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德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叛的现实需要,大量征调西北边兵驰援中原战场,使得关中地区兵力空虚;而此时处于极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勾结边境诸胡趁势内侵,京师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随后,唐中央为弥补关中军力不足的难题,从地方大量征调军队进行...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叛的现实需要,大量征调西北边兵驰援中原战场,使得关中地区兵力空虚;而此时处于极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勾结边境诸胡趁势内侵,京师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随后,唐中央为弥补关中军力不足的难题,从地方大量征调军队进行防秋。本文以明确的史料记述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防秋"兵力的来源、"防秋"兵力的规模进行动态考察,并探讨中原藩镇在"防秋"中的价值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藩镇 防秋 来源 规模 价值与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正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63-66,72,共5页
"一国两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把"一国两制"纳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进而... "一国两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把"一国两制"纳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进而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历史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殷人治殷 胡汉分治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唐直隶州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德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7,共6页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设置目的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可发现唐代直隶州设置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中央对若干战略区域的有效控制。由于中央对此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上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中晚唐直隶州制度没能成为遏制藩镇势力膨胀的重要工具,却为五代、北宋消弭割据隐患提供了直接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直隶州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中原藩镇军额与军费问题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德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3,共7页
唐代中原藩镇,因处于国家地理位置的核心,并负有阻遏河朔、屏蔽江淮、保护运河、拱卫两京的特殊使命,养兵数量极为庞大。中唐以后,在军费本道自付的背景下,军队数量的庞大则意味着藩镇军费开支浩大,地方供军负担极为沉重,而争取中央的... 唐代中原藩镇,因处于国家地理位置的核心,并负有阻遏河朔、屏蔽江淮、保护运河、拱卫两京的特殊使命,养兵数量极为庞大。中唐以后,在军费本道自付的背景下,军队数量的庞大则意味着藩镇军费开支浩大,地方供军负担极为沉重,而争取中央的赏军费用不失为缓解供军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中原藩镇频繁派兵征伐,既是其政治上忠于唐廷的表征,更蕴含着获取中央军费支持的直接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藩镇 中原藩镇 军额军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之争与秦都栎阳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正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秦都栎阳在秦国历史上存在了34年,在秦国发展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之争 秦都栎阳 商鞅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中后期南方地区“客军”问题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德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9,共7页
唐代中后期,由于南方地区军力的"薄弱化",因而造成本地军队稳定地方的能力的缺失,在遭遇规模较大的社会动乱时,往往无力戡平,故需征调"客军"驰援。本文通过对发生动乱的南方,出兵"客军"的来源、出兵"... 唐代中后期,由于南方地区军力的"薄弱化",因而造成本地军队稳定地方的能力的缺失,在遭遇规模较大的社会动乱时,往往无力戡平,故需征调"客军"驰援。本文通过对发生动乱的南方,出兵"客军"的来源、出兵"客军"的数额、出兵"客军"的战效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来自中原藩镇的"客军"是维系南方地区长期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南方地区 客军 中原藩镇 南方藩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提摩太的宗教慈善活动及其理念——以《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喜霞 罗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本文讨论了晚清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慈善救助活动和思想。研究发现,基于社会实践者的切身体验及感悟,加上作为传教士的宗教动因,推动了其慈善理念的出现和发展。李提摩太的宗教慈善理念是,从救助灾民开始,考虑社会成员的... 本文讨论了晚清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慈善救助活动和思想。研究发现,基于社会实践者的切身体验及感悟,加上作为传教士的宗教动因,推动了其慈善理念的出现和发展。李提摩太的宗教慈善理念是,从救助灾民开始,考虑社会成员的长期发展,提出预防为主的观念;灾后,他的救助思想从社会底层转向社会知识分子和官员等社会精英人群,试图从社会改良的角度推进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一转折,不仅救助了社会底层的群众,也传播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大大推动了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西方社会科技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慈善 李提摩太 社会救助 社会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皇室分裂与宣统退位诏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喜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晚清时期政局动荡,各种分离倾向日益严重,以汉族官僚的任用为由,满族皇室之间争权夺利,导致清皇室内部分裂的迹象逐渐明显。对自我经济利益的极为看重,使得清皇室不能团结起来,抵御南方民军的武力威胁,在后期的谈判中先机丧失殆尽。袁... 晚清时期政局动荡,各种分离倾向日益严重,以汉族官僚的任用为由,满族皇室之间争权夺利,导致清皇室内部分裂的迹象逐渐明显。对自我经济利益的极为看重,使得清皇室不能团结起来,抵御南方民军的武力威胁,在后期的谈判中先机丧失殆尽。袁世凯利用皇室内部的分裂,成为操纵清室命运的官僚,最终诱致了退位诏书的出台。与前期谈判内容相比,最终形成的退位条款对皇室利益大打折扣,从皇室的角度来说,清帝退位诏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保护清朝皇帝物质利益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皇室 宣统退位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冯从吾“儒佛之辨”看晚明关学之佛学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美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7,共5页
明季关学大儒冯从吾,从儒学正统观点出发,力辨儒佛二宗之异趣。对晚明儒、佛在道体、心性、人性善恶等重大理论问题上的不同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辨析。冯从吾的儒佛之辨,是宋以后站在理学正统立场上对佛教进行的一场较为彻底的清算,从中可... 明季关学大儒冯从吾,从儒学正统观点出发,力辨儒佛二宗之异趣。对晚明儒、佛在道体、心性、人性善恶等重大理论问题上的不同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辨析。冯从吾的儒佛之辨,是宋以后站在理学正统立场上对佛教进行的一场较为彻底的清算,从中可以窥探冯从吾的思想特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晚明儒学的佛学观。其所暴露出的晚明关学学者对佛教思想及其内在精神理解和把握上的偏差,是思想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从吾 儒佛之辨 关学 辨学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周伦理形态的转型与演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美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6,共6页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古代伦理形态的基本范型—"五伦"社会伦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与人关系 人与人关系 政治宗教伦理 “五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
11
作者 王晓如 李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192,F0003,共3页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是传承保护唐传长安古乐的重要内容,...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是传承保护唐传长安古乐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古乐 谱字 古谱识读 记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女权运动的嬗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作为世俗国家的土耳其,是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者。在男性支配生活的社会中,土耳其妇女并没有获得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土耳其在探索西方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同时,也为土耳其妇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土耳其妇女的觉醒。奥斯曼帝国时期的... 作为世俗国家的土耳其,是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者。在男性支配生活的社会中,土耳其妇女并没有获得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土耳其在探索西方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同时,也为土耳其妇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土耳其妇女的觉醒。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坦志马特改革,并没有使女性获得自由,女权主义者在家庭、婚姻问题上开展了解放运动。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女权主义,在国家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妇女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力。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者开展了一场追求自治的运动,土耳其的女权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女权运动 国家女权主义 自治女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