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9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电热耦合的电子设备电磁屏蔽特性分析
1
作者 王从思 平丽浩 +2 位作者 保宏 王伟 陈世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4-177,209,共5页
针对电子设备机箱结构设计难以同时满足结构强度、通风散热和电磁屏效3方面要求的问题,从场耦合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电子设备结构、电磁与温度的机电热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某电子设备机箱的结构设计应用,优化... 针对电子设备机箱结构设计难以同时满足结构强度、通风散热和电磁屏效3方面要求的问题,从场耦合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电子设备结构、电磁与温度的机电热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某电子设备机箱的结构设计应用,优化吸波材料的位置和尺寸,在提高电磁屏效的同时满足通风散热的要求,说明了耦合模型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热 电磁屏效 耦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芯片弹热制冷式热控系统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赵志明 刘奇 +3 位作者 蒋翔俊 董兴琨 邹吾松 张笑凡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使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急剧攀升。高效的散热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设备的工作温度,提升其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为进一步降低芯片的最高使用温度,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热效应的电子芯片热控方法,即将卸载过程... 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使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急剧攀升。高效的散热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设备的工作温度,提升其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为进一步降低芯片的最高使用温度,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热效应的电子芯片热控方法,即将卸载过程中产生的冷能通过流体介质输送至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电子芯片微通道散热器热控系统中。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三维条件下系统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冷却后的传热流体进一步降低芯片的最高温度达5.5 K,微通道散热器性能提高约10.7%。经参数分析发现,提高制冷系统的循环频率和冷却液体积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制冷能力,循环频率为0.25 Hz和0.33 Hz时分别可提高68%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 弹热效应 微通道散热器 制冷系统 制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栋 李林 +3 位作者 王孟阳 李超越 郑元世 李智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multip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IMISGWO).首先,针对动态环境带来的无人机巡航速度及察打任务消失时间的不确定性,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了以最大化任务收益为指标的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其次,为实现该问题的快速求解,设计了初始解均匀分布、个体通信机制调整、动态权重更新和跳出局部最优等策略,提升算法解搜索能力;最后,构建了多无人机察打一体典型任务仿真场景,通过数字仿真以及虚实结合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求解不确定环境下耦合航迹的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问题时,能够生成多机高效的任务执行序列和满足无人机飞行性能约束的飞行轨迹,且能够适用于无人机数量增加导致问题复杂度增加情形下此类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不确定环境 察打一体任务 任务规划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概念框架、关键技术与案例研究
4
作者 刘永奎 杨康 +11 位作者 脱奔奔 潘亚铎 王欣宇 王一涵 龚永乾 张霖 王力翚 林廷宇 訾斌 李元 游玮 徐旬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3-1752,共30页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设计-制造-运维-退役”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系统梳理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所提概念框架的有效性。总结并探讨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工业机器人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评价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5
作者 谢嘉 孙帅浩 +3 位作者 李永国 梁锦涛 金昌兵 陈学飞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4-1071,共8页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处理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适应性差、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评价路径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在线调节参数并考虑坡度因素,来增强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交叉...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处理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适应性差、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评价路径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在线调节参数并考虑坡度因素,来增强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交叉变异方式,分段评价个体后进行有选择性的交叉和变异,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加快收敛速度;采用模糊控制在线调节交叉变异概率,避免算法早熟;引入删除算子剔除冗余节点,提高最优解的平滑性;在20×20和30×30地图环境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改进型交叉变异能更快地搜索到更优路径,在线调节交叉变异概率很好地避免了算法早熟,最终解在路径长度、收敛速度及平滑度上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分段评价路径 改进遗传算法 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 选择性交叉变异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谢嘉 皇小虎 +2 位作者 李永国 梁锦涛 张增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1-713,共13页
