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番茄SlETR6基因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解析番茄乙烯受体基因SlETR6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番茄为材料,克隆了番茄SlETR6基因,利用MEGA 5. 0软件对SlETR6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SlETR6基因在番茄根、叶、花、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
为解析番茄乙烯受体基因SlETR6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番茄为材料,克隆了番茄SlETR6基因,利用MEGA 5. 0软件对SlETR6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SlETR6基因在番茄根、叶、花、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情况及对其在高盐、高温(40℃)、低温(4℃)、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ETR6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 265 bp,编码75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5. 05 ku,等电点为7. 28,与马铃薯St ETR-like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启动子分析显示,SlETR6基因含有热胁迫、干旱胁迫、低氧胁迫、光响应、乙烯、水杨酸及赤霉素应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lETR6在番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花和转色期果实中有显著高表达。高盐胁迫6 h后,SlETR6基因呈现上调表达,12 h后达到峰值,而后回复正常表达水平;高温胁迫后,SlETR6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早期SlETR6基因应答强烈,在胁迫处理1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因此,推测SlETR6基因可能在番茄适应高盐、高温、干旱等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逆境调控。为番茄抗逆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ETR6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莓FvARF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新的转录因子,通过激活或抑制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解析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5在草莓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了FvARF5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分析了...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新的转录因子,通过激活或抑制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解析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5在草莓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了FvARF5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分析了FvARF5在草莓不同组织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vARF5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745bp,编码91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00.65ku,等电点为5.25。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5基因具有保守的B3DNA结合结构域和生长素响应因子保守结构域,与蔷薇科月季ARF5基因的进化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5%。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5基因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qPCR结果表明,FvARF5存在组织表达差异,在茎和绿果中表达量较高。另外,FvARF5基因表达受到生长素和赤霉素的诱导,初步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生长素和赤霉素调控草莓果实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研究FvARF5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FvARF5
生长素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山丹鳞片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莺
李俊毅
+3 位作者
田哲妮
郝楠
李魁双
白晶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35-36,42,共3页
野生山丹鳞片经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进行壮苗及生根培养,从而建立其快速无性繁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MS+2 mg·L-16-BA+0.1 mg·L^(-1)IBA既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又适合于不定芽诱导,出愈率为46.67%,出芽率43.3...
野生山丹鳞片经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进行壮苗及生根培养,从而建立其快速无性繁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MS+2 mg·L-16-BA+0.1 mg·L^(-1)IBA既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又适合于不定芽诱导,出愈率为46.67%,出芽率43.33%,经过继代培养出芽率高达85.00%。试管苗在MS0上进行壮苗培养,效果良好,并可直接诱导生根,生根率为6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
鳞片
无性繁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苏丽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5.73、76.78kD和8.12、6.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10与苎麻BnARF10聚为一个分支,FvARF18与桑树MnARF18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较密切。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10、FvARF18基因均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vARF10和FvARF18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FvARF10在果实中表达较高,且在半熟果中表达量最高,而FvARF18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外源激素IAA处理1h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受到强烈诱导均呈上调表达,而后渐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可能参与草莓的营养生殖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调控,且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响应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莓生长素响应基因FvIAA1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2,共7页
Aux/IAA蛋白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草莓生长素诱导基因FvIAA17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森林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草莓FvIAA17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eal-time PCR...
Aux/IAA蛋白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草莓生长素诱导基因FvIAA17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森林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草莓FvIAA17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FvIAA17在草莓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vIAA17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85 ku和7.56,具有Aux/IAA家族蛋白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及胁迫相关的顺时作用元件。进化分析表明,FvIAA17基因与苹果生长素诱导基因MdIAA1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IAA17蛋白定位于周质内。Real-time PCR结果表明,FvIAA17基因表达量受到外源激素IAA、ABA的显著诱导,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生长素、脱落酸调控草莓发育的信号转导过程。本研究为后继研究草莓FvIAA17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
FvIAA17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洲紫罗兰花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莺
张玉姣
+2 位作者
瞿亚梅
屈雯
杨帅帆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37-39,51,共4页
以非洲紫罗兰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的花梗是理想的外植体;改良的MS+1.0 mg·L-16-BA+0.1 mg·L-1 NAA培养基既适宜初代培养又适宜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
以非洲紫罗兰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的花梗是理想的外植体;改良的MS+1.0 mg·L-16-BA+0.1 mg·L-1 NAA培养基既适宜初代培养又适宜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高达100%,在继代培养中可再分化不定芽,出芽率100%,在改良的MS+NAA0.1-0.5 mg·L-1范围均可诱导生根,生根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紫罗兰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番茄SlETR6基因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苏丽艳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
与环境工程
学院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93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7JQ3009)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7JK1126)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CXWL03)
文摘
