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哲学意蕴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书道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4-39,共6页
人的生存方式问题是人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以往由于受理论哲学范式的局限 ,人的生存方式理论总是与现实人的生存状况相脱离。在实践哲学范式中 ,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现实个人的生存方式 ,它是人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
人的生存方式问题是人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以往由于受理论哲学范式的局限 ,人的生存方式理论总是与现实人的生存状况相脱离。在实践哲学范式中 ,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现实个人的生存方式 ,它是人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的有机统一 ,是由现实个人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生存方式
实践哲学
理论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鹏
吴照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7,共6页
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qu...
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在中国文化中兼具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特征,而人内在的心性与天道是贯通的,所以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工夫乃是实现"内在超越"的根本途径。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但其"内在超越"的境界中却包含着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在因工具理性膨胀而面临精神危机的今天,中国文化不但因此而凸显出其在重建精神家园、拯救世道人心方面的价值,而且超越了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内在超越
天人合一
心性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建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
道德的本质含义是指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的最低层次。“不损人”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底线道德。考察底线道德应坚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有机统一,做到放眼宏观层次,牢记...
道德的本质含义是指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的最低层次。“不损人”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底线道德。考察底线道德应坚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有机统一,做到放眼宏观层次,牢记中观层次,注重微观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人们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底线道德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经济发展的社会评价
4
作者
魏宽勇
张理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52,共7页
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社会基础,经济利益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便成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它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其本身也需要被衡度、评价。在不同的社...
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社会基础,经济利益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便成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它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其本身也需要被衡度、评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对其进行的社会评价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产力标准
社会评价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验是邓小平实践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5
作者
张前承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实践观
重要范畴
创造性实践
试验范畴
总结经验
指导意义
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实践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哲学意蕴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书道
机构
西安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摘
人的生存方式问题是人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以往由于受理论哲学范式的局限 ,人的生存方式理论总是与现实人的生存状况相脱离。在实践哲学范式中 ,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现实个人的生存方式 ,它是人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的有机统一 ,是由现实个人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
关键词
人
生存方式
实践哲学
理论哲学
Keywords
Ways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Theoretical philosophy Practical philosophy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鹏
吴照峰
机构
西北大学
哲学
与社会学
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12CSH065)
西北大学2012年度本科教改项目"中国心文化与心理学教育教学本土化模式研究"(ZC12015)
文摘
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在中国文化中兼具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特征,而人内在的心性与天道是贯通的,所以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工夫乃是实现"内在超越"的根本途径。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但其"内在超越"的境界中却包含着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在因工具理性膨胀而面临精神危机的今天,中国文化不但因此而凸显出其在重建精神家园、拯救世道人心方面的价值,而且超越了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内在超越
天人合一
心性
精神家园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建德
机构
西安政治学院
哲学
教研室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
文摘
道德的本质含义是指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的最低层次。“不损人”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底线道德。考察底线道德应坚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有机统一,做到放眼宏观层次,牢记中观层次,注重微观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人们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关键词
道德
底线道德
视角
Keywords
Morals;Basic morals;Angles of view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经济发展的社会评价
4
作者
魏宽勇
张理海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
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52,共7页
文摘
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社会基础,经济利益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便成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它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其本身也需要被衡度、评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对其进行的社会评价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产力标准
社会评价
价值追求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ndard of productive forces
social evaluation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验是邓小平实践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5
作者
张前承
机构
解放军
西安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
出处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实践观
重要范畴
创造性实践
试验范畴
总结经验
指导意义
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实践形式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哲学意蕴
王书道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
彭鹏
吴照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李建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经济发展的社会评价
魏宽勇
张理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验是邓小平实践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张前承
《现代哲学》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