[目的]针对无人驾驶农机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同时考虑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对其路径跟踪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保证农机在故障影响下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提高农机的路径跟踪效果和控制系统的... [目的]针对无人驾驶农机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同时考虑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对其路径跟踪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保证农机在故障影响下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提高农机的路径跟踪效果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法]对农机进行运动学建模,对其运动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对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提出故障估计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器,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容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搭建的拖拉机试验平台上进行田间实车试验。[结果]仿真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分别为1.0和1.5 m·s^(-1)时,无容错控制下路径跟踪的最大横向偏差分别为0.038和0.235 m,最大纵向偏差分别为0.286和0.292 m,大大偏离预设路径,跟踪效果变差。相比之下,采用所提出的容错控制方法后最大横向偏差分别为0.006和0.175 m,最大纵向偏差分别为0.059和0.064 m,路径跟踪效果明显提升。田间实车试验表明,故障发生后无容错控制下的车辆明显偏离预设路径,相反,有容错控制下的车辆依然可以维持较好的跟踪效果,农机可以按预设路径继续行驶。无容错控制的位置偏差和航向偏差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752 m和0.208 rad,有容错控制的位置偏差和航向偏差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407 m和0.091 rad,跟踪效果满足农机实际作业要求。[结论]所提出的故障估计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容错控制器提供故障信息,并且所设计的模型预测容错控制器在故障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容错能力,使农机在面对转向系统故障时能保持较好的路径跟踪效果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估计 容积卡尔曼滤波 模型预测控制 容错控制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灰度投影算法的电子稳像方法 被引量:31
7
作者 朱娟娟 郭宝龙 冯宗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6-1269,共4页
针对图像序列的抖动,研究了摄像机的抖动和正常扫描这两种运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带运动修正的投影稳像算法PMCA.该算法首先利用灰度投影算法求出原始序列运动矢量,然后采用平均值滤波对这些运动矢量进行了处理,为了防止由前一稳定帧补... 针对图像序列的抖动,研究了摄像机的抖动和正常扫描这两种运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带运动修正的投影稳像算法PMCA.该算法首先利用灰度投影算法求出原始序列运动矢量,然后采用平均值滤波对这些运动矢量进行了处理,为了防止由前一稳定帧补偿带来的错误传播,又做了运动修正,使用原始帧代替稳定帧作为待补偿帧.实验结果表明PMCA算法可以明显减轻序列抖动现象,而且能实时跟随真实扫描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投影算法 运动估计 运动修正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中两类非线性方程组的完全解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团结 贾建援 胡雪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102,共5页
研究了机械工程中常见两类非线性方程组全部解的获取问题.对于非线性多项式方程组,给出了应用同伦法无需选取初值求其全部复数解或实数解的数值算法.对于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基于牛顿迭代法提出了一个数值方法,无需选取初值就可求出三... 研究了机械工程中常见两类非线性方程组全部解的获取问题.对于非线性多项式方程组,给出了应用同伦法无需选取初值求其全部复数解或实数解的数值算法.对于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基于牛顿迭代法提出了一个数值方法,无需选取初值就可求出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在指定搜索区间的全部实数解.最后给出了数值实例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项式方程组 同伦法 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 数值方法 完全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稳像的分层位平面全局运动估计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郭宝龙 朱娟娟 孙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93-2998,共6页
提出一种分层位平面匹配的快速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算法充分利用多分辨率思想,在每一层选用不同位平面进行匹配以找到运动矢量;利用层内块运动的空间相关性和层间矢量传递性,来自适应地选择搜索起始点;同时设定阈值,对运动矢量满足准确度... 提出一种分层位平面匹配的快速全局运动估计算法.算法充分利用多分辨率思想,在每一层选用不同位平面进行匹配以找到运动矢量;利用层内块运动的空间相关性和层间矢量传递性,来自适应地选择搜索起始点;同时设定阈值,对运动矢量满足准确度的子块,直接结束搜索;将所得到的各子块的运动矢量作为集合,根据其统计规律,找到出现概率最大的样本作为正确的全局运动矢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且与块匹配全搜索相比,其误差小于半个像素,能够达到快速准确进行全局运动估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位平面 全局运动估计 多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频率和振型概率约束的工程结构动力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建军 车建文 陈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80,共7页
