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理工大学无线光通信系统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柯熙政 杨尚君 +1 位作者 吴加丽 钟禧瑞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48,共23页
总结了国内外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无线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分类,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工作,包括有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无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校正、偏摆镜和变形镜组合的波前... 总结了国内外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无线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分类,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工作,包括有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无波前测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校正、偏摆镜和变形镜组合的波前校正、空间光光纤耦合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等。自适应光学技术可有效修正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畸变波前,提高耦合效率和通信性能。虽然这些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中尚不完善,但不失为人们在该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自适应光学 大气湍流 波前畸变 波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紫外光信息收集方法
2
作者 赵太飞 郭佳豪 +1 位作者 辛雨 王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8,共16页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让无人机获得更优的飞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紫外光收发仰角的决策,设计了一套适合信息收集任务的奖励函数,并对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加入双目标网络、熵正则化和优先经验回放等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至少提高了1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收集 紫外光非直视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双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自动标定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晖 张嘉颖 +5 位作者 刘青 李金童 杨启航 吕佳铭 尚婷 成鹏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标定过程中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全自动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固定两个在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已知坐标的测量节点作为标记靶,测量单元之间相互测量彼此的标记靶获得标记靶上的测量点在不... 针对现有方法在标定过程中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全自动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固定两个在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已知坐标的测量节点作为标记靶,测量单元之间相互测量彼此的标记靶获得标记靶上的测量点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利用这些坐标值建立三维几何约束,从而自动标定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借助于精密激光定位系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之间的自动标定,降低了坐标系标定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在距离测量单元布站区域约2 m,大小为5 000 mm×5 000 mm×500 mm的测量空间中长度测量的精度在0.46 mm/m以内,测试点三维坐标测量的标准偏差在0.026 mm以内,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工业测量的需求。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标定效率,有望为具有自动标定功能的大尺寸测量设备的产品化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系统 自动标定 标记靶 几何约束 工业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残差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各向异性旅行时计算方法
4
作者 赵亦群 张志禹 董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0-2318,共9页
针对目前利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旅行时只是应用在各向同性介质上、在远离震源时误差较大和效率低等问题,而有限差分法、试射法和弯曲法等方法在多震源、高密度网格上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密集残差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各向异性... 针对目前利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旅行时只是应用在各向同性介质上、在远离震源时误差较大和效率低等问题,而有限差分法、试射法和弯曲法等方法在多震源、高密度网格上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密集残差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各向异性介质旅行时的方法。首先推导了各向异性因式分解后的程函方程作为损失函数项;其次引入局部自适应反正切函数为激活函数和L-BFGS-B(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B)作为优化器;最后在网络中采用分段式训练的方式,先训练深层密集残差网络,然后冻结其参数,再训练具有物理意义的浅层密集残差网络,从而评估网络得到旅行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均匀速度模型下的旅行时最大绝对误差达到了0.0158μs,其他速度模型下平均绝对误差平均下降了两个数量级,在效率方面也平均提高了1倍,明显优于快速扫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各向异性 旅行时 程函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FFT的自适应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璐 张爽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4,共14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深空探测技术,其导航精度主要受X射线脉冲信号到达时间精度影响;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技术有望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供良好的信号支撑。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保留X射线脉冲星信号细节...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深空探测技术,其导航精度主要受X射线脉冲信号到达时间精度影响;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技术有望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供良好的信号支撑。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保留X射线脉冲星信号细节信息,一直是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处理中的难点。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阈值降噪中,混叠内蕴模态分量的个数、阈值函数和阈值是影响降噪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混叠内蕴模态分量进行分析,据其频域稀疏度筛选出含噪声的高频混叠内蕴模态分量;针对阈值函数和阈值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利用复合评价指标选择出阈值函数和阈值估计方法的最优组合,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星导航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经验模态分解(EMD)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复合评价指标(CEI) 信号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算法
