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与计算机视觉的产品质检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太山 崔杜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91-193,共3页
采用计算机视觉原理与神经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检测方法是计算机检测的新发展,具有非接触性、速度快、效率高、柔性好等优点,在现代产品质量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与计算机视觉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的一般结构,... 采用计算机视觉原理与神经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检测方法是计算机检测的新发展,具有非接触性、速度快、效率高、柔性好等优点,在现代产品质量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与计算机视觉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的一般结构,阐述了这种系统的一个实例——玻璃瓶裂纹在线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由于神经网络的应用,使得该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成功地实现了对生产线上玻璃瓶裂纹的快速、精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产品质量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算法的SIMD计算机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发存 赵晓红 +1 位作者 王忠 沈绪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7-562,共6页
针对数据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数据并行计算机的面向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及利用该模型得到的一种新颖的、数据并行算法的数学描述方法.采用该数学描述方法对数据并行图像处理中的灰度直方图运算、区域增长法图像分割以... 针对数据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数据并行计算机的面向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及利用该模型得到的一种新颖的、数据并行算法的数学描述方法.采用该数学描述方法对数据并行图像处理中的灰度直方图运算、区域增长法图像分割以及图像卷积运算等3类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该数学描述方法不仅简单可行和精确,而且,可以从数学公式中直接得到算法的通信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该方法可以应用到数据并行计算的应用研究中作为数学描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并行算法 面向算法的数学模型 数学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D计算机的面向对象仿真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馨梅 张发存 崔杜武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90-91,94,共3页
以网格互联型SIMD计算机为例,提出一个数据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方法:首先对网格互联型SIMD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研究,抽象出其数学模型。然后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3个辅助表,设计出一个高度兼容的仿真机类,该类可实例化为不同结构参... 以网格互联型SIMD计算机为例,提出一个数据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方法:首先对网格互联型SIMD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研究,抽象出其数学模型。然后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3个辅助表,设计出一个高度兼容的仿真机类,该类可实例化为不同结构参数及指令集的网格互联型SIMD计算机的仿真机对象。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面向对象设计 SI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 SIMD计算机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发存 赵晓红 沈绪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143-146,共4页
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LSSIMD计算机的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SIMD机的面向对象软件模型,并在PC机Windows平台上用MicrosoftVisualC++6.0编程实现。通过对一组数字图象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并与LSSIMD并行机... 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LSSIMD计算机的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SIMD机的面向对象软件模型,并在PC机Windows平台上用MicrosoftVisualC++6.0编程实现。通过对一组数字图象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并与LSSIMD并行机的同样图象的相同算法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系统具有正确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面向对象 仿真 汇编解释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通用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平台 被引量:3
5
作者 曹雨田 崔杜武 +1 位作者 崔颖安 强永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83-284,F0003,共3页
针对传统医疗专家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Web的通用疾病辅助诊断平台。阐述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流程,讨论该解决方案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介绍数据规范化、病历模板、病历采集、知识获取、在线诊断功能的实现技术。... 针对传统医疗专家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Web的通用疾病辅助诊断平台。阐述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流程,讨论该解决方案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介绍数据规范化、病历模板、病历采集、知识获取、在线诊断功能的实现技术。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疾病属性 模板 知识挖掘 规则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D计算机的优化编译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辉 黄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1-203,206,共4页
利用处理器的相关资源,提高编译器优化性能和增强代码可适应性是SIMD处理器优化编译的关键。该文基于M语言和LSSIMD体系结构,结合现代编译器的编译技术,提出针对SIMD协处理器编译器的优化和实现方法,包括寄存器分配、单值合并、代码压... 利用处理器的相关资源,提高编译器优化性能和增强代码可适应性是SIMD处理器优化编译的关键。该文基于M语言和LSSIMD体系结构,结合现代编译器的编译技术,提出针对SIMD协处理器编译器的优化和实现方法,包括寄存器分配、单值合并、代码压缩等。实验结果表明,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语言 LS SIMD协处理器 编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师小丽 张发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3-234,238,共3页