对随机参数结构建立了具有频率、频率禁区和振型位置概率约束的结构动力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对概率约束进行了等价化处理 ;推导了频率、振型节点位置和可靠性指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表达式 ;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和混合罚函... 对随机参数结构建立了具有频率、频率禁区和振型位置概率约束的结构动力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对概率约束进行了等价化处理 ;推导了频率、振型节点位置和可靠性指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表达式 ;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和混合罚函数法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动力特性 频率 振型 概率约束 动力灵敏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数据精简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德平 陈建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4-339,共6页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进步,可以方便地以较高精度和速度获取零件模型表面信息,对于产生的大量扫描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精简处理.为此提出了自适应最小距离精简方法,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和小波包滤波实现数据点的噪声去除,然后通过曲率分析,实...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进步,可以方便地以较高精度和速度获取零件模型表面信息,对于产生的大量扫描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精简处理.为此提出了自适应最小距离精简方法,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和小波包滤波实现数据点的噪声去除,然后通过曲率分析,实现数据点云区域分割,对于分割后的区域选用不同的距离准则,如果数据点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准则,则该点删除从而实现数据精简.自适应最小距离法不仅保留了造型所需数据点的精度,同时数据精简效率为36%,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曲率分析 最小距离方法 数据精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宽带反射面天线的机电耦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鹏 郑飞 季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3-479,共7页
大型宽带反射面天线的机电耦合分析中,存在结构网格和电磁网格不匹配,不同频段分析需要不同的网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使用口径面法建立机电耦合模型;从结构网格出发,推导结构网格和电磁网格之间的转换矩阵;根据不同频段电磁分析要求,... 大型宽带反射面天线的机电耦合分析中,存在结构网格和电磁网格不匹配,不同频段分析需要不同的网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使用口径面法建立机电耦合模型;从结构网格出发,推导结构网格和电磁网格之间的转换矩阵;根据不同频段电磁分析要求,确定计算结点数目.使用网格转换矩阵结合三角形单元的Gauss积分公式分析大型宽带反射面天线的机电耦合模型.相对于使用FEKO软件,避免了繁琐的网格处理,节省了计算时间;相对于常用的积分方法,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仿真实例表明该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能够用于大型宽带反射面天线的机电耦合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40 m抛物面天线工程中,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经验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面天线 机电耦合 网格转换矩阵 Gauss积分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馈源位置误差的面天线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鹏 郑飞 段宝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7-1382,共6页
针对面天线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机电分离以及忽视馈源位置误差的问题,从机械电磁两场耦合的角度,将反射面天线主面误差和馈源位置误差统一到天线方向图的远场计算公式中,从而可以研究包含馈源支撑结构在内的天线结构参数对主要电性能(包括... 针对面天线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机电分离以及忽视馈源位置误差的问题,从机械电磁两场耦合的角度,将反射面天线主面误差和馈源位置误差统一到天线方向图的远场计算公式中,从而可以研究包含馈源支撑结构在内的天线结构参数对主要电性能(包括增益、副瓣、波瓣宽度、指向精度等)的影响.利用该公式建立了包含馈源支撑结构参数的天线整体机电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某8m天线的仿真对比表明了该耦合优化模型的优点,最后将该优化模型应用于某40m大型反射面天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天线 机电耦合 优化模型 馈源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永琴 李团结 +1 位作者 朱敏波 崔传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59-161,共3页
在工程教育的引领下,在新工科的驱动下,本专业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机械创新工程坊为基地,把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以教孵赛,以赛促学,学做结合的方式,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双创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增... 在工程教育的引领下,在新工科的驱动下,本专业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机械创新工程坊为基地,把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以教孵赛,以赛促学,学做结合的方式,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双创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素养,真正达到工科学生毕业出口的要求及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表面缺陷图像增强与自动标注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杨璐雅 黄新波 +1 位作者 任玉成 韩琪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2,共8页
数据标注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大量带标签的数据,在数据集制作时需要借助各种标注工具手动对图像进行画框标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工业现场环境复杂,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稳定,也会影响标注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改进MSR(Multi-scale retinex... 