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tranet的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连华 王华 邓军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提出了利用先进的Intranet技术开发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并就系统实现的有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Intranet以系统的低成本、可扩充性、强适应性、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
关键词 安全信息系统 INTRANET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与VC优化配合在安全监察软件系统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京兆 常心坦 张俭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安全监察是矿山安全中很重要的环节。利用VC的强大计算功能和VB的编程简单性采用VB与VC优化配合使用的方法开发安全监察软件系统是快速、简单、高效的设计方法。文章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信息流程作了简单的介绍 。
关键词 VB VC 安全监察 事故报告 GBT 组件 矿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徐精彩 文虎 +2 位作者 张辛亥 邓军 许满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2-677,共6页
根据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松散煤体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 ,通过测定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状况 ,推断出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结合采空区实际的浮煤厚度、漏风强度和氧浓度的分布 ,提出了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的计... 根据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松散煤体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 ,通过测定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状况 ,推断出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结合采空区实际的浮煤厚度、漏风强度和氧浓度的分布 ,提出了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的计算方法 ,构建了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的必要条件 .根据采空区氧化升温区的宽度和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 ,提出了能引起自燃的最小推进速度计算方法 ,从而构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的充分条件 .采用煤自然发火二维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区域 判定方法 综放面 采空区 煤自燃 相似定律 矿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综采放顶煤开采数值计算及相似模拟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来兴平 程文东 刘占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解决大倾角综采放顶煤技术难题,综合分析了大倾角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关键位置的煤岩力学性态、支架受力的模态、开采过程煤岩运动规律和应力分布规律.通过数值计算和物理模拟分析了煤岩运动非稳态演化特征及力学性态,对大倾角... 为解决大倾角综采放顶煤技术难题,综合分析了大倾角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关键位置的煤岩力学性态、支架受力的模态、开采过程煤岩运动规律和应力分布规律.通过数值计算和物理模拟分析了煤岩运动非稳态演化特征及力学性态,对大倾角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的开采寻找提高采出率的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规律 应力分布规律 综采放顶煤技术 煤岩力学 数值计算 特厚煤层 采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围岩与覆盖层破坏规律 被引量:92
5
作者 石平五 高召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需要研究地下矿床开采引起围岩和地表覆盖层破坏规律 .研究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 ,提出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的破坏过程大致可分为顶煤放出区、沿底坐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 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需要研究地下矿床开采引起围岩和地表覆盖层破坏规律 .研究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 ,提出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的破坏过程大致可分为顶煤放出区、沿底坐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岩滞后垮落区 4个区 .建立了急斜老顶狭长板模型 ,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得出急斜特厚煤层开采破坏主要向煤层上方发展 ,地表呈串珠状塌陷坑 ,在老顶上方地质破坏不显著 .只要对塌陷坑进行科学充填 ,就可实现地表绿化及城市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围岩 覆盖层 顶板 急斜煤层 破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嘴山二矿2268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精彩 余锋 +1 位作者 李树刚 张得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通过实验测定煤的自燃特性参数,由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漏风和氧浓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条件下浮煤自燃的极限参数,将采空区划分为窒息带、氧化升温带和散热带;然后根据综放工作面实际推进速度和最短自然发火... 通过实验测定煤的自燃特性参数,由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漏风和氧浓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条件下浮煤自燃的极限参数,将采空区划分为窒息带、氧化升温带和散热带;然后根据综放工作面实际推进速度和最短自然发火期判定出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并确定出保障综放工作面安全的最小推进速度为1 36m/d.由此为石嘴山二矿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自然发火期 采空区 窒息带 极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文虎 许满贵 +1 位作者 李莉 代爱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在一定蓄热环境下被积聚起来,当积聚的热量能够满足煤自燃发展的需要时,煤体温度不断上升,最终导致自燃。热量的积聚在煤自燃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热力学、传热学理论,推导出煤自燃的热量传递方程及煤体升温的必... 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在一定蓄热环境下被积聚起来,当积聚的热量能够满足煤自燃发展的需要时,煤体温度不断上升,最终导致自燃。热量的积聚在煤自燃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热力学、传热学理论,推导出煤自燃的热量传递方程及煤体升温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温度、浮煤厚度、空隙率、漏风强度对煤体蓄热升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热量积聚过程 影响因素 热量传递 温度 浮煤厚度 空隙率 漏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极限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精彩 王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煤自燃极限参数是判断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有力依据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粗略测算的方法 ,与现场实际差别很大 .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联想记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能力 ,在非线性预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对B... 煤自燃极限参数是判断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有力依据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粗略测算的方法 ,与现场实际差别很大 .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联想记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能力 ,在非线性预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的基础上 ,进行了煤自燃极限参数的预测 ,应用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 神经网络 BP算法 极限参数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斌 田水承 常心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工业事故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趋势 ,对风险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和应用于事故评价预测现状的基础上 ,对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改进 ,阐述了企业进行风险评价、管理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事故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工业事故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嘴山二矿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精彩 余锋 +1 位作者 李树刚 张得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利用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实验装置,模拟煤自燃发火过程。通过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氧气消耗量、一氧化碳产生量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煤的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放热强度和极限参数,研究石嘴山二矿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石嘴山... 利用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实验装置,模拟煤自燃发火过程。通过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氧气消耗量、一氧化碳产生量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煤的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放热强度和极限参数,研究石嘴山二矿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石嘴山二矿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提供依据。该实验数据精度在90%以上,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嘴山二矿 煤自燃 程序升温自燃性 自燃发火 耗氧速度 放热强度 极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化胶体防灭火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军 徐精彩 张辛亥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5,122,共5页
