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区典型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
1
作者 何继 陈实 +1 位作者 张强 王惠敏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96-99,共4页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指标的定量评价对科学评估土地荒漠化及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不连沟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比多种植被指数与模型适用性,探究矿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指标的定量评价对科学评估土地荒漠化及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不连沟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比多种植被指数与模型适用性,探究矿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构建NDVI、DVI、MSAVI、DFI等多源植被指数,结合Landsat 8/OLI和Sentinel-2A遥感数据,对比像元二分模型、像元三分模型及经验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数据的DVI指数(R^(2)=0.7719)与Sentinel数据的NDVI指数(R^(2)=0.7204)与实测植被覆盖度相关性最佳;像元三分模型精度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其基于Sentinel数据的R^(2)达0.8366,均方根误差为0.6175。时序分析显示,2016—2021年矿区光合植被面积显著增加(裸土与非光合植被减少),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但2021年后裸土面积略有回升。研究表明,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光合植被、非光合植被及裸土,适用于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的高精度估算与动态监测,为矿区生态修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像元三分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以陕北煤炭基地某生产矿山为例
2
作者 马露 陈莹 蔺楠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相比传统的矿山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手段,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动态性和经济性等优势,其高波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时间分辨率,能全方位动态反映矿山生态问题现... 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相比传统的矿山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手段,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动态性和经济性等优势,其高波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时间分辨率,能全方位动态反映矿山生态问题现状与发展趋势。陕北煤炭基地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本研究选择其中一座生产矿山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技术,精准捕捉煤矿开采活动所诱发的地面塌陷、土地损毁以及地表水体、植被状况等区域要素特征;针对重点监测区,进一步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实现对地裂缝、不稳定边坡等局部要素的精细化监测与识别,系统构建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遥感解译、数据分析等全流程矿山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技术凭借卓越的全局视野、宏观分析能力及强大的数据追溯性,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应用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矿山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智能体系“多网融合+实时监测+智能作业+任务协同+全面感知+自主决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无人机航空摄影 合成孔径雷达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德长 童勤龙 +7 位作者 李志忠 赵英俊 杨燕杰 王茂芝 谢涛 叶发旺 邱骏挺 王子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2-284,共13页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利用CASI/SAAI/TASI航空成像系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示范区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笔者通过构建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识别模型,借助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曲线与干扰因素光谱曲线的对比和烃与蚀变矿物丰度值的消长关系,解决了油气渗漏异常信息提取中干扰因素的排除难题。同时,开发了适合油气信息提取的波段分类方法,并强调将油气地质知识,贯穿于信息提取的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只按已有程序处理,结合野外实际不够的倾向,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的效果。经示范应用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在油气探测中可以快速、大面积地提取油气信息,区分含油地层和非含油地层;提取油页岩和含油煤层,直观其展布特征和控制要素,分析其不同地段的含油丰度;提取油气渗漏异常,尤其是第四系覆盖区地质人员不易发现,而对油气勘查有重要价值的弱渗漏异常信息,圈定油气渗漏异常区。上述这些探测效果,正是油气资源调查、选区和评价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高光谱遥感探测油气的技术优势,是其它油气勘查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油气资源调查和勘查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遥感 油气探测示范区 油页岩 含油煤层 油气渗漏 探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变化评估:以陕北三道沟煤矿首采区为例
4