为解析番茄乙烯受体基因SlETR6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番茄为材料,克隆了番茄SlETR6基因,利用MEGA 5. 0软件对SlETR6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SlETR6基因在番茄根、叶、花、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情况及对其在高盐、高温(40℃)、低温(4℃)、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ETR6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 265 bp,编码75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5. 05 ku,等电点为7. 28,与马铃薯St ETR-like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启动子分析显示,SlETR6基因含有热胁迫、干旱胁迫、低氧胁迫、光响应、乙烯、水杨酸及赤霉素应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lETR6在番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花和转色期果实中有显著高表达。高盐胁迫6 h后,SlETR6基因呈现上调表达,12 h后达到峰值,而后回复正常表达水平;高温胁迫后,SlETR6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早期SlETR6基因应答强烈,在胁迫处理1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因此,推测SlETR6基因可能在番茄适应高盐、高温、干旱等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逆境调控。为番茄抗逆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资源。
关键词
番茄
SlETR6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Keywords
Tomato
SlETR6
Gene clone
Abiotic stress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莓FvARF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丽艳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秦岭野生观赏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93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JQ3009)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7JK1126)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CXWL03)
文摘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新的转录因子,通过激活或抑制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解析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5在草莓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了FvARF5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分析了FvARF5在草莓不同组织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vARF5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745bp,编码91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00.65ku,等电点为5.25。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5基因具有保守的B3DNA结合结构域和生长素响应因子保守结构域,与蔷薇科月季ARF5基因的进化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5%。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5基因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qPCR结果表明,FvARF5存在组织表达差异,在茎和绿果中表达量较高。另外,FvARF5基因表达受到生长素和赤霉素的诱导,初步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生长素和赤霉素调控草莓果实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研究FvARF5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草莓
FvARF5
生长素
基因克隆
Keywords
Strawberry
FvARF5
Auxin
Gene clone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山丹鳞片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莺
李俊毅
田哲妮
郝楠
李魁双
白晶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
与环境工程
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
与环境工程
学院
陕西榆林市神木市第二中学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35-36,42,共3页
基金
国家级大创项目--山丹丹花器官快速繁殖技术研究(201651)
李俊毅(西安文理学院生科2013级)主持
植物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及西安市生态工程研究中心资助
文摘
野生山丹鳞片经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进行壮苗及生根培养,从而建立其快速无性繁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MS+2 mg·L-16-BA+0.1 mg·L^(-1)IBA既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又适合于不定芽诱导,出愈率为46.67%,出芽率43.33%,经过继代培养出芽率高达85.00%。试管苗在MS0上进行壮苗培养,效果良好,并可直接诱导生根,生根率为63.33%。
关键词
山丹
鳞片
无性繁殖体系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苏丽艳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秦岭野生观赏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1935)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7JQ3009)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7JK1126)
西安市科技计划(2016CXWL03)
文摘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5.73、76.78kD和8.12、6.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10与苎麻BnARF10聚为一个分支,FvARF18与桑树MnARF18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较密切。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10、FvARF18基因均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vARF10和FvARF18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FvARF10在果实中表达较高,且在半熟果中表达量最高,而FvARF18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外源激素IAA处理1h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受到强烈诱导均呈上调表达,而后渐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可能参与草莓的营养生殖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调控,且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相关。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响应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Keywords
Fragaria vesca
auxin response factor
gene cloning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莓生长素响应基因FvIAA1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苏丽艳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
与环境工程
学院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93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JQ3009)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7JK1126)
文摘
Aux/IAA蛋白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草莓生长素诱导基因FvIAA17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以森林草莓为试验材料,克隆草莓FvIAA17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FvIAA17在草莓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vIAA17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85 ku和7.56,具有Aux/IAA家族蛋白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序列;该基因启动子区含有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及胁迫相关的顺时作用元件。进化分析表明,FvIAA17基因与苹果生长素诱导基因MdIAA1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IAA17蛋白定位于周质内。Real-time PCR结果表明,FvIAA17基因表达量受到外源激素IAA、ABA的显著诱导,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生长素、脱落酸调控草莓发育的信号转导过程。本研究为后继研究草莓FvIAA17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
FvIAA17
基因克隆
Keywords
Strawberry
Auxin
FvIAA17
Gene clone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S668.0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洲紫罗兰花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莺
张玉姣
瞿亚梅
屈雯
杨帅帆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
与环境工程
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37-39,51,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洲紫罗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201644).
文摘
以非洲紫罗兰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的花梗是理想的外植体;改良的MS+1.0 mg·L-16-BA+0.1 mg·L-1 NAA培养基既适宜初代培养又适宜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高达100%,在继代培养中可再分化不定芽,出芽率100%,在改良的MS+NAA0.1-0.5 mg·L-1范围均可诱导生根,生根率100%。
关键词
非洲紫罗兰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分类号
S68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番茄SlETR6基因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草莓FvARF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野生山丹鳞片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
李莺
李俊毅
田哲妮
郝楠
李魁双
白晶
《陕西农业科学》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苏丽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草莓生长素响应基因FvIAA1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苏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洲紫罗兰花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莺
张玉姣
瞿亚梅
屈雯
杨帅帆
《陕西农业科学》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