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IFDMA的电离层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卓 张阳 +3 位作者 张笑 王冠林 杨云冲 任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
为了满足航空器在远海远域的超视距可靠通信需求,针对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的时频双选衰落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C-IFDMA)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联合分段相关和选择式RAKE接收的前导检测算法,保证系统在-15 d... 为了满足航空器在远海远域的超视距可靠通信需求,针对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的时频双选衰落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C-IFDMA)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联合分段相关和选择式RAKE接收的前导检测算法,保证系统在-15 dB的极低信噪比下的漏检和虚警概率都达到10-4及以下。利用SC-IFDMA符号在时域的重复结构进行频偏估计和信噪比估计,节省了系统开销,提升了系统传输性能。最后结合USRP搭建了半实物试验样机,在信道仿真仪环境下完成单链路回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样机能够在-15~5 dB信噪比区间内,实现误码率在10-5以下的200~20000 bps自适应速率可靠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宽带通信 SC-IFDMA系统 US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赋能的D2D隐蔽通信策略研究
2
作者 吕璐 郑彭玮 +1 位作者 杨龙 陈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3-2035,共13页
为了应对目前设备到设备(D2D)隐蔽通信研究中引入额外不确定性源而带来高成本、高功耗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赋能的D2D隐蔽传输方法。该方法借助RIS为合法用户创造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的同时,利用RIS的相移不确定性来混淆... 为了应对目前设备到设备(D2D)隐蔽通信研究中引入额外不确定性源而带来高成本、高功耗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赋能的D2D隐蔽传输方法。该方法借助RIS为合法用户创造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的同时,利用RIS的相移不确定性来混淆监听者的检测。为探究所提方法的隐蔽性能增益,在保证监听者低检测概率以及满足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的条件下,构建通过联合优化蜂窝用户、D2D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RIS相移来最大化D2D用户的隐蔽速率的优化问题。为解决上述变量和约束高度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高斯随机化的交替优化算法,求解出最优的蜂窝用户和D2D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RIS相移。仿真结果表明,RIS的辅助给D2D隐蔽传输系统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通过增加RIS反射元件数量,或提升蜂窝用户发射功率为D2D隐蔽传输提供更好的掩体,都可以进一步提升隐蔽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D2D网络 隐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轨通信卫星载荷设计及在轨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2 位作者 王立民 孙艳红 王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因其低时延、高容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考虑到低轨卫星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现有地面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等因素,并充分发挥透明传输和再生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轨通信卫星...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因其低时延、高容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考虑到低轨卫星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现有地面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等因素,并充分发挥透明传输和再生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轨通信卫星的新型载荷配置方式,用于实现星地间的多波束通信,每个波束均支持透明转发和再生处理模式的切换。针对该配置方式进行各种工作场景分析和最大工况下的能源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载荷配置可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多波束通信 透明转发 再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和WebRTC的元宇宙教育通信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冠冲 刘飞翔 +2 位作者 杨雯 苗启广 毛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4,共11页
元宇宙教育将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指导。在元宇宙场景中,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提升音视频传输性能和降低通信成本,包括远程控制时延的降低、终端设备能效提升等。因此,针对... 元宇宙教育将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指导。在元宇宙场景中,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提升音视频传输性能和降低通信成本,包括远程控制时延的降低、终端设备能效提升等。因此,针对VR,AR教育交互场景中的设备成本高、通信时延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和WebRTC的通信技术方案,解决教育场景下大量用户接入造成网络拥塞的问题,构建元宇宙教育的基础通信设施。通过云端所部署的Unity渲染平台,在边缘端部署WebRTC多用户通信模块,实现极低延迟的视音频传输,提升移动边缘平台的传输性能。最后,构建云边端协同的音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实际的边缘计算传输策略和端到端实验验证,实现了低时延、高性能的元宇宙教育系统,且验证了元宇宙教育场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教育 虚拟现实 边缘计算 云端协同 WebRT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覆盖的多无人机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毛毛 刘春辉 董赞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9-2950,共12页