针对煤层自燃火灾的特点 ,研制出XK2 PR型稠化胶体 ,通过对XK2 PR型稠化胶体的配方、成胶机理、胶体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得出 :XK2 PR型稠化胶体具有一定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粘弹性 ,对水质依赖性小 ,耐酸碱 ,... 针对煤层自燃火灾的特点 ,研制出XK2 PR型稠化胶体 ,通过对XK2 PR型稠化胶体的配方、成胶机理、胶体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得出 :XK2 PR型稠化胶体具有一定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粘弹性 ,对水质依赖性小 ,耐酸碱 ,溶解速度可调 ,脱水很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化胶体 防灭火特性 水溶性 煤层自燃火灾 成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厚煤层顶分层开采解放作用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树刚 张正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3,共3页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含瓦斯厚煤层顶分层开采时支承压力对煤层底板的破坏作用,并根据压力分布和破坏程度对煤层底板裂隙沿深度方向进行定性定量分带,计算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其位置,探讨了各分带瓦斯运移特征,进而阐述了顶分...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含瓦斯厚煤层顶分层开采时支承压力对煤层底板的破坏作用,并根据压力分布和破坏程度对煤层底板裂隙沿深度方向进行定性定量分带,计算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其位置,探讨了各分带瓦斯运移特征,进而阐述了顶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的解放作用,为安全、合理开采含瓦斯厚煤层且有效抽排煤层瓦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厚煤层 顶分层开采 解放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贸易电子商务网运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精彩 王华 文虎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1期20-21,39,共3页
分析了现阶段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现状及煤炭销售行业存在的问题,以“精彩列车”为例探讨了煤炭贸易电子商务网的运作模式。“精彩列车”煤炭贸易网是面向煤炭行业和煤炭用户的大型专业网,它采用“网上、网下”同时运作的BtoB的电子商务... 分析了现阶段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现状及煤炭销售行业存在的问题,以“精彩列车”为例探讨了煤炭贸易电子商务网的运作模式。“精彩列车”煤炭贸易网是面向煤炭行业和煤炭用户的大型专业网,它采用“网上、网下”同时运作的BtoB的电子商务模式,将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为电子商务在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贸易 电子商务 运作模式 煤炭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形状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学义 姚裕春 黄庆享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洞室开挖会使围岩周边产生应力集中 ,产生拉应力与压应力。围岩出现拉应力对洞室稳定十分不利 ,通常通过改变洞室形状和轴比来消除围岩中的拉应力。本文提出一种使洞室拉应力σθ=0 ,而压应力最小的确定洞室最优几何形状的方法。
关键词 形状优化设计 地下洞室 应力集中 围岩 拉应力 压应力 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带老顶的判别准则及在浅埋煤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5
作者 侯忠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 ,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 ,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 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 ,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 ,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度 ,推导出了断裂带老顶判别的理论公式 ,即老顶分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高度 1 5倍时该分层进入断裂带 .通过与实际观测值及所建立的经验公式比较 ,证明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际一致 ,从而使长期悬而未解的断裂带老顶层位问题在理论上得以解决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覆岩全厚切落的必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断裂带 老顶 理论判别准则 顶板 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岩移规律 被引量:45
16
作者 高召宁 石平五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方法 ,对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运动与破坏规律以及地表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阐明了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存在不稳定拱和地表向顶板方向偏移的非对称性下沉。
关键词 急斜煤层 不稳定拱 非对称性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采场浮煤自燃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忠超 徐精彩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0,204,共5页
采用神经网络原理 ,结合煤炭自燃的影响因素建立起预测采场浮煤自燃危险性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并给出了实例。预测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燃危险性 预测模型 浮煤 蓄热条件 持续供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面自燃危险区域及最小推进速度的确定 被引量:24
18
作者 邓军 孙战勇 +1 位作者 樊广明 王洪权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通过实验测定煤的自燃特性参数 ;由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综放面采空区浮煤、漏风和氧浓度的分布情况 ,然后根据实际条件下浮煤自燃的极限参数 ,将采空区划分为窒熄带、氧化升温带和散热带 ;最后根据综放面实际推进速度和最短自然发火... 通过实验测定煤的自燃特性参数 ;由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综放面采空区浮煤、漏风和氧浓度的分布情况 ,然后根据实际条件下浮煤自燃的极限参数 ,将采空区划分为窒熄带、氧化升温带和散热带 ;最后根据综放面实际推进速度和最短自然发火期判定出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面 采空区 极限参数 自燃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速度对地表建筑物损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学义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Knothe动态预计理论为基础 ,引入岩石流变变形力学模型 ,分析回采工作面的开采速度变化、停采对地面建筑物保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护建筑物下应保持匀速的开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停采及开采速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应力... 以Knothe动态预计理论为基础 ,引入岩石流变变形力学模型 ,分析回采工作面的开采速度变化、停采对地面建筑物保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护建筑物下应保持匀速的开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停采及开采速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应力增加 ,对地面建筑物保护非常不利 ;在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 ,存在一个对建筑物不利的开采速度危险区域 ,避开这一开采速度区域开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速度 建筑物保护 Knothe动态预计理论 回采工作面 破坏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采动损害传递途径研究
20
作者 高召宁 石平五 姚令侃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对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煤岩移动规律研究,提出了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破坏发展分区,即顶煤放出区、沿底座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岩滞后垮落区。分析了影响沿底座滑区和顶板离层破坏区破坏的主要因素及其采动损害传递的... 通过对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煤岩移动规律研究,提出了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破坏发展分区,即顶煤放出区、沿底座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岩滞后垮落区。分析了影响沿底座滑区和顶板离层破坏区破坏的主要因素及其采动损害传递的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损害 分区 主途径控制 特厚煤层开采 传递途径 急倾斜 顶板离层 放顶煤 规律研究 水平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