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脱水系统模拟及主要设备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雷宝刚 李学坤 +2 位作者 范峥 李稳宏 李振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陕北某天然气净化厂由于新气源的并入,造成净化后商品气无法达到国家天然气相关标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ChemCAD 6.0.1软件对脱水系统进行模拟,研究分析TEG循环量、原料气进料温度及TEG贫液质量分数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得... 陕北某天然气净化厂由于新气源的并入,造成净化后商品气无法达到国家天然气相关标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ChemCAD 6.0.1软件对脱水系统进行模拟,研究分析TEG循环量、原料气进料温度及TEG贫液质量分数对脱水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优化操作参数为:TEG循环量为5.5 m3/h,原料气进料温度为26℃,TEG贫液质量分数为99%。通过FRI,HTRI,Pipe Flow Expert等专业软件对TEG脱水塔、TEG贫液水冷器等关键设备进行核算,结果表明:TEG脱水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其工作点亦落在负荷性能图的适宜位置;TEG循环量提高导致TEG贫液水冷器负荷增大,需要更换管束,以达到换热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该净化装置的优化和改造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同类型装置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ChemCAD模拟 TEG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锰的简易制备及其作为电池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刚 焦宝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36-838,共3页
在90℃下,采用空气氧化法于弱碱性介质中氧化Mn2+制备Mn3O4。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明,产物为四方结构的Mn3O4,纯度高、结晶良好,具有近似球形形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Mn3O4作为阳极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98 m... 在90℃下,采用空气氧化法于弱碱性介质中氧化Mn2+制备Mn3O4。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明,产物为四方结构的Mn3O4,纯度高、结晶良好,具有近似球形形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Mn3O4作为阳极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98 mA.h/g。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后,放电容量基本可以回到初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制备 阳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合成及其与铑(Ⅲ)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2 位作者 刘渊 杨晓慧 高美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7-801,共5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7、597nm处。配合物形成后,以适量HClO4(0.24~5.57mol·L^-1)酸化,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形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64、61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86×10^5L·mol^-1·cm^-1,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是目前测定痕量铑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之一,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 合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高选择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Pd(Ⅱ)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2 位作者 杨龙虎 任倩 杨晓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研究了新试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与Pd(Ⅱ)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0.6~1.8mol/L高氯酸介质中,于室温下放置10min,Pd(Ⅱ)与5-I-PADAT可形成1∶1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研究了新试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与Pd(Ⅱ)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0.6~1.8mol/L高氯酸介质中,于室温下放置10min,Pd(Ⅱ)与5-I-PADAT可形成1∶1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7.2×104L·mol-1·cm-1,Pd(Ⅱ)的浓度在0~1.0μg·mL-1符合比耳定律。由于反应直接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而在此酸度下,其它金属离子几乎不能反应,因此具有极高的选择性。所拟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应用于合金、矿样和分子筛中微量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碘-2-吡啶偶氮)-2 4-二氨基甲苯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8H_3O_6NNa_2·H_2O脱水过程的热分析动力学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国春 焦宝娟 +2 位作者 周春生 陈三平 高胜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目的获得化合物一水合5-硝基间苯二甲酸钠(C8H3O6NNa2.H2O)固态样品脱水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反应级数n,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方法应用DSC技术获得化合物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脱水过程曲线,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以... 目的获得化合物一水合5-硝基间苯二甲酸钠(C8H3O6NNa2.H2O)固态样品脱水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反应级数n,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方法应用DSC技术获得化合物4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脱水过程曲线,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以"非模型等转化率法"为基础,采用8种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处理程序进行定量表征。结果标题化合物脱水阶段的反应为n=1/2的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表观活化能Ea为196.13 kJ·mol-1,指前因子A为5.383×1021 s-1,动力学方程为dα/dT=5.383×1021/β(1-α)[-ln(1-α)]1/2exp(-2.359×104/T)。结论所得标题化合物脱水阶段动力学三因子数据和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合5-硝基间苯二甲酸钠 热分析动力学 多重扫描速率法 非模型等转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Ⅲ)与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配合物催化氢波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霍燕燕 韩权 杨晓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842,共4页
建立了催化极谱法测定超痕量铑(Ⅲ)的新方法,在0.1mol.L-1 HAc-NaAc底液(pH=4.8)中,铑(Ⅲ)与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并在适量HClO4底液中于-1.02V(vs.SCE)处产生灵敏极谱催化波。该催化波一... 建立了催化极谱法测定超痕量铑(Ⅲ)的新方法,在0.1mol.L-1 HAc-NaAc底液(pH=4.8)中,铑(Ⅲ)与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并在适量HClO4底液中于-1.02V(vs.SCE)处产生灵敏极谱催化波。该催化波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铑(Ⅲ)浓度在9.7×10-12~3.9×10-9 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0×10-12 mol.L-1。研究证明该波为铑(Ⅲ)-5-I-PADAT配合物的催化氢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方法用于铑炭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碘-2-吡啶偶氮)-2 4-二氨基甲苯 催化极谱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_2分子的结构及分析势能函数 被引量:2
7
