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核规模并行有限元电磁计算研究
1
作者 冯文卓 罗建刚 +3 位作者 左胜 赵勋旺 Daniel García Do?oro 张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5-28,共4页
针对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杂、电大尺寸目标时,面临的内存不足、计算耗时过长的问题,研究了有限元方法的大规模并行化实现。通过使用图分割理论的均衡网格划分策略以及稀疏矩阵重排序技术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在我国天河二号超... 针对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杂、电大尺寸目标时,面临的内存不足、计算耗时过长的问题,研究了有限元方法的大规模并行化实现。通过使用图分割理论的均衡网格划分策略以及稀疏矩阵重排序技术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在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上成功突破1000 CPU核并行有限元计算,并行效率达到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并行计算 电磁场 稀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带罩天线阵列的精确高效电磁仿真算法
2
作者 殷磊 侯鹏 +4 位作者 丁宁 林中朝 赵勋旺 张玉 焦永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9-2557,共9页
针对大型带罩天线阵列系统的辐射特性仿真问题,基于等效原理和波导模式匹配法,建立了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的波端口模型,实现了对天线激励源和匹配负载的精确电磁建模,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金属介质天线模型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并行... 针对大型带罩天线阵列系统的辐射特性仿真问题,基于等效原理和波导模式匹配法,建立了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的波端口模型,实现了对天线激励源和匹配负载的精确电磁建模,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金属介质天线模型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并行策略,通过建立多棵八叉树结构降低了计算过程中各进程间的通信量,实现了对大型带罩天线阵列系统的精确、高效一体化仿真计算。通过与高阶矩量法及有限元-边界积分方程法计算得到的天线方向图、S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带罩天线阵列 波端口 电磁辐射与耦合 多层快速多极子 并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中手机电磁辐射的比吸收率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左胜 白杨 +2 位作者 张玉 赵勋旺 林中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针对如何精确、高效地计算复杂环境中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的问题,开展了有限元区域分解方法及其对于非周期结构目标的求解方法研究。结合有限元区域分解与并行计算技术,给出了一种分析手机辐射情况下人体局部比吸收率的高效方法。通过... 针对如何精确、高效地计算复杂环境中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的问题,开展了有限元区域分解方法及其对于非周期结构目标的求解方法研究。结合有限元区域分解与并行计算技术,给出了一种分析手机辐射情况下人体局部比吸收率的高效方法。通过计算复杂分层人头模型,与商业软件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效率。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车载环境中人头局部比吸收率仿真分析中,有限元求解网格量突破1 000万,表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区域分解方法 比吸收率 手机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GHz城市环境电磁态势的计算与补偿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延安 侯鹏 +2 位作者 王大鹏 王楠 张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7,共4页
复杂城市空间的电磁态势分布可以通过电磁场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预测。文章使用矩量法(MOM)结合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的方法对2.5 GHz频率下某小区环境中的电磁态势进行了仿真计算以及实际测量。场景中的树木结构在此频率下显示出比... 复杂城市空间的电磁态势分布可以通过电磁场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预测。文章使用矩量法(MOM)结合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的方法对2.5 GHz频率下某小区环境中的电磁态势进行了仿真计算以及实际测量。场景中的树木结构在此频率下显示出比较强烈的波动性,对电磁仿真计算结果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文中将其对仿真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单独建模仿真,给出其产生影响的经验值,对仿真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证明该经验值在该频率下可以有效补偿计算结果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态势分布 矩量法结合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MOM-UTD) 2.5GHz 树木补偿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超算平台分析城市环境电磁射线传播的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大鹏 李岷轩 +2 位作者 陈贵齐 王楠 张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共4页
