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6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靠安全通信关键技术导读
1
作者 白宝明 雷菁 辜方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内容导读:可靠安全通信是专用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其核心是要在复杂多样的电磁和地理环境下构建满足特定指标要求的可靠、安全、高速传输链路和网络,以适应无人集群、战术分队等多样化任务平台的区域增强通信需求,支撑平台... 内容导读:可靠安全通信是专用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其核心是要在复杂多样的电磁和地理环境下构建满足特定指标要求的可靠、安全、高速传输链路和网络,以适应无人集群、战术分队等多样化任务平台的区域增强通信需求,支撑平台效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用频设备急剧增加,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使用场景更加立体多样,无人集群、地下空间、封闭楼宇等环境给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传统单一制式通信波形难以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可靠安全通信 地理环境 高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IFDMA的电离层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一卓 张阳 +3 位作者 张笑 王冠林 杨云冲 任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
为了满足航空器在远海远域的超视距可靠通信需求,针对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的时频双选衰落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C-IFDMA)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联合分段相关和选择式RAKE接收的前导检测算法,保证系统在-15 d... 为了满足航空器在远海远域的超视距可靠通信需求,针对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的时频双选衰落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C-IFDMA)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联合分段相关和选择式RAKE接收的前导检测算法,保证系统在-15 dB的极低信噪比下的漏检和虚警概率都达到10-4及以下。利用SC-IFDMA符号在时域的重复结构进行频偏估计和信噪比估计,节省了系统开销,提升了系统传输性能。最后结合USRP搭建了半实物试验样机,在信道仿真仪环境下完成单链路回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样机能够在-15~5 dB信噪比区间内,实现误码率在10-5以下的200~20000 bps自适应速率可靠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宽带通信 SC-IFDMA系统 US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通信卫星馈电切换及自主运行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3 位作者 王平 安绍毅 王立民 孙艳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应跨站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依据地面信关站位置信息和实时卫星轨道数据自主控制双波束协同,达成了馈电链路无缝跨站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三个信关站可见的场景下,该方法使单颗卫星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至少提升22%,且在跨站过程中确保业务无中断、数据无丢失,不引入业务包乱序风险及额外存储开销。同时,该方法支持馈电链路自主建链断链,显著降低了星座日常运维难度,为卫星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天地一体化网络 馈电链路 自主运行 天基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蔡穗华 王义文 +1 位作者 白宝明 马啸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9-644,共16页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高性能的中短码长信道编码技术的实现.与以往长码设计不同的是,在有限码长下,编码速率受误码率性能制约,因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编码构造、译码算法设计以及编码性能分...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高性能的中短码长信道编码技术的实现.与以往长码设计不同的是,在有限码长下,编码速率受误码率性能制约,因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编码构造、译码算法设计以及编码性能分析与优化.目前已有面向中短码长的极化码、咬尾卷积码等编码技术的研究,但主要都是面向特定码长码率的优化设计,难以满足实际应用对灵活编码参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中短码长编码技术进行全面归纳梳理与深度探讨分析,首先综述了现有有限码长编码性能界的理论分析方法,随后对近年来提出的编码技术进行了梳理,并分析比较每种编码技术的优缺点,最后详细探讨了针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的新型编码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列表译码 有限码长容量 极化码 咬尾卷积码 双向叠加编码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赋能的D2D隐蔽通信策略研究
5
作者 吕璐 郑彭玮 +1 位作者 杨龙 陈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3-2035,共13页
为了应对目前设备到设备(D2D)隐蔽通信研究中引入额外不确定性源而带来高成本、高功耗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赋能的D2D隐蔽传输方法。该方法借助RIS为合法用户创造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的同时,利用RIS的相移不确定性来混淆... 为了应对目前设备到设备(D2D)隐蔽通信研究中引入额外不确定性源而带来高成本、高功耗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赋能的D2D隐蔽传输方法。该方法借助RIS为合法用户创造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的同时,利用RIS的相移不确定性来混淆监听者的检测。为探究所提方法的隐蔽性能增益,在保证监听者低检测概率以及满足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的条件下,构建通过联合优化蜂窝用户、D2D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RIS相移来最大化D2D用户的隐蔽速率的优化问题。为解决上述变量和约束高度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高斯随机化的交替优化算法,求解出最优的蜂窝用户和D2D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以及RIS相移。仿真结果表明,RIS的辅助给D2D隐蔽传输系统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通过增加RIS反射元件数量,或提升蜂窝用户发射功率为D2D隐蔽传输提供更好的掩体,都可以进一步提升隐蔽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D2D网络 隐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图态势双驱动的数据链抗干扰通信机制