作者 刘维福 蔺楠 +2 位作者 苏显静 杜超 李聪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本文以三道沟煤矿首采区开展的141个植被恢复、土地复垦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状况和土壤质量变化,结合相关系数法深入评估恢复治理措施的成效。结果表明:①在生态修复实施期间,植被状况转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项目区,显著改善区域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2.39%,显著退化区域面积仅占0.12%。在各类项目中,植被恢复项目区的植被覆盖水平整体最高,局部波动最小;②恢复为林地、草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均高于耕地,通过土地复垦项目转为耕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最低(0.279);③土壤质量对植被状况有显著影响(p<0.01)。不同生态修复类型中,植被状况趋势与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复垦项目区的相关系数普遍大于0.4。结合土地复垦措施的植被恢复项目可显著改善矿区生态状况,后期植被管护对于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查明三道沟煤矿生态修复实施成效,为煤炭矿山生态修复措施的推广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生态修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 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陕北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杨伙盘矿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尘福艳 郭仲皓 +2 位作者 张英海 徐凯磊 江晓光 《中国煤炭》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针对陕北煤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能够体现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因子,定性、定量地考核了研究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揭示了杨... 针对陕北煤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能够体现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因子,定性、定量地考核了研究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揭示了杨伙盘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较好,但由于研究区部分区域处在煤矿采煤塌陷区,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情况较差。根据评价分析后提出,煤矿区的地面塌陷是制约陕北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在综合整治工作中应以矿区的土地复垦、地面塌陷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采煤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西安市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航 王惠敏 李煜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是影响区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方式,对于实现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获取2011—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能源消费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GIS分析手段并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土地利...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是影响区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方式,对于实现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获取2011—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能源消费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GIS分析手段并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重心转移模型,研究西安市碳排放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10a间西安市土地利用中,耕地和林地为西安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85%以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中耕地转出面积最大,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建设用地与林地转入面积大都来源于耕地;总净碳排放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快,10a间净碳排放量增长率高达82.7%,西安市主要碳源贡献为建设用地,主要碳汇贡献为林地;碳排放总量重心在10a间处于稳定状态,重心均集中在莲湖区。为保证西安市地区低碳高质量发展,应重点调整产业布局、控制碳源用地、建设碳汇用地等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区域内的碳平衡收支与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时空特征 重心转移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运用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侠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2期31-33,共3页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一个现代的农业发展体制,是目前中国农业界亟须解决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农业...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一个现代的农业发展体制,是目前中国农业界亟须解决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每个生长阶段快速、精准、全面的监测和管理。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农作物的生长信息,进而对作物的色素、含水率、细胞结构、病虫害、长势等信息进行精准监测。遥感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智慧农业 运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杨伙盘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帆 常乐 荀张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时间段内共58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杨伙盘矿区地表进行形变监测,同时利用无人机正射光学影像进行形变特征解译。相关资料和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期内,煤矿开采3−1煤层,共监测到3个形变中心,分别位于301盘区和303盘区的工作面,可探测的最大形变值达−130 mm,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约为−52 mm/a。对每个形变中心进行时间序列形变规律分析,地表在工作面开采后进入加速变形期,随后减速逐渐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InSAR监测形变区位置与煤矿开采工作面位置及地表裂缝等形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时间序列InSAR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大范围矿区开采沉陷的识别与监测,为采空区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伙盘矿区 SBAS-InSAR Sentinel-1A 地表形变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时序InSAR技术的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明明 赵勇 +3 位作者 王坤 张帆 刘晓蕾 李金鑫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8-277,共10页