基于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平台,研究了适用于国产众核架构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的并行计算。该方法可用于城市环境电磁射线传播的高效分析以及以射线传播为基础的电磁态势预测。以260个异构核为基准,其并行... 基于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平台,研究了适用于国产众核架构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的并行计算。该方法可用于城市环境电磁射线传播的高效分析以及以射线传播为基础的电磁态势预测。以260个异构核为基准,其并行方案在4160个异构核时的并行效率达到了99%以上。数值结果表明该并行方法能够在国产众核平台中快速高效地解决城市某区域的电磁场传播预测问题,并为后续安全、高效地开展城市电磁态势预测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超算平台 并行计算 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 电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仿真计算的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颖 王楠 +1 位作者 赵勋旺 林中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4,共4页
随着电磁仿真技术的发展和仿真需求的增加,仿真验证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定量评估电磁建模数据差异的特征选择验证(FSV)方法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FSV方法对含噪声数据失效的问题,引入数据的平滑处理,在保... 随着电磁仿真技术的发展和仿真需求的增加,仿真验证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定量评估电磁建模数据差异的特征选择验证(FSV)方法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FSV方法对含噪声数据失效的问题,引入数据的平滑处理,在保留原始特征的同时,减少噪声的影响。从幅度、趋势、特征点、误差四个方面对平滑后的数据进行性能参数验证和均方根误差计算,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FSV方法,并对电磁仿真计算的可信度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验证 性能参数验证 平滑处理 误差 可信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瞬态电磁场计算中的高效通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岷轩 江树刚 +1 位作者 吴庆恺 林中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3,共8页
针对使用非结构网格的时域间断伽略金方法在并行计算时通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瞬态电磁场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最小通信周期策略。将进程间点对点通信的拓扑结构映射为通信矩阵,利用通信缓冲区未满时非关联进程的通信互不干扰特性,... 针对使用非结构网格的时域间断伽略金方法在并行计算时通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瞬态电磁场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最小通信周期策略。将进程间点对点通信的拓扑结构映射为通信矩阵,利用通信缓冲区未满时非关联进程的通信互不干扰特性,对互不干扰的进程通信顺序进行排序,将每轮同时进行的通信记为同一个通信周期,重新填充通信矩阵。最小通信周期策略对初始通信矩阵不断递归地取各元素余子式,每次递归结束后即得到一个通信周期中同时进行通信的进程,将这些进程对应的元素排除在下一次递归之外,直到所有初始通信矩阵所有元素排序完毕。最小通信周期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并行迭代计算过程中的总通信周期数,减少通信过程消耗的时间,从而提升算法的计算效率。与传统策略相比,最小通信策略的通信周期数缩减到3%,并行效率显著提高,计算时间减少。同时,使用该策略在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上以8000核组(8000进程,520000核心)进行计算时取得了约70.38%(10倍扩展)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间断伽略金方法 辅助微分方程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自适应凸优化的天线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
8
作者 刘志勇 赵勋旺 +1 位作者 张依轩 陈曦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针对天线阵列中给定副瓣电平下的波束宽度优化综合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自适应凸优化的天线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流程。在给定副瓣电平的情况下,通过凸优化算法对天线阵列方向图进行优化,并使用了二分的策略对波... 针对天线阵列中给定副瓣电平下的波束宽度优化综合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自适应凸优化的天线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流程。在给定副瓣电平的情况下,通过凸优化算法对天线阵列方向图进行优化,并使用了二分的策略对波束宽度进行迭代搜索,实现了对控制副瓣电平下的波束宽度优化综合。首先,文中通过对方向图主瓣添加约束条件保证了最大辐射方向指向目标方向;其次,文中采用了切比雪夫激励分布方向图对应的主瓣零功率波束宽度作为初始波束宽度的参考点;最后,当初始化副瓣电平过低导致方向图主瓣发生畸变时,该算法通过优化得到了天线阵列所能实现的最低副瓣电平下的方向图。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得到合理的给定副瓣电平下的阵列天线最窄笔形波束方向图。在理想点源结果的基础上,引入实际天线阵列进行全波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波束宽度优化 副瓣电平 凸优化 二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矩量法和二维快速多极子的山区电磁场预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峰 丁宁 +2 位作者 李昊 张玉 赵勋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7-59,共3页