作者 娄珀瑜 杨晓慧 +1 位作者 吴雪梅 冉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本文利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RECP)和密度泛函(B3LYP)的方法对Sc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对ScH_2分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它的平衡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ScH_2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 本文利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RECP)和密度泛函(B3LYP)的方法对Sc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对ScH_2分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它的平衡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ScH_2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该势能表面准确地再现了ScH_2(C_(2v))平衡结构,然后根据势能函数等值图讨论了反应势能面的静态特征,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ScH_2分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离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从头计算 Sc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的配体交换型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瑞娟 韩敏 黄天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7-870,共4页
通过在巯丙基硅胶表面引入苯乙烯长链,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聚苯乙烯链端进行延长,用L-脯氨酸和L-羟脯氨酸进行修饰的方法合成了两种聚合物型配体交换型手性固定相(CSPⅣ和CSPⅤ),并采用6种氨基酸对映体考察了合成固定相的色谱... 通过在巯丙基硅胶表面引入苯乙烯长链,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聚苯乙烯链端进行延长,用L-脯氨酸和L-羟脯氨酸进行修饰的方法合成了两种聚合物型配体交换型手性固定相(CSPⅣ和CSPⅤ),并采用6种氨基酸对映体考察了合成固定相的色谱拆分效果。结果表明,除DL-脯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对映体均具有相同的出峰顺序,即D-异构体优先出峰。与不含聚苯乙烯单元的配体交换型手性固定相相比,CSPⅣ和CSPⅤ具有更小的保留因子,更好的对映体选择性和更高的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固定相 配体交换色谱 对映体拆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淀粉基微球对Cu^(2+)、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敏 黄新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951-1954,共4页
研究了新型淀粉基微球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淀粉基微球对Cu2+的吸附能力强于Pb2+,对Cu2+、Pb2+的吸附率可达到85%以上,是一种有效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剂。
关键词 淀粉基微球 CU2+ PB2+ 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催化裂解制备氢气和碳纳米管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390-1392,共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3种MgO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Fe/MgO、Co/MgO和N i/MgO,系统研究了甲烷在3种催化剂上于650,700和75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该3种催化剂均对甲烷裂解产氢并协同生长碳纳米管表现出较高活性。
关键词 甲烷裂解 MgO负载型催化剂 氢气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常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595-1598,共4页
采用逐步聚合凝胶法完成对含有端烯基聚氨酯(UAA)预聚物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共聚,得到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的聚氨酯水凝胶。通过对该凝胶最大溶胀形貌观察,在不同温度及pH环境中对溶胀性能的探讨,发现该凝胶空间结构、溶胀性等... 采用逐步聚合凝胶法完成对含有端烯基聚氨酯(UAA)预聚物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共聚,得到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的聚氨酯水凝胶。通过对该凝胶最大溶胀形貌观察,在不同温度及pH环境中对溶胀性能的探讨,发现该凝胶空间结构、溶胀性等方面适合作药物缓释。选用模拟药物茶碱,在模拟人体消化系统,即不同pH条件下对其缓释,7 h基本释放完,茶碱浓度相对稳定。因此,该材料在介入诊疗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水凝胶 温度敏感性 PH敏感性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NTs/PU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敏响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常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8期52-56,80,共6页
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CTBN)改性为多端羟基橡胶(f-CTBN)后,掺杂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加入聚乙二醇(PEG6000)共聚合,得到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MWNTs/PUR;采用扫描电... 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CTBN)改性为多端羟基橡胶(f-CTBN)后,掺杂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加入聚乙二醇(PEG6000)共聚合,得到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MWNTs/PUR;采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等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MWNTs含量、固化温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复合材料气敏响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纳米管不仅提高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更增强了其对有机溶剂饱和蒸汽的气敏响应能力;当固化温度为80℃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气敏响应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氨酯 复合材料 气敏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M(BTA)(bpy)_m·nH_2O的合成及液相生成反应热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焦宝娟 晏志军 +2 位作者 朱刚 陈三平 高胜利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室温下合成了6种未见报道的固态含能配合物M(BTA)(bpy)m.nH2O(M=Mn,m=1,n=1;M=Co,m=2,n=5;M=Ni,m=2,n=6;M=Cu,m=2,n=0;M=Zn,m=2,n=1;M=Pb,m=1,n=0;BTA=N,N’-二四唑胺离子,b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组成、红外光谱、密度等表征。... 室温下合成了6种未见报道的固态含能配合物M(BTA)(bpy)m.nH2O(M=Mn,m=1,n=1;M=Co,m=2,n=5;M=Ni,m=2,n=6;M=Cu,m=2,n=0;M=Zn,m=2,n=1;M=Pb,m=1,n=0;BTA=N,N’-二四唑胺离子,b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组成、红外光谱、密度等表征。测定了298.15 K下各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焓变△rHmθ,改变液相反应温度,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活化焓△Hθ≠、活化熵△S≠θ和活化自由能△Gθ≠)、速率常数k和动力学参数(表现活化能E、频率因子ln[A/s]和反应级数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合物 液相生成反应 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清中的维生素C
14
作者 段淑娥 张常虎 +1 位作者 刘蓉园 任雪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16-718,共3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pH值为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血清样品经50 g/L偏磷酸溶液提取。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浓度为0.5~25μg...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清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pH值为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血清样品经50 g/L偏磷酸溶液提取。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浓度为0.5~2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429 227×10-5)X+(-8.645 801×10-2),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血清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在Fe/MgO、Co/MgO和Ni/MgO催化剂上裂解制备氢气
15
作者 朱刚 焦宝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40-642,共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3种MgO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Fe/MgO、Co/MgO和Ni/MgO,系统研究了甲醇在3种催化剂上于6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均能催化甲醇裂解产生富氢气体,同时产生碳纳米管。其中,Ni/MgO具有最佳的催化效果。
关键词 甲醇 裂解 MgO负载型催化剂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