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变参数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檀蕊莲 柏鹏 +2 位作者 李哲 卢虎 王澈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2-45,共4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由于算法可调参数较少,在求解多维函数时极易陷入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参数粒子群算法。根据粒子运动特性,对粒子速度更新公式进行改进,使各项都融入相应的权重因子,通过权重因子调整粒子寻优性能。通过3个标... 针对粒子群算法由于算法可调参数较少,在求解多维函数时极易陷入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参数粒子群算法。根据粒子运动特性,对粒子速度更新公式进行改进,使各项都融入相应的权重因子,通过权重因子调整粒子寻优性能。通过3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验证,并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重因子,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精度和执行能力,在求解多维函数时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参数选取 权重因子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DS/FH混合扩频信号捕获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海波 刘斐 +1 位作者 周艳娥 王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8-1153,共6页
为了提高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捕获速度,提出了一种将DS/FH信号中三维搜索转化为二维搜索的快速捕获方案。通过对搜索过程的详细分析,推导出在单、双驻留条件下的平均捕获时间数学表达式以及高斯信道下系统的检测性能计算公式。理论推导... 为了提高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捕获速度,提出了一种将DS/FH信号中三维搜索转化为二维搜索的快速捕获方案。通过对搜索过程的详细分析,推导出在单、双驻留条件下的平均捕获时间数学表达式以及高斯信道下系统的检测性能计算公式。理论推导与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捕获方式,该方案有效地缩短了系统的平均捕获时间,具有更强的抗噪性能,适用于存在较强噪声的复杂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 FH混合扩频 二维搜索 平均捕获时间 抗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晓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9-1174,共6页
将最快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中,具体采用改进的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来检测超宽带脉冲信号。首先分析了经过多径信道衰减后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概率分布特性,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理论... 将最快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中,具体采用改进的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来检测超宽带脉冲信号。首先分析了经过多径信道衰减后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概率分布特性,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所提改进算法性能优越且实现复杂度低。该算法克服了块检测算法的信噪比门限效应,且具有最优的检测延迟性能,相同虚警限制下其检测性能明显优于能量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脉冲 最快检测 累积和算法 多径信道 检测延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自适应协作频谱感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柏鹏 +3 位作者 檀蕊莲 姚战宏 林晋福 卢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16-219,共4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传统单门限能量检测由于单一门限造成的低信噪比情况下容易误判从而导致错失频谱接入机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方法的自适应协作频谱感知模型。该模型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为基础,由传统双门限能量...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传统单门限能量检测由于单一门限造成的低信噪比情况下容易误判从而导致错失频谱接入机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方法的自适应协作频谱感知模型。该模型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为基础,由传统双门限能量检测方法改进而成,针对接收到的能量统计值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判决方法,各个判决结果直接由所采用的判决方法决定。仿真结果表明,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与传统单门限能量检测模型相比,该自适应协作频谱感知模型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识别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能量检测 双门限 协作频谱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2期248-249,共2页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物力、财力资源中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制胜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对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针...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物力、财力资源中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制胜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对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六点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进程,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给予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新型蘑菇形天线
6
作者 李天鹏 王光明 +1 位作者 檀蕊莲 邵玉卓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传统蘑菇阵列由于馈电点偏离中心导致的交叉极化增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蘑菇形结构,并对其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该新型蘑菇形结构的2×2小型化全向天线,所设计的天线工作于2.27GHz,相对带宽1.15%,... 针对传统蘑菇阵列由于馈电点偏离中心导致的交叉极化增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蘑菇形结构,并对其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该新型蘑菇形结构的2×2小型化全向天线,所设计的天线工作于2.27GHz,相对带宽1.15%,交叉极化抑制度达到35d B,天线单元结构的尺寸为0.15λ0×0.15λ0×0.01λ0,阵列结构尺寸为0.3λ0×0.3λ0×0.01λ0,具有方位面内的全向辐射方向图且方位面的不圆度小于0.15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蘑菇形结构 零阶谐振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安全研究
7
作者 杨海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9期179-,共1页
大数据的产生可以说是一次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最后结合大数据的特征,对大数据安全保护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三种高效且具有抗量子攻击安全的密码体制。