对于山体这样的超电大尺寸问题,传统的三维矩量法难以给出整体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使用三维矩量法结合二维快速多极子算法。把辐射源与以辐射源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小块山体整体作为新的辐射源,使用三维矩量法对... 对于山体这样的超电大尺寸问题,传统的三维矩量法难以给出整体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使用三维矩量法结合二维快速多极子算法。把辐射源与以辐射源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小块山体整体作为新的辐射源,使用三维矩量法对其进行仿真计算,超过这个新的辐射源的山体根据选定面使用二维建模并使用二维快速多极子求解,结合的关键在于由三维矩量法计算新的辐射源给出二维快速多极子仿真所需的入射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 矩量法 快速多极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众核超级计算机的6×10~5核并行矩量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宗静 吴昊翔 +3 位作者 赵勋旺 林中朝 张玉 张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5-850,共6页
为实现电磁计算的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该文基于"天河二号"国产众核超级计算机平台,开展大规模并行矩量法(MoM)的开发工作。为减轻大规模并行计算时计算机集群的通信压力以及加速矩量法积分方程求解,通过分析矩量法电场积分方... 为实现电磁计算的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该文基于"天河二号"国产众核超级计算机平台,开展大规模并行矩量法(MoM)的开发工作。为减轻大规模并行计算时计算机集群的通信压力以及加速矩量法积分方程求解,通过分析矩量法电场积分方程离散生成的矩阵具有对角占优特性,提出一种新型LU分解算法,即对角块矩阵选主元LU分解(BDPLU)算法,该算法减少了panel列分解的计算量,更重要的是,完全消除了选主元过程的MPI通信开销。利用BDPLU算法,并行矩量法突破了6×10~5 CPU核并行规模,这是目前在国产超级计算平台上实现的最大规模的并行矩量法计算,其矩阵求解并行效率可达51.95%。数值结果表明,并行矩量法可准确高效地在国产超级计算平台上解决大规模电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LU分解 国产超级计算机 6×105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目标中局部电磁流产生的RCS仿真分析
11
作者 曾昊天 苏秦 +3 位作者 李昊 林中朝 赵勋旺 张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8-71,共4页
本文依据雷达散射截面(RCS)的计算原理,利用高阶矩量法(HO-MoM)的后处理数据,实现了整体目标中,局部电磁流产生的RCS计算与分析。本文借助HO-MoM能够精确计算电大尺寸目标的优势,对一整架飞机进行了RCS计算。后处理时提取其中若干区域... 本文依据雷达散射截面(RCS)的计算原理,利用高阶矩量法(HO-MoM)的后处理数据,实现了整体目标中,局部电磁流产生的RCS计算与分析。本文借助HO-MoM能够精确计算电大尺寸目标的优势,对一整架飞机进行了RCS计算。后处理时提取其中若干区域的电磁流分别求电场,进而算出产生的局部RCS。对于局部电磁流产生RCS的分析,将为后续RCS有针对性的减缩提供参考价值。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耦合,并不将局部从整体中剥离,保证了电流连续性。该研究对于隐身目标的散射特性分析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高阶矩量法 雷达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解区间预筛选的代理模型辅助天线设计优化算法
12
作者 刘杨 张依轩 +1 位作者 林中朝 焦永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9,29,共6页
针对天线优化中全波仿真计算耗时过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SAADC)以实现天线优化设计中效率的提升。首先采用增强随机型差分进化算法,以保证数据生成的随机性与多样性。进一步通过高斯代理模型对... 针对天线优化中全波仿真计算耗时过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SAADC)以实现天线优化设计中效率的提升。首先采用增强随机型差分进化算法,以保证数据生成的随机性与多样性。进一步通过高斯代理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预测,并利用最优解区间预筛选方法舍弃预测结果中较差的个体,以实现算法收敛速度的提升。最终利用所提出的SAADC,对三个不同拓扑结构E型贴片天线的带宽与增益进行了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的代理模型优化算法具有更快的优化速度与更佳的优化结果,可满足天线结构高效优化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优化 机器学习 差分进化算法 代理模型 最优解区间预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AR成像和散射中心提取的目标RCS近场测量方法
13
