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波段馈源输出窗高功率微波击穿实验装置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治强 秋实 +4 位作者 方进勇 张庆元 侯青 常超 焦永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5-1598,共4页
为了开展高功率微波(HPM)馈源输出窗介质击穿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组合型X波段高功率微波(HPM)喇叭馈源击穿实验装置。装置采用变张角喇叭与可移动介质输出窗组合的结构,通过调节变张角喇叭口面与输出窗间的距离,使得介质输出窗内表... 为了开展高功率微波(HPM)馈源输出窗介质击穿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组合型X波段高功率微波(HPM)喇叭馈源击穿实验装置。装置采用变张角喇叭与可移动介质输出窗组合的结构,通过调节变张角喇叭口面与输出窗间的距离,使得介质输出窗内表面电场强度可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满足馈源喇叭驻波比小于1.15,E面和H面基本等化的情况下,当调节变张角喇叭口面与介质输出窗距离在0-400 mm范围内变化时,HPM馈源输出窗上的电场强度变化为32.6-87.0 kV.cm^-1,满足了在真空度3×10^-3Pa、脉冲宽度20 ns条件下,HPM介质击穿对电场强度变化的要求。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加工了HPM介质击穿实验装置,并成功地应用于GW级HPM馈源输出窗介质击穿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介质击穿 馈源 输出窗 数值模拟 变张角喇叭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波束波导在高功率微波天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秋实 刘国治 +2 位作者 焦永昌 黄文华 侯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波束波导馈电卡塞格仑天线工作原理的分析,论述了波束波导在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一套利用波束波导馈电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该天线利用由三面反射镜组成的波束波导对一个由两个抛物面镜组成的双反射... 通过对波束波导馈电卡塞格仑天线工作原理的分析,论述了波束波导在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一套利用波束波导馈电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该天线利用由三面反射镜组成的波束波导对一个由两个抛物面镜组成的双反射面天线进行馈电,实现了波束的快速扫描。该天线工作在X波段时,功率容量大于1GW,天线增益大于5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波束波导 卡塞格仑天线 多模喇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副瓣天线近场测试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士选 李勇 +2 位作者 张福顺 傅德民 毛乃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8-373,共6页
文中就超低副瓣天线近场测试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直接影响测试计算精度的各类误差源进行了探讨 .特别对有关的误差分析补偿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 ,提出了具有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价值的见解 .通过在西安电子科技科技大学研制的近场测试... 文中就超低副瓣天线近场测试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直接影响测试计算精度的各类误差源进行了探讨 .特别对有关的误差分析补偿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 ,提出了具有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价值的见解 .通过在西安电子科技科技大学研制的近场测试系统上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只要进一步提高测试系统的硬软件精度 ,并进行严格的误差分析补偿和诊断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副瓣天线 近场测量 误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天线增益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治强 黄惠军 +2 位作者 巴涛 邓昱群 宋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介绍了几种天线增益的测试方法,并根据高功率微波(HPM)天线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窄脉冲激励下HPM天线增益测试方法。利用直接功率测量方法,将窄脉冲信号源作为发射信号源,通过标定不同脉冲宽度下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功率,开展实验研究,测... 介绍了几种天线增益的测试方法,并根据高功率微波(HPM)天线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窄脉冲激励下HPM天线增益测试方法。利用直接功率测量方法,将窄脉冲信号源作为发射信号源,通过标定不同脉冲宽度下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功率,开展实验研究,测得窄脉冲条件下天线的增益值。测试结果表明:在脉冲宽度大于25 ns的微波脉冲激励HPM天线时,天线增益测试结果与连续波条件下天线增益测试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窄脉冲 天线 增益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印刷单极子天线频带抑制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邓超 谢拥军 +2 位作者 李潞 张殿富 邹永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为克服无线通信系统间相互干扰,采用频带抑制技术对共面波导馈电圆形单极子天线进行改进,设计出一副具有双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和一副用于无线局域网/全球微波接入(WLAN/WiMAX)系统的三频段天线.通过在圆形贴片底端加载两条多边形槽线... 为克服无线通信系统间相互干扰,采用频带抑制技术对共面波导馈电圆形单极子天线进行改进,设计出一副具有双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和一副用于无线局域网/全球微波接入(WLAN/WiMAX)系统的三频段天线.