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生态农业现代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泉鑫 王恩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首先从新质生产力与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出发,包括新质生产力的定义、特征,以及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生态农业思想,探讨新质生产力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机制。其次,对中国生态农...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首先从新质生产力与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出发,包括新质生产力的定义、特征,以及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生态农业思想,探讨新质生产力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机制。其次,对中国生态农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马克思生态农业的中国化路径,评估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并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最后,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尝试分析构建生态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重点探讨了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与策略,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推进、新型农业人才培育、生态农业链条完善、一体性绿色化发展路线贯彻、城乡要素配给统筹等方面。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将为促进生态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农业 现代化路径 可持续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文明倡议:推进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中国方案
2
作者 云新雷 夏立平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5,150,共17页
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还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思想,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既守护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应然法则,为不同文明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 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还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思想,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既守护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应然法则,为不同文明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了根本遵循,还顺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世界各国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更回应了发展与安全的时代主题,为国际社会共建人类文明百花园贡献了中国方案。在推动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进程中,中国需要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国际法治精神,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共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使命;建立国家间文化合作机制,丰富各国民间人文交流内涵;创设全球性的文明对话平台,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教师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承担着政治引领者、网络舆论引导者、社会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能够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和教育需求的多元,思政课教师亟需从坚守政治信仰、...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承担着政治引领者、网络舆论引导者、社会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能够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和教育需求的多元,思政课教师亟需从坚守政治信仰、提升理论教学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思想引导、推动跨界合作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高校 意识形态建设 青年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承认伦理视域下代孕的社会风险探究
4
作者 赵文丹 孙旭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代孕在当前所引发的诸多纷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伦理问题,代孕本质上是一种背离伦理精神的行为。基于黑格尔承认伦理的视角,代孕引发社会风险的根源在于承认伦理的缺失与冲突:承认伦理的缺失体现在委托方与代孕母的关系之中;承认伦理的... 代孕在当前所引发的诸多纷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伦理问题,代孕本质上是一种背离伦理精神的行为。基于黑格尔承认伦理的视角,代孕引发社会风险的根源在于承认伦理的缺失与冲突:承认伦理的缺失体现在委托方与代孕母的关系之中;承认伦理的冲突则体现在代孕母与子女的关系之中。代孕社会风险的化解必须从伦理入手,使人们在精神层面自觉抵制代孕行为的发生;相关法律的制定也必须以伦理精神为基准,最终实现法律与伦理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孕 社会风险 伦理根源 承认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工作坊促进大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琼 魏晓言 +1 位作者 董建红 赵晶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0,共3页
本文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班级人数多、课时少的现状,创新工作坊教学,并用教育实验的方法进行实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工作坊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提... 本文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班级人数多、课时少的现状,创新工作坊教学,并用教育实验的方法进行实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工作坊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 工作坊教学 学生工作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西方文化观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6
作者 左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5,共5页
青年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当代青年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有效甄别西方文化的优劣、自觉实现青年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是早日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毛泽东对西... 青年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当代青年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有效甄别西方文化的优劣、自觉实现青年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是早日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毛泽东对西方文化"学"与"不学"的复杂嬗变,"取"与"弃"的艰难抉择,吸收摒弃西方器物、制度和观念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成败经验,对当代青年积极扬弃西方文化的态度、内容、路径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启迪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当代青年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化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辉 李雪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伴随数字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可引导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本文在深入分析商贸流通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模型对二者内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数字化对... 伴随数字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可引导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本文在深入分析商贸流通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模型对二者内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数字化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在工具变量回归、分地区回归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商贸流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升乡村创业活力和推动农村三产融合,间接驱动乡村产业振兴。据此,提出推进数字化流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深化三产融合、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建议,旨在为加速驱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流通数字化 乡村创业活力 农村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的实践发展及其在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辉 白晓菲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3,共3页