作者 毕志超 张依轩 +2 位作者 王楠 杨玉禾 林中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本研究通过结合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和散射中心提取技术,实现了近场测试距离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有效测量。利用近场球面波修正技术和探头补偿技术减少了近场球面波效应和收发探头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对ISAR目标图像采用散... 本研究通过结合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和散射中心提取技术,实现了近场测试距离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有效测量。利用近场球面波修正技术和探头补偿技术减少了近场球面波效应和收发探头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对ISAR目标图像采用散射中心提取技术,消除了ISAR目标图像中由于带宽有限所导致的旁瓣效应。文中针对散射中心提取中截断阈值的选取准则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截断阈值判定的经验公式并结合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最终利用标准球锥散射体的暗室近场测量数据对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测验证,并与多层快速多极子(MLFMA)方法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积 二维ISAR成像 近场测量 探头补偿 CLE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稀疏阵多目标聚焦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磊 梁天 +3 位作者 林中朝 张玉 赵勋旺 王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9-52,共4页
针对时间反转方法中对远场多个目标的聚焦问题时,需要对得到的传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则要求该矩阵为方阵,这就要求天线的探测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数量相同。考虑雷达的工作特性,本文使用部分天线单元做探测天线单元,并将得到端口的散... 针对时间反转方法中对远场多个目标的聚焦问题时,需要对得到的传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则要求该矩阵为方阵,这就要求天线的探测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数量相同。考虑雷达的工作特性,本文使用部分天线单元做探测天线单元,并将得到端口的散射参数矩阵重新构造后进行特征值分解。主特征值个数对应目标个数,对主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时间反转并计算其远场方向图,便可以得到远场方向图上对目标的聚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的在多个目标处分别聚焦,并具有良好的聚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理论 稀疏天线阵 多目标聚焦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使用八叉树的半空间MLFMA区域分解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翟畅 林中朝 +1 位作者 赵勋旺 张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为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半空间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一种使用八叉树结构的并行半空间多层快速多极子区域分解算法。通过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空间中形成的八叉树结构,自适应地对未知量进行分组来实现区域的划... 为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半空间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一种使用八叉树结构的并行半空间多层快速多极子区域分解算法。通过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空间中形成的八叉树结构,自适应地对未知量进行分组来实现区域的划分,从而避免了在区域之间创建虚拟交界面,降低了模型的处理工作量。为保证区域间电流的连续性,在边界处严格计算1/4阻抗,使结果更加精确。对于半空间环境,引入复镜像源来计算半空间近相互作用,并且引入实镜像源来计算半空间远相互作用。通过与商业软件FEKO整体解对比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采用核外算法将转移因子等复用数据存储在硬盘中,并与整体解资源消耗进行对比,证明这种算法能有效地减少内存消耗。最后,给出一个千波长半空间舰船区域分解算例,证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有限的计算资源情况下仿真电大尺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并行计算 多层快速多极子 半空间问题 八叉树策略 核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有限元方法的人体头部比吸收率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杨 左胜 +2 位作者 张玉 赵勋旺 王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2,共4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人体组织结构复杂、媒质不均匀的特点,采用高阶有限元方法对人体进行电磁建模。该方法可以高效、可靠地分析手机天线对人体局部比吸收率(SAR)分布的影响。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人体组织结构复杂、媒质不均匀的特点,采用高阶有限元方法对人体进行电磁建模。该方法可以高效、可靠地分析手机天线对人体局部比吸收率(SAR)分布的影响。文中介绍了高阶有限元方法基本理论,并模拟计算了900 MHz频率的PIFA手机作用下均匀介质人头模型的局部比吸收率分布,其结果与商业软件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在900 MHz的频率下应用高阶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PIFA手机对复杂分层非均匀介质人头局部比吸收率分布的影响,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有限元方法 比吸收率 平面倒F天线(P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的高效预条件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建刚 梅吴杰 +2 位作者 左胜 赵勋旺 张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5,共4页
