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矸石电厂粉煤灰薄喷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马浩淼 陈杰 +3 位作者 王予 黄庆享 徐博洋 王宇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19,共7页
为实现矸石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在分析了陕西黄陵矸石电厂粉煤灰理化性能基础上,研究粉煤灰掺量、胶沙比、粉煤灰质量分数对薄喷材料流动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矸石电厂粉煤灰薄喷材料基础配比,并采用扫描电镜... 为实现矸石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在分析了陕西黄陵矸石电厂粉煤灰理化性能基础上,研究粉煤灰掺量、胶沙比、粉煤灰质量分数对薄喷材料流动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矸石电厂粉煤灰薄喷材料基础配比,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薄喷材料1、28 d龄期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外加剂对材料流动性能进行调控,揭示了调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水泥(质量比)为6∶1,胶沙比(质量比)为1.0∶1.2,粉煤灰质量分数为77%,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5%(质量分数),SD-WJ40液体无碱速凝剂掺量为11%(质量分数)时,薄喷材料性能满足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电厂粉煤灰 薄喷材料 流动性 抗压强度 外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醚改性粉煤灰基薄喷材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予 陈杰 +3 位作者 黄庆享 武奇猛 刘纯 贺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53-10058,10070,共7页
采用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对粉煤灰基薄喷材料的粘结性能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纤维素醚的黏度、取代基对粉煤灰基薄喷材料粘结强度、稠度及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纤维素醚... 采用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对粉煤灰基薄喷材料的粘结性能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纤维素醚的黏度、取代基对粉煤灰基薄喷材料粘结强度、稠度及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纤维素醚掺入前后粉煤灰基薄喷材料28 d试样的微观结构,揭示了纤维素醚对薄喷材料粘结性能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纤维素醚后,薄喷材料的粘结强度显著提高。相同取代基下,掺入低黏度的纤维素醚试样的粘结性能更高。不同取代基下,羟乙基纤维素醚试样粘结强度更高,对力学性能的不良影响更小。掺入0.05%(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羟乙基纤维素醚的粉煤灰基薄喷材料28 d粘结强度达到1.67 MPa,抗压强度为1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基薄喷材料 粘结强度 羟乙基纤维素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荆桂花 肖国庆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综述了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合成镁铝尖晶石原料的几种新方法 ,重点介绍了镁铝尖晶石原料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 ,如添加剂、气氛、原料活性等对镁铝尖晶石原料烧结性的影响 ,同时也简介了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的高... 综述了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合成镁铝尖晶石原料的几种新方法 ,重点介绍了镁铝尖晶石原料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 ,如添加剂、气氛、原料活性等对镁铝尖晶石原料烧结性的影响 ,同时也简介了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 ,如抗渣性、热震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基耐火材料 合成 烧结性 抗渣性 热震稳定性 二步煅烧法 高能球磨法 湿化学法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热等静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N陶瓷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云斯宁 蒋明学 +3 位作者 李勇 刘建龙 唐仕英 王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综述了AlON(阿隆 )陶瓷材料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情况。认为AlON陶瓷自身优异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它无论作为功能材料还是作为结构材料 ,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 ;同时指出 ,虽然目前AlON陶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需对其形... 综述了AlON(阿隆 )陶瓷材料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情况。认为AlON陶瓷自身优异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它无论作为功能材料还是作为结构材料 ,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 ;同时指出 ,虽然目前AlON陶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需对其形成热力学过程、烧结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N陶瓷 晶体结构 性质 应用 结构 氧氮化铝 热力学过程 烧结机理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储能石膏基建筑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尚建丽 李乔明 王争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40-2144,共5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醇(EG)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以相变石蜡为囊芯聚氨酯为囊壁的微胶囊。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表观形...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醇(EG)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以相变石蜡为囊芯聚氨酯为囊壁的微胶囊。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表观形貌及热性能,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将微胶囊以掺量为20%质量比例与建筑石膏复合,制成轻质相变潜热材料,通过温度循环试验表明:微胶囊相变储热石膏基建筑材料具有显著的储(放)热能力和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法 微胶囊 潜热材料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锂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志斌 许云华 +2 位作者 刘文刚 栾振兴 牛立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61,共3页
通过高温裂解蔗糖混合纳米硅和碳纳米管,得到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315.4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72.4%,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830.5mAh/g。具有良好弹性的碳纳米管组成... 通过高温裂解蔗糖混合纳米硅和碳纳米管,得到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315.4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72.4%,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830.5mAh/g。具有良好弹性的碳纳米管组成的网状结构使复合材料能保持较好的形貌,而碳纳米管优良的导电性可以使更多的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碳 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玻璃纤维/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邵水源 庞青涛 +3 位作者 王洪利 宋昌清 王知 韩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3,111,共4页