“两山”理论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概念的生动表述。它印证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在尊重生态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品格、价值逻辑和文化意蕴。探究“绿水... “两山”理论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概念的生动表述。它印证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在尊重生态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品格、价值逻辑和文化意蕴。探究“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实践品格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涛 王晓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15-I0016,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高校学生广泛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信息交流,新媒体也已然转变成学生展现自我、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并实现了与学生思想世界、精神世界的高度融合,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高校学生广泛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信息交流,新媒体也已然转变成学生展现自我、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并实现了与学生思想世界、精神世界的高度融合,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 微信 信息交流 高校学生 展现自我 微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精神转化:从“有待”到“无待”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旭鹏 赵文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5-39,共5页
庄子的"有待"是基于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世间的万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无待"则是追寻一种精神自由之境,心灵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与伤害。在"有待"与"无待"之间,既存在着紧密联系,又具有一种... 庄子的"有待"是基于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世间的万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无待"则是追寻一种精神自由之境,心灵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与伤害。在"有待"与"无待"之间,既存在着紧密联系,又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与张力。庄子认为,正确地认识"有待"是实现精神自由之"无待"的前提,"无待"始终无法逃离"有待",以致"无待"状态更多地停留在一种理想层面,其中充满着太多的生命困顿。庄子对"有待"与"无待"关系的探索,对提升我们的生命涵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有待 无待 精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自然”?:“自然”的中西语境与海德格尔的审美自然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9,共6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近代哲学强调内在自然的外化,中国庄禅哲学强调外在自然的内化。两者都忽视了自然的"存在"意义。海德格尔则自始在历史时间内厘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自然的"存在"意义。一度被技术所遮蔽...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近代哲学强调内在自然的外化,中国庄禅哲学强调外在自然的内化。两者都忽视了自然的"存在"意义。海德格尔则自始在历史时间内厘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自然的"存在"意义。一度被技术所遮蔽的自然的在世性和历史性在艺术的审美呈现中变得显豁。审美世界的开启提供了重审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现象学视角。由此,海德格尔的自然观可以称之为审美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中西语境 海德格尔 审美自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前期哲学“超越”维度的缺失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9-194,共6页
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囿于现象学的视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客观上揭示了此在的生存状态,却悬置了此在生存的价值指向。《存在与时间》里此在的本真性被表述为此在的"个别化"。"个别化"的... 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囿于现象学的视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客观上揭示了此在的生存状态,却悬置了此在生存的价值指向。《存在与时间》里此在的本真性被表述为此在的"个别化"。"个别化"的此在独立决断,决断的依据却不从外部领承。这导致了此在生存论分析"超越"维度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超越”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网络文学发展二十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38,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成为大众获取知识、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的诞生和繁荣。从20世纪90年代起,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纯网络文学到如今改编点击量过亿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网络文学I...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成为大众获取知识、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的诞生和繁荣。从20世纪90年代起,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纯网络文学到如今改编点击量过亿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网络文学IP运营,网络文学呈现更商业化、娱乐化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IP 运营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杜”之外的荣耀:隋大业三年《杜粲墓志》小考
14
作者 杜镇 秦航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8,共10页
出土于长安的《杜粲墓志》具有独特史料价值。志主杜粲身处魏周隋变革时代,其任职与行事经历丰富。《杜粲墓志》纠正了《北史》对杜粲名字记载之误、确定了杜粲出任叠州刺史的准确时间。其葬地“邑阳里”可补隋长安少陵原乡里之名。杜... 出土于长安的《杜粲墓志》具有独特史料价值。志主杜粲身处魏周隋变革时代,其任职与行事经历丰富。《杜粲墓志》纠正了《北史》对杜粲名字记载之误、确定了杜粲出任叠州刺史的准确时间。其葬地“邑阳里”可补隋长安少陵原乡里之名。杜粲家族虽未能关联“诸杜”,然其共同葬地等内容为今后发掘同姓间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考察的可能,且为我们展示了一篇不见载于《隋书》的“杜粲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粲 谱系 魏周隋 邑阳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瑞雪 《乡村论丛》 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已被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并被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乡村是一个兼具经济、社会...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已被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并被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乡村是一个兼具经济、社会和自然特征的综合体,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农村金融是推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生力量。本文将通过阐述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含义,来深入剖析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由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16
作者 魏婷婷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7-91,共5页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冒险精神、院校不注重多元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自由教育精神特质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自由教育是培养人的理...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冒险精神、院校不注重多元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自由教育精神特质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自由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智和修养、注重发展人的独立性、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教育 高等教育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全球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
17
作者 云新雷 夏立平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155,共20页
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全球安全倡议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应对不断泛化的全球安全问题与破解日益加剧的全球安全困境提供的中国方案。以“六个坚持”为科学内涵的全球安全倡... 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全球安全倡议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应对不断泛化的全球安全问题与破解日益加剧的全球安全困境提供的中国方案。以“六个坚持”为科学内涵的全球安全倡议不仅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还集中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系性和中国全球安全观的国际合作性等理论意蕴,更是就大变局时代世界各国急剧显现的安全问题予以直接回应,具有鲜明且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推动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进程中,中国需要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走实走深真正的多边主义集体安全路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忠诚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法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安全问题解决,全面融入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树立可预期且负责任的大国风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百年大变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