中国山区滑坡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泛,尤其是地处高位的隐蔽型灾害及隐患,传统的技术对其识别监测效果较差。InS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广域面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大范围的微小缓慢形变,相对于点监测技术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 中国山区滑坡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泛,尤其是地处高位的隐蔽型灾害及隐患,传统的技术对其识别监测效果较差。InS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广域面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大范围的微小缓慢形变,相对于点监测技术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滑坡隐患识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新疆叶城为研究区,收集10景ALOS-2数据和98景Sentinel-1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对滑坡地质灾害及隐患进行识别与监测。基于形变结果,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建立遥感解译标准,共解译出22处有形变特征的滑坡隐患,进行了野外验证,确定滑坡隐患点20处,识别准确率达91%。基于形变特征和野外验证结果对两处典型隐患点的时间序列形变情况及形变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处滑坡整体呈现缓慢蠕变的状态,但遇降雨或融雪可能会发生加速变形。研究表明,多源InSAR技术可以有效的识别叶城地区的滑坡隐患,为后续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SBAS-InSAR 早期识别 野外验证 新疆叶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变曝光影像匀色方法研究
10
作者 张卓宇 高志远 王惠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冰路卫星(代号:BNU-1)是北京师范大学自行研发的首颗民用极地光学小卫星,兼顾了空间分辨率和重访周期。但由于极地地表反射率较高而设计BNU-1时辐射分辨率(12bit)不够,所以冰面影像容易过度曝光,因此在拍摄冰面时采用了人工缩短曝光时... 冰路卫星(代号:BNU-1)是北京师范大学自行研发的首颗民用极地光学小卫星,兼顾了空间分辨率和重访周期。但由于极地地表反射率较高而设计BNU-1时辐射分辨率(12bit)不够,所以冰面影像容易过度曝光,因此在拍摄冰面时采用了人工缩短曝光时间的方法以获取有效的辐射值,而这将导致影像内存在一定的色彩差异。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变曝光影像的匀色办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健地消除影像的色彩差异。经过对比,变曝光匀色法的目视效果明显优于直方图匹配法;辐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BNU-1与Landsat8的拟合优度为0.9289,与MODIS的拟合优度为0.8762,证明BNU-1的辐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路卫星 BNU-1 变曝光 匀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建设及发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杨菁 陈冰凌 +3 位作者 王文鹏 霍晓斌 许将 石雨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0-53,共4页
Cesium是当前最先进的开源三维GIS框架,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可直接在浏览器页面上展示三维虚拟地球并叠加丰富的地理要素,同时可以集成影像服务、地形服务、矢量服务和三维模型等。本文研究了基于Cesium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建设及发布浏览技... Cesium是当前最先进的开源三维GIS框架,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可直接在浏览器页面上展示三维虚拟地球并叠加丰富的地理要素,同时可以集成影像服务、地形服务、矢量服务和三维模型等。本文研究了基于Cesium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建设及发布浏览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可以将各种要素数据进行处理符合Cesium标准的格式,并进行发布和浏览。验证了通过Cesium技术搭建三维可视化场景并进行发布浏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SIUM 地理信息 三维可视化 场景 WEB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基准面旋回与聚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积伟 李文厚 +4 位作者 张峰 林峰 郭艳琴 陈全红 王若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依据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应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沉积相分析、基准面对比和密集数据控制的平面制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煤层在基准面旋回中的位置、煤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煤层的形成与基准... 依据基准面旋回的原理,应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通过沉积相分析、基准面对比和密集数据控制的平面制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煤层在基准面旋回中的位置、煤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煤层的形成与基准面旋回和相分异作用有关,煤层形成于短期基准面上升的晚期。煤层的分布与河道呈互补关系。在远离河道的泥炭沼泽区,煤层厚度大,灰分低,所夹矸石层少。向河道方向,煤层分叉变薄,灰分高,向碎屑岩过渡。从山23到山21,厚煤层的分布总体上呈向北退却的趋势,反映了山西组下段构成一个中期基准面上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基准面旋回 聚煤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FOD与优化指数的银川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俊华 尚天浩 +3 位作者 陈睿华 王怡婧 丁启东 李小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9-387,共9页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养分来源。为探究分数阶微分(FOD)联合优化光谱指数对低肥力地区SOM的反演效果,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对野外土壤高光谱反射率原始数据进行0~2阶FOD处理(间隔0.2阶),构建优化...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养分来源。为探究分数阶微分(FOD)联合优化光谱指数对低肥力地区SOM的反演效果,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对野外土壤高光谱反射率原始数据进行0~2阶FOD处理(间隔0.2阶),构建优化光谱指数DI/RDI、DI/NDI、NDI/RDI、RDI/NDI、DI/GDI和RI/GDI,分析各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间的二维相关性,筛选出最佳优化光谱指数,并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SOM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银川平原SOM含量整体偏低,其中93.05%处于四级到六级水平。土壤野外原始光谱反射率吸收特征差异明显,在1400、190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随着分数阶的不断增加,光谱反射率不断趋近于0。土壤DI/NDI、DI/GDI、RI/GDI、NDI/RDI和RDI/NDI在0~2阶最大相关系数绝对值(MACC)均小于0.80,DI/RDI在0.2~2.0阶范围内的MACC为0.9965~0.9986,其敏感波段主要集中在1450~1750 nm和2100~2400 nm之间。基于0.2阶微分处理的DI/RDI SVM模型对SOM的反演精度最佳,建模决定系数R_(c)^(2)和验证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98和0.99,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31。研究结果可为低肥力地区的SOM含量快速、准确反演及制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量有机质 光谱特征 分数阶微分 支持向量机 反演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交信号校正消除水分影响的银川平原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睿华 王怡婧 +3 位作者 张俊华 丁启东 贾科利 许鑫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2-130,共9页
