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汉江子午河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紫妍 刘登峰 +1 位作者 黄强 张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Q90法、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分析计算子午河年内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该河道维持多种生态环境目标所需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RVA法和Q90法计算得到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6 344.3、11 574.0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获得的保证率(60%、70%、80%、90%)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7 262.6、38 170.5、30 316.0、22 799.5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中,60%保证率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大,可以达到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Q90法获得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小,对应最低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过程线可为水库调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变化范围法(RVA) Q90法 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 生态流量过程线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农业灌溉水效益分摊系数及效益的时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徐梅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244-248,共5页
基于2000-2014年西安市统计年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以及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采用能值分析基本理论分析计算了西安市2000-2014年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以及灌溉用水产生的效益值,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灌溉水效益分摊系数以及效益值的... 基于2000-2014年西安市统计年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以及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采用能值分析基本理论分析计算了西安市2000-2014年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以及灌溉用水产生的效益值,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灌溉水效益分摊系数以及效益值的时间变化过程,同时,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效益分摊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 a来西安市的农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多年平均值为0.34,并且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单方灌溉水效益随着时间变化持续增大,总效益的变化趋势与单方灌溉水效益基本一致;灌溉用水、降水、人力投入、农药化肥施用、机械动力投入等是影响西安市灌溉用水效益分摊系数的主要因素,人力投入及灌溉用水与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他因子却与农业灌溉分摊系数有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能值分析法 时间变化 单方灌溉水效益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玒玒 汪妮 +2 位作者 解建仓 朱记伟 姜仁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分析西安市城市供水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调度规则控制的西安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通过对水资源系统用水户和供水户等主要环节所涉及的要素和相互链接关系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出系统中的主要对象,建立了满足西安市联合调... 在分析西安市城市供水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调度规则控制的西安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通过对水资源系统用水户和供水户等主要环节所涉及的要素和相互链接关系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出系统中的主要对象,建立了满足西安市联合调水目标要求的多水源联合调水系统网络结构图。模型以1956-2010年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和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为依据,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多水源联合调度结果,并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多水源联合调度 模拟模型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1 位作者 黄康 范远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直接决定着政府部门对生态基流保障的决策,同时也为河道生态基流的合理保障水平提供定量依据。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粮食损失引起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直接决定着政府部门对生态基流保障的决策,同时也为河道生态基流的合理保障水平提供定量依据。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粮食损失引起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价值损失量处理办法以及粮食市场价值对其影响变化。研究表明:来水量是计算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基础,来水量年内分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通过水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两种方法对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进行处理,有利于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和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协调发展;同时,粮食市场价格变化也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损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库坝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景远 吴巍 +2 位作者 周孝德 吴皎 焦露慧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5,共8页
为揭示干旱区库坝工程对车尔臣河中下游地下水位的影响,基于水文地质、气候变化以及当地灌溉等相关数据,应用GMS构建地下水模型,对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车尔臣河流域模拟区地下水多年均衡量为1 170.74×... 为揭示干旱区库坝工程对车尔臣河中下游地下水位的影响,基于水文地质、气候变化以及当地灌溉等相关数据,应用GMS构建地下水模型,对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车尔臣河流域模拟区地下水多年均衡量为1 170.74×10~4m^3,表现为微弱正均衡,多年地下水水位上升约13 mm,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现微弱上升趋势; ②从整个区域角度而言,建坝前后地下水流场趋势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但是局部地区流场变化较明显,主要是灌区和下游入湖区段,受影响的地下水位变幅为0.4~0.8 m,而南北两侧可能受影响宽度范围约1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库坝工程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为水源的城市湖池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秋琴 宋孝玉 秦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以再生水为湖池水源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现状,但存在因再生水水质标准低、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计算湖池生态环境需水量,定期对湖池进行补水和换水,以保证湖池生态环境的健康。基于污染物质平衡原理,采用换水周期法,建立兼顾水... 以再生水为湖池水源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现状,但存在因再生水水质标准低、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计算湖池生态环境需水量,定期对湖池进行补水和换水,以保证湖池生态环境的健康。基于污染物质平衡原理,采用换水周期法,建立兼顾水量和水质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模型。以西安市沣庆湖为例,估算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为:沣庆湖换水周期冬季为125 d、夏季为53 d。沣庆湖年平均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4.37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换水周期 生态环境需水量 城市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黄河供水工程线路优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梦龙 解阳阳 王义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58,63,共5页