通过在圆形贴片底端加载两条多边形槽线,实现了3.29~4.00 GHz和5.29~6.00 GHz抑制频段的超宽带天线,阻带覆盖了WLAN/WiMAX应用频段.在三频段天线的设计中,综合采用五边形槽线、调谐枝节和扇形槽加载技术,对频带进行阻断和控制.实测三频段天线的工作频带为2.25~2.80 GHz、3.3~3.8 GHz和5.1~5.9 GHz,覆盖了WLAN/WiMAX系统的应用频段,并在其余频段具有良好的频带抑制特性.所设计的两幅天线均具有可调的工作频段,适合复杂环境中对无线通信系统相互干扰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单极子天线 平面天线 多频带天线 频带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滤波技术在平面近场天线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晓 杨林 +1 位作者 龚书喜 冯学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为了修正平面近场测量中的多次反射误差,介绍了模式滤波修正技术在平面近场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合适的模式滤波函数.推导出模式滤波修正技术的相关公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模式滤波技术对平面近场天线测量结果进... 为了修正平面近场测量中的多次反射误差,介绍了模式滤波修正技术在平面近场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合适的模式滤波函数.推导出模式滤波修正技术的相关公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模式滤波技术对平面近场天线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滤波技术 平面近场天线测量 球面波展开 反射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PCB板电路的电子设备的屏效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建明 吴建汪 +1 位作者 谢拥军 史小卫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31-34,共4页
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FEM),分析了内置PCB板的屏蔽机箱的孔缝电磁耦合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电磁干扰信号与机箱内的PCB板电路作用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孔缝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贴片阵列天线散射减缩的新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袁宏伟 龚书喜 +1 位作者 张鹏飞 王文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903,938,共6页
引入贴片天线单元渐变开槽的方式来设计低散射阵列天线。通过对不同的单元开不同尺寸的槽,在等幅度馈电的情况下实现远区辐射场的低副瓣特性。对开槽贴片单元进行散射减缩预估,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1×9渐变开槽贴片阵列的设计中,与... 引入贴片天线单元渐变开槽的方式来设计低散射阵列天线。通过对不同的单元开不同尺寸的槽,在等幅度馈电的情况下实现远区辐射场的低副瓣特性。对开槽贴片单元进行散射减缩预估,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1×9渐变开槽贴片阵列的设计中,与传统阵列天线的单元形式完全一样,采用不等幅馈电实现泰勒远区辐射场相比,该方法不仅实现了远区辐射场的低副瓣,而且实现了天线模式项散射场的低副瓣,同时又兼顾了结构模式项散射场的散射减缩,从而有效地实现了阵列天线的低散射特性。测量结果与原始阵列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天线 开槽 散射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军平 左炎春 +2 位作者 胡永浩 王媛 宋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研究了利用天线近场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特性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极化探头在被测天线近场区两平行平面上采集场的幅度数据,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一采样面上各采样点场的相位数据,然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被测天线... 研究了利用天线近场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特性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极化探头在被测天线近场区两平行平面上采集场的幅度数据,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一采样面上各采样点场的相位数据,然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被测天线的远场特性.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表明,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可有效地重构天线远场,同时,合理地选择迭代初始相位将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相位测量 相位还原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近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RBS建模技术的迭代MoM-PO方法分析电大尺寸平台天线方向图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铭 王楠 梁昌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2-395,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ezier Spline)曲面建模技术的物理光学方法结合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Physical Optics)分析位于电大尺寸平台附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文章推导了基于有理贝齐尔曲面的物理... 本文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ezier Spline)曲面建模技术的物理光学方法结合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Physical Optics)分析位于电大尺寸平台附近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文章推导了基于有理贝齐尔曲面的物理光学散射场计算公式.采用驻相法计算有理贝齐尔曲面上的物理光学感应电流积分.利用物理光学散射场迭代矩量法区域的电压矩阵.通过与传统平面片建模的物理光学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有理B样条 物理光学 矩量法 驻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波束天线无相位近场测量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军平 左炎春 +2 位作者 胡永浩 王媛 宋康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4-869,共6页
