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与不透水地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勇翔 刘强 +3 位作者 王希 赵耀龙 王建斌 熊家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时,海绵城市建设可实现对全年87.14%的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有效控制的目标.主城区中,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为90%左右,城市内涝的风险和促渗难度较大.结合西安市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建议建立连续渗透体系;对既有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优先从公园绿地海绵化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 设计降雨量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腐殖酸的荧光参数及其与重金属络合常数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毅 兰亚琼 +1 位作者 金鹏康 徐会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6,462,共6页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3DEEM),研究pH值和离子强度对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和荧光指数的影响,并确定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物质与重金属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与pH值存在着一定的线...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3DEEM),研究pH值和离子强度对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和荧光指数的影响,并确定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物质与重金属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在某一pH值范围内,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与pH值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腐殖酸荧光峰荧光强度比值较显著地依赖于溶液离子强度.pH值为10.0时荧光指数最小.商品腐殖酸和天然腐殖酸的荧光指数分别在1.14~1.30和1.55~1.87.商品腐殖酸位于(270~280)nm/(420~448)nm荧光峰代表的有机物与Cu^(2+)或Cd^(2+)络合产物的稳定程度比其位于(335~405)nm/(380-472)nm荧光峰所代表的类腐殖酸与Cu^(2+)或Cd^(2+)络合产物的较强.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的有机物与Cu^(2+)结合能力比其与Cd^(2+)的强.不同腐殖酸荧光峰所代表有机物与不同重金属络合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荧光参数 重金属 络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复合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与污染物净化效果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郑玉 高朝阳 +2 位作者 杨垒 张舟 蓝君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2-16,共5页
选取美人蕉和黑麦草为人工湿地植物,以不同级配的粗砂和砾石为人工湿地填料,研究了酶活性与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垂向分布上酶活性表现为由上层向底层逐渐降低的相同趋势。在相同填料深度下,总池深越浅,酶活性越高... 选取美人蕉和黑麦草为人工湿地植物,以不同级配的粗砂和砾石为人工湿地填料,研究了酶活性与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垂向分布上酶活性表现为由上层向底层逐渐降低的相同趋势。在相同填料深度下,总池深越浅,酶活性越高,并且不受季节、湿地类型和水力负荷影响。脱氢酶活性与COD,TP,NH_(4)^(+)-N,TN的去除率显著正相关,脲酶与TN和COD去除率显著正相关,磷酸酶与TP,TN,COD的去除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氢酶 脲酶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榴皮生物炭对水中低浓度硝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怡 陈琳风 +6 位作者 王文怀 冯琳琳 柴宝华 范攀 丁卓 云斯宁 徐鸿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4,共6页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并对其进行盐酸改性,对比改性前后生物炭性质及其对硝氮的吸附效果.SEM、FTIR及等电点测定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表面覆盖的颗粒被清除,微孔更清晰且孔径均有所增大;三种改性生物炭均含有-OH官能...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并对其进行盐酸改性,对比改性前后生物炭性质及其对硝氮的吸附效果.SEM、FTIR及等电点测定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表面覆盖的颗粒被清除,微孔更清晰且孔径均有所增大;三种改性生物炭均含有-OH官能团,其中HBC600、HBC700是新增的;HBC600、HBC700和HGBC700等电点分别为9.1、10.1和8.1.未改性生物炭BC600、BC700和GBC700吸附后引起硝氮浓度增高,而改性生物炭HBC600、HBC700和HGBC700均具有较好吸附效果.硝氮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生物炭投量均影响生物炭的吸附效果,硝氮初始浓度越低、吸附时间越长、投量越大,三种改性生物炭对硝氮的去除率越高,且相同条件下HBC700对硝氮的吸附效果均最优,最大吸附量可达1.742 mg/g.