陕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属于资源性与工程性缺水地区。研究区域供水工程线路,旨在实现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充分挖掘已有水利工程的供水潜力,提高区域供水保障程度,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首先采用比选... 陕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属于资源性与工程性缺水地区。研究区域供水工程线路,旨在实现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充分挖掘已有水利工程的供水潜力,提高区域供水保障程度,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首先采用比选法从施工条件、运行管理、供水安全、水质影响、技术难度5个方面对榆林市黄河近期供水工程线路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采用9级标度法得到B-A、C-B判别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榆林市黄河近期供水方案。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由大泉引黄给米脂、子洲、绥德工业区供水线路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选法 层次分析 判别矩阵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关中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1 位作者 丁劲 徐梅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87-90,141,共5页
[目的]评估渭河关中段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为渭河关中段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手段。[方法]根据渭河关中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渭河关中段的生态系统服务... [目的]评估渭河关中段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为渭河关中段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手段。[方法]根据渭河关中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渭河关中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并分析了面积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980~2007年渭河关中段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林地面积及建设用地面积均在增加,而未利用地面积在减少,耕地面积变化不大;1980~2007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8.37亿元,主要是由于水域面积减少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引起;林地和草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域最大。[结论]在渭河关中段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林地和水域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渭河关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贝叶斯网络供水工程水质风险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民权 张园园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应用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功能对供水工程水质风险进行计算,分析推理出供水工程水质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其风险概率,可为供水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在收集历史资料、结合专家知识的基础上,对供水工程水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确定了引... 应用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功能对供水工程水质风险进行计算,分析推理出供水工程水质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其风险概率,可为供水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在收集历史资料、结合专家知识的基础上,对供水工程水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确定了引发水质风险的变量节点,构建变量节点之间的水质风险贝叶斯网络有向无环拓扑图,应用MATLAB对目标水质风险进行了分析计算。多因子联合影响下的水质风险概率,以调水源头水质和污水排放组合情况进行讨论,调水源头水质为Ⅱ类水时,对应污水排放为点源、非点源、不排放的情况下,供水水质级别大于Ⅲ类的概率分别为0.964 3、0.971 7、0.489 6,可见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导致水质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污水不排放时水质风险发生的概率将减小。贝叶斯网络具有处理多状态复杂模型以及双向推理的优点,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其能够有效地进行水质风险原因的推理及其水质风险原因概率的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工程 水质风险 贝叶斯网络 风险分析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M-CS的工程区地层渗透系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雅琦 杨杰 +1 位作者 程琳 马春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127,135,共8页
为了准确确定工程区各地层渗透系数,基于相关向量机(RVM)与布谷鸟算法(CS)建立反演分析模型,对研究区域内各地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反演分析。首先,基于均匀设计法构造渗透系数组合,利用有限元计算测点水位值并生成RVM学习样本;随后,通过训... 为了准确确定工程区各地层渗透系数,基于相关向量机(RVM)与布谷鸟算法(CS)建立反演分析模型,对研究区域内各地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反演分析。首先,基于均匀设计法构造渗透系数组合,利用有限元计算测点水位值并生成RVM学习样本;随后,通过训练RVM构建渗透系数与水头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其能够代替有限元方法快速地完成渗流计算;最后,根据工程区钻孔的实测水位值,利用CS算法搜索确定区域内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将建立的渗流反演模型应用于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的初始渗流场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渗流反演模型能够考虑多地层渗透系数和钻孔水头间的非线性,RVM能代替有限元模型,可快速、精确地确定渗透系数;此渗流反演模型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反演结果合理,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 反演分析 相关向量机 布谷鸟算法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三峡水库汛末提前蓄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炎 李英海 +1 位作者 权全 沈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针对长江流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来水量的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上游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等因素导致既定的需水方案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矛盾,以原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调度方案为模型基础,综合考虑防洪、发电、航运、下游抗旱补水和生态需水量等约... 