6
作者 刘书含 李彤 +1 位作者 李富强 杨春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5-2064,共10页
针对高动态、强对抗场景下数据链整体抗干扰效应差和自主适变能力弱的问题,提出意图态势双驱动的数据链抗干扰通信机制。从架构、协议和技术3个角度出发,提出分域、分级、分布式的抗干扰网络架构,构建意图态势双驱动的跨层自适应抗干扰... 针对高动态、强对抗场景下数据链整体抗干扰效应差和自主适变能力弱的问题,提出意图态势双驱动的数据链抗干扰通信机制。从架构、协议和技术3个角度出发,提出分域、分级、分布式的抗干扰网络架构,构建意图态势双驱动的跨层自适应抗干扰协议模型,设计意图态势双驱动的智能抗干扰决策算法。将动态干扰环境下的多域联合抗干扰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求解时、空、频多维联合抗干扰传输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的网络吞吐量和传输成功率相较于其他方法分别提高了26.7%和54.5%,显著提升了抗干扰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网络 意图态势双驱动 抗干扰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带宽受限场景的高效语义通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王孟洋 白宝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语义通信为通信系统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然而,目前语义通信的研究忽略了通信开销的影响,未考虑语义通信性能和通信开销的关系,导致带宽资源受限时语义通信性能难以提升。为此,针对带宽受限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瓶颈的语... 语义通信为通信系统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然而,目前语义通信的研究忽略了通信开销的影响,未考虑语义通信性能和通信开销的关系,导致带宽资源受限时语义通信性能难以提升。为此,针对带宽受限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瓶颈的语义通信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语义和信道联合编解码,并设计特征选择模块以识别和删除冗余语义信息,构建了端到端语义通信模型;进而考虑语义通信性能与通信开销之间的折衷关系,基于信息瓶颈理论设计损失函数,在保证语义通信性能的同时,降低通信开销,完成语义通信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欧洲议会平行语料库上,与基线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通信性能的同时可降低约20%~30%的通信开销,在相同带宽条件下该方法的BLEU分数可提升约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语义通信开销,从而提升带宽资源受限场景下的语义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通信系统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特征选择模块 信息瓶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轨通信卫星载荷设计及在轨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2 位作者 王立民 孙艳红 王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因其低时延、高容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考虑到低轨卫星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现有地面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等因素,并充分发挥透明传输和再生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轨通信卫星...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因其低时延、高容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被纳入新基建范畴。考虑到低轨卫星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现有地面终端设备的兼容性等因素,并充分发挥透明传输和再生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轨通信卫星的新型载荷配置方式,用于实现星地间的多波束通信,每个波束均支持透明转发和再生处理模式的切换。针对该配置方式进行各种工作场景分析和最大工况下的能源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载荷配置可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多波束通信 透明转发 再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听者攻击下的RS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海燕 艾宇昕 +1 位作者 梁琳琳 李赞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文章研究一个基于速率分拆多址接入(Rate 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RSMA)技术的多输入单输出下行通信系统。RSMA通过将预期用户的信息进行解码,将其余用户的信息视为噪声来提供最佳性能。此外,RSMA中的公共信息不仅是用户的有用数据,... 文章研究一个基于速率分拆多址接入(Rate 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RSMA)技术的多输入单输出下行通信系统。RSMA通过将预期用户的信息进行解码,将其余用户的信息视为噪声来提供最佳性能。此外,RSMA中的公共信息不仅是用户的有用数据,也可以干扰外部窃听者。针对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离基站较远的情况,文章提出了存在窃听者的基于RSMA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案。传输过程分为两个时隙:在第一时隙中,中继接收、解码并转发信号;在第二时隙中,用户接收来自中继的信号。每个用户首先解码公共消息;然后通过应用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来解码其私有消息,基于此,推导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系统的中断概率和窃听者截获概率的闭合表达式;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发射功率以及节点间距离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以及更好地权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MA 中断概率 物理层安全 协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和WebRTC的元宇宙教育通信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冠冲 刘飞翔 +2 位作者 杨雯 苗启广 毛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4,共11页