针对多无人机区域覆盖任务中的机间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模型。利用多智能体生成树覆盖方法生成任务区域内各个无人机的覆盖航线,对无人机与地面基站及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建模。由... 针对多无人机区域覆盖任务中的机间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模型。利用多智能体生成树覆盖方法生成任务区域内各个无人机的覆盖航线,对无人机与地面基站及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建模。由于飞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将长期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随机博弈模型,将无人机间的空-空链路视作一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采取的动作包含选择工作频段和发送端的传输功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深度Q网络(DDQN)设计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模型,使得每个智能体通过奖励函数的反馈学习到最优通信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MARL模型能够在动态航迹下自适应选择最佳通信资源分配策略,提高时延约束下的负载交付成功率,同时降低空-空链路对空地下行链路的干扰并增大信道总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区域覆盖 动态通信资源分配 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FDM-NOMA系统的自适应多模盲均衡方案
6
作者 杨龙 余凯欣 +1 位作者 李进 贾子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9-2520,共12页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为了最小化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算法,以快速搜索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均衡算法,所提出的算法稳态最大失真降低了约10倍。此外,在GNURadio平台上搭建软件无线电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非正交多址接入 盲均衡 多模算法 软决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中一种安全的电子文档自毁方案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志强 熊金波 +2 位作者 马建峰 李琦 刘西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7-1423,共7页
针对长期存储在云端定时发布的电子文档容易导致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基于身份的定时发布加密文档自毁方案.该方案首先采用对称密钥加密电子文档,其密文经过提取算法变为提取密文和封装密文;然后采用基于身份定时发布加密(identity-b... 针对长期存储在云端定时发布的电子文档容易导致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基于身份的定时发布加密文档自毁方案.该方案首先采用对称密钥加密电子文档,其密文经过提取算法变为提取密文和封装密文;然后采用基于身份定时发布加密(identity-based timed-release encryption,ITE)算法加密对称密钥,其密文结合提取密文产生密文分量并分发到分布式Hash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网络,封装密文被封装成电子文档自毁对象后存储在云端.仅当到达预订的发布时间时,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受保护的电子文档;且当超过一定的时间期限时,分布式Hash表网络将自动丢弃所存密文分量,使得原始密钥不可恢复,实现电子文档安全自毁.安全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同时抵抗来自云端的密码分析攻击和来自DHT网络的Sybil攻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计算代价要小于已有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电子文档 安全自毁 基于身份的定时发布加密 分布式Hash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卫星网络多路路由优化策略
8
作者 张乐 李雨昂 +2 位作者 阔永红 周雨晨 杨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7,共10页
针对低轨卫星网络传输带宽不足以支撑大数据转发、链路需要周期性断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卫星网络多路路由优化策略,对低轨卫星的动态拓扑结构以及星间链路状态进行了建模,构建了多路径选择的优化问题。为提高优化问题的... 针对低轨卫星网络传输带宽不足以支撑大数据转发、链路需要周期性断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卫星网络多路路由优化策略,对低轨卫星的动态拓扑结构以及星间链路状态进行了建模,构建了多路径选择的优化问题。为提高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设计了基于状态监控与路径预测的多路径选择算法,算法使用时间片分割拓扑以规避拓扑的动态性,通过监测状态对星间链路进行筛选来降低复杂度,并根据星历信息对链路通断进行预测,避免链路中断造成的大规模丢包,在计算阶段综合考虑传输时延、传输带宽以及传输成功率等实时链路状态,根据负载变化选出最优的多条路径,增大卫星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接触图路由算法(CGR)、基于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和等价多路径算法(ECMP),当负载为8 Gbps时,所提方案的传输时延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低16.9%、11.4%和7.1%,网络吞吐量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高34.4%、26.9%和15.6%,传输成功率分别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高15.3%、9.6%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动态拓扑 链路状态感知 传输时延 多路路由 传输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级的电子政务云跨域访问控制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池亚平 王艳 +1 位作者 王慧丽 李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2-407,共6页
针对电子政务云跨域访问中用户资源共享访问控制细粒度不足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等级的跨域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云计算典型访问控制机制——身份和访问控制管理(IAM),实现了基于用户等级的断言属性认证,消除了用户在资源... 针对电子政务云跨域访问中用户资源共享访问控制细粒度不足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等级的跨域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云计算典型访问控制机制——身份和访问控制管理(IAM),实现了基于用户等级的断言属性认证,消除了用户在资源共享中由于异构环境带来的阻碍,提供一种细粒度的跨域访问控制机制。基于Shibboleth和Open Stack的keystone安全组件,搭建了云计算跨域访问系统,通过测试对比用户的域外和域内token,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云 跨域访问控制 等级 身份和访问控制管理 安全断言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电磁波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林军 张海林 刘乃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75-3085,共11页