高光谱遥感是监测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野外光谱反射率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导致盐分监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有效消除水分因素,提高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研究以银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土壤光谱反射率(reflectance,Ref... 高光谱遥感是监测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野外光谱反射率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导致盐分监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有效消除水分因素,提高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研究以银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土壤光谱反射率(reflectance,Ref)和实测土壤含盐量为数据源,分析不同含水率的土壤光谱特征,将反射率经过一阶微分(first derivative of reflectance,FDR)、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和一阶微分-正交信号校正(first derivative of reflectance-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FDR-OSC)变换,分析各光谱数据与含盐量、含水率的相关性,确定最佳“除水”方法,然后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含水率与土壤光谱反射率呈反比,光谱在1430、1950、2200 nm附近存在吸收带,1950 nm附近为最主要吸收波段,且存在向长波漂移的现象。2)光谱数据与含水率相关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ef、OSC、FDR、FDR-OSC;与含盐量相关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DR-OSC、FDR、OSC、Ref。3)基于FDR-OSC“除水”的SVM含盐量模型决定系数R_(c)^(2)、R_(p)^(2)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分别达到0.952、0.960和5.04,具有极强的拟合和反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银川平原及同类地区土壤含盐量的精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水分 野外高光谱 一阶微分 正交信号校正 支持向量机 反距离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模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府谷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宇新 邓念东 +2 位作者 郭鹏程 张富荣 郭亚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4041-14052,共12页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纽带。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结...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纽带。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5个系统选取17类影响因素,引入半监督学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半监督学习模型提升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敏感性,回归预测精度较高;府谷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由低至高划分为5个承载力等级分区,不同等级下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其中崩塌滑坡易发性等7项影响因素可优先用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半监督学习 影响因素 府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煤炭基地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蔺楠 陈莹 +3 位作者 马露 李聪聪 刘俊蓉 张旭谦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7,共9页
煤炭资源是中国陕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学谋划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维护陕北地区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键途径,而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以展现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效益。笔者立足于矿山... 煤炭资源是中国陕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学谋划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维护陕北地区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键途径,而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以展现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效益。笔者立足于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流程,通过遥感监测、物联网站点监测、人工实地调查与采样手段,基于矿山生态环境多源监测数据,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3大类别、12项指标出发,构建适用于陕北煤炭基地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利用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搭建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平台,实现修复成效智能评估功能,旨在形成高效、合理的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全面展现陕北煤炭基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综合效益,以期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陕北煤炭基地 矿山监测 成效评估体系 监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的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估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惠敏 于磊 +2 位作者 徐凯磊 江晓光 万余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78-2286,共9页