以寻找高频扫描波束天线近场测量方法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双平面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首先用线极化探头在近区采集正交方向切向场幅值信息;其次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寻找合适的初始迭代相位;再利用迭代... 以寻找高频扫描波束天线近场测量方法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双平面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首先用线极化探头在近区采集正交方向切向场幅值信息;其次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寻找合适的初始迭代相位;再利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一扫描面上的相位进行还原;最后使用采样幅值和还原相位结合近远场变换理论求得天线远场方向图.为验证方法可行性,以对称振子天线阵为模型,对不同扫描角时的测量过程进行仿真,均获得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相位测量 扫描波束天线 近场测量 差分进化算法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近波形估计技术结合矩量法分析圆形振子天线阵列阻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厚 彭宏利 +1 位作者 刘其中 龚书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3-606,共4页
应用渐近波形估计 (AWE)技术结合矩量法 (MOM)分析了八元圆形振子天线阵列的阻抗特性 .采用矩量法求解天线阵列的电场积分方程 ,得到某一频率的电流分布和导纳 ,通过Pade逼近获得任意频率的导纳 ,从而得到天线阵列的频带特性 .计算结果... 应用渐近波形估计 (AWE)技术结合矩量法 (MOM)分析了八元圆形振子天线阵列的阻抗特性 .采用矩量法求解天线阵列的电场积分方程 ,得到某一频率的电流分布和导纳 ,通过Pade逼近获得任意频率的导纳 ,从而得到天线阵列的频带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AWE能逼近MOM计算结果 ,同时可大大加快计算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振子天线阵列 阻抗 矩量法 渐近波形估计技术 AWE M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波移相网络实现PSK调制的新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杰 黄友火 +1 位作者 白小平 刘卫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波移相系统实现相移键控(PSK)的技术,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下的微波移相器对射频载波进行移相的方法实现PSK调制.新设计可以实现2,8,16,32,64进制的PSK调制.该技术应用于天线阵系统时能够采用同一个调相网... 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波移相系统实现相移键控(PSK)的技术,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下的微波移相器对射频载波进行移相的方法实现PSK调制.新设计可以实现2,8,16,32,64进制的PSK调制.该技术应用于天线阵系统时能够采用同一个调相网络同时实现PSK调制和波束合成.采用新技术制作的无线发射系统的实测表明,该系统的移相误差小于1.2°,误码率低于10-5,达到了常见的正交调制PSK实现技术的误码水平.新设计不需要常见的正交调制PSK实现技术必需的正交调制器和混频器,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移相器 天线阵 波束合成 相移键控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阵微波和数字波束形成的联合结构与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杰 尹应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1,共6页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平面天线阵的数控微波相移波束形成和数字波束形成的联合结构与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测试。这种结构由微波硬件、数字控制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其中数控微波相移系统采用了开关控制移相设计,射频信号通过微波移...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平面天线阵的数控微波相移波束形成和数字波束形成的联合结构与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测试。这种结构由微波硬件、数字控制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其中数控微波相移系统采用了开关控制移相设计,射频信号通过微波移相系统完成俯仰面微波波束合成,经过下变频后在中频数字化,然后采用基于FPGA和DSP的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算法进行来波的方位角估计和水平波束合成。讨论了联合结构、数学模型、测向原理和波束形成。通过具体的设计和仿真验证结构和算法。仿真和测试表明移相误差小于0.7°,副瓣电平低于-1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 微波波束形成 数字波束形成 移相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散射条件下对电磁极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朱永忠 李萍 张殿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7,共5页
