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散煤体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建伟 葛岭梅 +1 位作者 徐精彩 文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根据非稳态传热的一般原理设计了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粒径、填充密度及煤中含水量的增大,导热系数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并利用3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了导热系... 根据非稳态传热的一般原理设计了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粒径、填充密度及煤中含水量的增大,导热系数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并利用3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了导热系数和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煤体 导热系数 测定 非稳态传热 粒度 含水量 填充密度 自燃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ussian的瓦斯爆炸微观反应机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罗振敏 邓军 郭晓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为了从微观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揭示瓦斯爆炸机理,应用Gaussian软件,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的B3LYP/6-31G方法对低温阶段瓦斯爆炸自由基链式反应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得到各步反应反应物和产物的稳定构型及相应构型参数,计算得到各反应的反... 为了从微观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揭示瓦斯爆炸机理,应用Gaussian软件,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的B3LYP/6-31G方法对低温阶段瓦斯爆炸自由基链式反应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得到各步反应反应物和产物的稳定构型及相应构型参数,计算得到各反应的反应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和活化能等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链引发反应CH4+O2→C H3+H O2进行缓慢,反应焓为259.26kJ/mol,吉布斯自由能为210.68kJ/mol,需吸收大量热量才能激发反应进行。CH 2O+O2→HO2+HCO作为链分支在整个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活化能为193.91kJ/mol,对瓦斯氧化加速达到爆炸有决定性意义。该结论对瓦斯爆炸机理的深层次研究及瓦斯爆炸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Gibbs自由能 活化能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浅埋煤层覆岩破断判据及跨距计算 被引量:38
3
作者 侯忠杰 张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在分析组合关键层有关参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组合关键层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计算公式。由于关键层理论和组合关键层理论的载荷和弹性模量不同,而且两者来压步距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因此以关键层理论计算浅埋煤层矿压参数必然... 在分析组合关键层有关参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组合关键层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计算公式。由于关键层理论和组合关键层理论的载荷和弹性模量不同,而且两者来压步距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因此以关键层理论计算浅埋煤层矿压参数必然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大柳塔 1203 工作面按照关键层计算得出的顶板来压步距与实际相差很大,而按照组合关键层计算得出的顶板来压步距与实际基本吻合。以组合关键层理论计算的矿压有关参数与实测一致,这证明对于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应采用组合关键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关键层 步距 浅埋煤层 厚松散层 顶板来压 覆岩 关键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涌出量时间序列的分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精彩 赵庆贤 +1 位作者 邓军 文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分形论中的R/S分析法对矿井瓦斯涌出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计算了时间序列的赫斯特指数、概率分布分形维数和轨迹分维数,讨论了它们在矿井瓦斯涌出预测中的指导意义。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持久相关... 应用分形论中的R/S分析法对矿井瓦斯涌出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计算了时间序列的赫斯特指数、概率分布分形维数和轨迹分维数,讨论了它们在矿井瓦斯涌出预测中的指导意义。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持久相关性,可以用分形论对其作出趋势预测;而发生火灾时,持久相关性不明显。但两种状态下的概率密度分布都满足分形分布;时间序列轨迹都具有明显的分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瓦斯涌出量 时间序列 分形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顶破断失稳在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石平五 邵小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28,共4页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滑落失稳和回转失稳的力学条件,指出危险点是上铰接点。研究表明急斜放顶煤开采围岩结构虽然与缓斜煤层长壁放顶煤不同,基本顶(老顶)和直接顶只是在工作面的一侧,但仍然不能忽视它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铰接结构的上铰接点是岩层控制的关键点,这为现场实施充填以防止基本顶失稳的动力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弹性薄板 铰接结构 滑落失稳 回转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700mm管道内瓦斯爆炸及抑爆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蔡周全 李永怀 程方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4,92,共4页