在硝氮初始浓度9.0 mg/L、生物炭投量8.0 g/L、吸附时间12 h条件下,HBC700吸附去除硝氮的综合效果最佳,去除率为87.6%,且可解吸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生物炭 改性 低浓度硝氮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小球藻光合性能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小琴 孙昕 +3 位作者 李鹏飞 刘兴社 成智文 李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在紫外辐射剂量0~80 mJ/cm^2的条件下,探究紫外辐射对小球藻生长、光合性能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藻细胞内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小球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辐... 在紫外辐射剂量0~80 mJ/cm^2的条件下,探究紫外辐射对小球藻生长、光合性能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藻细胞内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小球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辐射剂量40 mJ/cm^2条件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达到515 mg/L,光合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Fv/Fm、Y(Ⅱ)、油脂含量、油脂产量分别达到0.588、0.594、46%、237 mg/L。相对于对照组,40 mJ/cm2剂量的小球藻的油脂含量、油脂产量分别提高了39.40%和39.22%,accD和gap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约2.5倍和5倍,Me、Pk相对表达量基本不变。40 mJ/cm2剂量的小球藻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到40.17%,比对照组提高了16.5%,有利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紫外辐射 光合性能 油脂积累 荧光定量PCR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滞缓流水体富营养化成因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黄道军 薛睿康 +4 位作者 李凯 许明 李永超 慕佳佳 黄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4-519,共6页
大多数的浅层湖泊、水库以及景观水体流动更新慢、滞留时间长,可称之为浅层滞缓流水体.这类水体水动力条件差,自净能力弱,整个水体光照充足、夏秋季水温高,且风力混合易导致底泥中营养盐释放,因此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易发生富营养化和藻... 大多数的浅层湖泊、水库以及景观水体流动更新慢、滞留时间长,可称之为浅层滞缓流水体.这类水体水动力条件差,自净能力弱,整个水体光照充足、夏秋季水温高,且风力混合易导致底泥中营养盐释放,因此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易发生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问题,给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浅层滞缓流水体的水动力特征出发,分析了其水质恶化原因和常用的水质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营养盐削减与藻类控制相结合、原位控制与异位削减协同的防控思路,为浅层滞缓流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滞缓流水体 富营养化 藻类爆发 营养盐削减 控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水库沉积物污染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道军 薛睿康 +4 位作者 李凯 许明 李永超 孙闻博 黄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以西北某小型水库坝前至库尾段4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有效磷(AP)含量,通过计算碳氮比(C/N)、氮磷比(N/P)分析了沉积物... 以西北某小型水库坝前至库尾段4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有效磷(AP)含量,通过计算碳氮比(C/N)、氮磷比(N/P)分析了沉积物污染主要来源,并利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物、氮、磷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OC、TN、TP、NO^(-)_(3)-N、NH^(+)_(4)-N、AP含量分别为11.68 g/kg、0.46 g/kg、0.17 g/kg、32.20 mg/kg、66.90 mg/kg和13.08 mg/kg;沉积物中C/N、N/P范围分别为19.02~40.93和2.33~3.36,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外源输入;有机污染指数表明S1、S4采样点有机物轻度污染,S2、S3采样点为清洁,S3采样点有机氮污染评价为清洁,其余采样点为轻度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仅S4采样点总氮单因子指数评价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度污染,其余采样点均为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灌水库 沉积物 营养盐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成智文 耿康 +2 位作者 陈晓薇 孙昕 刘婷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共5页
通过雨水径流水质的实地检测,分析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了雨水径流引起的陶瓷透水砖堵塞过程,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绝大部分平均粒径小于50μm;... 通过雨水径流水质的实地检测,分析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了雨水径流引起的陶瓷透水砖堵塞过程,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绝大部分平均粒径小于50μm;陶瓷透水砖堵塞机制主要是粒径20~<50μm的颗粒物引起的表面堵塞,砖表面截留的颗粒物质量约占总截留颗粒物质量的75%;陶瓷透水砖表面截留颗粒物的粒径范围与砖表面孔径范围并不一致,主要是因为陶瓷透水砖截留的颗粒物在其表面形成的“类滤膜”的筛滤截留作用。建议合理减小陶瓷透水砖小于50μm范围的孔径占比,以提高人工清扫恢复陶瓷透水砖透水性能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透水砖 雨水径流 污染物颗粒 粒径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