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油机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及其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纪念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20-25,共6页
根据游梁式抽油机加载试验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较理想且较有效的模拟加载试验系统,建立了该加载试验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实现这种系统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抽油机 电液伺服 加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黑板结构的目标级推理——一种适用于机械设计专家系统的模式
2
作者 任涛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介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机械设计的特点构造了一种基于黑板结构的目标级推理模式.用黑板结构描述任务求解状态,每一个任务完成一定的功能,并根据当前黑板状态确定下一步应执行的任务.黑板结构的任务规划模式用框架来表示.框架... 本文介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机械设计的特点构造了一种基于黑板结构的目标级推理模式.用黑板结构描述任务求解状态,每一个任务完成一定的功能,并根据当前黑板状态确定下一步应执行的任务.黑板结构的任务规划模式用框架来表示.框架结构中记录了该任务采用的控制策略,知识源和控制方向等信息,保证了控制推理的灵活性.本文还描述了基于黑板结构的目标级推理在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专家系统 推理 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凸轮从动系统瞬态动力响应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剑 贾培荣 孔午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4-30,共7页
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高速凸轮从动系统主振动段和残余振动段的瞬态动力响应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理论分析和电算表明,此种方法对高速凸轮机构的模型建立和改进,特别是对高速凸轮机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和优化具有... 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高速凸轮从动系统主振动段和残余振动段的瞬态动力响应的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理论分析和电算表明,此种方法对高速凸轮机构的模型建立和改进,特别是对高速凸轮机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高速凸轮 动力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注入器液压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纪念 朱小平 +1 位作者 刘崇利 蒋燕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8-40,45,共4页
连续油管作业可节省大量的上卸扣时间,并能减少能量消耗,因此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核心是注入器,根据注入器的主要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注入器液压系统,并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液压系统... 连续油管作业可节省大量的上卸扣时间,并能减少能量消耗,因此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核心是注入器,根据注入器的主要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注入器液压系统,并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液压系统的主驱动回路与辅助驱动回路分开,主驱动回路主要满足负载特性的要求,辅助驱动回路主要保证灵活的操作性能,这样便于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在主驱动回路中采用闭式容积调速和节流调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分别满足载荷扭矩为正和为负的负载特性要求.这种控制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系统.分析表明:新的液压系统既满足负载和操作要求,又节能可靠,是一种理想的连续油管注入器液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液压系统 注入器 井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玻璃钢—钢混合杆柱的抽油系统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余国安 彭勇 高国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4-30,共7页
讨论了玻璃钢—钢混合轩抽油系统的杆柱设计、影响杆柱设计的因素以及在抽油泵与抽油机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玻璃钢 抽油杆 抽油泵 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实现抽油机井下故障的自动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国安 彭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抽油井井下故障诊断,以达到对泵示功图定量分析的目的。作者提取和选择出反映示功图形状的四个特征:圆形度、细长度、散射度和凹性度,这四个特征满足特征不变量要求。在几种典型故障示功图样本训练集的基础上,... 本文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抽油井井下故障诊断,以达到对泵示功图定量分析的目的。作者提取和选择出反映示功图形状的四个特征:圆形度、细长度、散射度和凹性度,这四个特征满足特征不变量要求。在几种典型故障示功图样本训练集的基础上,基于距离这一判别函数对井下故障进行分类决策,实例表明,特征向量是稳定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功图 模式识别 抽油机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凸轮从动系统动力响应谱的快速算法
7
作者 孙剑 孔午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应用快速付利叶变换(FFT)和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IIR),实现了高速凸轮从动系统动力响应谱的快速运算,与现使用方法相比,运算速度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为高速凸轮机构的研究提供了高效手段。
关键词 高速凸轮 动力响应谱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平衡抽油机的平衡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邬亦炯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讨论了气平衡抽油机的平衡扭矩、曲柄轴净扭矩以及最佳平衡压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此外,提出了气平衡抽油机的相当扭矩因数的概念,建议在气平衡抽油机的有关计算标准中推广采用,以方便平衡计算和扭矩计算。
关键词 抽油机 气平衡 扭矩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自由度系统的模糊自由振动理论
9
作者 王启玮 余国安 高国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5-63,共9页
本文讨论了结构振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并根据模糊集合理论中的扩张原理,具体分析了具有模糊特性参数的振动系统在模糊初始条件下的自由振动问题;给出了结构模糊响应集的隶属函数;举例说明了单自由度系统模糊自由振动理论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单自由度 模糊集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梁抽油机用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邬亦炯 高翔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0-35,共6页
分析了游梁抽油机用电机额定功率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采用曲柄轴扭矩的均方根值与平均值之比来定义周期载荷系数.文章指出,周期载荷系数对所需电机额定功率有较大影响,对实际消耗的有功功率影响较小,在评价节能效果时应用有... 分析了游梁抽油机用电机额定功率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采用曲柄轴扭矩的均方根值与平均值之比来定义周期载荷系数.文章指出,周期载荷系数对所需电机额定功率有较大影响,对实际消耗的有功功率影响较小,在评价节能效果时应用有功功率的节省量,不能采用额定功率的节省量.文章给出了游梁抽油机在某一工况下电机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满载工况下配备电机额定功率的方法.光杆功率与电机额定功率的合理比值随抽油泵泵径而变化,约在0.15~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梁抽油机 光杆 泵径 抽油泵 曲柄轴 节能效果 扭矩 有功功率 电机 用电
全文增补中
广义弹簧质量系统模态分析的有限元解法
11
作者 彭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37-42,共6页
本文针对广义弹簧质量系统模态分析的特点,将有限元素法引入其求解过程,从而可以充分发挥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的作用,实例表明,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工程数学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泵泵组效率检测系统
12
作者 汤楠 毛光明 陈卫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8-52,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往复泵组的泵效检测系统,应用微机对泵的有关参数进行自动采集,绘制示功图并计算输出有关泵组效卑的数据结果.