元宇宙教育将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指导。在元宇宙场景中,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提升音视频传输性能和降低通信成本,包括远程控制时延的降低、终端设备能效提升等。因此,针对... 元宇宙教育将元宇宙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指导。在元宇宙场景中,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提升音视频传输性能和降低通信成本,包括远程控制时延的降低、终端设备能效提升等。因此,针对VR,AR教育交互场景中的设备成本高、通信时延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和WebRTC的通信技术方案,解决教育场景下大量用户接入造成网络拥塞的问题,构建元宇宙教育的基础通信设施。通过云端所部署的Unity渲染平台,在边缘端部署WebRTC多用户通信模块,实现极低延迟的视音频传输,提升移动边缘平台的传输性能。最后,构建云边端协同的音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实际的边缘计算传输策略和端到端实验验证,实现了低时延、高性能的元宇宙教育系统,且验证了元宇宙教育场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教育 虚拟现实 边缘计算 云端协同 WebRT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覆盖的多无人机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毛毛 刘春辉 董赞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9-2950,共12页
针对多无人机区域覆盖任务中的机间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模型。利用多智能体生成树覆盖方法生成任务区域内各个无人机的覆盖航线,对无人机与地面基站及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建模。由... 针对多无人机区域覆盖任务中的机间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模型。利用多智能体生成树覆盖方法生成任务区域内各个无人机的覆盖航线,对无人机与地面基站及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建模。由于飞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将长期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随机博弈模型,将无人机间的空-空链路视作一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采取的动作包含选择工作频段和发送端的传输功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深度Q网络(DDQN)设计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模型,使得每个智能体通过奖励函数的反馈学习到最优通信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MARL模型能够在动态航迹下自适应选择最佳通信资源分配策略,提高时延约束下的负载交付成功率,同时降低空-空链路对空地下行链路的干扰并增大信道总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区域覆盖 动态通信资源分配 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锦 李牧野 张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随着更大带宽、更高频段和更大规模天线阵列的使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展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空间辨识能力,表明了通信与感知融合的巨大潜力。立足于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 随着更大带宽、更高频段和更大规模天线阵列的使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展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空间辨识能力,表明了通信与感知融合的巨大潜力。立足于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ISAC)技术,考虑通信感知性能边界,从信息论角度提出通感性能权衡方法,并结合多种通信、感知性能指标,构建ISAC网络完备的性能权衡理论体系。结合RIS辅助通信硬件结构特征,设计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通信感知传输技术。设计通信感知多载波发射波束,采用RIS实现高低频协作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通信感知波束优化,协同控制功率和调度无线资源,实现通信感知资源最优部署。旨在形成新型的RIS辅助通信感知增强框架,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通信感知一体化 性能权衡 波束设计 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计算联合优化的图分割工作流部署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英红 吝李婉 +1 位作者 焦毅 李秦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为提高计算效率,将复杂的大规模任务分解为简单任务并建模为工作流,交由并行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完成,已成为云中心处理持续增长的计算和网络任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分布式计算的任务间数据传输所带来的通信带宽占用却容易造成云中心的网络... 为提高计算效率,将复杂的大规模任务分解为简单任务并建模为工作流,交由并行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完成,已成为云中心处理持续增长的计算和网络任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分布式计算的任务间数据传输所带来的通信带宽占用却容易造成云中心的网络拥塞。如何兼顾计算效率和通信开销,科学地部署工作流意义重大。两类典型的工作流部署算法为基于列表的部署算法和基于分簇的部署算法。然而,前者致力于提高计算效率,未关注工作流中任务之间的通信开销,大规模工作流的部署易带来较重的网络负荷;后者关注通信开销的最小化,但牺牲了工作流中任务的并行计算效率,导致工作流完成时间较长。文中从图论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工作流中各任务之间的依赖性和并行性,通过对经典图分割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工作流任务分区过程中通信开销最小化和计算并行性最大化之间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作流规模下,所提算法的通信开销比列表部署算法平均减少约35%~50%,工作流完成时间比分簇部署算法平均降低约50%~65%,且对于具有不同通信计算比的工作流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中心 工作流 任务部署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14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注意力优化的SAR图像小目标检测方法
15
作者 付卫红 彭文洪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19-2526,共8页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船舶检测中取得突出成就,但小目标检测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v5的改进检测网络,结合空间感知通道注意力、自注意力机...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船舶检测中取得突出成就,但小目标检测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v5的改进检测网络,结合空间感知通道注意力、自注意力机制和上下文特征融合策略,以提高小型船舶的检测性能。首先,通道注意力机制抑制了背景信息并强调目标特征,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其次,在YOLOv5的骨干网络和检测层中引入自注意力模块,以捕获全局信息,增强定位能力。最后,通过融合浅层和深层特征,补充特征提取中丢失的小目标信息,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基于大规模SAR船舶监测数据集(large-scale SAR ship detection dataset version 1.0 LSSSDDv1.0)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的全类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0.5指标达78.9%,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船舶检测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同步测量的高分辨率声源定位
