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了一个利用差频技术(DFG)产生近红外的装置。在此系统中1.064μ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信号光和0.56~0.71μm染料激光器作为泵浦光,通过三硼酸锂晶体(LBO)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较高功率的可调谐近红外激光,其波长范围为1.4~2.2μm...报道了一个利用差频技术(DFG)产生近红外的装置。在此系统中1.064μ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信号光和0.56~0.71μm染料激光器作为泵浦光,通过三硼酸锂晶体(LBO)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较高功率的可调谐近红外激光,其波长范围为1.4~2.2μm。通过温度调谐非临界相位匹配(NCPM)技术,在Ⅱ类相位匹配方式下实现差频发生器。其平均输出功率为35 m W以上。在1.6μm近红外波段激光的转化效率可达到12.2%,具有宽调谐、窄线宽的特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展开更多
基金Suppor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Funded by Shaanxi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2013JK0620,2013JK0640)X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CX12189WL02,CX12189WL01)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und of Shaanxi Province(2012jq5006)
文摘基于1064nm Nd:YAG激光器,对比研究了紫铜和黄铜等离子的特征参数。洛仑兹函数拟合Cu I 324.75nm得到紫铜和黄铜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分别是3.6×1017 cm-3和3.3×1017 cm-3。为了减小谱线自发辐射跃迁几率不确定性和测量误差带来的计算误差,采用改进型迭代玻耳兹曼算法精确求解紫铜等离子体和黄铜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分别是6316K和6051K,分析表明,两种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黄铜中的锌元素的电离能(9.39eV)大于铜元素的电离能(7.72eV)而造成的。实验数据证实激光诱导的紫铜和黄铜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和光学薄模型。
文摘报道了一个利用差频技术(DFG)产生近红外的装置。在此系统中1.064μ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信号光和0.56~0.71μm染料激光器作为泵浦光,通过三硼酸锂晶体(LBO)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较高功率的可调谐近红外激光,其波长范围为1.4~2.2μm。通过温度调谐非临界相位匹配(NCPM)技术,在Ⅱ类相位匹配方式下实现差频发生器。其平均输出功率为35 m W以上。在1.6μm近红外波段激光的转化效率可达到12.2%,具有宽调谐、窄线宽的特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