关键词 往复式容积泵 示功图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械手动力学控制方程的建立
13
作者 李军强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5-22,共8页
本文利用4×4齐次变换矩阵推导出了单式开链柔性机械手的一种新形式动力学控制方程,讨论了在普通工业机械手和空间机械手不同情况下动力学方程的具体简化形式。在本文分析中,考虑了各种变形因素和各种运动的耦合,所得公式完整、简... 本文利用4×4齐次变换矩阵推导出了单式开链柔性机械手的一种新形式动力学控制方程,讨论了在普通工业机械手和空间机械手不同情况下动力学方程的具体简化形式。在本文分析中,考虑了各种变形因素和各种运动的耦合,所得公式完整、简明、具体,对各种单式运动副机械手都适用。最后通过例子验证了本文动力学建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手 齐次变换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载拉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霄 李栋才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焊接件内部总是存在着较大的残余应力,对焊接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超载拉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三种拉伸载荷下的宽板和窄板两种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表明:拉伸载荷越大... 焊接件内部总是存在着较大的残余应力,对焊接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超载拉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三种拉伸载荷下的宽板和窄板两种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表明:拉伸载荷越大,残余应力消除得越好,但是也不能通过一味地增大拉伸载荷来得到较好的残余应力消除效果,而必须同时考虑材料的塑性储备、构件允许的变形量及构件允许的残余应力等,以防过量变形使构件脆断的危险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残余应力 弹塑性 有限元 超载拉伸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震击器震击力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小平 刘荣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49-57,共9页
本文以动力学为基础,导出描述液压震击器上击解卡的运动方程和振击力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进行计算;讨论了影响震击效果的因素,得出的结果对液压震击器的设计和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震击器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杆柱有限元动力方程的差分解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勇 王鸿飞 +3 位作者 余国安 王启伟 王玲 郑志忠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42-46,共5页
根据有杆泵抽油系统工作过程所对应的力学行为特征,建立了基于有限元理论的抽油杆柱动力控制方程;针对系统工况诊断这一非常规有限元动力求解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杆柱对角线型质量矩阵的有限元──有限差分解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 根据有杆泵抽油系统工作过程所对应的力学行为特征,建立了基于有限元理论的抽油杆柱动力控制方程;针对系统工况诊断这一非常规有限元动力求解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杆柱对角线型质量矩阵的有限元──有限差分解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适应性强,可以考虑抽油杆接箍的影响并能较方便地处理级次杆连接处的力和位移连续条件.还从理论上证明了求解方法的无条件收敛性,并已经油田近200口油井实际数据验证.最后给出了以文中方法为基础的计算机智能诊断软件对两口油井工况进行诊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抽油杆 动力学 抽油机 抽油杆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功图的一类新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勇 余国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提出提取泵功图的灰度统计特征:灰度的均值、方差、偏度、峰度、能量以及熵。这类特征不仅数据量小,计算简单,而且特征性强、紧致性好。文中还采用了Fisher分类器进行分类,并用旋转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方法已应用于深井泵... 本文提出提取泵功图的灰度统计特征:灰度的均值、方差、偏度、峰度、能量以及熵。这类特征不仅数据量小,计算简单,而且特征性强、紧致性好。文中还采用了Fisher分类器进行分类,并用旋转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方法已应用于深井泵系统的故障诊断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功图 灰度 统计特征 分类器 有杆泵抽油系统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内氢扩散过程的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坤 王建军 +2 位作者 路民旭 傅祥炯 金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采用边界元素法。对金属内氢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裂尖附近氢的聚集过程及氢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裂尖塑性区内氢浓度随扩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裂纹前缘氢浓度会出现多峰值现象,随... 本文采用边界元素法。对金属内氢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裂尖附近氢的聚集过程及氢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裂尖塑性区内氢浓度随扩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裂纹前缘氢浓度会出现多峰值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塑性区内会出现氢的高度浓集,这是导致金属材料氢脆破坏的根源所在。文中还与有关的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进一步探讨了金属的氢脆裂纹扩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 扩散 浓度 氢致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40CrMnSiMoVA超高强度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坤 王建军 金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40CrMnSiMoVA(GC-4)超高强度钢应力腐蚀(SCC)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时GC-4钢在3.5%NaCl溶液中,其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K_(ISCC)没有显著差别,但其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度相关较大,随等温温度的升高,应...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40CrMnSiMoVA(GC-4)超高强度钢应力腐蚀(SCC)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时GC-4钢在3.5%NaCl溶液中,其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K_(ISCC)没有显著差别,但其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度相关较大,随等温温度的升高,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度大大降低。这是材料的显微组织性质决定的,与塑性变形能力,屈服强度及氢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应力腐蚀 裂纹 扩展 氢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A集团形貌演化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振华 张建华 屈世显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48-53,共6页
在二维正方网格上,利用与传纯扩散有限凝聚 DLA 方法不同的分形生长模型,研究了具有不同扩散半径的拉子无规行走凝聚过程.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拉子扩散半径的增加,分形集团在二维正方网格上按如下系列“无序分形→枝状结构→类十字... 在二维正方网格上,利用与传纯扩散有限凝聚 DLA 方法不同的分形生长模型,研究了具有不同扩散半径的拉子无规行走凝聚过程.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拉子扩散半径的增加,分形集团在二维正方网格上按如下系列“无序分形→枝状结构→类十字结构→十字结构”的形貌演化.与去噪声 DLA 模型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生长 分形集团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