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控模型的致密油藏周期注水微观剩余油分布实验
1
作者 童长兵 程时清 +2 位作者 石立华 薛颖 石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7,共9页
目前针对致密油藏周期注水的室内实验和模型设计偏向宏观,较少涉及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作用机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揭示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考虑非均质性与裂缝属性的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利用微流控周期... 目前针对致密油藏周期注水的室内实验和模型设计偏向宏观,较少涉及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作用机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揭示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考虑非均质性与裂缝属性的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利用微流控周期注水实验,分析了2种模型下的注入周期、注入速度对微观剩余油赋存类型及主要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均质模型中,周期注水注入阶段主要动用簇状剩余油,停注阶段主要动用多孔剩余油,停注阶段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大于注入阶段;在裂缝模型中,周期注水注入阶段多孔状剩余油得到较好动用,停注阶段多孔状及柱状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停注阶段的剩余油动用幅度高于注入阶段。在“一注四采”工作制度下,2种模型下的周期注水参数变化规律相似,注入速度越大,水驱波及能力越强,周期注水效果越好;注入周期越短,波及体积越小,注入周期越长,注入水易沿着高渗方向推进,压力扰动不明显,基质中原油驱替效果较差。注入周期10 min,注入速度0.2μL/min时的开发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老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微流控模型 周期注水 波及系数 微观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水驱储层变化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石立华 师调调 +2 位作者 廖志昊 薛颖 李禄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针对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水驱前后储层中黏土矿物及微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长2和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薄片、X衍射、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岩石矿物类型及含量、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和微... 针对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水驱前后储层中黏土矿物及微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长2和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薄片、X衍射、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岩石矿物类型及含量、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和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分析了水驱前后储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长2低渗储层相比,长6致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更强;水驱后,长2储层中的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含量升高,绿泥石含量和伊/蒙混层比降低,长6储层中伊/蒙混层含量、绿泥石含量、伊/蒙混层比均下降;当孔喉半径较大时,注入水对孔喉起改善作用,当孔喉半径较小时,注入水对孔喉起破坏作用;岩心渗透率越大,压力传播速度越快,注入水推进速度更快,出口端更易见水。该研究可为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砂岩 致密砂岩 水驱 储层特征 微观孔喉变化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现状及应用
3
作者 易爱文 王卫忠 +2 位作者 薛颖 李国勇 马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6-231,共6页
延长油田为国内典型的特-超低渗油藏,单井产量低,采出程度低,近些年通过在不同类油藏型大规模实施水平井技术开发,提高了单井储量控制程度,其产油量是同类型常规井的2~20倍,且同期自然递减率为常规井的50%,最终采收率可提高7~10百分点,... 延长油田为国内典型的特-超低渗油藏,单井产量低,采出程度低,近些年通过在不同类油藏型大规模实施水平井技术开发,提高了单井储量控制程度,其产油量是同类型常规井的2~20倍,且同期自然递减率为常规井的50%,最终采收率可提高7~10百分点,使地面受限区无效储量得到有效开发、致密油等低效储量得到高效开发,在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缓解陕北地下资源利用和地面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开发技术现状 应用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非等径毛细管微观渗吸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石立华 程时清 +3 位作者 常毓文 薛颖 李小平 贾红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6,共9页
非等径毛细管模型是目前研究微观渗吸的主流模型,目前大多数对非等径毛细管模型自发渗吸研究主要基于气-液系统,液-液系统下非等径毛细管的渗吸过程缺乏相关研究。而液-液系统下的渗吸作用对致密油藏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 非等径毛细管模型是目前研究微观渗吸的主流模型,目前大多数对非等径毛细管模型自发渗吸研究主要基于气-液系统,液-液系统下非等径毛细管的渗吸过程缺乏相关研究。而液-液系统下的渗吸作用对致密油藏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泊肃叶定律和渗吸理论,推导出液-液系统下非等径毛细管自发渗吸理论公式,建立了考虑毛细管结构和黏度比影响的新型渗吸理论模型,明确了多段式扩径-缩径毛细管中液-液系统下的微观渗流行为。结果表明:毛细管几何尺寸是影响非等径段渗流行为的主要因素,液-液渗吸结束时间远大于气-液渗吸的时间,随着非等径段的增加,渗吸曲线呈现一条曲线;黏度比对液-液系统下渗吸结束时间的影响较大,气相黏度的增加对渗吸结束时间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段式扩径-缩径等效毛细管模型,与传统LW (Lucas和Washburn)渗吸模型相比,预测偏差更小,符合率更高。利用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在非等径毛细管中的渗吸过程,为致密油微观渗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自发渗吸 非等径毛细管 液-液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微观渗吸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5
作者 石立华 程时清 +3 位作者 常毓文 侯玢池 薛颖 师调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渗吸作用对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液液系统下考虑薄膜流动的研究几乎没有。设计全玻璃芯片双深度微观模型,该模型考虑喉道尺寸、孔隙形状、孔喉比、喉道与孔隙连接位置、配位数等因素对渗吸作用的影响,利用二... 渗吸作用对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液液系统下考虑薄膜流动的研究几乎没有。设计全玻璃芯片双深度微观模型,该模型考虑喉道尺寸、孔隙形状、孔喉比、喉道与孔隙连接位置、配位数等因素对渗吸作用的影响,利用二维毛细管模型,对迁移率调整参数、界面厚度、毛管长度和黏度比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选,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渗吸过程中影响薄膜流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润湿角是影响薄膜流动的关键参数,黏度比影响较小;当润湿角大于20°时,薄膜流动不存在,当润湿角小于20°时,薄膜流动速度会随着润湿角的减小而增加,薄膜流动速度远大于弯液面的移动速度,薄膜流动对弯液面渗吸速度影响较大;薄膜流动随着润湿角和黏度比的降低而增强,薄膜流动的存在对理论渗吸时间减少约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渗吸 薄膜流动 微观模型 润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模式矿场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立华 程时清 +5 位作者 常毓文 张川希 王仙仙 石彬 冯晓伟 薛颖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2,共4页