6
作者 李牧 陶启婷 柯熙政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9-244,共6页
交通标志检测是自动驾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DA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时受光照、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检测精度低、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算法... 交通标志检测是自动驾驶系统、辅助驾驶系统(DA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时受光照、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检测精度低、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检测算法。首先,引入空间到深度卷积(SPD-Conv)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有效避免小目标信息丢失,提高小目标敏感度。其次,基于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改进颈部网络,添加跨层连接以融合多尺度特征。之后,增加小目标检测层,增强小目标检测能力。最后,采用SIoU(Shape-awar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关注真实框与预测框的角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中国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CCTSDB2021)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83.5%,相较于原YOLOv5提升了7.2个百分点,检测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YOLOv5 交通标志检测 SPD-Conv Bi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进展
7
作者 祝战科 任杰 柯熙政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2,共9页
在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未对准和大气湍流引起的随机像差是造成波前像差的主要来源。波前像差的存在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对耦合效率影响显著,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和光学通信系统中。基于Zernike多项式,综述了光学系统中具... 在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未对准和大气湍流引起的随机像差是造成波前像差的主要来源。波前像差的存在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对耦合效率影响显著,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和光学通信系统中。基于Zernike多项式,综述了光学系统中具体的单一像差模式(即圆对称类像差、倾斜-慧差类像差、像散类像差)和大气湍流影响下的随机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波前像差 数值分析 ZERNIKE多项式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像差的Zernike多项式描述研究进展
8
作者 祝战科 吴培洁 +2 位作者 吴加丽 柯程虎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受实际光路与理想光路偏差导致的像差影响,而Zernike多项式作为描述像差的有效工具,可描述和分析光学像差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解析了标准Zernike多项式、Zernike圆多项式及Zernike条纹多项式的数学...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受实际光路与理想光路偏差导致的像差影响,而Zernike多项式作为描述像差的有效工具,可描述和分析光学像差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解析了标准Zernike多项式、Zernike圆多项式及Zernike条纹多项式的数学表达形式,明确了其与球差、彗差、像散等典型像差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Zernike圆多项式通过极坐标正交基函数特性,能高效表征轴对称像差分布,而条纹多项式则适用于离轴像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NIKE多项式 像差 光学系统 像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重定向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
9
作者 刘军 武培东 +1 位作者 王启超 朱世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14,共8页
首先建立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偏航风力机的载荷;并基于此模型,建立包含风电场功率与载荷的尾流重定向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新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策略;基于Matlab软件,搭建3×3的风电场模... 首先建立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偏航风力机的载荷;并基于此模型,建立包含风电场功率与载荷的尾流重定向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新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策略;基于Matlab软件,搭建3×3的风电场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能准确计算偏航风力机叶片挥舞力矩,改进的尾流重定向优化与所提新型联合优化方法可在提升风电场功率的同时显著降低风电场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 风力机 功率 载荷 偏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WVD时频分析在时延估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邢毓华 魏子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针对常见时频分析中存在交叉项干扰或时频聚焦度较低而无法准确进行时延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遮罩滤波魏格纳威利分布时延估计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WVD时频谱与SPWVD时频谱的幅度谱之比同高斯函数滤波器相结合,利用SPWVD方法能够有效... 针对常见时频分析中存在交叉项干扰或时频聚焦度较低而无法准确进行时延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遮罩滤波魏格纳威利分布时延估计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WVD时频谱与SPWVD时频谱的幅度谱之比同高斯函数滤波器相结合,利用SPWVD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交叉项干扰和WVD方法时频聚焦度高的优点,将信号的SPWVD时频谱作为一个遮罩以此屏蔽WVD时频谱中的交叉项,在保持高时频分辨率的同时获得高精度的时频谱。该方法与常见时频域反射方法相比在交叉项抑制和时频聚焦度这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具有更好的性能,时延估计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利用该方法结合时频互相关函数定位电缆微弱的低阻故障,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定位电缆1.5 km处的低阻故障时,均方根误差为0.6527 m,与WVD方法和SPWVD方法相比,定位误差分别减少了1.2884和0.6834 m。此外,该方法在信噪比为-5、0和5 dB的情况下定位误差均小于其他常见方法,定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时频分析 魏格纳威利分布 交叉项干扰 时频互相关 电缆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ICP闭环检测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多模态融合SLAM