多层快速多极子法是基于矩量法的快速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被广泛应用于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对于复杂结构电磁目标,由于矩阵条件数较差,往往存在迭代收敛慢甚至不收敛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文中利用快速多极子的... 多层快速多极子法是基于矩量法的快速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被广泛应用于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对于复杂结构电磁目标,由于矩阵条件数较差,往往存在迭代收敛慢甚至不收敛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文中利用快速多极子的近区矩阵,结合稀疏矩阵方程求解构造了一种高效预条件。数值实例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块对角预条件效果更好,能有效加速多层快速多极子迭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电磁散射 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矩量法的多层锥形频选罩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鸿 吴昊翔 +2 位作者 张玉 赵勋旺 林中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26,共4页
高阶矩量法(High Order Method of Moments,HOMo M)可以准确分析频选天线罩特性,采用高阶基函数可以大幅降低未知量数目,但目前对高阶基函数所需的大四边形网格未有成熟的建模方法,这使得高阶矩量法分析频选天线罩问题变得困难。本文主... 高阶矩量法(High Order Method of Moments,HOMo M)可以准确分析频选天线罩特性,采用高阶基函数可以大幅降低未知量数目,但目前对高阶基函数所需的大四边形网格未有成熟的建模方法,这使得高阶矩量法分析频选天线罩问题变得困难。本文主要提出一种多层锥形频选罩的四边形网格的一体化建模方法。整个建模过程模块化,主要分为平面单元构建、扇形区域裁剪、边界处理、锥面映射、锥顶球面拓扑构造和面片内外推进六个模块。在建立锥形频选罩模型后,采用高阶矩量法进行预处理,随后设计一种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单元,最后分别计算了三层介质加载的双层频选罩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和辐射等电磁特性,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矩量法 多层锥形频选罩 建模方法 电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天线阵的时间反转窗函数方法
19
作者 梁天 殷磊 +3 位作者 沈梦雨 张玉 赵勋旺 袁浩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8-81,共4页
在基于时间反转算子实现对远场目标聚焦的方法中,当天线阵列为稀疏阵时,由于栅瓣的存在,导致了无法分辨目标方向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识别主瓣的方法来确定目标方向,从而使采用时间反转对远场目标实现聚焦时不再受到天线阵列形式的... 在基于时间反转算子实现对远场目标聚焦的方法中,当天线阵列为稀疏阵时,由于栅瓣的存在,导致了无法分辨目标方向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识别主瓣的方法来确定目标方向,从而使采用时间反转对远场目标实现聚焦时不再受到天线阵列形式的限制。这种方法利用主瓣在不同频率上的角度的不变性和栅瓣角度随着频率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性质,将方向图视为在角度上的窗函数,通过将不同频率的方向图相乘来识别主瓣的方向。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电磁平面波情况下对天线阵主瓣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 稀疏阵 主瓣识别 远场目标聚焦 方向图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阵列的插值-时间反演镜目标定位方法
20
作者 吴昊 梁天 +2 位作者 林中朝 张玉 赵勋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6-59,共4页
稀疏阵列在识别远场目标时,由于稀疏阵列的栅瓣和主瓣大小相当,导致无法分辨目标方向。本文根据均匀排布的稀疏天线阵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的目标散射信号,利用插值法按照对应的幅度相位在稀疏阵列阵元之间不断插入虚拟单元,使得稀疏阵列... 稀疏阵列在识别远场目标时,由于稀疏阵列的栅瓣和主瓣大小相当,导致无法分辨目标方向。本文根据均匀排布的稀疏天线阵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的目标散射信号,利用插值法按照对应的幅度相位在稀疏阵列阵元之间不断插入虚拟单元,使得稀疏阵列变为虚拟稠密阵列,再通过时间反演算法对虚拟稠密阵列进行时间反演,以此消除稀疏阵列的栅瓣,识别目标的方向。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演 稀疏阵列 插值法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