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军事立法语言的特有风格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世洪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我国的军事立法语言,具有宣言化、口号化和艺术化等特有风格。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需要。军事立法中的语言表达,应该坚守法的本质体现在语言上的要求,更多地保证和彰显军事立法语言的“一般风格”,而对其“特有风格”,... 我国的军事立法语言,具有宣言化、口号化和艺术化等特有风格。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需要。军事立法中的语言表达,应该坚守法的本质体现在语言上的要求,更多地保证和彰显军事立法语言的“一般风格”,而对其“特有风格”,则应尽量减少和严格限制使用,以增强军事法律条文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立法技术 军事立法 军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军事法的结构营造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世洪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军事法的结构营造,目的在于促进军事立法的科学化。其中,外部结构营造的任务是平衡和谐军事法在国家法体系中的关系:根据军队建设、国防建设、战争的准备和战争的实施等军事活动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合理调控军事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根... 军事法的结构营造,目的在于促进军事立法的科学化。其中,外部结构营造的任务是平衡和谐军事法在国家法体系中的关系:根据军队建设、国防建设、战争的准备和战争的实施等军事活动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合理调控军事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根据军事法调整对象即军事法律关系表现在主体、内容、客体上的特殊性来协调军事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内部结构营造的任务是均衡协调军事法内部的横向与纵向关系:根据军事法在平时和战时不同的价值取向重心,均衡军事法各子部门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横向关系;严格按照军事法的上下位阶,处理军事法在调整范围、名称和内容上的纵向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营造 立法技术 军事立法 军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关系演进规律及相应对策
3
作者 李广义 石左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1-27,共7页
针对美国新政府咄咄逼人的对华政策,根据中美建交20多年来两国关系演变发展的三大规律及其成因,与美国打交道的相应对策是:反霸而不争霸,“作为”而不“当头”,“结伴”而不结盟,强军而不搞军备竞赛,斗争而不“破裂”。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演进规律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初探
4
作者 黄业珂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8,共3页
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兼具理想性和现实性,既讲求战争和法律的正义性与合人心性,也研究作战指导、治军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兵家对治军中的“礼”与“法”的相互关系已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和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即“令之以文,齐... 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兼具理想性和现实性,既讲求战争和法律的正义性与合人心性,也研究作战指导、治军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兵家对治军中的“礼”与“法”的相互关系已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和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即“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在兵家看来,“礼”的要求也是“法的内容”,“礼”与“法”各有所用,只有礼、法并用,才能治理好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兵家 军事立法理念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法”何以就要“从严”?——关于“军法从严”原则之意义新解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洪 吴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军法从严"是军事法中的重要原则,何以军法就要从严?本文认为,此问题的关键是从军法学理与历史实践中来确定其"从严"之"严"的意义;对于"军法从严"作为军事法律实践的原则,还应以现代法治的视... "军法从严"是军事法中的重要原则,何以军法就要从严?本文认为,此问题的关键是从军法学理与历史实践中来确定其"从严"之"严"的意义;对于"军法从严"作为军事法律实践的原则,还应以现代法治的视域加以审视,从而明确"从严"之"严"的当代意义。并且,国家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调整、依法治军的要求以及军事实践的需要,都亟待我们要以现代军事法治理念为指导,将法律的理性注入到军事立法、执法和司法各个环节中,以保证军法合乎法治和军事的双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法从严 内涵划界 问题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与”之道:张载关学的生态哲学意蕴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宁 朱晓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7,共5页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关学 天地之礼 敬畏之心 “物与”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与刑:《尚书》的法思想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晓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为了探讨古代法思想的起源、内容、特点及流变,通过对《尚书》的解读,认为礼与刑起源于祭祀和战争,构成了古代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祀与戎"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模式赋予了古代法的宗教性和宗法性的特征,并对儒法思想产生了... 为了探讨古代法思想的起源、内容、特点及流变,通过对《尚书》的解读,认为礼与刑起源于祭祀和战争,构成了古代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祀与戎"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模式赋予了古代法的宗教性和宗法性的特征,并对儒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的城市起义战略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子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始终坚持城市起义的战略。