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花苜蓿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综合响应
被引量:
11
1
作者
宋曦
王金成
+4 位作者
井明博
刘光琇
陈拓
吴胜伟
周天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754-1764,共11页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响应情况,在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陇东油泥处理站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际场地修复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4种油污浓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响应情况,在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陇东油泥处理站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际场地修复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4种油污浓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石油降解菌数量和初始总石油烃(TPH)降解率随油污浓度增加而逐步降低(P<0.05);油污浓度在7%时对其生物富集系数(BCF)抑制程度最大,但在1%和4%浓度时其生物转移系数(TF)变化不显著(P>0.05);抗氧化酶体系随油污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油污浓度为5%时达到最高。综上所述,采用紫花苜蓿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油污土壤场地修复时油污浓度不应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修复
石油污染
紫花苜蓿
综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洲菊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的生态修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金成
井明博
+3 位作者
周立辉
刘光琇
吴胜伟
周天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73-286,共14页
为评估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在陇东地区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潜力,研究植物应对不同油污浓度胁迫的生长和根际土壤环境响应,本研究分析了非洲菊应对4种油污浓度(1%、3%、5%和7%)胁迫时的植物生长指标、土壤环境指标以及土壤总石...
为评估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在陇东地区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潜力,研究植物应对不同油污浓度胁迫的生长和根际土壤环境响应,本研究分析了非洲菊应对4种油污浓度(1%、3%、5%和7%)胁迫时的植物生长指标、土壤环境指标以及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结果显示:1)土壤TPH、烷烃和芳烃降解率随油污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但其降解速率在油污浓度为5%时最高;2)非洲菊株高、根长和出苗率均随油污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重度污染(7%)对其地上部生物量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中度污染(3%和5%)对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当油污浓度<5%时,非洲菊通过增加土壤脱氢酶、地下部及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来提高土壤TPH降解率,且非度量多维尺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特性的彼此间共同效应是决定土壤TPH降解率的主要环境因素,而重度污染对非洲菊植物体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其土壤TPH降解率显著降低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5%油污浓度应设为非洲菊耐受力阈值浓度,且在该浓度下非洲菊可确定为具备油污土壤修复潜力的良好植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石油污染土壤
非洲菊
场地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适生植物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井明博
周天林
+2 位作者
梁健
杨蕊琪
吴胜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6-293,共8页
[目的]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4种本地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场地生态修复工程,旨在为该地区开展油污土壤植物场地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植物品种和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油污浓度胁迫下受试植物根际土...
[目的]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4种本地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场地生态修复工程,旨在为该地区开展油污土壤植物场地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植物品种和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油污浓度胁迫下受试植物根际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率、降解菌数量及部分生长指标在不同油污浓度胁迫时响应情况。[结果](1)紫花苜蓿和金盏菊根际TPH降解率在轻度污染时相对较高,而重度污染时菊科植物显著高于豆科植物(p<0.05);(2)油污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菊科植物根长以及豆科植物根际石油降解菌数量(p<0.05),亦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干重及金盏菊地下部干重和株高则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石油降解菌数量×TPH转移效率以及植物生长指标×石油降解菌数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两种菊科植物TPH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结论]4种适生植物各项指标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方式因种而异,而两种菊科植物油污耐受性和修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该地区具备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土壤
植物修复
陇东地区
适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花苜蓿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综合响应
被引量:
11
1
作者
宋曦
王金成
井明博
刘光琇
陈拓
吴胜伟
周天林
机构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
工程
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
工程
研究所
西安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754-176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48)
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2014DFA30330)
+5 种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7JR5RM3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GK201806007)
陇东学院博士基金项目(XYBY1909)
陇东学院青年资助项目(XYZK1605)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B-091)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EMRE201601)
文摘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响应情况,在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陇东油泥处理站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际场地修复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4种油污浓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石油降解菌数量和初始总石油烃(TPH)降解率随油污浓度增加而逐步降低(P<0.05);油污浓度在7%时对其生物富集系数(BCF)抑制程度最大,但在1%和4%浓度时其生物转移系数(TF)变化不显著(P>0.05);抗氧化酶体系随油污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油污浓度为5%时达到最高。综上所述,采用紫花苜蓿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油污土壤场地修复时油污浓度不应超过5%。
关键词
场地修复
石油污染
紫花苜蓿
综合响应
Keywords
site ecological remediation
oil-contaminated soil
Medicago sativ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分类号
TE99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洲菊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的生态修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金成
井明博
周立辉
刘光琇
吴胜伟
周天林
机构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
工程
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长庆油田
公司
油气工艺研究院安全
环保
技术研究所
西安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73-28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48)
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2014DFA30330)
+4 种基金
陇东学院博士基金(XYBY1909)
陇东学院青年资助(XYZK1605)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7JR5RM3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GK201806007)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EMRE201601)
文摘
为评估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在陇东地区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潜力,研究植物应对不同油污浓度胁迫的生长和根际土壤环境响应,本研究分析了非洲菊应对4种油污浓度(1%、3%、5%和7%)胁迫时的植物生长指标、土壤环境指标以及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结果显示:1)土壤TPH、烷烃和芳烃降解率随油污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但其降解速率在油污浓度为5%时最高;2)非洲菊株高、根长和出苗率均随油污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重度污染(7%)对其地上部生物量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中度污染(3%和5%)对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当油污浓度<5%时,非洲菊通过增加土壤脱氢酶、地下部及地上部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来提高土壤TPH降解率,且非度量多维尺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特性的彼此间共同效应是决定土壤TPH降解率的主要环境因素,而重度污染对非洲菊植物体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其土壤TPH降解率显著降低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5%油污浓度应设为非洲菊耐受力阈值浓度,且在该浓度下非洲菊可确定为具备油污土壤修复潜力的良好植物品种。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石油污染土壤
非洲菊
场地生态修复
Keywords
Longdong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crude oil-contaminated soil
Gerbera jamesonii
si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适生植物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井明博
周天林
梁健
杨蕊琪
吴胜伟
机构
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
工程
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6-29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陇东黄土高原植物微生物组合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降解机制研究"(31860148)
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2014DFA30330)
+4 种基金
甘肃省青年基金计划项目(17JR5RM3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GK201806007)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B-091)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EMRE201601)
陇东学院青年资助项目(XYZK1605)
文摘
[目的]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4种本地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场地生态修复工程,旨在为该地区开展油污土壤植物场地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植物品种和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油污浓度胁迫下受试植物根际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率、降解菌数量及部分生长指标在不同油污浓度胁迫时响应情况。[结果](1)紫花苜蓿和金盏菊根际TPH降解率在轻度污染时相对较高,而重度污染时菊科植物显著高于豆科植物(p<0.05);(2)油污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菊科植物根长以及豆科植物根际石油降解菌数量(p<0.05),亦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干重及金盏菊地下部干重和株高则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石油降解菌数量×TPH转移效率以及植物生长指标×石油降解菌数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两种菊科植物TPH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结论]4种适生植物各项指标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方式因种而异,而两种菊科植物油污耐受性和修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该地区具备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油污土壤
植物修复
陇东地区
适生植物
Keywords
crude-oil contaminated soil
phytoremediatio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adaptable plan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花苜蓿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综合响应
宋曦
王金成
井明博
刘光琇
陈拓
吴胜伟
周天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洲菊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的生态修复
王金成
井明博
周立辉
刘光琇
吴胜伟
周天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种适生植物对陇东地区油污土壤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
井明博
周天林
梁健
杨蕊琪
吴胜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