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嗓散结胶囊对兔声带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赵林涛 韩曼 +1 位作者 张红 苗彦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45-50,58,共7页
为研究金嗓散结胶囊对兔声带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对兔声带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将培养好的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后调节细胞密度至1×10^(5) cell/mL,分别加入金嗓散结胶囊药液制备的工作液(6.25、3.125、1、0.5、0.1... 为研究金嗓散结胶囊对兔声带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对兔声带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将培养好的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后调节细胞密度至1×10^(5) cell/mL,分别加入金嗓散结胶囊药液制备的工作液(6.25、3.125、1、0.5、0.1、0.01 g/mL),用CCK-8法检测增殖率;用流式细胞仪对兔声带成纤维细胞进行Annexin V/PI染色,测定凋亡率;兔声带成纤维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CCK-8结果显示,金嗓散结胶囊浓度为1、3.125、6.25 g/mL可显著降低兔声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率(P<0.05,P<0.01);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染色结果显示,金嗓散结胶囊浓度为1、3.125、6.25 g/mL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金嗓散结胶囊浓度为1、3.125、6.25 g/mL组Bax荧光强度上升,Bcl-2荧光强度下降。金嗓散结胶囊可抑制兔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ax蛋白和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嗓散结胶囊 成纤维声带细胞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已上市抗抑郁中药的经济学特点及优劣势分析探索中药创新药的研发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甘萍萍 李梁 刘书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已上市抗抑郁中药与化药的药物经济学差异和特点,探索中药在抑郁症领域的优缺点,提出抗抑郁中药新药的研发策略,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通过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C/E)评价我国7种一线抗抑郁化...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已上市抗抑郁中药与化药的药物经济学差异和特点,探索中药在抑郁症领域的优缺点,提出抗抑郁中药新药的研发策略,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通过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C/E)评价我国7种一线抗抑郁化药和4种抗抑郁中药的经济性。之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在抗抑郁领域的优劣势。最后,结合药物经济学评价及优劣势分析探索抗抑郁中药创新药的研发策略。结果 中药的C/E大多高于化药,在经济性方面,中药整体上不具备优势。为了加强中药的竞争力,首先需加强项目的调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再者需持续开展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加强中医药的评价体系建设,另外建议在研发早期即开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论 中药在抗抑郁领域竞争力低于化药,但通过制定合理的研发策略,提高中药创新药的科技竞争力,并且通过药物经济学这一工具引导创新药研发,对提高中药创新药的市场竞争力将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 中药新药 药物经济学 研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阿魏酸测定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小丽 石丽 李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阿魏酸。方法川芎的甲醇提取物采用RP-HPLC法,以Kromasil C18(4.6 mm×150 mm5,μm)柱为分析柱,甲醇-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阿魏酸。方法川芎的甲醇提取物采用RP-HPLC法,以Kromasil C18(4.6 mm×150 mm5,μm)柱为分析柱,甲醇-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以阿魏酸为参照峰,确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建立了10批川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样品间的相似度进行了计算,并定量测定了样品中阿魏酸。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有助于川芎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斌斌 郝保华 +5 位作者 岳奇峰 李伟泽 张寒 杜书君 刘森 李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得到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主要考察初乳的制备方法、匀质温度、混合温度、匀乳压力、高压匀乳温度和高压匀乳次数等对乳剂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连翘萜烯类挥发油和其脂肪乳制剂... 目的:得到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主要考察初乳的制备方法、匀质温度、混合温度、匀乳压力、高压匀乳温度和高压匀乳次数等对乳剂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连翘萜烯类挥发油和其脂肪乳制剂分别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连翘萜烯脂肪乳的最优制备工艺为:A3B1C3D4E2,即压力160/550cm/kg2、匀乳次数8、匀质温度50℃、混合温度55℃、匀乳温度35℃;萜烯类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4.2~5.7mL/kg,而萜烯类脂肪乳的半数致死量为6.8~7.6mL/kg。结论:连翘萜烯类挥发油制备成乳剂以后毒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萜烯 脂肪乳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任素娟 周瑞 +7 位作者 唐志书 张海潮 刘妍如 胡锦航 宋忠兴 倪健 石丽 王文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9-371,共13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实验探索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和文献检索,收集小儿咳喘颗粒处方中麻黄、川贝母、苦杏仁、黄芩等15味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实验探索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和文献检索,收集小儿咳喘颗粒处方中麻黄、川贝母、苦杏仁、黄芩等15味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查找儿童支气管肺炎靶点。利用STRING网络平台对共有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以及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分析,并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和“疾病-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根据网络图的分析结果选取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细胞实验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检测小儿咳喘颗粒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收集到小儿咳喘颗粒活性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等220个,靶点有TNF、IL-6、IL-1β、VEGFA等439个,疾病靶点350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小儿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肺炎主要包括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与TNF信号通路等,主要涉及细胞代谢、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转化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小儿咳喘颗粒的关键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与疾病靶点TNF、IL-6、IL-1β、VEGFA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小儿咳喘颗粒给药组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TNF-α、IL-6的含量,同时抑制TNF-α、IL-6、IL-1β以及VEGFA蛋白的表达,初步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的方法,从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角度分析预测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喘颗粒 儿童支气管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骆驼蓬子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炜 王海亮 张静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提高复方骆驼蓬子软膏(骆驼蓬子、天仙子、秋水仙)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骆驼蓬子、天仙子进行了鉴别。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5μm,250 mm×4.6 mm ID)色谱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以甲醇-水(20∶80,水中含... 目的:提高复方骆驼蓬子软膏(骆驼蓬子、天仙子、秋水仙)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骆驼蓬子、天仙子进行了鉴别。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5μm,250 mm×4.6 mm ID)色谱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以甲醇-水(20∶80,水中含0.02 moL/L醋酸钠、0.2 mL/L三乙胺、4 mL/L四氢呋喃,用冰醋酸调pH至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秋水仙碱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阿托品、东莨菪碱和秋水仙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31 6~1.316μg(r=0.999 8)、0.063 6~0.636μg(r=0.999 8)和0.081 76~0.817 6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7.7%和96.3%。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可更有效的控制本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骆驼蓬子软膏 骆驼蓬子 阿托品 东莨菪碱 秋水仙碱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