针对长江流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来水量的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上游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等因素导致既定的需水方案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矛盾,以原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调度方案为模型基础,综合考虑防洪、发电、航运、下游抗旱补水和生态需水量等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数学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汛末蓄水方案调度规则的6套汛末提前蓄水方案。根据每个汛末提前蓄水方案在年平均蓄满率、末水位、发电量、弃水量等方面的比较,来确定最佳提前蓄水方案,并选取来水较枯的典型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汛末提前蓄水方案,既能够有效控制三峡水库防洪风险又能最大限度挖掘兴利效益,是常规调度和生态调度相结合的最佳蓄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方案 水库调度 提前蓄水 生态需水量 典型年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和稳定性评价的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配置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师小雨 黄强 +1 位作者 李瑛 刘登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对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受水区22个供水单元划分了4类供水对象,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设置了2030规划水平年水量配置的6个方案;分别建立了水量平衡模型、需水模型、供水保障率模型、供需平衡模型、多因子综合模型、融合赋... 对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受水区22个供水单元划分了4类供水对象,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设置了2030规划水平年水量配置的6个方案;分别建立了水量平衡模型、需水模型、供水保障率模型、供需平衡模型、多因子综合模型、融合赋权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型等6种模型,进行水量配置研究;并在水量配置方案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破产理论中的资源配置稳定性指标和改进的评价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解决稳定性指标,对方案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考虑供需平衡的方案4的水量配置结果较其他方案的结果更为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关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发展了水资源配置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配置 模型 破产理论 稳定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保障对灌区的影响及补偿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倩 李怀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227-231,共5页
针对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造成的农业灌溉用水短缺问题,研究其对灌区的影响及生态补偿量,以推动基流保障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日益完善。定性分析灌溉用水短缺可能产生的影响,明确不同方案引起的灌区灌溉缺水量,并应用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估... 针对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造成的农业灌溉用水短缺问题,研究其对灌区的影响及生态补偿量,以推动基流保障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日益完善。定性分析灌溉用水短缺可能产生的影响,明确不同方案引起的灌区灌溉缺水量,并应用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估算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损失,进而确定对灌区的生态补偿量。以渭河关中段为例,对3种基流保障方案造成的灌区灌溉用水短缺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3种基流保障方案对宝鸡峡塬上、塬下灌区及交口抽渭灌区冬小麦的生态总补偿量分别为2800.30×10^4元、32392.58×10^4元、98817.98×1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保障 灌区 生态补偿量 枯水期 渭河关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1年西安市主要气象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宪 沈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根据西安市1951-201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其中1959-1963年和1995-2011年的两次升温是显著的,气温年代际变化主周期是25a,年... 根据西安市1951-201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其中1959-1963年和1995-2011年的两次升温是显著的,气温年代际变化主周期是25a,年际变化主周期是6a;西安市年降水量减少的趋势不显著,局部波动频繁,降水年代际变化主周期是12a,年际变化主周期是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 MORLET小波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工程水源地年径流量长期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聪 冯民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6期105-108,112,共5页
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R/S分析法、游程分析法和马尔可夫过程分析法对中部引黄工程水源地年径流量长期演变规律进行分析。黄河河曲站年径流量时序在1978-2010年整个时段内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可以预测出未来河曲站的年径流... 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R/S分析法、游程分析法和马尔可夫过程分析法对中部引黄工程水源地年径流量长期演变规律进行分析。黄河河曲站年径流量时序在1978-2010年整个时段内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可以预测出未来河曲站的年径流量将继续呈较显著减少趋势;河曲站连丰、连平和连枯状态的出现概率都随连续年数的增加而减小;在长期丰枯演化过程中,偏枯年的重现时间最短,偏丰年的重现时间最长。中部引黄工程水源地年径流量未来呈较显著的减少趋势;在年径流长期丰枯演化过程中,出现偏枯年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旨在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中部引黄工程供需调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时序变化 丰枯演化 中部引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祎 李鹏 +2 位作者 肖列 赵宾华 时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0-1150,共11页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土高原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间隔为150m经纬网格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样品,...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土高原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间隔为150m经纬网格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包括4种地形(坡顶、坡上、坡中、坡下)和5种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林地、草地、灌木、梯田),共采集土壤样品1540个,探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SOC含量和分布影响,并通过Kriging插值计算流域内SOC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土丘陵第一副区王茂沟小流域在0~100cm土层中,SOC平均含量坡上(4.49g·kg^-1)和坡中(4.30g·kg^-1)含量最高,其次为坡下(3.97g·kg^-1),坡顶SOC含量最低(3.34g·kg^-1);坡耕地SOC含量最低。林地(4.31g·kg^-1)、梯田(4.25g·kg^-1)、草地(4.12g·kg^-1)和灌木(3.82g·kg^-1)分别较坡耕地(3.47g·kg^-1)SOC含量增加24.2%、22.4%、18.7%和10.1%。表层SOC更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可明显固存深层(>20cm)SOC。方差成分估计表明,土地利用、地形、深度以及土地利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对流域剖面SOC含量空间分布有着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地形对SOC含量的贡献率最高(32.50%)。土地利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在各因子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对SOC含量变异解释度最高(7.4%)。流域SOC在空间上呈斑块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流域SOC的空间分布向均一性发展。研究结果为黄土区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及退耕还林的固碳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有机碳 地形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性状的初步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温立峰 柴军瑞 +2 位作者 许增光 覃源 李炎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2-1320,共9页