由电磁动力学可知,电磁波可携带与极化方式相关的自旋角动量(Spin Angular Momentum,SAM)和与坡印廷矢量运动方式相关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当OAM不为零时,电磁波的波前电场分布呈漩涡状且具有沿轴向传播的特性... 由电磁动力学可知,电磁波可携带与极化方式相关的自旋角动量(Spin Angular Momentum,SAM)和与坡印廷矢量运动方式相关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当OAM不为零时,电磁波的波前电场分布呈漩涡状且具有沿轴向传播的特性,人们形象地将这类电磁波称为涡旋电磁波。学界在平面电磁波场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以OAM的拓扑荷(又称模态)为参数的傅里叶旋转因子描述涡旋电磁波的波前场,因此,涡旋电磁波波前具有与拓扑荷相关联的“极化”图案,利用不同模态的涡旋电磁波的极化图案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研究表明,在开放环境下由均匀圆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阵列产生“平面”涡旋电磁波波束尽管可行,但要获得模态复用增益,需要探索基于复平面内单位圆周上分布的正交相位序列的涡旋电磁波波束产生与信息传输方法。文中也调研了无线射频领域OAM与MIMO体制相兼容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 涡旋电磁波MIMO 极化纹理 轨道角动量 模态正交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0
11
作者 尤肖虎 曹淑敏 李建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8,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已提交ITU的十种第三代移动通信IMT 2 0 0 0空中接口提案的主要技术特点 ,及两种主流提案WCDMA和cdma2 0 0 0的主要区别 ;描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特征及未来可能的网络过渡形式 ;对...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已提交ITU的十种第三代移动通信IMT 2 0 0 0空中接口提案的主要技术特点 ,及两种主流提案WCDMA和cdma2 0 0 0的主要区别 ;描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特征及未来可能的网络过渡形式 ;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可能涉及的主要核心技术进行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IMT-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通信的通用可组合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有亮 马建峰 +1 位作者 彭长根 姬文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5-653,共9页
在通用可组合框架下研究群组通信问题.首先,作者在UC框架下分别提出群组通信模型的理想函数FSAGCOM、基于身份签密模型的理想函数!IDSC和群密钥分发模型的理想函数FGKD.其次,构造了UC安全的基于身份签密协议πIDSC,同时,证明了基于身份... 在通用可组合框架下研究群组通信问题.首先,作者在UC框架下分别提出群组通信模型的理想函数FSAGCOM、基于身份签密模型的理想函数!IDSC和群密钥分发模型的理想函数FGKD.其次,构造了UC安全的基于身份签密协议πIDSC,同时,证明了基于身份的签密协议πIDSC安全实现理想函数FIDSC当且仅当相应的基于身份的签密协议IDSC是安全的.最后,利用基于身份的签密协议πIDSC,提出了一种群组通信机制πSAGCOM,该机制在(FIDSC,FGKD)-混合模型下能安全实现群组通信的理想函数FSAG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可组合安全 理想函数 安全群组通信 基于身份签密 多对多群组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S CORBA的多级安全分区通信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西宁 王聪琳 +2 位作者 裴庆祺 李亚晖 沈玉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机载操作系统对保证不同安全关键级别的软件互不影响越来越严格,面对这种情况,多重独立安全级别(MILS)嵌入式操作系统应运而生。MILS架构的中间件层采用实时CORBA技术。同时MILS CORBA架构采用分区通信机制...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机载操作系统对保证不同安全关键级别的软件互不影响越来越严格,面对这种情况,多重独立安全级别(MILS)嵌入式操作系统应运而生。MILS架构的中间件层采用实时CORBA技术。同时MILS CORBA架构采用分区通信机制进行通信。为了满足分区通信的安全性和MILS架构对分区密级的严格控制,设计了基于实时CORBA技术的MILS架构的多级安全分区通信机制。提出了将MILS IOP作为实时CORBA的一部分来实现MILS CORBA架构的多级安全分区通信的机制。整个机制保证了不同密级的数据安全独立的传输,同时也了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S 实时CORBA 分区通信 多级安全 加密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路由的低轨星座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
14
作者 马伟 肖嵩 +1 位作者 周诠 孙雯青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针对低轨星座回传场景星地馈电链路频繁切换带来的链路拥塞、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路由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采用母子星座拓扑快照划分方法解决星地馈电链路带来的拓扑快照频繁切换问题。将分段路由技术与蚁群... 针对低轨星座回传场景星地馈电链路频繁切换带来的链路拥塞、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路由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采用母子星座拓扑快照划分方法解决星地馈电链路带来的拓扑快照频繁切换问题。将分段路由技术与蚁群优化相结合,在实现卫星自主路由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协议开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确保业务连续性的蚁群优化负载均衡路由算法,根据馈电链路切换时间关系计算最优回传路径集,临近子星座拓扑快照切换时主动切换至下一条有效路径,在保证网络负载均衡的同时实现了回传流量的软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规避链路拥塞并保证更大的回传业务量、更低的丢包率和回传业务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业务回传 负载均衡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序统计的窄带通信辐射源指纹特征抽取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智灵 杨小牛 李建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4-1228,共5页
该文提出将窄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静态非线性特性作为窄带无线通信设备的"指纹"特征。为了在未知放大器输入的前提下提取特征量,首先建立静态非线性的Hammerstein模型,然后分白化采样信号和估计泰勒级数的系数两个步骤提取特... 该文提出将窄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静态非线性特性作为窄带无线通信设备的"指纹"特征。为了在未知放大器输入的前提下提取特征量,首先建立静态非线性的Hammerstein模型,然后分白化采样信号和估计泰勒级数的系数两个步骤提取特征。应用顺序统计的方法将白化信号转换为单调递增序列,通过最小二乘法对顺序统计结果做线性回归,得到泰勒级数的系数并作为个体特征量。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提取了4种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型的指纹特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特征空间中有效地识别不同的窄带射频功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通信 指纹识别 顺序统计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时移键控的安全传输方案
