SAM多见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核素心肌显像对超... 对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绝对厚度≥13mm为诊断可靠标准,IVS/LVPW≥1.8+SAM多见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核素心肌显像对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者可以补充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核素心肌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聚集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燕妮 祝家庆 +1 位作者 符明桂 马西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38-340,共3页
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聚集功能测定表明:AMI患者血浆Fg浓度明显升高,Fg聚集功能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但Fg浓度升高并在病程中... 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聚集功能测定表明:AMI患者血浆Fg浓度明显升高,Fg聚集功能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但Fg浓度升高并在病程中有动态变化,Fg聚集功能则无动态变化;AMI并发症组比无并发症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01)。提示Fg浓度升高及聚集功能增强与AMI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对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心肌梗塞 纤维蛋白原 浓度 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明伟 匡延龄 +3 位作者 李忠民 吴映云 张学斌 王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1-194,共4页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鳞癌PR阳性率(73.1%)高于小细胞癌(33.3%),腺癌ER阳性率较高,细胞分化好的ER阳性率较高(60%)。提示ER、PR存在于部分肺癌组织中,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性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对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脂肪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马秀萍 陈秀田 施秉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9-211,共3页
以24例健康者为对照,研究了1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服用十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发现甲状腺素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代谢均有显著影响,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无显... 以24例健康者为对照,研究了1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服用十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发现甲状腺素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代谢均有显著影响,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无显著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变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减退 甲状腺素 药物疗法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溶栓治疗
6
作者 王燕妮 祝家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改善EC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减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提示UAP患者应行尿激酶溶血栓治疗。但两组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尿激酶 心绞痛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Vit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建英 马志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比较了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大剂量Vit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结果显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是安全、有... 比较了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大剂量Vit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结果显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VITC 血小板活化 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和甘氨胆酸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苌新明 薛挥 +2 位作者 段仲壁 贾爱琳 冯新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60-360,共1页
血清Ⅲ型前胶原和甘氨胆酸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苌新明,薛挥,段仲壁,贾爱琳,冯新莉(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肝纤维化是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用放免法测定各种肝病患者血... 血清Ⅲ型前胶原和甘氨胆酸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苌新明,薛挥,段仲壁,贾爱琳,冯新莉(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肝纤维化是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用放免法测定各种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甘氨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肝纤维化 前胶原 甘氨胆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9例正常人骨矿物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孝礼 马秀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0-41,46,共3页
本文对389例正常人使用SD-100单光子吸收骨密度测定仪进行左侧尺桡骨中下1/3交界处骨矿物质含量(BMC)测定。结果显示各个年龄组男性BMC明显高子女性,男女性BMC高峰出现于31岁~40岁年龄组,男性在61岁以... 本文对389例正常人使用SD-100单光子吸收骨密度测定仪进行左侧尺桡骨中下1/3交界处骨矿物质含量(BMC)测定。结果显示各个年龄组男性BMC明显高子女性,男女性BMC高峰出现于31岁~40岁年龄组,男性在61岁以后,女性在51岁以后BMC明显下降,男女性BMC与体重有一定关系,但与身高没有相关性,本测定为该地区初步制定了一套正常人BM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物质 测量部位 骨质疏松性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10
作者 马秀萍 施秉银 侯润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88-190,共3页
观察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对14例未治疗的Graves甲亢(A组),12例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raves病(B组),10例未治疗的桥本甲亢(C组),13例来治疗甲功正常桥本甲炎(D组)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E组)者血清TSH及T3、T... 观察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对14例未治疗的Graves甲亢(A组),12例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raves病(B组),10例未治疗的桥本甲亢(C组),13例来治疗甲功正常桥本甲炎(D组)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E组)者血清TSH及T3、T4的影响。发现TSH反应正常组(B、D、E组)血清T3、T4均显著上升,其中MCA和TGA阳性的桥本甲炎组上升幅度最低(D组)。而TSH无反应组(A、C组)血清T3、T4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下降幅度以MCA、TGA最高的桥本甲亢组最大(C组)。并简要讨论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疾病 TRH TSH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活性的观察
11
作者 郑成云 王宝燕 +1 位作者 陈学民 刘陕西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51-352,381,共3页
应用免疫碱性磷酸酶桥联(APAAP)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了3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14例NHL患者白介素2(IL-2)活性。结果表明:NHL患者外周血全T细胞、OKT4细胞的均显著减... 应用免疫碱性磷酸酶桥联(APAAP)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了3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14例NHL患者白介素2(IL-2)活性。结果表明:NHL患者外周血全T细胞、OKT4细胞的均显著减少(P<0.05),OKT8细胞显著增多(P<0.05),OKT4/OKT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明显低于对照(P<0.01),IL-2活性与OKT4/OKT8比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白细胞介素2 恶性淋巴瘤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结三径路的电生理特性
12
作者 兰燕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01-502,528,共3页
食道调搏房宣传导曲线两次中断诊断房室结三任路12例,占所有受检1600例患者的075%。其中2例自慢径路诱出空上性心动过选(SVT),3例自慢经路和中径路诱出反复搏动。结果提示房室结纵向分离不仅仅只限于双径路;三径路诱发的SVT可有... 食道调搏房宣传导曲线两次中断诊断房室结三任路12例,占所有受检1600例患者的075%。其中2例自慢径路诱出空上性心动过选(SVT),3例自慢经路和中径路诱出反复搏动。结果提示房室结纵向分离不仅仅只限于双径路;三径路诱发的SVT可有不同的周长。并讨论了三任路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三径路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线粒体DNA缺失突变及与心衰发病的关系
13
作者 袁祖贻 封启明 +3 位作者 刘治全 马爱群 杨鼎颐 祝家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对心衰发病的意义,10例DCM患者心内膜活检心肌,用定量PCR方法,以常发缺失型突变mtDNA4977bp(mtDNA4977)和7436bp(mtDNA7436)缺失率为损伤指标,观察心衰不同发展阶...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对心衰发病的意义,10例DCM患者心内膜活检心肌,用定量PCR方法,以常发缺失型突变mtDNA4977bp(mtDNA4977)和7436bp(mtDNA7436)缺失率为损伤指标,观察心衰不同发展阶段mtDNA缺失程度与患者心肌线粒体呼吸酶活性改变及临床心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CM患者活检心肌中mtDNA4977缺失频率为100%,缺失率在0.128%~1.028%之间;mtDNA7436的缺失频率为70%,缺失率为0.103%~0.843%;10例健康对照中,仅2例45岁以上者有低水平的mtDNA4977及mtDNA7436缺失。心功能愈差,心脏扩大愈显著者,mtDNA缺失率愈高,心肌线粒体呼吸酶活性降低程度也愈明显;mtDNA缺失程度与心肌线粒体呼吸酶活性改变及整体心功能受损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关系。提示mtDNA缺失可能参与了DCM心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缺失突变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