表面改性的短玻璃纤维和硅橡胶共混发泡制备出短玻璃纤维/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长为6mm的短纤维3g(7.5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155%,达到0.78MPa。沿着纤维取向上的拉伸强度相... 表面改性的短玻璃纤维和硅橡胶共混发泡制备出短玻璃纤维/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长为6mm的短纤维3g(7.5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155%,达到0.78MPa。沿着纤维取向上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垂直纤维横向增加130%,断后伸长率增加790%;热稳定性提高;结构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泡孔孔径平均为0.3mm,呈闭孔且分布稀少,泡孔绕纤维生成;扫描电镜(SEM)显示处理后的纤维与硅橡胶界面处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玻璃纤维 发泡 硅橡胶 拉伸强度 长径比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志斌 许云华 +1 位作者 刘文刚 栾振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97-99,共3页
通过高温裂解酚醛树脂混合纳米硅和碳纳米管,得到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了硅含量对该复合材料充放电性能和电池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与硅/无定形碳复合材料相比,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到80%;硅含量30%和40%的该复... 通过高温裂解酚醛树脂混合纳米硅和碳纳米管,得到硅/无定形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了硅含量对该复合材料充放电性能和电池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与硅/无定形碳复合材料相比,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到80%;硅含量30%和40%的该复合材料既具有很高的容量,又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碳 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电厂粉煤灰基膏体充填材料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杰 刘永 +2 位作者 石莹 黄庆享 高尚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4,共5页
以矸石电厂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其理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以活化的矸石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膏体充填材料的输送性能和强度特性,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膏体充填材料在不同龄期下的... 以矸石电厂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其理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以活化的矸石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膏体充填材料的输送性能和强度特性,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膏体充填材料在不同龄期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胶比达到3∶1的充填材料料浆初始坍落度为200 mm,粘聚性和保水性好,静置泌水率3%,初凝时间大于5 h,符合泵送要求.充填材料脱模后的试件8 h能够自稳,3 d和28 d强度为1 MPa和10 MPa左右,满足采空区充填要求.采用活化的矸石电厂粉煤灰制备的膏体充填材料成本低、环保,能为矿区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材料 矸石电厂粉煤灰 输送性能 抗压强度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珍珠岩/有机羧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尚建丽 赵鹏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用膨胀珍珠岩多孔基体与有机羧酸进行物理复合,制备建筑储能材料,通过SEM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DSC测试其相变温度、相变焓.结果表明:辛酸、月桂酸和豆蔻酸与膨胀珍珠岩的最佳吸附量约为55%、45%、40%,膨胀珍珠岩/辛酸复合... 用膨胀珍珠岩多孔基体与有机羧酸进行物理复合,制备建筑储能材料,通过SEM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DSC测试其相变温度、相变焓.结果表明:辛酸、月桂酸和豆蔻酸与膨胀珍珠岩的最佳吸附量约为55%、45%、40%,膨胀珍珠岩/辛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有合适的相变温度,膨胀珍珠岩/豆蔻酸复合储能材料有较高的相变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基体 相变温度 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柱石基材料中氧化铝原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桂华 贺可音 +1 位作者 李柳生 蒋明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1,共5页
实验研究了几种氧化铝原料的加入对高纯红柱石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了氧化铝原料种类及加入量对试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红柱石制品的烧结性能比添加氧化铝细粉的红柱石制品的好,而不同氧化... 实验研究了几种氧化铝原料的加入对高纯红柱石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了氧化铝原料种类及加入量对试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红柱石制品的烧结性能比添加氧化铝细粉的红柱石制品的好,而不同氧化铝细粉对红柱石制品烧结性能的影响与其纯度及活性有关;红柱石颗粒分解产生的SiO2玻璃相难以全部与氧化铝反应形成二次莫来石;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氧化铝细粉加入量达到15%左右时,在试样中引起的二次莫来石化效应和烧成膨胀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氧化铝原料 莫来石化 显微结构 耐火材料 石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吸附材料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坤 陈进 +3 位作者 孙建科 刘莹莹 刘璐 易大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4,79,共6页
随着科技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重金属工业污水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金属资源的不可再生这两大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吸附材料作为一种原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的吸附材料,吸附容量较大且成本低廉,在水处理领域实用性较强。系统地介绍了无机吸... 随着科技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重金属工业污水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金属资源的不可再生这两大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吸附材料作为一种原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的吸附材料,吸附容量较大且成本低廉,在水处理领域实用性较强。系统地介绍了无机吸附材料的种类与物理化学特性,着重介绍了矿物类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无机吸附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吸附机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材料与可降解生物质基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最后对吸附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吸附材料 离子选择性 重金属离子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剥离型聚苯胺/蒙脱土碳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龙贵 杜春保 +1 位作者 杨建业 王启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2,90,共4页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非剥离型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过氧化环己酮、异辛酸钴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以及碳化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的用量为3%,促进剂的用量为5%,聚合反应时间为1.5h,所得的聚苯胺/蒙...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非剥离型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过氧化环己酮、异辛酸钴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以及碳化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的用量为3%,促进剂的用量为5%,聚合反应时间为1.5h,所得的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层间距最大,达21.54;碳化温度为500℃,所得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达52.39m2/g。利用XRD、FT-IR、TG和BET等手段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蒙脱土 碳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建丽 李乔明 +1 位作者 王争军 赵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94,共3页