这一战略符合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实际情况 ,也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辛亥革命取得的一些成功均是革命党人选择这一战略、充分利用城市里的革命资源的结果。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城市 资源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军礼与儒法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晓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先秦军礼作为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文明演进的特色,同时对儒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解决时代战乱的问题中,儒家主要继承了西周军礼的政治意义和道德特色;法家则将军礼中的军事秩序原理引入国家法度... 先秦军礼作为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文明演进的特色,同时对儒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解决时代战乱的问题中,儒家主要继承了西周军礼的政治意义和道德特色;法家则将军礼中的军事秩序原理引入国家法度,发展了内刑外兵的法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军礼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国战争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子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8,共9页
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中,法律斗争处于怎样的地位?护国战争作了明确的回答。护国 战争的发动者们在武装反对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同时,十分注重法律方面的斗争。他们运用国 际法、战争法、宪法和刑法的精神和原则,揭露袁世凯破坏民主与法... 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中,法律斗争处于怎样的地位?护国战争作了明确的回答。护国 战争的发动者们在武装反对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同时,十分注重法律方面的斗争。他们运用国 际法、战争法、宪法和刑法的精神和原则,揭露袁世凯破坏民主与法制的犯罪活动,论证武 装反对袁世凯的合法性,寻找护国军及军务院的法律依据。澄清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模糊认识 ,争取了某些中间势力的同情,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国军 交战团体 军务院 法律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沙“被占领土”法律地位困境及化解途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洁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0,81,共6页
以色列单边撤离加沙后依然控制着加沙空域、海域和边境口岸,并不时利用无人机搜集情报,对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实施定点清除,严重影响着当地民众正常生活。这一现状引发了加沙是否为"被占领土"之争论。产生争论的直接原因是国际... 以色列单边撤离加沙后依然控制着加沙空域、海域和边境口岸,并不时利用无人机搜集情报,对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实施定点清除,严重影响着当地民众正常生活。这一现状引发了加沙是否为"被占领土"之争论。产生争论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法对军事占领状态的判断标准"有效控制"未予明确界定,深层原因则在于现有军事占领法律制度采取了对立化二元模式,或适用全部占领法规则,或完全不予适用,难以应对部分或间接占领造成的特殊情势。为防止加沙民众应享人道法保护的缺失,同时避免由以色列承担其无力履行的过度法律义务,应把握占领法精神实质,要求以色列承担与其对加沙"实际控制程度"相符的占领方法律义务,同时尊重国际人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占领土 军事占领 加沙 以色列 有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法制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发展和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向军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具有人民意志性、制度规范性、社会规范性、人民利益性、法治人性化(以人为本)、和谐法制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具有人民意志性、制度规范性、社会规范性、人民利益性、法治人性化(以人为本)、和谐法制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发展和创新。充分认识这些创造性的论述,可以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依法治国建设的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 发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传统信用观念的几点差异
13
作者 张山新 杨河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国传统的伦理型信用观念的内在缺陷。与西方契约信用观念相比较,我国传统信用观念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 "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国传统的伦理型信用观念的内在缺陷。与西方契约信用观念相比较,我国传统信用观念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上。重建我国现代信用文明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我国信用观念由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观念 传统文化 中国 西方文化 社会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礼法思想刍议
14
作者 朱晓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为了探讨先秦以"礼"为核心的国家法度之形成和流变,通过对礼法秩序、规范和礼义的研究,认为礼法以对自然秩序的模仿,在"同律度量衡"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确立,礼法的核心要义在于"有孝有德"。
关键词 礼法 同律度量衡 有孝有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黄老之学“道法”思想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晓莉 朱晓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将"道法"思想置于国家法度建设的理论框架下,认为:黄老之学"道生法"以哲学逻辑生成的方式援法入道,通过道兼礼、法确定形名法度,并主张"道在法上"无为的法治。道法思想对汉代社会王霸杂之的治理模式产生... 将"道法"思想置于国家法度建设的理论框架下,认为:黄老之学"道生法"以哲学逻辑生成的方式援法入道,通过道兼礼、法确定形名法度,并主张"道在法上"无为的法治。道法思想对汉代社会王霸杂之的治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与儒家
16
作者 何炳武 朱晓红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3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书风 中庸 中国 书法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