分析并研究国内外典型的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建模,结合LS-MPP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二维阵列结构的SIMD计算机抽象模型。通过对逻辑部件的时序分析,实现关于该模型的解释型SIMD仿真器,在进行细粒度时钟精确级建模时兼顾仿真... 分析并研究国内外典型的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建模,结合LS-MPP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二维阵列结构的SIMD计算机抽象模型。通过对逻辑部件的时序分析,实现关于该模型的解释型SIMD仿真器,在进行细粒度时钟精确级建模时兼顾仿真效率。仿真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抽象模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并行 体系结构 抽象模型 SIMD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网络轨迹规划与资源分配研究综述
8
作者 王侃 曹铁林 +3 位作者 李旭杰 李红艳 李萌 周墨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6-1281,共16页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从离线优化和在线优化两个维度展开分析:针对离线联合优化,以不同优化性能指标为切入点,从网络场景、性能控制方法和算法设计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在线联合优化,以优化框架为基础,从网络场景、性能指标和控制方法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离线与在线混合优化,阐述当前研究成果。最后,聚焦无人机辅助MEC网络与其它网络制式融合时产生的新问题,讨论离线优化环境状态收集、离线优化智能化求解、在线优化多无人机实时协同、在线优化实时信息反馈、无人机能效优化和空-地通信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挑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轨迹优化 在线优化 离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
9
作者 王鹏飞 张发存 段敬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49-251,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一种面向多媒体应用的嵌入式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模型,将可重构总线与PIM技术相结合,弥补传统PIM体系结构下处理元之间通信复杂度高、结构可适应性弱等不足。描述其主要部件的功能... 通过对国内外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一种面向多媒体应用的嵌入式数据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模型,将可重构总线与PIM技术相结合,弥补传统PIM体系结构下处理元之间通信复杂度高、结构可适应性弱等不足。描述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结构,定义该体系结构计算机的指令集,通过一个典型的算法样例介绍其汇编语言程序组成和并行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技术 数据并行体系结构 可重构总线 处理元阵列 指令集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嵬 丁香香 +2 位作者 郭梦星 杨钊 刘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2,共15页
文本相似度计算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部分,用来计算两个词、句子及文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具有多种应用场景,文本相似度计算的研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本相似度计算起初基于字符串表面,随着词向量的提出,文本相似度计算可进... 文本相似度计算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部分,用来计算两个词、句子及文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具有多种应用场景,文本相似度计算的研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本相似度计算起初基于字符串表面,随着词向量的提出,文本相似度计算可进行基于统计以及深度学习的建模与计算,也可与预训练模型相结合。首先,将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分为基于字符串、基于词向量、基于预训练模型、基于深度学习、其他方法5类,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根据不同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原理,具体介绍了编辑距离、汉明距离、词袋模型、向量空间模型(VSM)、深度结构语义模型(DSSM)、句子嵌入的简单对比学习(SimCSE)等常见方法。最后,对文本相似度计算常用的数据集以及评价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文本相似度计算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相似度 字符串 词向量 预训练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VMD的空天地算力网络中数字孪生逻辑靶场负载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浩 党政 +2 位作者 黑新宏 赵彤 张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共13页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型通过GAF将一维负载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利用CNN提取局部特征,使用SENet优化特征重要性,采用GRU捕捉时序特征,实现了高效的特征融合和精准预测。此外,GCSG模型采用融合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对负载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SG模型在不同数据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且在多步预测任务中同样表现突出。因此,GCSG模型显著提升了负载数据的预测精度,为空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数字孪生系统负载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逻辑靶场 负载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的YOLOv7交通标志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晶 刘俊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9-258,共10页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像素级建模能力,提高它对小目标交通标志特征的提取能力,YOLOv7-NCAM算法使用FReLU激活函数构建了DBF和CBF两种卷积层,并用它们来组建模型的Backbone模块和Neck模块;提出一种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NCAM)并加入Head模块中。通过与整体网络一起训练,得到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缩放因子,利用缩放因子算出各个通道的权重因子,提升网络对交通标志特征的表达能力,从而使YOLOv7-NCAM网络模型能够集中关注检测目标交通标志。通过在CCTSDB-2021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上的测试,与YOLOv7网络模型对比结果表明,YOLOv7-NCAM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准确率(precision,P)达到91.5%,比原网络高出9.5个百分点;召回率(recall,R)达到85.9%,比原网络高出5.7个百分点;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了91.4%,比原网络高出4.7个百分点。与现有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相比,YOLOv7-NCAM算法的检测准确率也有提高,且检测速度48.3 FPS,能满足实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 交通标志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稠密局部-全局特征融合的超高清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
