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涉式光纤陀螺光路系统的物理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彪 刘继芳 +1 位作者 马琳 孙艳玲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31,共6页
光路系统的偏振误差极大地制约着光纤陀螺精度的提高。利用相干矩阵和琼斯矩阵对光纤陀螺中光学器件和熔接点的光学参数进行描述,建立了干涉式光纤陀螺光路系统的物理模型。与之前相关文献报道相比,该模型所表达的光路系统更加接近于工... 光路系统的偏振误差极大地制约着光纤陀螺精度的提高。利用相干矩阵和琼斯矩阵对光纤陀螺中光学器件和熔接点的光学参数进行描述,建立了干涉式光纤陀螺光路系统的物理模型。与之前相关文献报道相比,该模型所表达的光路系统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析光学器件和熔接点缺陷,以及光路损耗对光纤陀螺偏振误差影响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光路系统缺陷对零偏和标度因数的影响,在工程上可作为评价干涉式光纤陀螺光路系统性能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偏振误差 相干矩阵 琼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子晶体管I-V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磊 庄奕琪 江文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6,168,共5页
在单电子晶体管的正统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平稳条件下I V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 .应用该方法计算和分析了温度和栅压对单电子晶体管I V 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隧道结电阻对于库仑台阶及电导振荡的影响 ,分析了单电子现象产生的条件 .
关键词 单电子晶体管 库仑阻塞 库仑台阶 I-V特性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气体测量系统——电子鼻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晖 杨鹏 +1 位作者 姜海青 周晓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共5页
电子鼻是仿照生物的嗅觉系统所设计出来的一个用于测量气体中的化学成分的系统。同以往由单个气体传感器所构成的气体测量系统相比,它从结构上、信号处理的方法上以及使用上都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主要介绍了电子鼻的应用、结构以及同传... 电子鼻是仿照生物的嗅觉系统所设计出来的一个用于测量气体中的化学成分的系统。同以往由单个气体传感器所构成的气体测量系统相比,它从结构上、信号处理的方法上以及使用上都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主要介绍了电子鼻的应用、结构以及同传统的气体测量系统的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仿生学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敏材料An-WO_3催化特性的物理解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旭升 薛丽君 +2 位作者 周晓华 三浦则雄 山添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89,共3页
对Au-WO3粉体材料的制备及氨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材料的电阻和对氨的灵敏度随 Au含量的增加先增大,达到某一极值后减小的实验结果,本文还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Au颗粒在WO3表面的分布情况,发现Au颗粒... 对Au-WO3粉体材料的制备及氨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材料的电阻和对氨的灵敏度随 Au含量的增加先增大,达到某一极值后减小的实验结果,本文还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Au颗粒在WO3表面的分布情况,发现Au颗粒的团聚现象。根据电子催化模型时Au在WO3表面的随机分布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现象相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Au 颗粒催化机理的定性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气敏机理 催化剂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 被引量:5
5
作者 龙建成 强建周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5-48,共4页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使大学校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宏观、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 ,得出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客观社会基础发生变迁的观点。据此 ,剖析了信息化进程中大学教育环境的整体开放性、局部分散性、互动交融性等...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使大学校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宏观、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 ,得出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客观社会基础发生变迁的观点。据此 ,剖析了信息化进程中大学教育环境的整体开放性、局部分散性、互动交融性等新特点 ,并通过对德育综合结构中的“体”和“要素”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提出大学德育超越的新思路———媒体德育模式、学区德育模式和主体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信息化 信息时代 教育环境 德育模式 媒体德育模式 学区德育模式 主体性德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子晶体管隧穿电阻的量子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杜磊 庄奕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单电子晶体管是一种新型量子器件 ,有可能代替当前集成电路中的硅晶体管 .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单电子通过电极与库仑岛之间势垒层的隧道贯穿量子效应 .但是 ,描述单电子晶体管I V特性的正统理论却是一种唯象理论 ,对于半导体单电子晶... 单电子晶体管是一种新型量子器件 ,有可能代替当前集成电路中的硅晶体管 .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单电子通过电极与库仑岛之间势垒层的隧道贯穿量子效应 .但是 ,描述单电子晶体管I V特性的正统理论却是一种唯象理论 ,对于半导体单电子晶体管往往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 ,不能给出隧道结电阻的微观解释及定量计算方法 .文中从单电子晶体管微观哈密顿量出发 ,推导基于微观参量表征的单电子器件输运特性公式及隧道结电阻表示式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隧穿电阻的特性及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可用于分析单电子晶体管栅极几何设计参量对于其I V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子晶体管 隧穿电阻 量子计算 库仑阻断 微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器件噪声高斯性和线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华 庄奕琪 +2 位作者 杜磊 包军林 马中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9-1062,1091,共5页
基于高阶统计量理论,采用双相干系数平方和对电子器件噪声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非线性非高斯信号、线性非高斯信号、非线性高斯信号、线性高斯信号,给出噪声信号的线性与高斯性的定量判定标准.将这种分析方法用于实验测量的电子器件... 基于高阶统计量理论,采用双相干系数平方和对电子器件噪声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非线性非高斯信号、线性非高斯信号、非线性高斯信号、线性高斯信号,给出噪声信号的线性与高斯性的定量判定标准.将这种分析方法用于实验测量的电子器件噪声信号分析,表明电子器件噪声中存在这4种类型的信号,并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有效区分.研究结果为电子器件噪声非常规特性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定量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器件的噪声 时间序列分析 高阶统计量 高斯性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电子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毓龙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7期1-6,共6页