关键词 大数据 安全保护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C_n/GaC_n^+/GaC_n^-(n=1-10)团簇磁性和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陈俊 王养丽 陈朝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中我们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和LANL2DZ水平上对碳基混合团簇GaC_n/GaC_n^+/GaC_n^-(n=1-10)的磁性和极化率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发现,除了GaC_2/GaC_2^+/GaC_2^-以外,这一系列团簇的基态构型是Ga原子位于碳... 本文中我们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和LANL2DZ水平上对碳基混合团簇GaC_n/GaC_n^+/GaC_n^-(n=1-10)的磁性和极化率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发现,除了GaC_2/GaC_2^+/GaC_2^-以外,这一系列团簇的基态构型是Ga原子位于碳链的末端的直线型.对系列团簇基态的磁性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对于中性团簇,其磁矩是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而单调减小,阳离子和阴离子团簇的磁矩都随团簇尺寸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奇偶振荡,但阳离子是奇弱偶强,而阴离子团簇则是奇强偶弱.本文还研究了系列团簇的极化率,三种类型团簇的极化率张量的平均值和各向异性不变量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都是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稳定性 磁性 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_(n)(n=1-10)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陈俊 王养丽 +1 位作者 现嘉裕 杨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对团簇InC_(n)(n=1-10)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优化和计算.最终得到了InC_(n)团簇体系的最稳定结构,同时计算出了各基态结构相应的电子态、包含零点能在内的总能量、偶极距、自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对团簇InC_(n)(n=1-10)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优化和计算.最终得到了InC_(n)团簇体系的最稳定结构,同时计算出了各基态结构相应的电子态、包含零点能在内的总能量、偶极距、自旋污染期望值、转动常数和振动频率等.通过分析得出:铟原子位于碳链一端的直线型结构是相应团簇的最稳定构型;InC团簇除外,直线型系列团簇的基态都是二重态.通过计算和分析增量结合能以及能量二阶差分可以看出,随着团簇尺寸n的增加,InC_(n)团簇的稳定性呈现出明显的奇弱偶强振荡规律.通过碎片能的计算,找到了失去杂质原子的离解通道就是该系列团簇的形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基态 稳定性 碎片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味麻辣香菇酱工艺的研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以香菇、黄豆酱为主要原料,辅以盐、糖、花椒、辣椒、I+G等调味料,制备出麻辣香菇酱,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确定了麻辣香菇酱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风味 麻辣 香菇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乳酸菌发酵泡辣椒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鲜辣椒为原料,通过乳酸菌接种发酵制作泡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为3∶1∶1组合菌种,接种量2%,食盐6%,白砂糖5%,花椒0.5%,生姜10%,香料0.1%,在20℃恒温发酵6 d。所得泡辣椒清爽脆嫩、香气浓郁且外... 以鲜辣椒为原料,通过乳酸菌接种发酵制作泡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为3∶1∶1组合菌种,接种量2%,食盐6%,白砂糖5%,花椒0.5%,生姜10%,香料0.1%,在20℃恒温发酵6 d。所得泡辣椒清爽脆嫩、香气浓郁且外形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辣椒 人工接种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辣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晓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对姜粉中姜辣素提取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采用了回流法、微波辅助法和超声波辅助法3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提取。其中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7.28mg/g。
关键词 姜辣素 提取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接种发酵辣椒酱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纯化得到植物乳酸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以最佳配比2∶1组合菌种,通过人工接种发酵技术改善辣椒酱的风味品质。最终确定产品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6%,食盐添加量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d。所得产品色泽... 从自然发酵辣椒中分离、纯化得到植物乳酸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以最佳配比2∶1组合菌种,通过人工接种发酵技术改善辣椒酱的风味品质。最终确定产品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接种量6%,食盐添加量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d。所得产品色泽鲜红,香味浓郁,粘稠适中,酸咸味适度,辣味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接种发酵 辣椒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红素超临界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研究了辣椒红素有机回流萃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对比了萃取条件、色素得率、感官品质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优于传统溶剂萃取法。
关键词 辣椒红素 超临界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风味辣椒酱工艺的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0,共3页
以发酵好的辣椒酱为原料,花椒、花生、芝麻等作为辅料进行营养风味辣椒酱的研制,探讨了油脂、花椒、花生、芝麻及鲜味剂的用量对辣椒酱的影响,确定了较佳营养风味辣椒酱的配方。
关键词 营养风味 辣椒酱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风味物质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2,102,共3页
研究了花椒风味的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法三种提取方法。对比了花椒油树脂得率、提取时间、试剂用量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是最好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花椒风味物质 提取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米糠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9-71,共3页
研究了米糠油的酶解工艺。考察了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酶法提取的适宜条件为:蛋白酶添加量1.0%,55℃下提取5h。用此法提取的米糠油除酸值略高外,其余理化指标完全达到国标三级米糠油的标准。
关键词 米糠油 酶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洁 王正强 +4 位作者 侯杰军 董博 沈舒文 刘芳 李晓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 目的评价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连理乌梅煎剂灌肠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积分变化,同时随访好转及痊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结肠镜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结肠镜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且效果更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治疗 连理乌梅煎剂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水干红椒调味酱工艺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97,共3页
以干红辣椒、盐渍辣椒汁为原料,白砂糖、味精、大蒜、生姜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调味辣椒酱的最佳工艺:干辣椒与盐渍辣椒汁以1∶5常温复水3 d,白砂糖添加量12%、大蒜添加量8%、生姜添加量4%、发酵时间15 d,所得产品色泽鲜红、料质... 以干红辣椒、盐渍辣椒汁为原料,白砂糖、味精、大蒜、生姜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调味辣椒酱的最佳工艺:干辣椒与盐渍辣椒汁以1∶5常温复水3 d,白砂糖添加量12%、大蒜添加量8%、生姜添加量4%、发酵时间15 d,所得产品色泽鲜红、料质均匀、酱体粘稠适中、辣味突出、风味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辣椒汁 调味辣椒酱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滢璋 赵雁武 周振中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花生油为对象,采用高温诱导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并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VC进行比较,研究了植物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植物甾醇可有效地延缓油脂脂质... 目的:探讨植物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花生油为对象,采用高温诱导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并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VC进行比较,研究了植物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植物甾醇可有效地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升高,其抗氧化作用明显优于BHT和VC。结论: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食用油脂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