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模型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来兴平
王春龙
+2 位作者
单鹏飞
崔峰
康延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研究对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新疆哈密大南湖一矿13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开采技术条件,构建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实验模型;分析覆岩运移特征与声发射监测信息,揭示了采动覆岩单次破裂及来压过程中多...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研究对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新疆哈密大南湖一矿13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开采技术条件,构建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实验模型;分析覆岩运移特征与声发射监测信息,揭示了采动覆岩单次破裂及来压过程中多次破裂的能量耗散与演化特征,其历程分别为"释放-积聚-释放"与"裂隙扩展-破裂-垮落"。借助钻孔电视判定覆岩破坏演化高度,结果表明:工作面开挖后,覆岩破坏高度随模型开采持续增加,但受下方煤岩体碎胀效应影响,覆岩破坏高度增幅随来压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工作面推进至246.4 m时,破裂岩块间形成稳定的挤压平衡结构,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状态,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峰值为96.0 m.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实验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
声发射
钻孔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诱导能量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来兴平
刘简宁
+4 位作者
崔峰
刘晋冀
孟平原
刘辉
曹建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2-568,共7页
水平分段综放开采面顶板断裂失稳预测对急斜煤层开采动力灾害防治至关重要。以碱沟矿495 m水平B1+2煤层综放工作面为背景,基于现场开采条件分析,开展顶板能量演变理论计算,构建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能量演变物理平面模型实验,采用声发...
水平分段综放开采面顶板断裂失稳预测对急斜煤层开采动力灾害防治至关重要。以碱沟矿495 m水平B1+2煤层综放工作面为背景,基于现场开采条件分析,开展顶板能量演变理论计算,构建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能量演变物理平面模型实验,采用声发射与红外热像综合监测手段,揭示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诱导能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急斜煤层顶板积储的可释放应变能大于耗散能,采动作用致使顶板岩体内部损伤加剧,裂隙扩展诱导能量释放速率必然骤增;采动岩体裂隙动态扩展过程中声发射信号与红外热量同时变化,其中声发射事件数与能率呈缓慢与快速演化特征,红外热像出现热量异常(区)迁移;顶板破裂过程中"声-热"时序演变特征的实质为裂隙扩展诱导能量非均匀释放,形成缓慢与加速释放迁移的时-空演化过程,能量加速释放易造成顶板断裂失稳并诱发动力灾害。这为现场灾害预报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煤层
裂隙扩展
释能与迁移
模拟实验
“声-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的非平衡信号的子波变换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来兴平
黄昌富
蔡美峰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子波变换分析对大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的信号特征分析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尝试将子波变换技术应用在采空区动力学破坏监测的非稳态信号分析中。基于现场的工程分析与评价 ,结合统计力学的理论 ,对大采空区围岩非稳态破坏位置进行了...
子波变换分析对大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的信号特征分析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尝试将子波变换技术应用在采空区动力学破坏监测的非稳态信号分析中。基于现场的工程分析与评价 ,结合统计力学的理论 ,对大采空区围岩非稳态破坏位置进行了统计推断以及对断裂位置正确定位。这为工程信号中奇异点的探测与识别和矿山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信号识别提供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声发射非平衡信号
在线定位
子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面覆岩运动“时-空-强”演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来兴平
许慧聪
康延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1-877,共7页
综放面覆岩运动是制约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新疆大南湖一矿1303综放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对工作面覆岩运动"横三区"与"竖三带"经典理论的理解,将区块链式演化思想应用于综放覆岩运动数值模型构建与链式...
综放面覆岩运动是制约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新疆大南湖一矿1303综放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对工作面覆岩运动"横三区"与"竖三带"经典理论的理解,将区块链式演化思想应用于综放覆岩运动数值模型构建与链式演化过程精细计算,构建开采扰动区覆岩物理与数值计算模型,并将其植入三维有限差分计算FLAC^(3D)程序,揭示综放面覆岩运动"时间-空间-强度"链式演化与失稳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大南湖一矿综放面覆岩垮落带与裂隙带分别约为16.8 m与115 m.具有承载性的岩层受到外力破坏,均会出现应力集中;岩层垮落根据承载层和开挖尺寸不同,出现"分离-协同"运动现象,应力呈现"集中-分离-集中"规律,重合后的应力演化集中,造成工作面强矿压作用,这对现场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覆岩运动
区块链演化
精细数值计算
"时-空-强"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采面区段煤柱宽度预测GRNN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泽阳
来兴平
+1 位作者
刘小明
崔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近水平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预测为目标,分析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煤层内聚力、煤层厚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容重、泊松比、埋深、工作面长度、煤层倾角对区段煤柱留设的影响因素与关系。基于广义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近水...