11
作者 陈丹 陈浩 +3 位作者 王子晨 张衡 王长青 范林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7-1528,共12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光雷达多模态数据的时空同步后,建立了里程计误差模型以及激光雷达与机器视觉点云匹配误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以提高SLAM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公共数据集KITTI下进行的Gazebo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该所提算法能够完整还原单一激光2D-SLAM无法获取到的环境障碍物信息,并能显著提高机器人轨迹估计和相对位姿估计精度。最后,采用Turtlebot2机器人在复杂实际大场景下进行了SLAM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多模态融合SLAM方法可以完整复原环境信息,实现实时的高精度2D地图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 闭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扩散模型的生成式零样本钢表面缺陷检测
12
作者 季瑞瑞 杨思凡 +2 位作者 华羽垚 耿屹 白晨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33-343,共11页
针对生成式零样本目标检测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场景下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存在语义混淆和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扩散模型的生成式零样本钢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设计多模态缺陷特征对齐模块,通过监督对比学习、缺陷特征对齐和语义一... 针对生成式零样本目标检测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场景下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存在语义混淆和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扩散模型的生成式零样本钢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设计多模态缺陷特征对齐模块,通过监督对比学习、缺陷特征对齐和语义一致性重建,使生成器生成的缺陷特征与原始语义信息充分对齐,提高生成模型的鲁棒性;引入缺陷特征去噪扩散模块,通过逐步添加、去除噪声来生成多样化的特征表征,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成缺陷特征。将得到的生成缺陷特征用于更新缺陷检测网络的分类器,实现零样本钢材表面缺陷检测。通过在NEU和GC10两个钢材表面缺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零样本检测设置下,检测精度相较于基线模型分别提升11.5和17.4个百分点;广义零样本检测设置下,调和平均值分别提升3.0和9.8个百分点,有效提升了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能力;可视化结果表明,模型能够生成分离特征明显的未见缺陷特征,缓解了语义混淆问题;此外,与目前先进的零样本目标检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在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零样本学习 生成式模型 语义对齐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24 GHz车载雷达的阵列天线
13
作者 王丽黎 张诗雨 +1 位作者 李君君 樊盼盼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7,394,共8页
为提高车载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宽度且易于集成的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通过开槽技术提高天线的带宽;采用串并联混合的馈电网络,各阵元之间的电流幅值采用道尔夫-切比雪夫分布实现不等幅同相,从而抑制天... 为提高车载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宽度且易于集成的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通过开槽技术提高天线的带宽;采用串并联混合的馈电网络,各阵元之间的电流幅值采用道尔夫-切比雪夫分布实现不等幅同相,从而抑制天线的副瓣电平,在阵元数更少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增益。实测结果表明,阵列天线的阻抗带宽为23.73~24.56 GHz,最大增益可达22.73 dBi,在谐振频率处的E面和H面副瓣电平分别为-21.23 dB和-22.16 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天线性能可靠、结构紧凑,可适用于24GHz车载雷达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阵列天线 串并联混合馈电网络 车载雷达 高增益 低副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速度预测的FMM弹性TTI介质qP波射线追踪
14
作者 张志禹 董雪 赵亦群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8,共16页
快速准确地计算走时和射线路径是实现地震成像和反演的关键。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随传播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求解各向异性条件程函方程时,相速度的精确估计和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进而影响各向异性介质中走时和... 快速准确地计算走时和射线路径是实现地震成像和反演的关键。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随传播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求解各向异性条件程函方程时,相速度的精确估计和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进而影响各向异性介质中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速度预测的射线追踪方法,该方法根据波的传播规律以及斯奈尔方程,推导出一种相速度预测公式,解决了各向异性条件程函方程中相速度求解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射线追踪。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算法明显提高了走时计算精度,耗时也仅比各向同性快速推进增加了14%,在复杂模型的应用中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快速推进方法 射线追踪 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随机环境混合粒子群激光传输的光斑统计特性
15
作者 王明军 周熠铭 +2 位作者 贺劲松 白亮亮 于记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4,共12页