数据标注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大量带标签的数据,在数据集制作时需要借助各种标注工具手动对图像进行画框标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工业现场环境复杂,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稳定,也会影响标注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改进MSR(Multi-scale retinex)钢板缺陷图像数据集增强算法和基于图像分块和像素差分的自适应目标框标注算法,首先在MSR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权值计算方法对采集到的缺陷图像进行增强,通过计算信息熵占比自动确定权值Wk,克服了传统MSR算法需要人工调整权值的缺点;然后为了解决直接对整幅图像提取目标边界计算量太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块计算像素差分的方法,分别计算每个子块图像的均值矩阵和2阶差分矩阵,通过判别目标在各个子块的分布情况,选取合适的子块分别计算矩形框的4个边界,代替人工画框辅助数据集的标注,并采用Faster R-CNN和YOLOv5进行缺陷检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平均IoU为0.87,平均检测时间为457 ms,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平均IoU和检测时间分别为0.84和473 ms,性能均优于其他方法,基于提出算法Faster R-CNN和YOLOv5的检测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8%和5.9%,可以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质量稳定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标注 深度学习 数据集增强 像素2阶差分 自适应目标框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反射面天线结构的机电综合设计与分析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从思 段宝岩 +1 位作者 仇原鹰 邵晓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41-2049,共9页
针对天线机电分离设计的现状,研究了天线机电综合集成技术和天线组合结构理论,并采用精确PO法分析天线远区辐射电场,建立了面天线参数化设计的层次结构,解决了由背架、反射面和中心体等组成的组合结构网格自动划分难题,研制了天线结构... 针对天线机电分离设计的现状,研究了天线机电综合集成技术和天线组合结构理论,并采用精确PO法分析天线远区辐射电场,建立了面天线参数化设计的层次结构,解决了由背架、反射面和中心体等组成的组合结构网格自动划分难题,研制了天线结构分析与电磁计算综合集成系统。实现了天线虚拟样机的参数化设计、机电性能分析与判断,可获得天线位移云图、应力云图与电场方向图等准确的重要指标信息。该系统可用来指导天线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改进天线设计手段和方法,提升设计分析质量,达到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结构 综合集成技术 参数化设计 组合结构 网格划分 机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O算法的机械臂动态路径规划
17
作者 万宇航 朱子璐 +3 位作者 钟春富 刘永奎 林廷宇 张霖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2-1473,共12页
针对非结构化环境下机械臂路径规划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建模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机械臂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针对由于动态环境中障碍物数量变化而导致的状态空间输入长度不固定的问题,提出... 针对非结构化环境下机械臂路径规划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建模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机械臂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针对由于动态环境中障碍物数量变化而导致的状态空间输入长度不固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STM网络的环境状态输入处理方法,并对PPO算法的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基于人工势场法设计了奖励函数,并建立机械臂碰撞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适应场景中障碍物数量和位置的变化,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路径规划 改进PPO算法 LSTM网络 人工势场法 ML-Ag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假设的三轴电子罗盘罗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智 李翔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10-2215,共6页
为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对基于椭球假设的罗差补偿算法进行了研究。从描述载体干扰磁场的泊松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给出了利用椭球拟合实现罗差补偿的算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为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对基于椭球假设的罗差补偿算法进行了研究。从描述载体干扰磁场的泊松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给出了利用椭球拟合实现罗差补偿的算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椭球拟合的罗差校正方法的剩余误差主要表现为常值误差与半圆罗差的结合,该方法可在无外部航向基准条件下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电子罗盘 罗差 椭球假设 自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桁架面天线的机电耦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鹏 杨东武 +1 位作者 王伟 郑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该文针对桁架面天线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机电分离问题,将天线表面的微小变形表示为口径场的相位变化,得到包含结构因素的天线远场耦合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耦合公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利用该公式将电性能指标引入传统的天线结构优化中... 该文针对桁架面天线结构优化设计中的机电分离问题,将天线表面的微小变形表示为口径场的相位变化,得到包含结构因素的天线远场耦合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耦合公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利用该公式将电性能指标引入传统的天线结构优化中,建立了以天线重量或电性能为优化目标,以结构强度和多种电性能变化量为约束的机电耦合优化模型,可以在天线结构设计过程中直接考察天线的主要电性能(包括增益、副瓣、波瓣宽度、指向精度等),同时避免了单一使用天线面精度的预估电性能的不足。通过某8m天线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耦合优化模型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天线 机电耦合 优化模型 桁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电产品绿色度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金维 张永安 +1 位作者 高祥 蒲绪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
针对产品绿色度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多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指标构成;然后,根据各层次中指标间的关联性,利用ANP法计算得到生命周期各阶段中评... 针对产品绿色度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多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指标构成;然后,根据各层次中指标间的关联性,利用ANP法计算得到生命周期各阶段中评估指标的权重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纯利用层次分析法更全面,更能客观反映产品的绿色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评估 生命周期评估 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