以近水平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预测为目标,分析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煤层内聚力、煤层厚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容重、泊松比、埋深、工作面长度、煤层倾角对区段煤柱留设的影响因素与关系。基于广义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某矿典型工作面为背景,运用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运用四折交叉验证算法对光滑因子进行优化,消除了模型构建参数选择的人为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与工作面实际区段煤柱仅有1%左右的误差。为验证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建立了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得出GRNN模型对于多种影响因素非线性耦合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稳定性与精确性,为实现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的精准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平煤层
区段煤柱
综合机械化开采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优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肖双双
丁小华
+1 位作者
马力
董国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6-3084,共9页
为了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降低倒堆工艺系统生产成本,需要对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进行优化。但由于拉斗铲作业平台高度与平台宽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对单个参数进行独立优化,而需要以2者为变量,建立优化模型,提出拉斗铲作业平台...
为了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降低倒堆工艺系统生产成本,需要对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进行优化。但由于拉斗铲作业平台高度与平台宽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对单个参数进行独立优化,而需要以2者为变量,建立优化模型,提出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的综合优化方法。为此分析了拉斗铲单向走行、往返走行情况下的挖掘范围,分别推导了各种情况下的拉斗铲挖掘深度、正向及反向走行距离计算公式,提出了拉斗铲走行时间及作业周期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拉斗铲生产效率与作业平台高度、作业平台宽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抛掷爆破爆堆的三维扫描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拟合得到爆堆曲线方程,进而提出了有效抛掷率、拉斗铲重复倒堆率、辅助剥离率、拉斗铲倒堆率等变量的计算方法,以倒堆工艺系统年剥离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3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优化模型,并全面分析了作业平台参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影响拉斗铲作业安全、高台阶稳定等的作业安全约束,影响拉斗铲倒堆距离、挖掘深度等的拉斗铲线性尺寸约束,以及拉斗铲、辅助设备等的生产能力约束,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计算可知,黑岱沟露天煤矿的拉斗铲作业效率随着作业平台高度、作业平台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作业平台高度为13.30 m,宽度为118.10 m时,拉斗铲作业效率最大,为4043.02 m^3/h;其最优作业平台高度为14.60 m,作业平台宽度为118.00 m,优化后每年可节省剥离费用371.7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斗铲
作业平台
非线性规划
倒堆工艺
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模型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来兴平
王春龙
单鹏飞
崔峰
康延雷
机构
西安
科技
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煤矿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2015CB251602)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4CB260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361206)
文摘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研究对煤炭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新疆哈密大南湖一矿13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开采技术条件,构建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实验模型;分析覆岩运移特征与声发射监测信息,揭示了采动覆岩单次破裂及来压过程中多次破裂的能量耗散与演化特征,其历程分别为"释放-积聚-释放"与"裂隙扩展-破裂-垮落"。借助钻孔电视判定覆岩破坏演化高度,结果表明:工作面开挖后,覆岩破坏高度随模型开采持续增加,但受下方煤岩体碎胀效应影响,覆岩破坏高度增幅随来压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工作面推进至246.4 m时,破裂岩块间形成稳定的挤压平衡结构,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状态,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峰值为96.0 m.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了定量依据。
关键词
模型实验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
声发射
钻孔电视
Keywords
model experiment
failur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overburden strata
acoustic emission
borehole TV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诱导能量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来兴平
刘简宁
崔峰
刘晋冀
孟平原
刘辉
曹建涛
机构
西安
科技
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西安
科技
大学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2-56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251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61206
51504184)
文摘
水平分段综放开采面顶板断裂失稳预测对急斜煤层开采动力灾害防治至关重要。以碱沟矿495 m水平B1+2煤层综放工作面为背景,基于现场开采条件分析,开展顶板能量演变理论计算,构建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能量演变物理平面模型实验,采用声发射与红外热像综合监测手段,揭示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诱导能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急斜煤层顶板积储的可释放应变能大于耗散能,采动作用致使顶板岩体内部损伤加剧,裂隙扩展诱导能量释放速率必然骤增;采动岩体裂隙动态扩展过程中声发射信号与红外热量同时变化,其中声发射事件数与能率呈缓慢与快速演化特征,红外热像出现热量异常(区)迁移;顶板破裂过程中"声-热"时序演变特征的实质为裂隙扩展诱导能量非均匀释放,形成缓慢与加速释放迁移的时-空演化过程,能量加速释放易造成顶板断裂失稳并诱发动力灾害。这为现场灾害预报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急斜煤层
裂隙扩展
释能与迁移
模拟实验
“声-热”指标
Keywords
extremely steep coal seams
crack propagation
release and migration of energy
model experiment
acoustic-heat indicators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的非平衡信号的子波变换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来兴平
黄昌富
蔡美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科技
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74002)
文摘