13
作者 贾修一 林乔万尼 +1 位作者 郑卓然 石争浩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7,共10页
随着超高清(Ultra-High-Definition,UHD)成像技术的应用,生成高质量的UHD图像通常需要融合多幅曝光水平不同的UHD图像.然而,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直接融合从不同曝光水平的图像中提取的特征图,未能充分利用不同曝光级... 随着超高清(Ultra-High-Definition,UHD)成像技术的应用,生成高质量的UHD图像通常需要融合多幅曝光水平不同的UHD图像.然而,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直接融合从不同曝光水平的图像中提取的特征图,未能充分利用不同曝光级别图像中的特征信息,而这些特征信息对于获得良好的多曝光融合结果至关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UHD多曝光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图像的局部和长距离依赖特征,旨在挖掘不同曝光级别图像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取出更高阶的语义和特征.进而,利用不同级别的短连接来聚合不同粒度的特征.最后,为了过滤带噪声的特征,我们还提出了带有门控机制的多层感知器来生成高质量的超高清图像.为了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我们还针对多曝光融合任务建立了一个UHD图像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个显存24G的GPU上执行UHD多曝光图像融合任务时,我们的方法明显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清图像 多曝光图像融合 稠密特征融合 双分支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感知的通用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
14
作者 梁玮 蔡磊 +2 位作者 郝雯 金海燕 侯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8-2016,共9页
针对光谱图像在特定再现环境下的色彩高保真复制等领域的应用,为增加通用性,提升压缩效率,进一步存储传输,本文提出了特定光照中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通用低复杂度色彩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方法。首先研究特定再现环境中光谱图像的色彩再现... 针对光谱图像在特定再现环境下的色彩高保真复制等领域的应用,为增加通用性,提升压缩效率,进一步存储传输,本文提出了特定光照中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通用低复杂度色彩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方法。首先研究特定再现环境中光谱图像的色彩再现原理,设计重建光谱图像色彩误差衡量方式,进而提出特定光照中光谱图像色彩保真压缩的失真指导准则。基于色彩失真指导准则,得出压缩原理,进而设计光谱预处理、空谱去冗余方法、编码方法和优化策略,最终提出可供高保真再现的光谱图像压缩方法。在失真指导准则方面,首先构建了光谱图像的色彩分解环境,提出了对光谱图像在特定照明下(单一或者混合照明)进行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的矩阵算子;然后,利用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算子,采用色彩感知误差衡量光谱图像于色彩测度上的偏差;最后,提出用于指导压缩环节的光谱图像色彩感知失真准则。基于该准则提出针对性压缩原理,设计了本文压缩算法流程。首先,对光谱数据色彩感知加权预处理,采用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算子,获得特定再现条件下保持光谱特性的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然后,基于色彩感知压缩原理,对色彩感知光谱数据进行APWS-RA编码,命名为W_(S)F-APWS-RA。光谱图像解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压缩码流进行编码的逆处理,形成重建的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矩阵;然后,采用设计的可逆色彩感知提取算子,通过感知信息提取矩阵算子的逆矩阵与重建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矩阵相乘获得重构光谱图像。实验表明,在相同比特率下,较低复杂度压缩APWS,APWS-RA及色彩再现类WF-APWS-RA,W_(S)F-APWS-RA编码不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留特定再现条件下的光谱色彩信息,具有最优秀的变光照色彩再现稳定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光谱重建精度。因此,新方法亦可泛化用于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谱 光谱图像压缩 色彩高保真再现 色彩感知信息提取 小波编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计算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5
15
作者 罗作民 张景 +1 位作者 李军怀 谢长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18-22,共5页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旨在使互联网上所有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实现全面共享与协同工作,使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即连即用”式的服务。...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旨在使互联网上所有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实现全面共享与协同工作,使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即连即用”式的服务。论文不仅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特点、起源、研究现状及当前几个典型的系统,而且从网格计算即异构网格结点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动态协同工作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网格计算的体系结构、资源管理、任务管理、通信技术、安全机制、用户界面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分布动态协同工作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F-Net:基于双分支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的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
16