由于在散射环境中存在比自由空间多2倍的极化独立空间信道,故在被给定的点下有6个可区别的电和磁的极化状态(而不是通常假设的两个),可获得额外信道容量.根据短波移动通信散射环境不断改变的特点,通过测试螺旋天线(终端加鞭天线)接收综... 由于在散射环境中存在比自由空间多2倍的极化独立空间信道,故在被给定的点下有6个可区别的电和磁的极化状态(而不是通常假设的两个),可获得额外信道容量.根据短波移动通信散射环境不断改变的特点,通过测试螺旋天线(终端加鞭天线)接收综合极化信道的话音质量与距离的关系,比较了同频率同距离(200 km以内)条件下,螺旋天线、斜拉天线和双极天线的话音质量的差异,这3种不同极化天线的话音等级均在1以上,表明在载体上接收的电磁极化方向不再是单一的水平极化波或垂直极化波.提出了一种能够接收有6个可区别的极化状态的多极化天线系统模型,在散射条件下,能充分利用不同极化的独立空间信道收发同一信息,提高了短波移动通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极化 短波移动通信 螺旋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调控电磁超材料理论与技术”专题导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微微 刘能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3-1534,共2页
当今世界,宽带、多频带和捷变频雷达系统,卫星通信与导航系统,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等无线电系统高速发展,对它们的设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减小雷达系统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增强其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无线电系统 捷变频雷达 雷达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多频带 卫星通信与导航 智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干扰阵列天线的小型化及波束形成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枫 王紫阳 +3 位作者 王乐 李蕊 冯罡 尹应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6,共6页
在抗干扰阵列天线小型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波束形成的新技术.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减小阵列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实现了阵列天线的小型化;编制高频结构仿真VBScript脚本程序来提取阵元的有源方向图和有源阻抗数据;在Matlab中编写了基于差... 在抗干扰阵列天线小型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波束形成的新技术.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减小阵列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实现了阵列天线的小型化;编制高频结构仿真VBScript脚本程序来提取阵元的有源方向图和有源阻抗数据;在Matlab中编写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设计程序;通过Matlab来调用高频结构仿真进行全波仿真分析,得出最优的阵元加权因子以实现抗干扰阵列天线的波束零陷.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非常精准地在干扰方向(30°,10°)上形成零陷,且零陷深度提高了3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阵列天线 小型化 波束形成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天线近场测量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木林 张士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给出了发射信号的脉冲参数,根据时域平面波理论得到了相应的远场特性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要求给出了脉冲天线近场测量系统的配置方案.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脉冲天线近场测量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脉冲天线 天线测量 微波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点填充技术在单脉冲阵列天线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熠 杨林 栗曦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3-6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八单元L波段零点填充单脉冲阵列天线,该天线采用双层空气微带形式展宽带宽,通过一分八的合差网络对天线进行馈电,天线的测试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03-1.09GHz驻波均小于1.5,方位面形成低副瓣的和... 设计了一种八单元L波段零点填充单脉冲阵列天线,该天线采用双层空气微带形式展宽带宽,通过一分八的合差网络对天线进行馈电,天线的测试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03-1.09GHz驻波均小于1.5,方位面形成低副瓣的和差波束,俯仰面具有零点填充赋形特性。最大增益为21d B。分别对串馈与并馈形式阵列天线进行了加工和测试,着重探讨了单元串馈与并馈形式对整体天线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点填充 单脉冲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天线诊断技术研究
20
作者 左炎春 闫旭辉 詹海兵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26-428,共3页
在太赫兹天线测量中,相位的获取往往很困难,导致基于幅值和相位信息的天线诊断技术难以实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近场天线无相位诊断方法,首先,采集天线近区两平行平面上的切向场的幅值信息,其次,使用... 在太赫兹天线测量中,相位的获取往往很困难,导致基于幅值和相位信息的天线诊断技术难以实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近场天线无相位诊断方法,首先,采集天线近区两平行平面上的切向场的幅值信息,其次,使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扫描点位置的相位进行还原,最后,使用口径场反演技术求得天线口径面场分布,并与标准口径场分布进行比较,确定故障单元位置.仿真实验表明,该测量方案可以有效确定故障单元位置.由于移除了相位测量模块,使得测量系统结构得以简化、诊断成本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天线诊断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无相位测量 太赫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