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和渭北隆起带,油层埋藏浅、地层能量不足,储层微观孔喉配置多样,非均质性极强,油水关系复杂,特低-超低渗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5%,开发难度大,平均单井日产油仅为0.4t,常规直井无法有效动用,复杂的油藏... 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和渭北隆起带,油层埋藏浅、地层能量不足,储层微观孔喉配置多样,非均质性极强,油水关系复杂,特低-超低渗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5%,开发难度大,平均单井日产油仅为0.4t,常规直井无法有效动用,复杂的油藏地质与地面条件决定了要提高油田产量与单井产能,必须采用水平井开发.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发特点,采用浅层水平井弓型轨迹控制技术,边底水差异控水绕锥技术及致密油交错缝网压裂技术,矿场实践表明,水平井开发效果显著,水平井产量是同期常规油井产量的5倍左右,且同期递减率低于常规井,大幅度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实现了难采储量的有效开发,对国内外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开发模式 矿场实践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任程程 杜玉军 +2 位作者 吕宏 刘旭东 朱运周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1316,共6页
根据轨道角动量谱理论,推导了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态的功率表达式。分析了相干长度、束宽对轨道角动量的影响,讨论了弱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特性。结果表明: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在相干长度与... 根据轨道角动量谱理论,推导了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态的功率表达式。分析了相干长度、束宽对轨道角动量的影响,讨论了弱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特性。结果表明: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在相干长度与束腰半径比值固定的情况下,其初始轨道角动量态相对功率不会随着束腰半径的改变而变化。在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初始相干长度与束腰半径取值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束腰半径的增大,光束在弱湍流大气中传输1 km处的初始轨道角动量态相对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大气 部分相干拉盖尔-高斯光束 轨道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自发静态渗吸实验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石立华 薛颖 +2 位作者 崔鹏兴 汪桐羽 侯玢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494-12503,共10页
自发渗吸对致密砂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理想情况下自发渗吸驱油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致密储层自发静态渗吸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实验模型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储层物性及流体对自发渗吸的影响规律。针对以上问... 自发渗吸对致密砂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理想情况下自发渗吸驱油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致密储层自发静态渗吸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实验模型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储层物性及流体对自发渗吸的影响规律。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制作了典型区块致密储层天然岩芯和人造岩芯,开展了致密储层多因素自发静态渗吸实验,系统研究了渗吸时间、岩芯长度、岩芯孔隙度、地层水矿化度、岩芯渗透率、初始含水饱和度、界面张力及润湿性对致密储层渗吸驱油效率和渗吸速度的影响程度,定量评价了不同因素下渗吸驱油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渗吸驱油的主要因素为润湿性、孔隙度、渗透率、界面张力,初始含水饱和度次之,岩芯长度及地层水矿化度对渗吸驱油效率的影响最弱,作用强度最小,研究结果对致密储层有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自发渗吸 渗吸驱油效率 渗吸驱油速度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声波遥测地面定频信号采集装置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培媛 刘宇光 +1 位作者 王磊 宁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2期111-113,12,共4页
采用定频声波脉冲作为信号传输手段的特点,利用共振原理设计了一种地面定频信号采集装置。采用Abaqus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分析设计和谐响应分析,证明了定频信号采集装置具有良好的选频性;通过与动圈式地震检波器LGT—20D40和压电式加速度... 采用定频声波脉冲作为信号传输手段的特点,利用共振原理设计了一种地面定频信号采集装置。采用Abaqus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分析设计和谐响应分析,证明了定频信号采集装置具有良好的选频性;通过与动圈式地震检波器LGT—20D40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INV9828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其在灵敏度、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优势;现场应用试验证明其能够大幅提高地面解码成功率,具有实用价值。设计的定频信号采集装置为解决井下无线声波遥测系统(ATS)地面解码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同时还可推广应用到类似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遥测系统 振动传感器 煤层气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齿轮测量中心测头尺寸约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涛 孙晓飞 贾卓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89-192,共4页
由于被测齿轮的参数限制在使用CNC齿轮测量中心测量齿轮时测头的尺寸受到约束,故分析了测头尺寸受限的主要因素并得到结论;且设计了一个根据被测齿轮的参数确定测头尺寸受限条件的查询对话框,经过与计算数据比较,证明查询对话框实用可靠... 由于被测齿轮的参数限制在使用CNC齿轮测量中心测量齿轮时测头的尺寸受到约束,故分析了测头尺寸受限的主要因素并得到结论;且设计了一个根据被测齿轮的参数确定测头尺寸受限条件的查询对话框,经过与计算数据比较,证明查询对话框实用可靠;最后经分析得到的计算数据确定了测头尺寸受限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测量 测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