建立了在复杂恶劣天气、战场烟雾环境和复杂混合条件下,不同分布、不同复折射率的混合粒子群的不同波长激光传输模型,分析粒子群散射光场的二阶和四阶光斑统计特性,研究了激光在传输不同距离后散斑强度分布自相关函数及散斑强度起伏统... 建立了在复杂恶劣天气、战场烟雾环境和复杂混合条件下,不同分布、不同复折射率的混合粒子群的不同波长激光传输模型,分析粒子群散射光场的二阶和四阶光斑统计特性,研究了激光在传输不同距离后散斑强度分布自相关函数及散斑强度起伏统计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混合大环境下,不同粒子占比影响散斑强度起伏互相关函数的大小及散斑强度分布自相关函数峰的尖锐程度;不同波长条件下,当硫酸铵粒子占比增加时,散斑强度图更加清晰。研究结果对激光经复杂随机环境后的激光雷达信息传输及点云数据分析处理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光学 散射 混合 散斑 烟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变压器油位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35
16
作者 刘健 解辰 蔺丽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4-970,共7页
为了自动准确地检测出变压器油位,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检测方法。先对获得的变压器油枕红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油枕边缘点。在此基础上,采取迭代椭圆拟合的方法得到油枕的位置和形状,即在每次迭代中根据所保留的边缘点进行椭圆... 为了自动准确地检测出变压器油位,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检测方法。先对获得的变压器油枕红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油枕边缘点。在此基础上,采取迭代椭圆拟合的方法得到油枕的位置和形状,即在每次迭代中根据所保留的边缘点进行椭圆拟合,并删去距离椭圆较远的边缘点,直至相邻两次迭代得到的椭圆的差别满足要求为止。在油枕内取多条测温线,根据有油与无油部分存在温度差的特点,微分求出各测温线上灰度变化最大的分界点,迭代采用直线拟合并剔除偏差较大的点,得到油位分界线。最后计算椭圆中有油与无油部分的面积,将面积归算至油枕端面圆形中得到最终的油位值。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自动检测出变压器油位,可应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力设备红外巡检与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红外检测 红外图像 边缘检测 椭圆拟合 油枕油位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
17
作者 党超亮 蒋泽豪 +3 位作者 王艺华 同向前 刘丁 宋卫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针对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存在并网电流纹波大、计算资源占用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ET-MPC)。首先,通过构建系统状态和动态事件触发条件之间的解析表达方程,揭示... 针对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存在并网电流纹波大、计算资源占用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ET-MPC)。首先,通过构建系统状态和动态事件触发条件之间的解析表达方程,揭示误差阈值对触发条件和静态性能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系统状态实时反馈设置跟踪电流误差阈值的事件触发条件以减少系统计算复杂度并改善网侧电流质量;最后,从静态、暂态和改变动态系数等多个维度进行仿真和实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并网电流质量,同时降低计算资源负担与开关损耗,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事件触发 开关损耗 多目标优化 直流电力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惠鏸 张瑶 李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针对传统中继选择算法反馈开销大、信道条件利用不充分以及等功率分配算法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中,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指出源-中继-目的节点传输链... 针对传统中继选择算法反馈开销大、信道条件利用不充分以及等功率分配算法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中,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指出源-中继-目的节点传输链路所能获得的信噪比受制于源-中继及中继-目的链路中接收信噪比较小者,各中继依据自身到源及目的节点链路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采用不同的反馈策略向源节点进行信息反馈,由源节点完成中继选择,通过凸优化方法对所选择的源和中继节点进行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第一跳信道信息的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仅增加少量反馈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且与同等反馈负荷下的其他算法相比,仍能获得较好的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中断概率 信道状态信息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理论在组合导航系统信息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柯熙政 席晓莉 +1 位作者 陈坚 邓方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组合导航就是采用多个导航传感器,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重新整合。本文以亚音速飞行器为背景,通过对组合导航系统熵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结构。结果表明,组合导航系统的最优控制规律等效于导航系统的最... 组合导航就是采用多个导航传感器,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重新整合。本文以亚音速飞行器为背景,通过对组合导航系统熵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结构。结果表明,组合导航系统的最优控制规律等效于导航系统的最大熵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源温度对LPCVD氧化镓外延温度场影响的仿真研究
20
作者 胡继超 赵启阳 +5 位作者 杨志昊 杨莺 彭博 丁雄杰 刘薇 张红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卧式反应炉腔体内的温度高,结构复杂,通入反应气体时容易导致反应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制备薄膜的质量。为了制备出更高质量的薄膜,根据反应炉的设备数据建立反应腔体的物理模型;基于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卧式反应炉腔体内的温度高,结构复杂,通入反应气体时容易导致反应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制备薄膜的质量。为了制备出更高质量的薄膜,根据反应炉的设备数据建立反应腔体的物理模型;基于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模型,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反应过程中涉及的流场、热场、化学反应场和稀物质传递场等多物理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改变镓源温度等工艺参数,模拟LPCVD反应腔体内的温度变化对β-Ga_(2)O_(3)薄膜沉积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均匀性随镓源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薄膜的沉积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镓源温度为900~950℃时,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薄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LPCVD外延生长的β-Ga_(2)O_(3)薄膜的厚度和均匀度得到提升,可以制备出性能更加良好的Ga_(2)O_(3)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Ga_(2)O_(3) 有限元仿真 温场 薄膜均匀性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