16
作者 穆辉辉 陈健 +1 位作者 吕璐 杨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0-1068,共9页
随着5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快速发展,低功耗通信和物理层安全已成为通信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空时移键控(Space-Time Shift Keying,STSK)与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 随着5G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快速发展,低功耗通信和物理层安全已成为通信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空时移键控(Space-Time Shift Keying,STSK)与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相结合的索引调制方案,旨在传输额外索引信息的同时提升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在发射功率、符号功率和RIS相移约束下联合优化了符号星座、STSK色散矩阵和发射端功率分配,以最大化系统在连续输入连续输出无记忆信道(Discrete-input Continuous-output Memoryless Channel,DCMC)下的保密容量。提出了一种黎曼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并导出了变量的理论梯度和投影梯度,使得算法能够同时兼顾收敛速度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传输额外比特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窃听者的窃听性能,并且与基准算法相比,在更高反射单元数量下,所提算法可以求出更加优质的解,DCMC保密容量能够达到容量上限的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移键控(STSK) 物理层安全(PLS) 可重构智能面(RIS) 流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研究
17
作者 翟庆波 宁方立 +2 位作者 黄丛慧 韦娟 苏兆婧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8,共10页
针对当前基于传声器阵列的燃气管道泄漏定位算法中有网格法存在的基不匹配问题、无网格法不能计算泄漏源声功率以及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算法。由于燃气管道出现微小泄漏时会产生泄漏超... 针对当前基于传声器阵列的燃气管道泄漏定位算法中有网格法存在的基不匹配问题、无网格法不能计算泄漏源声功率以及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算法。由于燃气管道出现微小泄漏时会产生泄漏超声,通过声传播模型计算传声器阵列测量到的泄漏声信号并计算互谱矩阵的理论值,同时根据传声器阵列实际测量的泄漏声信号计算互谱矩阵的实际值,由互谱矩阵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建立能量函数并通过状态转移算法对能量函数做全局寻优实现泄漏定位。搭建了燃气管道微小泄漏试验平台并设计了垫片泄漏和阀门泄漏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准确定位包括垫片及阀门泄漏在内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与常规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空间分辨率更高,同时在不同定位频率下垫片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5 dB、阀门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0 dB,在不同定位距离下垫片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15 dB、阀门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0 dB,表明所提算法对泄漏源的声压级预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转移算法 燃气管道 微小泄漏 超声定位 传声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网络轨迹规划与资源分配研究综述
18
作者 王侃 曹铁林 +3 位作者 李旭杰 李红艳 李萌 周墨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6-1281,共16页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从离线优化和在线优化两个维度展开分析:针对离线联合优化,以不同优化性能指标为切入点,从网络场景、性能控制方法和算法设计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在线联合优化,以优化框架为基础,从网络场景、性能指标和控制方法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离线与在线混合优化,阐述当前研究成果。最后,聚焦无人机辅助MEC网络与其它网络制式融合时产生的新问题,讨论离线优化环境状态收集、离线优化智能化求解、在线优化多无人机实时协同、在线优化实时信息反馈、无人机能效优化和空-地通信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挑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轨迹优化 在线优化 离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通信中的选择性重传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彬 李子诺 秦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视频传输的混合自动选择重传方案.该方案可以灵活调整校验数据和重传数据占整个传输数据的比例,在冗余开销和重传时延之间得到更好的权衡.最后,指出了视频通信中选择性重传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内容分类、选择重传的准则和时机,以及可用于实际视频通信的低复杂度、易实现的选择性重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通信 选择性重传 混合自动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计算网络技术综述
20
作者 惠敏 陈健 +2 位作者 吕璐 杨龙 叶迎晖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7-826,共10页
空中计算网络(Aerial Computing Network,ACN)整合空中接入网和移动边缘计算,利用异构空中平台实现本地化就近服务,可有效支持广域范围内海量用户的多样化低时延业务请求。介绍了ACN的3类关键空中平台,并从平台高度、成本、复杂度、适... 空中计算网络(Aerial Computing Network,ACN)整合空中接入网和移动边缘计算,利用异构空中平台实现本地化就近服务,可有效支持广域范围内海量用户的多样化低时延业务请求。介绍了ACN的3类关键空中平台,并从平台高度、成本、复杂度、适用业务类型等方面对各空中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现有ACN的网络架构,梳理了网络架构演进方向。最后,结合ACN的重要应用场景,指出了ACN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计算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