纳电子技术涉及许多专门领域 ,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本文把注意力集中在硅纳电子技术、 111V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电子技术、碳纳管电子技术和分子电子技术上 ,对这些领域的新进展也作简要评论。
关键词 纳电子学 碳纳管 分子电子技术 纳机电系统 分子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实用的电子磁罗盘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万明 李存志 +1 位作者 林晓春 郭艳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498,共4页
为提高罗盘精度,降低成本,携带方便,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的电子磁罗盘.当磁性材料趋于磁饱和后,电感自感系数与磁场强度成反比,在RL振荡电路中,振荡频率与自感系数成反比,所以振荡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根据单片机测出RL振荡电路的频率,... 为提高罗盘精度,降低成本,携带方便,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的电子磁罗盘.当磁性材料趋于磁饱和后,电感自感系数与磁场强度成反比,在RL振荡电路中,振荡频率与自感系数成反比,所以振荡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根据单片机测出RL振荡电路的频率,确定磁方位角.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实际测量角度值.用RL振荡电路正反充放电的方法消除了仪器本身引起的误差,并且用软件校正各种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该罗盘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可靠性好.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测量的数据误差小于1°,满足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电子磁罗盘 单片机 磁传感器 振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2-234,共3页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是 :合理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有效的考评手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浦光束空间分布对DPL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石语 薛海中 +5 位作者 唐映德 过振 文建国 蔡德芳 肖波 张西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0,共6页
讨论了端面泵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泵浦光束空间分布对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泵浦光的分布半径、泵浦光对对称性的偏离程度会严重影响到振荡光的阈值、输出功率和斜效率,并绘制了相应的变化曲线.计算还表明... 讨论了端面泵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泵浦光束空间分布对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泵浦光的分布半径、泵浦光对对称性的偏离程度会严重影响到振荡光的阈值、输出功率和斜效率,并绘制了相应的变化曲线.计算还表明,单独利用泵浦光的M2因子判断泵浦效果并不合适.通过数值计算,还分析了泵浦光空间分布对振荡光光束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浦光束 激光二极管 固体激光器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永明 文建国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过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69-1772,共4页
采用热透镜焦距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到一种端泵固体激光器出激光时的在线测量方法.通过建立热透镜等效腔模型以及腔型分析求解得出腔内光束束腰半径,用刀口法测出DPL腔外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发散角与透镜变换前后的... 采用热透镜焦距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到一种端泵固体激光器出激光时的在线测量方法.通过建立热透镜等效腔模型以及腔型分析求解得出腔内光束束腰半径,用刀口法测出DPL腔外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发散角与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关系,得出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热透镜焦距吻合,证实此方法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 端面泵浦 热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台直方图的红外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 被引量:102
13
作者 王炳健 刘上乾 +1 位作者 周慧鑫 李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9-301,共3页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的自适应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该算法通过自适应地选择平台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克服了采用一般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红外图像的缺点,同时算法的运算量远远小于其他平台直方图均衡...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的自适应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该算法通过自适应地选择平台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克服了采用一般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红外图像的缺点,同时算法的运算量远远小于其他平台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便于实时实现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算法对红外图像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可较好的抑制背景的增强,突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平台直方图均衡化 红外图像增强 运算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器件盲元检测及补偿算法 被引量:48
14
作者 周慧鑫 殷世民 +1 位作者 刘上乾 赖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8-600,共3页