子波变换分析对大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的信号特征分析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尝试将子波变换技术应用在采空区动力学破坏监测的非稳态信号分析中。基于现场的工程分析与评价 ,结合统计力学的理论 ,对大采空区围岩非稳态破坏位置进行了统计推断以及对断裂位置正确定位。这为工程信号中奇异点的探测与识别和矿山采空区动力灾害声发射监测信号识别提供先进。
关键词
采空区
声发射非平衡信号
在线定位
子波变换
Keywords
mined-out area
AE un-equilibrium signal
on line place
wavelet transform
分类号
TD3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面覆岩运动“时-空-强”演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来兴平
许慧聪
康延雷
机构
西安
科技
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西安
科技
大学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网哈密能源煤电有限公司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1-87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5CB2516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14CB26040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231
51504184)
文摘
综放面覆岩运动是制约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新疆大南湖一矿1303综放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对工作面覆岩运动"横三区"与"竖三带"经典理论的理解,将区块链式演化思想应用于综放覆岩运动数值模型构建与链式演化过程精细计算,构建开采扰动区覆岩物理与数值计算模型,并将其植入三维有限差分计算FLAC^(3D)程序,揭示综放面覆岩运动"时间-空间-强度"链式演化与失稳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大南湖一矿综放面覆岩垮落带与裂隙带分别约为16.8 m与115 m.具有承载性的岩层受到外力破坏,均会出现应力集中;岩层垮落根据承载层和开挖尺寸不同,出现"分离-协同"运动现象,应力呈现"集中-分离-集中"规律,重合后的应力演化集中,造成工作面强矿压作用,这对现场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三软煤层
覆岩运动
区块链演化
精细数值计算
"时-空-强"演化规律
Keywords
soft roof-coal-floor coal seam
overlying rock exercising
block chain evolution
precise numerical calculation
"spatio-tempo-intension"evolution rules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采面区段煤柱宽度预测GRNN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泽阳
来兴平
刘小明
崔峰
机构
西安
科技
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
科技
大学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418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251600)
文摘
以近水平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预测为目标,分析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煤层内聚力、煤层厚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容重、泊松比、埋深、工作面长度、煤层倾角对区段煤柱留设的影响因素与关系。基于广义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近水平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某矿典型工作面为背景,运用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运用四折交叉验证算法对光滑因子进行优化,消除了模型构建参数选择的人为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与工作面实际区段煤柱仅有1%左右的误差。为验证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建立了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得出GRNN模型对于多种影响因素非线性耦合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稳定性与精确性,为实现近水平综采工作面的精准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近水平煤层
区段煤柱
综合机械化开采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Keywords
near horizontal coal seam
section coal pillar
fully-mechanized mining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D82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优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肖双双
丁小华
马力
董国伟
机构
西安
科技
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
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6-3084,共9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8JS067)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8TD-038)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青年教工创新资助项目(2017-NY-002)
文摘
为了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降低倒堆工艺系统生产成本,需要对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进行优化。但由于拉斗铲作业平台高度与平台宽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对单个参数进行独立优化,而需要以2者为变量,建立优化模型,提出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的综合优化方法。为此分析了拉斗铲单向走行、往返走行情况下的挖掘范围,分别推导了各种情况下的拉斗铲挖掘深度、正向及反向走行距离计算公式,提出了拉斗铲走行时间及作业周期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拉斗铲生产效率与作业平台高度、作业平台宽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抛掷爆破爆堆的三维扫描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拟合得到爆堆曲线方程,进而提出了有效抛掷率、拉斗铲重复倒堆率、辅助剥离率、拉斗铲倒堆率等变量的计算方法,以倒堆工艺系统年剥离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3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优化模型,并全面分析了作业平台参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影响拉斗铲作业安全、高台阶稳定等的作业安全约束,影响拉斗铲倒堆距离、挖掘深度等的拉斗铲线性尺寸约束,以及拉斗铲、辅助设备等的生产能力约束,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计算可知,黑岱沟露天煤矿的拉斗铲作业效率随着作业平台高度、作业平台宽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作业平台高度为13.30 m,宽度为118.10 m时,拉斗铲作业效率最大,为4043.02 m^3/h;其最优作业平台高度为14.60 m,作业平台宽度为118.00 m,优化后每年可节省剥离费用371.70万元。
关键词
拉斗铲
作业平台
非线性规划
倒堆工艺
露天煤矿
Keywords
dragline
working platform
nonlinear programming
stripping technology
surface coal mine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动覆岩破坏演化特征模型实验与分析
来兴平
王春龙
单鹏飞
崔峰
康延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斜煤层顶板裂隙扩展诱导能量时-空演变特征
来兴平
刘简宁
崔峰
刘晋冀
孟平原
刘辉
曹建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的非平衡信号的子波变换分析
来兴平
黄昌富
蔡美峰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放面覆岩运动“时-空-强”演化规律分析
来兴平
许慧聪
康延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综采面区段煤柱宽度预测GRNN模型构建与应用
王泽阳
来兴平
刘小明
崔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拉斗铲作业平台参数优化
肖双双
丁小华
马力
董国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