作者 李治寰 宁小娟 +4 位作者 吕志勇 石争浩 金海燕 王映辉 周文明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是三维视觉领域的重要任务,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智慧城市建设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然而,现有方法采用下采样操作以及由于多尺度特征之间的差异过大都会降低模型对细节和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从而大大影响... 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是三维视觉领域的重要任务,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智慧城市建设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然而,现有方法采用下采样操作以及由于多尺度特征之间的差异过大都会降低模型对细节和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从而大大影响语义分割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分支特征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的语义分割网络DEMF-Net。设计了双分支增强聚合模块(DEA),聚焦于邻域内点云属性信息和语义特征的编码,根据双边特征生成偏移特征,将偏移特征嵌入对应原始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局部感知能力。同时为了有效减弱不同尺度下特征间的语义鸿沟,另外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FF),通过融合相邻不同尺度特征,得到包含全部编码层输出的全局特征,提高模型的全局上下文感知能力并融合上层和底层编码输出,以提高特征辨识度。在SensatUrban和S3DIS场景数据集上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达到了61.6%和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觉 语义分割 大规模点云 城市场景 特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I的网络考试安全机制研究及实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尚平 谢小琢 +1 位作者 张亚玲 牛鹏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08-211,共4页
针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系统中试题集中发放、答卷集中收交及身份认证和答卷完整性等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PKI的相应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时间戳技术实现了试题及答卷在发放和收交过程中的保密性... 针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系统中试题集中发放、答卷集中收交及身份认证和答卷完整性等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PKI的相应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时间戳技术实现了试题及答卷在发放和收交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试卷评阅中可能出现的作弊等安全问题,用加密技术和时间戳技术解决试题集中下载和试卷集中提交中的时效性问题。最后基于B/S模式下实现加密与数字签名的问题,开发了试题加解密、数字签名和提供时间戳服务的智能客户端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时间戳 智能客户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式中间件的移动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海生 李军怀 +1 位作者 张璟 倪靖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278-281,共4页
为解决移动计算环境中服务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移动服务计算模型。模型包括环境感知层、中间件层和服务器层,使用反射技术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检查服务器的资源状况,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动态地调整系统资源,以适应具体应用的资源需求。实... 为解决移动计算环境中服务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移动服务计算模型。模型包括环境感知层、中间件层和服务器层,使用反射技术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检查服务器的资源状况,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动态地调整系统资源,以适应具体应用的资源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使客户端在高负载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服务器资源,并有效减小服务器端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中间件 服务质量 移动计算 移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host和注意力机制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方法
19
作者 刘攀 王怀军 +2 位作者 王浏明 李军怀 陈震坤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6-281,共6页
实际生产环境中拍摄的仪表图像,其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匀以及仪表尺度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导致图像模糊,进而影响读数精度。因此,提出一种融合Ghost和注意力机制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Ghost模块有效促进特征重用,以减少网络中的... 实际生产环境中拍摄的仪表图像,其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匀以及仪表尺度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导致图像模糊,进而影响读数精度。因此,提出一种融合Ghost和注意力机制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Ghost模块有效促进特征重用,以减少网络中的冗余计算;其次,采用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自适应地学习不同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并在空间维度上自适应地调整特征图的权重,从而更好地捕获目标区域的信息;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一组指针,每个指针对应一个主成分,代表数据的主要特征;最后,将指针与原始数据进行点积运算,从而把指针位置转换为旋转角度,进而求出表盘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去模糊方面,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达到了33.48 dB,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值达到了0.949,平均修复时间最短为33 ms;在关键点检测方面,所提方法的精确率达到了98.6%,召回率达到了95.9%;所提方法的仪表读数结果的平均引用误差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模糊识别 仪表读数 注意力机制 Ghost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机协同计算任务的分发部署及运行框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小军 张璟 李军怀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6-528,共13页
为实现协同计算任务的透明化设计部署及在并行计算中解耦合,设计了多虚拟机协同计算任务的分发部署及运行框架.该框架利用隐式通信简化了进程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和容错的计算环境.在框架设计方案中基于虚拟器件及应用程序... 为实现协同计算任务的透明化设计部署及在并行计算中解耦合,设计了多虚拟机协同计算任务的分发部署及运行框架.该框架利用隐式通信简化了进程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和容错的计算环境.在框架设计方案中基于虚拟器件及应用程序虚拟化支撑技术,提出了六方面的任务分发部署和运行关键技术,包括可执行文件包描述及其提交方法、可执行文件的自动化分发部署方法、任务启动与加载方式、特征单元状态变迁、采用的消息通信原语、系统容错性方法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实现了所提出的任务的分发部署及运行框架,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框架和采用的关键技术提高了任务的分发部署速度及系统吞吐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任务的加速比和系统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 协同计算 任务分发部署 任务运行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