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山峡谷多视卫星立体像对真三维重建
1
作者 杨刚 吕宝雄 +4 位作者 贾玮 王明 杨振胤 李贾亮 刘康 《西北水电》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解决大面积艰险条件下高山峡谷真三维重建难题,提高卫星影像空间及光谱分辨率,以中国西藏某高山峡谷流域Pleiades卫星立体像对为切入点,探讨了RPC轨道参数校正、SIFT算子优化密集匹配等卫星影像三维重建关键技术,构建无控定位条件下... 为解决大面积艰险条件下高山峡谷真三维重建难题,提高卫星影像空间及光谱分辨率,以中国西藏某高山峡谷流域Pleiades卫星立体像对为切入点,探讨了RPC轨道参数校正、SIFT算子优化密集匹配等卫星影像三维重建关键技术,构建无控定位条件下全色、多光谱及融合状态下真三维重建模型。结果表明:3种方案下多视卫星立体像对匹配点误差均小于1个像素,全色方案匹配点精度达到0.67个像素,丰富了1∶5千、1∶1万地形图测绘、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及监测、高海拔地区冰川演变分析手段及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卫星影像真三维重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卫星立体像对 有理函数模型 影像匹配 真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湿陷性黄土区InSAR时序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朋俊 张璐 +1 位作者 陈元申 刘豪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28,205,共5页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精度高和范围大等优点,为线性工程基础稳定性的形变监测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辉县段湿陷性黄土地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精度高和范围大等优点,为线性工程基础稳定性的形变监测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辉县段湿陷性黄土地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内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获取的90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了该湿陷性黄土特殊地质区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和时间序列信息,分析了区域内沉降量与降雨量及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获得了区域内沉降时空演变特征。相关成果为南水北调干渠基础不稳定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线性工程 平均形变速率 时序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