目前星载高光谱传感器较少,基于高光谱影像的土壤盐分含量估算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高分五号(GF-5)是目前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目的是研究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大面积估算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的可行性。选择新疆焉耆为研究区域... 目前星载高光谱传感器较少,基于高光谱影像的土壤盐分含量估算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高分五号(GF-5)是目前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目的是研究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大面积估算干旱区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的可行性。选择新疆焉耆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98个土壤样本。首先,检测土壤样本中的全盐量、Na^(+)、Ca^(2+)、SO_(4)^(2-)、Cl^(-)的含量,利用ASD 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在实验室测定土壤样本的光谱反射率。然后,对实验室土壤光谱进行SG(Savitzky-Golay)平滑预处理,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选择土壤盐分的特征波段,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岭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建立土壤盐分含量的回归模型,发现实验室光谱反演土壤盐分的模型精度较高,五种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均大于0.97,预测集决定系数均大于0.90。接着,获取土壤采样同期的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采样点位置在影像上提取了198个土壤样本的光谱曲线,使用与实验室光谱相同的反演方法,建立了高分五号影像光谱与土壤盐分的反演模型,五种土壤盐分(全盐量、Na^(+)、Ca^(2+)、SO_(4)^(2-)、Cl^(-))反演效果最好的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分别是0.76、0.66、0.76、0.63、0.77。最后,根据高分五号影像光谱对土壤盐分的反演结果,选择精度最高的特征波段组合和建模方法,用于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壤盐分含量估算。估算结果按盐渍化等级划分,研究区盐土占比76%,土地已无法耕作,非盐渍土占比16%,可种植农作物,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和强盐渍土分布面积较小,共占8%。五种土壤盐分的估算图与全盐量插值图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结果表明,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估算本研究区域的土壤盐分含量结果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 高光谱遥感 土壤盐分含量 大面积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S-D的四龙镇土壤重金属污染反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凯磊 万余庆 +1 位作者 江晓光 黄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1-106,共6页
文章以珠海一号(OHS-D)高光谱遥感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结合实地采样送检化验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分析了Pb、As和Cd等重金属离子在OHS-D数据中的光谱特征,建... 文章以珠海一号(OHS-D)高光谱遥感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结合实地采样送检化验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分析了Pb、As和Cd等重金属离子在OHS-D数据中的光谱特征,建立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OHS-D高光谱数据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白银四龙镇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并进行专题制图。结果表明,Pb和Cd的模型反演能力相当,判定系数R^(2)分别为0.69和0.65,As的反演模型精度最高,R2为0.78。基于OHS-D数据并结合PLSR方法反演白银四龙镇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方法可行性与结果可靠性,可为珠海一号高光谱数据在土壤重金属反演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S-D影像 偏最小二乘回归 混合像元分解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古叙矿区石屏煤矿C19煤层煤质及煤中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聪聪 杜芳鹏 +1 位作者 雒铮 谭富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82-287,291,共7页
本文在对以往煤田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古叙矿区石屏煤矿主要可采的C19煤层垂向剖面进行采样测试,对石屏煤矿C19煤层的煤质变化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C19煤层属低灰-中灰、特低挥发分、特低硫无烟煤,该煤层的灰成分指数... 本文在对以往煤田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古叙矿区石屏煤矿主要可采的C19煤层垂向剖面进行采样测试,对石屏煤矿C19煤层的煤质变化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C19煤层属低灰-中灰、特低挥发分、特低硫无烟煤,该煤层的灰成分指数较高,且灰成分中以酸性氧化物为主,反映成煤环境属弱还原性,属轻稀土富集类型。煤中Ta和Nb含量异常高,分别为中国煤中Ta和Nb含量均值的6.18和4.18倍,该煤层中稀土元素及Ta、Nb异常富集,具有下一步综合勘查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叙矿区 石屏煤矿 煤质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摄图像总体亮度统一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余庆 郑鹏 徐凯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310-313,317,共5页
针对无人机航摄影像上出现的3类问题,包括在单幅影像内部从中心向边缘的亮度变暗,多架次、长时间跨度、整区内部统计亮度差异大,以及日出、日落时段影像偏色等,通过分析研究影像亮度统计结果,建立亮度调整模型,开发出一套影像预处理方... 针对无人机航摄影像上出现的3类问题,包括在单幅影像内部从中心向边缘的亮度变暗,多架次、长时间跨度、整区内部统计亮度差异大,以及日出、日落时段影像偏色等,通过分析研究影像亮度统计结果,建立亮度调整模型,开发出一套影像预处理方法和程序,解决了以上问题,使得测区内不同时间段影像亮度色彩统一,为影像拼接和判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影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摄 多期图像 亮度统计 均衡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