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研究及分析
1
作者 高祺 黎小辉 +4 位作者 汪利平 樊秀菊 吴韦岐 任晓辰 赵丹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4,共9页
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 考察了直接法制备工艺条件(加料顺序、炼制温度、炼制时间)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加料方式对聚脲稠化剂化学组成与平均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关联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直接法聚脲润滑脂进行表征,深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并与预制法制备的润滑脂产品进行了比较。优化的直接法制备方案为:将有机二胺溶于基础油中,升温至80~90℃后同时加入异氰酸酯和有机单胺,反应60 min,然后在170~180℃下炼制1.5 h。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油和稠化剂种类与配比相同、制备条件相同情况下,由直接法与预制法得到的聚脲稠化剂中脲基基团数量及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聚脲润滑脂产品的性能出现差异;当稠化剂质量分数均为20%时,预制法所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的滴点比直接法高20℃,钢网分油量仅为直接法的21.8%,水淋流失量仅为直接法的41.3%,铜片腐蚀比直接法高一个等级,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直接法高24.5%。总之,直接法得到的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及极压抗磨性能略逊于预制法,但其机械安定性优于预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润滑脂 直接法 预制法 有机胺 稠化剂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黎小辉 张泽 +4 位作者 杨露露 吴韦岐 任晓辰 马伟华 李广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采用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考察了五种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添加剂均与聚脲润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对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等基本无影响,并可增强其热稳定性;添加剂可显著强化聚脲润滑脂的极压抗磨... 采用直接法制备聚脲润滑脂,考察了五种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添加剂均与聚脲润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对聚脲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等基本无影响,并可增强其热稳定性;添加剂可显著强化聚脲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含硫磷的复合多效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聚脲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改善提供可参考的基础,使其综合性能达到相对最优,从而增强聚脲润滑脂在高负荷、高速机械设备等苛刻工况下的实际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聚脲润滑脂 性能指标 极压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馏分酸值测定标准改进性研究
3
作者 黎小辉 嵇兆辉 +3 位作者 朱伟 叶士信 吴爱军 石小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0期89-95,共7页
本文基于润滑油基础油酸值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GB/T 7304—2014标准提出改进性做法,并通过大量酸值测定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酸值较低的油品,为提高酸值测量精度并使滴定过程中电位突跃更易显现,可适当增加... 本文基于润滑油基础油酸值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GB/T 7304—2014标准提出改进性做法,并通过大量酸值测定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酸值较低的油品,为提高酸值测量精度并使滴定过程中电位突跃更易显现,可适当增加油样质量,采用较小浓度的氢氧化钾-乙醇滴定溶液替代标准中规定的0.10 mol/L的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此时,当酸值测定过程若仍存在无电位突跃的现象时,宜将pH为12.00处视为滴定终点。本文研究结果以期为该标准未来的修订与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酸值 测定标准 电位滴定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法制备四聚脲润滑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黎小辉 杨露露 +3 位作者 李晓鹏 郑佳彬 胡远海 杨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7,共8页
考察了预制法制备工艺条件对四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制备过程机理,阐述了润滑脂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优化的工艺条件及制备过程为:在50~70℃下反应30 min后得到四脲稠化剂;将四脲稠化剂加入到基础油... 考察了预制法制备工艺条件对四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制备过程机理,阐述了润滑脂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优化的工艺条件及制备过程为:在50~70℃下反应30 min后得到四脲稠化剂;将四脲稠化剂加入到基础油中,搅拌并升温至170~180℃,恒温炼制1.5 h,冷却、研磨均化,得到四聚脲润滑脂。润滑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由轻度精制环烷基基础油、质量分数20%四脲稠化剂、质量分数0.8%极压抗磨剂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滴点达320℃,工作锥入度为286(0.1 mm),钢网分油率为0.86%,且其他性能均满足极压聚脲脂质量标准SH T 0789—2007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法 四聚脲润滑脂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