在分析盲元响应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红外焦平面阵列对双参考辐射源的响应数据和相邻像元成像数据的相关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参考辐射源的盲元现场自动检测和插值补偿算法 ,实现了盲元的自动检测和校正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对盲元... 在分析盲元响应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红外焦平面阵列对双参考辐射源的响应数据和相邻像元成像数据的相关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参考辐射源的盲元现场自动检测和插值补偿算法 ,实现了盲元的自动检测和校正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对盲元查找速度快、定位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盲元 红外成像 自动检测 插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泵下Nd∶YAG端面形变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永明 周荣 +3 位作者 过振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用计算机模拟了在不同的泵浦光分布和不同的泵浦功率下其端面形变的大小.主要对具有轴对称性的泵浦光和沿竖直方向为高斯分布,水平方向为均匀分布的长条形泵浦光在不同的功率下所引起的端面形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所采用的方法是先对温... 用计算机模拟了在不同的泵浦光分布和不同的泵浦功率下其端面形变的大小.主要对具有轴对称性的泵浦光和沿竖直方向为高斯分布,水平方向为均匀分布的长条形泵浦光在不同的功率下所引起的端面形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所采用的方法是先对温度场进行理论计算,建立理论模型.然后,对形变进行理论计算,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形变.得到了形变导致的端面形变热透镜焦距与致热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目的在于进一步研究由于端面形变所引起的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热透镜 端面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多普勒外差原理对振动物体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霍雷 曾晓东 +2 位作者 安毓英 冯喆珺 曹长庆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2,687,共4页
为了测量低频振动物体频率和振幅,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量和外差相干检测方法,建立一个利用激光外差干涉技术测量多普勒效应的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频率标准偏差数据。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物体振动频率,并对振源频率500Hz进... 为了测量低频振动物体频率和振幅,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量和外差相干检测方法,建立一个利用激光外差干涉技术测量多普勒效应的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频率标准偏差数据。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物体振动频率,并对振源频率500Hz进行测量并且验证有效性,测量标准偏差小于5.6×10^(-8);系统信号探测强度和物体振幅呈线性关系,证明随压电陶瓷电压降低探测振幅强度减小。这一结果对了解振动目标特性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外差探测 多普勒效应 外差干涉 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庆 刘上乾 +1 位作者 赖睿 王炳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0-723,共4页
针对IRFPA器件在工程使用中固定图案噪音会发生漂移及探测元响应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以二次方程表征的响应特性数学模型,并利用场景数据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其实施双校正。本算法较基于线性模型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具有更好的校... 针对IRFPA器件在工程使用中固定图案噪音会发生漂移及探测元响应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以二次方程表征的响应特性数学模型,并利用场景数据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其实施双校正。本算法较基于线性模型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具有更好的校正效果,仿真实验结果验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校正 非线性响应 卡尔曼滤波 参量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区域分割的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金根 吴志鹏 +1 位作者 刘上乾 殷世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8-771,共4页
针对图像采集和测量时需要将多幅图像拼接成一幅大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拼接算法,利用特征区域块分割技术来实现图像的拼接.用灰阶Sobel算子通过引入衰减因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不失真的灰阶边缘图,然后将灰阶边缘图进行三次... 针对图像采集和测量时需要将多幅图像拼接成一幅大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拼接算法,利用特征区域块分割技术来实现图像的拼接.用灰阶Sobel算子通过引入衰减因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不失真的灰阶边缘图,然后将灰阶边缘图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使特征区域块边缘的定位达到亚像素级,提高了图像边缘检测的精度,有利于图像的高精度拼接.实践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定位较准确,拼接效果好,能有效地克服图像质量的影响,当图像灰度值相差较大并且图像具有旋转时,该算法也能实现对图像无缝平滑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区域分割 图像拼接算法 三次样条插值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虹 黄远辉 +2 位作者 龚昌妹 吴腾飞 邵晓鹏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1-25,共25页
综述了已有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聚焦和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首先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已有超衍射极限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给出了应用于超衍射极限成像的散射介质定义;其次分析了时间反演技术在声学、微波领域... 综述了已有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聚焦和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首先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已有超衍射极限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给出了应用于超衍射极限成像的散射介质定义;其次分析了时间反演技术在声学、微波领域聚焦上的应用,介绍了时间反演法在光学领域超衍射极限聚焦应用中的实现方法,总结了散射介质加入到光学系统中的作用,分析了利用反馈控制调节和光学相位共轭方法进行散射介质超衍射极限聚焦方法的特点;讨论了基于空域和空频域传输矩阵测量的散射介质宽场成像方法及在该目的下的散射介质制备方法;最后给出了散射介质光学超衍射极限成像技术研究前景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介质 超衍射极限 时间反演 光学相位共轭 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条纹法测量LD端面泵浦Nd∶YAG热透镜焦距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永明 过振 +3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王利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研究了端面泵浦Nd∶YAG晶体热透镜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热透镜的方法 干涉条纹法,并通过理论估算与用此方法所测的热透镜焦距相比较,表明此方法所测热透镜焦距随着泵浦光功率的增大二者越来越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该方法解决... 研究了端面泵浦Nd∶YAG晶体热透镜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热透镜的方法 干涉条纹法,并通过理论估算与用此方法所测的热透镜焦距相比较,表明此方法所测热透镜焦距随着泵浦光功率的增大二者越来越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该方法解决了端泵Nd∶YAG时,由温度梯度,热应力双折射和端面形变所引起的总的热透镜焦距难以测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 端面泵浦 热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