16
作者 韦娟 冯鹏 宁方立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针对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存在主瓣较宽、易受旁瓣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子空间逼近算法与截断函数波束成形联合的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缺省互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截断阈值保留主要奇异向量构建... 针对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存在主瓣较宽、易受旁瓣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子空间逼近算法与截断函数波束成形联合的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缺省互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截断阈值保留主要奇异向量构建低维子空间,继而将缺省互谱矩阵投影到子空间,寻找最优解来补全矩阵。补全后的互谱矩阵通过截断函数波束成形算法实现声源定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核范数最小化及其衍生模型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小主瓣宽度、抑制旁瓣数量,矩阵补全误差平均降低了17.6%、声源重构误差平均降低了27%,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测量 声源定位 矩阵补全 子空间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E-Engine的陕西省公路网遥感影像分析
17
作者 杜建超 张雷 +1 位作者 白晋颖 李婷婷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共6页
公路网建设状况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陕西省公路网的建设情况,对于研究陕西省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2022年10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PIE-Engine AI平台与ArcGIS Pro软件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对陕西省2022年度... 公路网建设状况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陕西省公路网的建设情况,对于研究陕西省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2022年10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PIE-Engine AI平台与ArcGIS Pro软件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对陕西省2022年度的道路提取,并根据道路里程、道路密度等参数分析了陕西省的公路网建设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公路网建设与经济、地理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公路网络呈现以省会西安为中心重点发展,逐步向外扩散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结果为陕西省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提取 陕西省公路网 PIE-Engine 遥感影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FDM-NOMA系统的自适应多模盲均衡方案
18
作者 杨龙 余凯欣 +1 位作者 李进 贾子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9-2520,共12页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为了最小化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算法,以快速搜索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均衡算法,所提出的算法稳态最大失真降低了约10倍。此外,在GNURadio平台上搭建软件无线电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非正交多址接入 盲均衡 多模算法 软决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残差估计的译码反馈均衡算法
19
作者 李晓辉 卫晓博 +1 位作者 石明利 吕思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在航空通信环境尤其是飞行器巡航阶段的空对空通信时,信道会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扰,导致接收信号畸变和码间串扰,而这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由于现有线性均衡算法存在的残留码间会严重影响均衡性能,产生误码传输错误,而传统的MMSE-RISIC算... 在航空通信环境尤其是飞行器巡航阶段的空对空通信时,信道会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扰,导致接收信号畸变和码间串扰,而这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由于现有线性均衡算法存在的残留码间会严重影响均衡性能,产生误码传输错误,而传统的MMSE-RISIC算法又受限于噪声与判决的准确性,使整体均衡性能受限制。考虑到上述问题,为了减少噪声和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估计的译码反馈均衡算法,即在MMSE均衡的基础上,先利用已知序列对噪声进行估计,然后通过引入译码交织模块的方式来提高判决可靠性,最后再使用判决后的信号去估计残留码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16QAM调制时,基于残差估计的译码反馈均衡算法在航空通信信道环境下对比传统MMSE均衡算法有0.5 dB的误码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通信 MMSE均衡 RISIC估计 SC-F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ZAC序列的互相关同步算法
20
作者 李晓辉 马丹丹 +1 位作者 石明利 吕思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航空通信中的多径衰落以及多普勒扩展造成定时同步算法对频偏敏感以及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定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时频同步算法。使用CAZAC序列生成具有共轭对称特征的前导序列,其次基于前导... 针对航空通信中的多径衰落以及多普勒扩展造成定时同步算法对频偏敏感以及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定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时频同步算法。使用CAZAC序列生成具有共轭对称特征的前导序列,其次基于前导序列的结构特征,采用互相关累加峰值的定时度量函数,将正确定时位置处的相关值用于估计小数倍频偏,最后利用一对相同的CAZAC序列完成第2次小数倍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正确检测概率达到100%时,改进算法的性能提升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通信 CAZAC序列 定时同步 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