选择了几种脂肪酸,依据二元低共熔原理,制备出适合建筑材料使用的二元有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DSC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A∶LA;CA∶MA;CA∶PA的质量比分别为53.45∶46.55∶60.2∶39.8∶61.6∶38.4时... 选择了几种脂肪酸,依据二元低共熔原理,制备出适合建筑材料使用的二元有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DSC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A∶LA;CA∶MA;CA∶PA的质量比分别为53.45∶46.55∶60.2∶39.8∶61.6∶38.4时,其相变焓和相变温度分别为CA-LA:120.7J/g;20.82℃,CA-MA:120.3J/g;19.15℃,CA-PA:142.9J/g;22.05℃,适合于民用建筑对相变材料的要求。通过SEM分析检测了珍珠岩吸附相变材料后的表面微观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羧酸均匀吸附在多孔基体中,此种材料可以应用于夹心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共熔体 相变储能材料 潜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型材料优化组合对复合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尚建丽 杨光 范飞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建筑墙体的传热特性是衡量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拟从材质、孔型及组合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对复合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孔型材料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组合墙体结构的适宜区域及选材的设计依据,从而满足建筑节能的双重功能... 建筑墙体的传热特性是衡量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拟从材质、孔型及组合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对复合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孔型材料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组合墙体结构的适宜区域及选材的设计依据,从而满足建筑节能的双重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墙体 孔型材料 优化组合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鹏 李军升 +1 位作者 田晓珍 姚燕燕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共3页
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和应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显示设备、传感器、智能窗、电池电极和润滑油等领域。介绍了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模板剂在纳米三氧化钼... 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和应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显示设备、传感器、智能窗、电池电极和润滑油等领域。介绍了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模板剂在纳米三氧化钼制备中的作用。对纳米三氧化钼一维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管。并概述了纳米三氧化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三氧化钼 一维纳米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反应合成β’-Sialon材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林洪 蒋明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研究了以硅粉、铝粉和氧化铝粉为原料氮化反应制备不同Z值 β’ Sialon材料的氮化工艺制度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6 0 0℃ ,再以小于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70 0℃ ,保温 2 .5h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 研究了以硅粉、铝粉和氧化铝粉为原料氮化反应制备不同Z值 β’ Sialon材料的氮化工艺制度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6 0 0℃ ,再以小于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70 0℃ ,保温 2 .5h ;以 10℃·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12 0 0℃ ,再以 2℃·min- 1的升温速度升到 135 0℃ ,保温 6h。炉内气氛为流动氮气 ,流速小于 0 .2m3 ·h- 1。所有试样的氮化率都在 80 %以上 ,说明该工艺制度是合适的。物相分析表明 :氮化最终产物以 β’ Sialon为主 ,高Z值试样残余较多的α Al2 O3 ,并伴生少量15R相 ;烧结后试样的 β’ Sialon呈棱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反应 合成工艺 β’-Sialon材料 金属硅粉 氧化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钨铜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毅敏 许云华 昝会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9-40,43,共3页
研究了新型钨铜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结果表明,纤维结构的钨铜触头材料损耗量比粉末冶金法制备的钨铜触头材料低,同时从侵蚀形貌能够看出,纤维结构的触头材料蚀坑小且只有少量的液滴喷溅,表现出良好的抗侵蚀性能。
关键词 钨铜触头材料 纤维结构 电弧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空区充填材料的煤矸石活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杰 石莹 黄庆享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研究了机械活化、机械-热活化、机械-化学活化、复合活化(机械-热活化-化学活化)技术对煤矸石-水泥胶砂试样不同龄期的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揭示了煤矸石的活化机理,获得了活化工艺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复合活化效果优于其他三... 研究了机械活化、机械-热活化、机械-化学活化、复合活化(机械-热活化-化学活化)技术对煤矸石-水泥胶砂试样不同龄期的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揭示了煤矸石的活化机理,获得了活化工艺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复合活化效果优于其他三种活化方式;煤矸石的煅烧温度在700℃左右,激发剂的配比(质量分数)为5%生石灰、1%二水石膏、1.5%硫酸钠时,煤矸石活性较高。活化后配制成的充填材料强度能满足煤矿采空区对充填材料的要求。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研究成果对于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充填材料 煤矸石 活化机理 煅烧温度 激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抗氧化耐高温SiC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子民 王晓刚 +1 位作者 王朝阳 孙尚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1,315,共5页
采用高温反应法和PVD法在SiC工业合成炉内制备了C/C复合材料耐高温抗氧化SiC陶瓷涂层。用XRD、SEM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讨论了涂层的形成机理,并研究了其高温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涂层主要由α-SiC、... 采用高温反应法和PVD法在SiC工业合成炉内制备了C/C复合材料耐高温抗氧化SiC陶瓷涂层。用XRD、SEM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讨论了涂层的形成机理,并研究了其高温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涂层主要由α-SiC、β-SiC组成,晶粒发育完整,涂层表面致密、无裂纹,且与碳基体结合紧密,涂层厚度约600μm,涂层抗氧化性良好,在1500℃空气中氧化10 h失重约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SiC陶瓷涂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