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0℃级先进煤电高温构件选材与连接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碧强 刘俊峰 +12 位作者 袁勇 黄锦阳 党莹樱 李沛 尹宏飞 刘鹏 李力敏 杨珍 周永莉 张鹏 严靖博 黄琳皓 刘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为适应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700℃A-USC)机组严苛的服役环境,助力高效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拟被用于制造电站锅炉和汽轮机的高温构件。结合本国火电发展特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先后提出并... 为适应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700℃A-USC)机组严苛的服役环境,助力高效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拟被用于制造电站锅炉和汽轮机的高温构件。结合本国火电发展特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具有各国特色的700℃技术研究计划。高温合金由于元素种类多、焊接难度大、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大,因此焊接技术和接头综合性能评价技术对高温构件的厂内制造、现场加工与修复以及服役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影响重大。当前国内外700℃技术实际应用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制造、连接、检测等技术障碍未完全解决。综述了国内外700℃技术的研究计划,并分析其发展前景,讨论了锅炉侧和汽轮机侧高温构件的选材现状,总结了当前高温合金焊接技术的现状与优缺点,分析了高温构件接头综合性能评价的关注重点,最后提出中国发展700℃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等级 燃煤发电 高温构件 选材 焊接 综合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347H FG耐热钢超超临界机组服役50000h后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傅硕 鲁金涛 +3 位作者 黄锦阳 徐雅欣 党莹樱 李文亚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495,共7页
为研究TP347H FG管材高温服役安全性,对某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工况环境热暴露50000 h的TP347H FG管材微观组织、腐蚀产物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服役后工件的管壁... 为研究TP347H FG管材高温服役安全性,对某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工况环境热暴露50000 h的TP347H FG管材微观组织、腐蚀产物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服役后工件的管壁内外侧晶粒度、腐蚀机制、拉伸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服役工件,服役后工件表层出现晶粒细化层厚度降低现象;向火侧与背火侧氧化层均呈现双层结构,在高温烟气环境下有效增强了材料耐蚀性能;向火侧与背火侧由于晶内细小析出相的析出,其屈服极限相较于未服役管材有所提高,但析出相弱化了晶界的作用,致使工件延伸率大幅降低,并出现局部脆性断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47H FG管材 高温腐蚀 烟气 腐蚀机制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00高温合金旋转摩擦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陈文学 鲁金涛 +3 位作者 黄锦阳 徐雅欣 党莹樱 李文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用旋转摩擦焊接(RFW)方法对HT700高温合金进行焊接,并对焊接试样进行焊后热处理(PWTH)。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室温和750℃拉伸实验,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焊态接头... 用旋转摩擦焊接(RFW)方法对HT700高温合金进行焊接,并对焊接试样进行焊后热处理(PWTH)。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室温和750℃拉伸实验,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焊态接头分为焊缝中心区(WCZ)、热力影响区(TMAZ)和热影响区(HAZ)3个典型区域,其中显微组织从等轴细晶粒(WCZ)、变形粗晶粒(TMAZ)逐渐转变为与母材类似的等轴晶粒(HAZ);RFW过程中WCZ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及强化相的溶解,其中γ′强化相的溶解程度大于M23C6或MC碳化物;从焊接界面到母材,焊态接头的晶粒尺寸、形状和强化相分布等微观结构逐渐发生变化,γ′相的溶解导致焊态接头力学性能较差,且在750℃时,晶界滑动使其力学性能进一步下降;焊后热处理后,晶粒生长、强化相的再析出和焊后微观组织均匀化使得接头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显著提高,且接头高温延展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本研究可为HT700高温合金的高质量焊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700高温合金 摩擦焊接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