在很多情况下面板堆石坝已经成为优选坝型,但其设计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工程经验。目前很少有文献基于大量工程实例数据对面板堆石坝的性状展开研究。收集和统计过去50 a已建的87个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信息和性状监测记录,从统计学的角度... 在很多情况下面板堆石坝已经成为优选坝型,但其设计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工程经验。目前很少有文献基于大量工程实例数据对面板堆石坝的性状展开研究。收集和统计过去50 a已建的87个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信息和性状监测记录,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面板坝性状特征。基于工程实测数据对填筑完工后坝顶沉降、面板挠度和应力、竣工时坝体最大沉降进行统计分析和规律总结。重点讨论了堆石母岩饱和状态抗压强度、地基特性、河谷形状和渗流对大坝性状的影响。结果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面板堆石坝性状的深入理解,同时为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性状 工程实例 监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彩丽 肖列 +2 位作者 李鹏 薛萐 刘国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0-1127,共8页
【目的】氮素和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法】以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典型草本植物白... 【目的】氮素和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两者交互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法】以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典型草本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添加氮0(对照)、2.5 g/(m2·a)(低氮)、5.0 g/(m2·a)(高氮)三个水平;供水处理设75%~80%FC(充分供水)、55%~60%FC(轻度干旱胁迫)和35%~40%FC(重度干旱胁迫)三个水平。测定了白羊草地上部分和根系碳氮磷含量,讨论了氮素和水分供应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和根系碳含量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使白羊草地上部分氮含量提高9.7%~48.8%(P<0.001),而干旱胁迫使其降低2.8%~28.3%(P<0.001)。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根系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正常水分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氮含量提高25.0%~26.1%(P<0.01),而干旱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作用。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使白羊草地上部分磷含量分别降低17.4%~31.8%和12.0%~22.1%(P<0.001)。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C∶N的影响表现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氮素添加使地上部分C∶N降低24.9%~32.9%(P<0.05),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对根系部分C∶N有显著影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部分C∶N降低19.8%~24.5%(P<0.05)。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使白羊草地上部分C∶P分别提高24.4%~42.3%和12.2%~31.0%(P<0.001),对根系C∶P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显著提高白羊草地上部分N∶P,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分N∶P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根系部分N∶P表现为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氮素添加使根系部分N∶P提高26.8%~54.8%(P<0.05),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氮素添加无显著影响。【结论】氮素添加条件下白羊草C∶P和N∶P的提高表明氮沉降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供氮状况,进一步加剧了磷素限制作用。氮素增加条件下干旱胁迫对N∶P无显著影响,表明白羊草的生长将逐渐受到氮素和磷素的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化学计量学 干旱 氮素添加 养分限制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季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磊 王义民 +1 位作者 畅建霞 魏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2,16,共6页
利用黄河流域106个代表气象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季节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分配特点,并采用Mann-Kendall法、降水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法等方法对季节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黄... 利用黄河流域106个代表气象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季节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分配特点,并采用Mann-Kendall法、降水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法等方法对季节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黄河流域各季节降水分布与年降水分布大体相同,但随着季节变化局部地区存在差别;时间上,20世纪90年代后流域降水变化趋势明显改变,季节降雨减少趋势的强度大于增加趋势的,且大多数站点季节降水序列未来趋势与过去趋势相反;各区域同季节降水序列变异点位置虽各不相同但相对集中,说明季节降水变异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法 累计距平法 变异点 变化趋势 季节降水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光电联合运行短期调度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明波 黄强 +2 位作者 王义民 方伟 谢小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1-2737,共7页
针对黄河龙羊峡光伏电站与水电站联合运行短期调度的可行性问题,建立调峰能力最大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拟优化思想的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反推机组的最大技术出力论证水光互补对系统调峰能力以及水电站群短期水量调度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 针对黄河龙羊峡光伏电站与水电站联合运行短期调度的可行性问题,建立调峰能力最大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拟优化思想的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反推机组的最大技术出力论证水光互补对系统调峰能力以及水电站群短期水量调度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水-光电联合运行短期内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调峰能力,且对下游梯级水电站群的日水量调度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电联合运行 短期 调峰能力 水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