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智感知中支持隐私保护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艳 安健 +2 位作者 胡先智 杨倩 司海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14-2432,共19页
针对已有大多数研究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未考虑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激励机制综合方案IMPP(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Privacy-Preserving in mobile crowd sensing).首先,基于轻量级隐私保护思想,采用单向安全... 针对已有大多数研究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未考虑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激励机制综合方案IMPP(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Privacy-Preserving in mobile crowd sensing).首先,基于轻量级隐私保护思想,采用单向安全哈希函数生成256位哈希值作为参与者的匿名身份标识,以此来保护参与者的身份隐私;其次,依据参与者的数据效用值、期望回报及感知任务预算实现面向数据质量的补偿激励,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胜出者;接着,借助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对胜出者的原始感知数据压缩处理,得到剔除冗余的观测值,并在观测值中添加哈希函数值等噪扰数据后传送于服务器端聚合,以增强感知数据的隐私性保护,之后对隐私数据集进行完整性校验并重构;最后,利用真实数据集,通过仿真实验对IMPP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MPP机制在隐私保护水平、数据完整性、数据精确性、时间效率、评估准确率、重构匹配度及激励效果等方面是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感知 隐私保护 激励机制 哈希函数 分布式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群智感知中支持隐私保护的动态激励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艳 安健 +1 位作者 胡先智 司海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04-3409,共6页
针对移动群智感知中高质量感知数据与参与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动态激励机制。首先,采用轻量级隐私保护方法,利用安全加密哈希函数为竞标用户生成不少于256位的可变地址序列,并结合随机数对候选用户节点的效用报... 针对移动群智感知中高质量感知数据与参与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动态激励机制。首先,采用轻量级隐私保护方法,利用安全加密哈希函数为竞标用户生成不少于256位的可变地址序列,并结合随机数对候选用户节点的效用报价进行隐匿和约束;其次,通过定义区域热度、时间热度、数据完整率和数据质量等多维参数,实现任务价值与用户效用报价的动态平衡;最后,依据用户提交的效用报价和任务预算,并利用逆向拍卖思想,完成对任务参与节点的最优选择和动态激励。在群智感知系统模拟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不仅增强了隐私保护度和数据精确度,同时提升了时间效率和激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 隐私保护 激励机制 逆向拍卖 效用报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MT和弧长参数化的QG-Ball曲线近似合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先智 梁艳 +1 位作者 吕丹 胡钢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0-800,共11页
曲线近似合并作为CAGD中复杂曲线设计的一种有效技术,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并在CAD/CAM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现有带形状参数的广义Ball曲线难以合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GIMT)和弧长参数化的QG-Ball曲线近似合... 曲线近似合并作为CAGD中复杂曲线设计的一种有效技术,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并在CAD/CAM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现有带形状参数的广义Ball曲线难以合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GIMT)和弧长参数化的QG-Ball曲线近似合并方法。首先,利用曲线近似弧长参数化算法计算出QG-Ball曲线弧长等分对应的配置点列(亦称等分点)和配置点参数值;其次,基于所得等弧长配置点列及其参数值,再结合广义逆矩阵理论和曲线拟合方法,便可以直接得到计算合并后QG-Ball曲线控制顶点的一个显式表达式;最后,利用连续函数的L2范数定义了一个度量曲线合并效果的误差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算例及其合并误差。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实现QG-Ball曲线的近似合并,不仅易于操作、误差计算简单,而且能方便地推广到其他曲线的近似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G-Ball曲线 形状参数 近似合并 广义逆矩阵 弧长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温室香菇生长适宜环境因子分析研究
4
作者 吴婧云 刘静 +3 位作者 马理辉 何自立 冯浩 李鸣雷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5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地区温室内环境因子变化对香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确定特定区域条件下温室香菇出菇期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为该地区香菇科学栽培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七河九号”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延安市河庄坪镇万庄村温室内典...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地区温室内环境因子变化对香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确定特定区域条件下温室香菇出菇期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为该地区香菇科学栽培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七河九号”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在延安市河庄坪镇万庄村温室内典型位置安装传感器,连续测量记录环境因子参数,系统分析香菇出菇期温室内不同位置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和香菇子实体经济性状指标,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温室温度在15~30℃,温度略高的炎热天气应降温,控制温度为15~25℃。2)相对湿度为40%~82%,相对湿度过低,可采用微喷设备控制相对湿度在80%~90%。3)CO_(2)浓度为400~600μmol/mol,可通过揭苫管理调控。4)光照强度为0~4000 lx,光照过强,需增加遮阳网层数,控制光照强度为500~1000 lx。5)阳面近地层位置更适合香菇生长,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香菇子实体生长的主要因素,应着重管理水分和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黄土丘陵区 温室 环境因子 子实体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