为了保障低浓度瓦斯输送过程中的安全,利用直径700 mm、长96 m的管道模拟低浓度瓦斯输送管道,进行了全管道瓦斯爆炸传播及抑爆试验。瓦斯爆炸传播试验表明:瓦斯爆炸压力由爆炸源起至50 m区间有减小的趋势,50 m后明显增大,封膜前段压力... 为了保障低浓度瓦斯输送过程中的安全,利用直径700 mm、长96 m的管道模拟低浓度瓦斯输送管道,进行了全管道瓦斯爆炸传播及抑爆试验。瓦斯爆炸传播试验表明:瓦斯爆炸压力由爆炸源起至50 m区间有减小的趋势,50 m后明显增大,封膜前段压力大幅上升;火焰速度随距离增大逐渐增大,过50 m后火焰速度明显增加。抑爆试验采用的抑爆装置由火焰传感器、抑爆器、控制器组成,喷洒滞后时间不大于15 ms,抑爆试验表明:抑爆装置能在距爆炸源25 m处有效扑灭爆炸火焰,能防止后部瓦斯参与爆炸,并使后部压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瓦斯爆炸 抑爆装置 抑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G加气站抑爆系统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周全 李永怀 罗振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现有CNG加气站普遍缺少预防和控制火灾与爆炸灾害事故的综合配套技术,特别是缺少先进的自动快速灭火抑爆技术及装备。CNG加气站现有消防设施动作时间长,不能有效防止天然气的爆炸,为此,开发研制了产气式自动干粉抑爆系统,由紫外传感器... 现有CNG加气站普遍缺少预防和控制火灾与爆炸灾害事故的综合配套技术,特别是缺少先进的自动快速灭火抑爆技术及装备。CNG加气站现有消防设施动作时间长,不能有效防止天然气的爆炸,为此,开发研制了产气式自动干粉抑爆系统,由紫外传感器、控制器、抑爆器组成,可用于爆炸性气体(粉尘)场所的敞开或半敞开空间抑爆。当发生气体(粉尘)燃烧、爆炸时,紫外传感器接收火焰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产生触发电压,使抑爆器的产气剂释放出大量气体,驱动快速喷撒出干粉灭火剂,形成足够浓度的灭火剂粉雾体,有效扑灭爆炸火焰,具有动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天然气模拟爆炸试验中能有效抑制天然气爆炸,可用于CNG加气站或其他燃烧爆炸性气体场所,提高其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加气站 抑爆系统 产气式 火灾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放顶煤开采顶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共4页
在现场观测及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支架上方顶煤体中能够形成“拱”结构,该结构的存在将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顶煤体中“跨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指... 在现场观测及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支架上方顶煤体中能够形成“拱”结构,该结构的存在将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顶煤体中“跨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指出了影响结构特征的相关因素。认为“跨层拱”是顶煤体开采过程中经历平衡—失稳—再平衡—再失稳的上移结构,所在分段煤体中的拱结构受上方采空区煤矸的重压及顶底板的挤压作用,其最终失稳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矿压显现 跨层拱 拱跨比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700mm管道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永怀 蔡周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1,54,共4页
为了预防瓦斯在输送和排放管道中的爆炸,在Ф700mm管道进行了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流量和水雾带长度条件下,细水雾能够抑制管道内瓦斯爆炸,抑制瓦斯爆炸距离最短为41.5m、最长为63.7m;抑制瓦斯爆炸的最佳... 为了预防瓦斯在输送和排放管道中的爆炸,在Ф700mm管道进行了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流量和水雾带长度条件下,细水雾能够抑制管道内瓦斯爆炸,抑制瓦斯爆炸距离最短为41.5m、最长为63.7m;抑制瓦斯爆炸的最佳喷嘴水流量为5.03L/min,水雾带长度为33m;抑制瓦斯爆炸水流量越大,抑制瓦斯爆炸后爆炸压力最大值越小,但喷嘴水流量达到6.19L/min后,水流量的增加对抑制瓦斯爆炸后爆炸压力最大值影响不明显;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系统安装于管道10~50m时抑制瓦斯爆炸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细水雾 抑制瓦斯爆炸试验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顶破断失稳在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平五 邵小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1-644,共4页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滑落失稳和回转失稳的力学条件,指出危险点是上铰接点。研究表明急斜放顶煤开采围岩结构虽然与缓斜煤层长壁放顶煤不同,基本顶(老顶)和直接顶只是在工作面的一侧,但仍然不能忽视它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铰接结构的上铰接点是岩层控制的关键点,这为现场实施充填以防止基本顶失稳的动力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弹性薄板 铰接结构 滑落失稳 回转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