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彦辉 康槿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2,828,共4页
主要研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节点初始位置、覆盖半径和速度对链路和拓扑的影响.采用二维随机行走方法,构建基于移动性时元的随机移动模型.通过数学分析和推导获得节点在不同时刻的链路有效性测度,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一定覆盖下所有节点... 主要研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节点初始位置、覆盖半径和速度对链路和拓扑的影响.采用二维随机行走方法,构建基于移动性时元的随机移动模型.通过数学分析和推导获得节点在不同时刻的链路有效性测度,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一定覆盖下所有节点移动总体特性,采用数学推导方法得出了拓扑有效性测度函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有效性测度能够用来描述节点的移动特性对链路和拓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随机移动 链路有效性 拓扑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系统在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容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吕卓 李建东 李维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5-939,共5页
构造了M IMO-OFDM系统在频率和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模型,分析了信道容量和选择性衰落分集的关系,得到了系统的中断概率和中断容量只和频率选择性分集数与时间选择性分集数的乘积有关.提出了一种等效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各态历经容... 构造了M IMO-OFDM系统在频率和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模型,分析了信道容量和选择性衰落分集的关系,得到了系统的中断概率和中断容量只和频率选择性分集数与时间选择性分集数的乘积有关.提出了一种等效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各态历经容量的一个紧密下界,随着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该下界会愈加紧密.通过Monte Carlo仿真,给出了在双重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系统的中断概率和中断容量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OFDM 选择性衰落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传感器网络MAC地址分配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野 盛敏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6-720,共5页
针对传感器网络MAC地址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MAC地址分配算法———VGSR(Virtual Grid Spatial Reusing)算法.该算法将网络分布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虚拟小区,并建立节点地理位置坐标与虚拟小区间的映射关系,... 针对传感器网络MAC地址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MAC地址分配算法———VGSR(Virtual Grid Spatial Reusing)算法.该算法将网络分布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虚拟小区,并建立节点地理位置坐标与虚拟小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MAC地址在不同虚拟小区处的空间复用达到减小节点MAC地址长度的目的.通过调整传感器节点的通信半径,VGSR算法能够在保证网络不失连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MAC地址大小.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规模的变化,具有消耗能量低和效率改善明显的特点,其性能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地址 分布式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之型分量码的系统GLDPC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东 郭凯 陈彦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8-183,共6页
本文以规则低密度生成矩阵码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之型码为分量码的系统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Generaliz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GLDPC)码,称为ZS-GLDPC码.该码具有线性编码复杂度,可采用和积译码算法实现迭代译码,其译码复杂度低于... 本文以规则低密度生成矩阵码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之型码为分量码的系统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Generaliz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GLDPC)码,称为ZS-GLDPC码.该码具有线性编码复杂度,可采用和积译码算法实现迭代译码,其译码复杂度低于以汉明码为分量码的GLDPC码.在均匀交织器的前提下,利用联合界分析了该码在高信噪比区域的平均误比特概率,然后利用基于高斯近似的密度进化方法分析了该码的迭代译码收敛门限.仿真结果表明,中短码长的ZS-GLDPC码的性能优于或近于LDPC码和以汉明码为分量码的GLDPC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低密度生成矩阵码 级联码 迭代译码 之型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DM信号峰平比改善及系统实现
5
作者 李维英 吕卓 +1 位作者 厉军伟 蔡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7-351,共5页
依据互补编码法降低峰平比原理,研究了互补编码法算法.根据算法复杂性和实现可行性间的平衡度,提出一种新的编解码方法并给出详细的解码步骤;通过对陪集进行透明性选择,省掉了对冗余陪集的解调,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可实施性.在40 MH... 依据互补编码法降低峰平比原理,研究了互补编码法算法.根据算法复杂性和实现可行性间的平衡度,提出一种新的编解码方法并给出详细的解码步骤;通过对陪集进行透明性选择,省掉了对冗余陪集的解调,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可实施性.在40 MHz中频和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其峰平比可有效限制在6 dB以内,且其误码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并在32子载波的实际OFDM系统下予以实现,实际结果和理论分析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峰平比(PAPR) 互补码 REED-MULLE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